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要让学生认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并发扬光大。基于此,我探索出一条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道路,让学生亲近国学、诵读国学、拥抱国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濡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润泽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 融合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生存根基。随着“国学”的兴起,诵读国学、传承经典,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将国学经典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感受传统文化的情怀,品读经典诗文的意蕴,开启心智,陶冶性情,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味和人身境界,为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助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亲近国学
为了让小学生好学、乐学、会学,我和他们一起动手,营造浓浓的国学氛围,墙面上的国学经典,黑板上每日一更新的国学名言,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国学的存在。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游戏、歌曲、谜语、对联等形式,因地制宜,寓教于乐,在识字、阅读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国学。从少到多,从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提高国学的教学效果,让国学亦能与时俱进。
在年俗文化综合实践教学中,我用了一首诗来构建情境,“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这是明代黎淳写得《爆竹》。学生们饶有兴味的分析谜面,并据此猜测谜底。最终,第一小组把得头筹。而后,我们一起欣赏春节对联,大屏幕上春节的气氛非常浓郁,一个胖娃娃提着灯笼出示了上下联——“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和横批“万象更新”,就这样对对联大赛开始。第二小组出了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第三小组的学生反应特别快,对出“四通八达迎新风”,第一小组的则给出了横批“辞旧迎新”,合作愉快。当然,在练字环节,我们班的书法小能手就为大家露了一手,将我们创作的对联写下来,大家共同演唱了《中国娃娃》,感受中国年浓浓的味道。
亲近国学,感悟国学,爱上国学,这是小学语文国学教学的重要前提。有了这样的铺垫,小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国学学习中,把握国学经典的脉搏,领悟国学经典的真谛。
二、精选经典诗文,诵读国学
诵读是学习国学的重要方式。除了每天晨读、目醒十分,学生会定时诵读校本教程《与经典同行》,我还将国学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课上前五分钟时间诵读一首古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课堂常规。日积月累,我的学生已经读完《唐诗三百首》,正在读汉乐府、《宋词三百首》等。而在导入环节,我也会着意选择学过的诗文作为新课的导入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堂口语训练或随堂练笔时引用诵读过的经典诗文,点亮自己的语言。
在《西湖》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一起诵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诗文与文本完美的契合。在品读文本时,学生们不仅仅找到原文中的好词佳句,而且活用了很多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如郭庆超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宛如一个仙子,有几分仙气,也有几分灵气。你看月下的西湖多么静谧、柔美。“泛舟湖上,會觉得天上人间全部溶化在月色里了”。姚思佳则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青山绿水中漫步,这是何等的惬意!难怪作者会说“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确实如此,杭州西湖,名不虚传,同学们细读文本,巧引诗句,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朗朗诵读,抑扬顿挫,品味经典。随着诵读篇目的增加,学生的国学底蕴越来越深厚。他们的课堂上发言或写作处处可见国学的影子。可以说,国学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嵌进学生的灵魂里,随时闪耀。
三、评讲历史故事,拥抱国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遴选了很多文质兼美的国学经典,为国学教学的开展做了铺垫。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拥抱国学,我特别在教学中加入了评讲经典历史故事的环节,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趣味和情味。例如在学习成语时,我们会讲、评,甚至演成语故事,让他们感受先贤的智慧、精神和崇高品德,从而促使其牢记教诲,自觉树立远大的志向。
在《卧薪尝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品读课文,体会寓含的深刻道理。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背景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其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钦佩。学完之后,我让大家评述。有的说:勾践贵为一国之君,却干活劳作,住在茅草屋,品尝苦胆,这不是在折磨自己吗?有的说:成大事者,必要忍辱负重,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东西,才能抓住时机,将局面翻转。还有的说:从勾践身上,我看到了那些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共产党人的特点,他们背着汉奸的骂名,却在默默的坚守自己的岗位,太令人感动了。随后,我们还学习了《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等成语故事。
听故事,评故事,学生感悟了人物身上的品质,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积累更多的素材,充实自己的语文资源库。
总之,让小学生徜徉在国学的海洋中,遨游于国学的天空中,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目标。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一来,经典不会褪色,文化亦会焕发生机。我坚信,走好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之路,必将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担当、更有修养,让他们成为更有底蕴的一代人,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王太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J】.新课程导学,2015(01)
【2】蒋阳成.小语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探究【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05)
