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体质;健康;学校体育
建国六十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尽管党和政府以及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但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令人堪忧。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因此,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是其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2010年我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媒体纷纷以触目惊心的标题对有关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了报道。如“警惕!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的一位负责同志说:“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对学生进行体质调研,一直呈现这种持续下降的趋势”。温州市对7-15岁青少年(从小学到初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都接近或超过20%,7-19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肥胖检出率在1995年后,每年递增5%左右,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在发达国家中也十分少见。有专家担心地说:“旧中国,我国被人诬称为是20世纪又黄又瘦的东亚病夫,现在,学生身体情况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国人有可能成为21世纪‘又白又胖又软的东亚病夫’了。”
二、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1.不良的教育观念损害了学生的健康
长期以来,受体育价值观的世俗偏见,重文轻体,应试教育等不良观念的影响,降低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和家长都狠抓智育,追求高分,对学生的体制健康要求太低,许多家长也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或者报了特长班、兴趣班,健康教育排不上日程,文凭已成为就业的敲门砖。为了应付考试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学生的健康。
2.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学生体制下降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素质及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结果发现,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有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上不锻炼。
3.学校体育的缺位是导致学生体制下降的直接原因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学校体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契机。但是,由于对健康的认识不统一,再加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规定,习惯于传统指令性计划上课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在“学生健康第一”的旗帜下,体育课又变成了“放羊课”、“快乐课”,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减压、负,偷工减料,唯恐学生过量运动、受伤,基本的运动负荷不再强调,运动技术规范也不作要求。
4.不良的饮食习惯损害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饮食和营养师保护和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提高活动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能和保持良好的体态。营养不但提供了运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而且可以对组织进行修复,增强人的体质。
三、学校体育的应对措施
1.健全晚上“学社联携”(学校、社会和家庭)组织,创建“社会融合”体系,形成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一体化模式,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校、社会、家庭式体育教学的三个渠道。他们应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从不同侧面影响青少年。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社会、家庭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三方协作关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承受合理的运动负荷,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积极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重视传统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J]体育教学.2005,9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关键词】体质;健康;学校体育
建国六十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尽管党和政府以及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但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令人堪忧。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因此,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是其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2010年我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媒体纷纷以触目惊心的标题对有关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了报道。如“警惕!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的一位负责同志说:“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对学生进行体质调研,一直呈现这种持续下降的趋势”。温州市对7-15岁青少年(从小学到初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都接近或超过20%,7-19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肥胖检出率在1995年后,每年递增5%左右,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在发达国家中也十分少见。有专家担心地说:“旧中国,我国被人诬称为是20世纪又黄又瘦的东亚病夫,现在,学生身体情况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国人有可能成为21世纪‘又白又胖又软的东亚病夫’了。”
二、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1.不良的教育观念损害了学生的健康
长期以来,受体育价值观的世俗偏见,重文轻体,应试教育等不良观念的影响,降低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和家长都狠抓智育,追求高分,对学生的体制健康要求太低,许多家长也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或者报了特长班、兴趣班,健康教育排不上日程,文凭已成为就业的敲门砖。为了应付考试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学生的健康。
2.体育锻炼不足是导致学生体制下降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素质及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结果发现,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有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上不锻炼。
3.学校体育的缺位是导致学生体制下降的直接原因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学校体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契机。但是,由于对健康的认识不统一,再加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规定,习惯于传统指令性计划上课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在“学生健康第一”的旗帜下,体育课又变成了“放羊课”、“快乐课”,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减压、负,偷工减料,唯恐学生过量运动、受伤,基本的运动负荷不再强调,运动技术规范也不作要求。
4.不良的饮食习惯损害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饮食和营养师保护和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提高活动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能和保持良好的体态。营养不但提供了运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而且可以对组织进行修复,增强人的体质。
三、学校体育的应对措施
1.健全晚上“学社联携”(学校、社会和家庭)组织,创建“社会融合”体系,形成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一体化模式,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校、社会、家庭式体育教学的三个渠道。他们应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从不同侧面影响青少年。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社会、家庭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三方协作关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承受合理的运动负荷,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积极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重视传统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J]体育教学.2005,9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