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习作教学三部曲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举步维艰,写作成了教师感到最棘手、学生感到最头疼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必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之渠,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习作之园,让习作之园生机勃发。
   一、观察生活,开启兴趣之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生活,生活阅历浅薄,写起文章自然觉得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多彩的生活,多渠道接触新鲜事物,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撷取鲜活的作文素材,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
   (一)唤起兴趣,指导观察
   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头戏,扎扎实实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比如,在习作教学观摩课上,有位老师播放了一组有趣的动物图片,要求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观察,然后再汇报。学生言之无序时,老师便示意学生可以先观察动物的整体,再观察它的各个部位;也可以先观察动物的头部,再观察它的身子。学生马上明白了,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汇报交流时,有位学生说:“小鸭子浑身毛茸茸的,像个黄色的绒球。它的眼睛小小的、黑黑的,像两颗黑葡萄;嘴巴黄黄的、扁扁的;脚掌宽宽的,像两片枫叶,可爱极了。”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动物,鼓励有创意地表达。学生兴趣倍增,此时提笔写作必定下笔如有神。
   (二)捕捉瞬间,留心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生活中的某个情节、某个场面往往稍纵即逝,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四季轮回、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观察校园内外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观察不同人在喜怒哀乐时的不同神情、动作等,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鲜活事物,习作时自然就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例如,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那天,赛场上正举行着扣人心弦的比赛,拍皮球、提沙袋接力跑、趣味跳绳……加油声、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于是,我便组织学生驻足观看,操场上正举行哪些比赛?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比赛,仔细观察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观众、裁判的不同表现。看罢比赛,我就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把紧张、激烈的比赛场景记录下来。学生独具匠心地精构细想,不拘形式地写下了自己的见闻、感受。
   二、体验生活,寻找习作之源
   现在的孩子整天与电视、电脑相伴,与考试同行。远离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生活单一,体验苍白。一提及写作,他们就一筹莫展。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做知识的容器,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寻找习作的源头活水,去浇灌习作之园。
   (一)亲历活动,丰富体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最好的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异彩纷呈的语文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饱含激情地写出来。例如,在语文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参加“传话游戏”比赛,男女生各派6名同学代表参赛,话传得又快又准的小队为优胜小队。比赛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参赛队员和观众不同的神情、动作等,用心揣摩他们的心理。比赛一结束,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游戏比赛的过程,在小组内交流;接着请个别同学具体说说游戏比赛的过程,其他同学评议、补充;最后让学生当场记录游戏比赛的过程。我发现有的同学将传话者的神态、动作描述得十分生动:“她眉头皱成个‘川’字,带着满脸的疑惑大步流星走到李敏身边,踮起脚尖,把双手拢成喇叭状,附在他耳边,喃喃细语。”有的则细致地刻画了自己的内心活动:“我的心儿怦怦直跳,怎么搞的,还不快点传?……快点!再快点!……完了,完了,我们队输定了!……唉!”
   (二)投身自然,参与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教师不能把学生囚禁在课堂中闭门造车,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实践,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去体验生活的滋味。例如,开展“用心体会家乡”采风活动,我要求学生利用假日走进家乡去调查、访问。习作指导课上,我先请几位学生汇报采风活动的情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加以补充。他们绘声绘色地介绍,滔滔不绝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接着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或觉得最新奇的一两个方面写写家乡。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抒写家乡,有的介绍风光美景,有的介绍民俗文化,有的介绍风味小吃,有的介绍丰富物产,还有的介绍淳朴的家乡人等等,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我惊喜地发现,开展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不仅打开了学生的习作思路,让学生直观获取活泼生动的素材,还能让学生心有所指,笔有所触。
   三、演绎生活,拓宽习作之路
   对于有的学生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事物,教师可以以生活为原型,或挖掘课文艺术空白,或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通过创设“神游万里,思接千载”的佳境,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
   (一)填补空白,再造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巧妙发掘文本中的空白点,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再创造。如学习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引导学生想象捎信人当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他当时的心情,即兴表演,再进行小练笔。由于学生熟悉古诗内容,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表演得有模有样。写作时,学生还能通过环境烘托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真切细腻地描写了寄家书的行动细节,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客居他乡之人思乡怀亲的心情。可见,跨越时空,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既能填补学生生活空白,也能挖掘学生创作潜能,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二)巧借网络,重构生活
   当今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媒体设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教师要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可以借助互联网,借助各种媒体,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如:我把“刺耳的喇叭声”“嘤嘤的哭泣声”“悉悉索索的响声”“啾啾的鸟叫”“嘈杂的脚步声”等音响组合在一起滚动播放,要求学生仔细倾听,用心感受,展开想象的翅膀,口头创编生活小故事。在学生合情合理地勾画出各种生活场景后,我引导学生用文字再现这些生活情境,与他人分享。我欣喜地看到一群优秀小编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或想象着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或编织着科幻一般的故事,或别出心裁地创造出新奇的境界,思维角度独特,故事精彩纷呈。
   总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是作文的主人,教师要引领学生置身于广袤无垠的生活中,让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彼此相连,成为学生习作的一泓源头活水,让生活的涓涓细流在学生笔下汩汩流淌。
  [参 考 文 献]
  [1]李冰霖.试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序列新构想[J].福建教育,2010(9).
  [2]张浩等.让作文教学的魅力显现[J].小学语文教师,2011(3).
  [3]范国强.作文教学四问[J].福建教育,2011(1-2).
  [4]李亮.习作教学难题破解之我见[J].小学语文教师,2011(4).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如果你不知道,快去看看吧!"这是台湾老师上课时的口头禅,也是让岳超感触最深的一句话。2012年9月,通过黔台教育交流合作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岳超进入
张刚不知疲惫、不辞辛劳的“傻干”作风,不图享乐的奉献精神,被响水洞村群众深深记在心里,打心眼里把他当成“自己人”。
数学教学要结合问题进行开展,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并再次进行深化练习,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问题
<正> 一、选准嫁接季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一般以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为最佳;芽接在整个花木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砧木皮层易剥离为最好。二、砧木和穗条的选择与处理:1、选亲
为获得猪圆环病毒Ⅱ型 ORF3编码蛋白,研究该蛋白的特性及功能,根据 GenBank 数据库中PCVⅡ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 PCR 从病料基因组 DNA 中扩增 PCVⅡ河南地方株 ORF3,将其克
串叶松香草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形态与洋姜相似,株高2~3米,因茎叶含有松香树脂香味,又因叶对生,几乎无柄,呈贯串状,故又得名“串叶松香草”。串叶松香草原产于加拿
<正> 一要注意建造高标准羊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有放牧场地的地方建造羊舍。冬季北窗要堵上,防贼风。羊舍内不混养其他家畜。二、要注意满足
采用野外定点试验方法,分析除草剂乙草胺、2,4滴丁酯、噻吩磺隆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取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2 748只,隶属于2门,4纲,10目,其
国家英讲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诏基础知识和听、说、渎、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语言应该从听入手,听力教学应成
略读课文教学很少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一味沿用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就是轻描淡写地处理,这样的教学都没有领悟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目的。如果说精读课文是教师研究教材、学生学习语言和知识的例子,那么略读课文就是检验教师教学传授、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园地。   略读课文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学,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深入并反复研究的话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这一内容的研究,通过系列的跟踪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