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大自然灾害对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项目以四川省汶川县的受灾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探究地震灾害对其养老生活的影响,并根据其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最终为灾后能够更快地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完善养老体系提出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农村老人;养老生活;负面影响
一、引言
隨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伴随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被不断拉大,农村的养老模式与质量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特别受到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当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养老模式更为迫切地需要改善。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人数总计201人,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80份,有记录的访谈资料22份。此次的研究对象除三人外,职业均为农民,但是由于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他们身份转变为失地农民,居住的房屋全部由政府统一规划重建。其中大部分人购买了居民社保,户口由农村改为城镇,但按照实际情况判定仍为农村居民。
160名问卷调查者中男性79人,女性81人,男性女性分别所占比例为49.4%和50.6%,调查对象的年龄从最小的60岁到94岁不等,平均年龄约为72岁。接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未接受教育和接受小学及以下的比重分别占到了39.4%和49.4%,只有三人接受过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当地老人的婚姻状况主要有已婚和丧偶两种形式,分别占到了总体的62.5%和35%,其中丧偶的主要原因为地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老人普遍有两个及以上数目的子女,拥有多个子女的人数达到了98.1%。根据统计单独居住、和配偶居住以及单独和孙子孙女居住的人数只到了46.2%,联合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的比重占到53.8%,但是根据实地调研了解发现,子女虽然就近工作,但多数一周甚至一月左右不定期回家陪伴老人,实际和子女真正意义上共同居住的老人只占到了11.3%,所以大部分老人属于空巢老人。
(二)灾区老人身心状况
1.身体状况
大部分老人表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因灾受伤甚至因灾致残的比例很高,可以说自然灾害发生后对老人的身体状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当地老人关节炎较多,这与年轻时的高强度劳作、地震时受伤、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有着密切联系,重大自然灾害对老人的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的效果呈逐渐变弱的状态,当地老人的身体伴随这时间的推移都有这良性发展的趋势。
2.心理状态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认为灾害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自身或亲属的受伤、亲属的遇难、家庭破碎、经济损失等各方面因素都对当时他们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个调查对象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创伤,甚至有些到现在还不能消除。调查对象认为灾后心理疏导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经过灾后心理疏导后大部分心理问题都得到了缓解或消除,灾害对心理状态的负面作用至今已经被降到最低。
(三)经济情况
1.单一的收入方式
本次的调查对象的主体为失地农民,在经历自然灾害后,由于政策原因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原本的土地被没收或被破坏,收入方式由原来的种地所得转变为居民社保和国家其他政策补贴,除少数家庭条件极为困难的人群无力购买社保外,每家都至少有一位老人购买了居民社保。大部分购买了社保的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的收入较之前的收入相比增多,前后比较来看总体收入差距不大,但是也有少部分人由于无法继续经营灾害发生前的副业的导致收入降低幅度较大。部分调查对象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支付购买社保的费用,只能享受价格更为低廉的新农保和新农合。
三、对策
(一)解决经济困境
解决经济困境首先有两个方面要同时把握,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减少开支。要想彻底解决经济困境还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改善经济收入方式体系,由单纯的国家资助向多样化的收入体系发展,映秀镇是避暑胜地,同时又有着地震纪念馆等多个景点,绵虒镇境内有着颇负盛名的大禹故居。应当充分发挥当地的旅游优势,鼓励当地村民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增长,也让村民能够有更多的途径发展副业。
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当地整体就业环境进行改善,扩大就业规模,拓宽就业渠道。只有家庭整体收入增多,使得家庭中子女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在经济方面对老人进行帮助,老人才能享受家庭内部和外部的双向经济支撑。
(二)改善身心状态
首先针对身体状况,政府要对老年的卫生习惯,传统医疗观念进行改善,宣传现代的、正确的医疗观念和生活方式,此外最好在村中设立小型医务中心方便村民就医,或者定期指派医疗服务队进村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的医疗体检或其他医疗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同时要针对当地老年人体质给与老年人正确的锻炼方法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为了提升当地老年人的整体心理状态首先应当将心理疏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常态化,定期由专业的机构或组织为老年人进行服务,当地老年人的灾后心理创伤是深远且常态化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其次就是政策的宣传要到位,不能仅仅只是政策的直接落实,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接纳程度,同时要将居民应得的征地补贴落实到位,让当地居民对于政策的支持度提升才能让居民有着更满意的态度来配合政策的实施。还应完善村中的配套设施,特别是老年服务设施。扩大本地就业,号召劳动力回归本土,让老年人有更多地家人陪伴。最后是加大社工的服务频率,当地老年人对于社工的认同度相当高,只有彻底解决当地老年人身体及心理方面的问题,让他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快乐、更安心才是真正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