【3】孟学霞.培养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兴趣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5(13)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要让学生认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并发扬光大。基于此,我探索出一条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道路,让学生亲近国学、诵读国学、拥抱国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濡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润泽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 融合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生存根基。随着“国学”的兴起,诵读国学、传承经典,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将国学经典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感受传统文化的情怀,品读经典诗文的意蕴,开启心智,陶冶性情,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味和人身境界,为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助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亲近国学
为了让小学生好学、乐学、会学,我和他们一起动手,营造浓浓的国学氛围,墙面上的国学经典,黑板上每日一更新的国学名言,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国学的存在。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游戏、歌曲、谜语、对联等形式,因地制宜,寓教于乐,在识字、阅读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国学。从少到多,从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提高国学的教学效果,让国学亦能与时俱进。
在年俗文化综合实践教学中,我用了一首诗来构建情境,“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这是明代黎淳写得《爆竹》。学生们饶有兴味的分析谜面,并据此猜测谜底。最终,第一小组把得头筹。而后,我们一起欣赏春节对联,大屏幕上春节的气氛非常浓郁,一个胖娃娃提着灯笼出示了上下联——“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和横批“万象更新”,就这样对对联大赛开始。第二小组出了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第三小组的学生反应特别快,对出“四通八达迎新风”,第一小组的则给出了横批“辞旧迎新”,合作愉快。当然,在练字环节,我们班的书法小能手就为大家露了一手,将我们创作的对联写下来,大家共同演唱了《中国娃娃》,感受中国年浓浓的味道。
亲近国学,感悟国学,爱上国学,这是小学语文国学教学的重要前提。有了这样的铺垫,小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国学学习中,把握国学经典的脉搏,领悟国学经典的真谛。
二、精选经典诗文,诵读国学
诵读是学习国学的重要方式。除了每天晨读、目醒十分,学生会定时诵读校本教程《与经典同行》,我还将国学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课上前五分钟时间诵读一首古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课堂常规。日积月累,我的学生已经读完《唐诗三百首》,正在读汉乐府、《宋词三百首》等。而在导入环节,我也会着意选择学过的诗文作为新课的导入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堂口语训练或随堂练笔时引用诵读过的经典诗文,点亮自己的语言。
在《西湖》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一起诵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诗文与文本完美的契合。在品读文本时,学生们不仅仅找到原文中的好词佳句,而且活用了很多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如郭庆超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宛如一个仙子,有几分仙气,也有几分灵气。你看月下的西湖多么静谧、柔美。“泛舟湖上,會觉得天上人间全部溶化在月色里了”。姚思佳则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青山绿水中漫步,这是何等的惬意!难怪作者会说“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确实如此,杭州西湖,名不虚传,同学们细读文本,巧引诗句,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朗朗诵读,抑扬顿挫,品味经典。随着诵读篇目的增加,学生的国学底蕴越来越深厚。他们的课堂上发言或写作处处可见国学的影子。可以说,国学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嵌进学生的灵魂里,随时闪耀。
三、评讲历史故事,拥抱国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遴选了很多文质兼美的国学经典,为国学教学的开展做了铺垫。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拥抱国学,我特别在教学中加入了评讲经典历史故事的环节,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趣味和情味。例如在学习成语时,我们会讲、评,甚至演成语故事,让他们感受先贤的智慧、精神和崇高品德,从而促使其牢记教诲,自觉树立远大的志向。
在《卧薪尝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品读课文,体会寓含的深刻道理。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背景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其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钦佩。学完之后,我让大家评述。有的说:勾践贵为一国之君,却干活劳作,住在茅草屋,品尝苦胆,这不是在折磨自己吗?有的说:成大事者,必要忍辱负重,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东西,才能抓住时机,将局面翻转。还有的说:从勾践身上,我看到了那些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共产党人的特点,他们背着汉奸的骂名,却在默默的坚守自己的岗位,太令人感动了。随后,我们还学习了《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等成语故事。
听故事,评故事,学生感悟了人物身上的品质,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积累更多的素材,充实自己的语文资源库。
总之,让小学生徜徉在国学的海洋中,遨游于国学的天空中,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目标。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样一来,经典不会褪色,文化亦会焕发生机。我坚信,走好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之路,必将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担当、更有修养,让他们成为更有底蕴的一代人,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王太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J】.新课程导学,2015(01)
【2】蒋阳成.小语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探究【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05)
【3】孟学霞.培养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兴趣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