与其他普通地区相比,灾害对于老人的身心状态都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农村老人的各项生活方式都有明显转变,当地老人享受了诸多的政策扶持,使得他们身份属性发生了转变,并由此带来了收入方式的转变,农民转变为失地农民过后只能依靠单一的国家补贴来获取经济来源。老人的各项基本需求大多由政府提供,如住房、经济、医疗、社会服务等,但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对于政策认同度较高但是对于基层干部的满意度较低。当地老人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社会互动较少,且子女大部分在外务工,大部分老人属于非传统意义上的空巢老人。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子女的陪伴时间更长且频率更为频繁。今后养老方式的选择也因政策扶持、家庭关系以及传统观念影响,产生了一种新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由政府提供经济支持,其他方面则由自身家庭因素决定由谁来承担日常照料的角色。
灾区老人与普通地区老人相比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帮助。灾害造成的影响不是可以用时间来彻底消除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水平,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灾害带来的非经济性损失,在真正意义上重建灾区。
参考文献
[1]尹银.汶川地震对老年人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4):3753-3756.
[2]席婷婷.农村空心化现象: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6(10):75-80.
[3]芦旭霞.地震灾区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4]张兴荣.“空心村”老人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福州大学,2014.
[5]赵子铭.农村空心化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陶书毅.农村地区灾害形势对老年人的影响及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03):9-12.
作者简介
王梦龙(1994—),民族蒙古族,籍贯陕西神木,学校西南民族大学,专业社会学。
注:本项目受到西南民族大学地震灾区空心化状态下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201710656026。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农村老人;养老生活;负面影响
一、引言
隨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伴随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被不断拉大,农村的养老模式与质量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特别受到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当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养老模式更为迫切地需要改善。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人数总计201人,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80份,有记录的访谈资料22份。此次的研究对象除三人外,职业均为农民,但是由于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他们身份转变为失地农民,居住的房屋全部由政府统一规划重建。其中大部分人购买了居民社保,户口由农村改为城镇,但按照实际情况判定仍为农村居民。
160名问卷调查者中男性79人,女性81人,男性女性分别所占比例为49.4%和50.6%,调查对象的年龄从最小的60岁到94岁不等,平均年龄约为72岁。接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未接受教育和接受小学及以下的比重分别占到了39.4%和49.4%,只有三人接受过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当地老人的婚姻状况主要有已婚和丧偶两种形式,分别占到了总体的62.5%和35%,其中丧偶的主要原因为地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老人普遍有两个及以上数目的子女,拥有多个子女的人数达到了98.1%。根据统计单独居住、和配偶居住以及单独和孙子孙女居住的人数只到了46.2%,联合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的比重占到53.8%,但是根据实地调研了解发现,子女虽然就近工作,但多数一周甚至一月左右不定期回家陪伴老人,实际和子女真正意义上共同居住的老人只占到了11.3%,所以大部分老人属于空巢老人。
(二)灾区老人身心状况
1.身体状况
大部分老人表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因灾受伤甚至因灾致残的比例很高,可以说自然灾害发生后对老人的身体状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当地老人关节炎较多,这与年轻时的高强度劳作、地震时受伤、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有着密切联系,重大自然灾害对老人的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的效果呈逐渐变弱的状态,当地老人的身体伴随这时间的推移都有这良性发展的趋势。
2.心理状态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认为灾害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自身或亲属的受伤、亲属的遇难、家庭破碎、经济损失等各方面因素都对当时他们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个调查对象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创伤,甚至有些到现在还不能消除。调查对象认为灾后心理疏导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经过灾后心理疏导后大部分心理问题都得到了缓解或消除,灾害对心理状态的负面作用至今已经被降到最低。
(三)经济情况
1.单一的收入方式
本次的调查对象的主体为失地农民,在经历自然灾害后,由于政策原因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原本的土地被没收或被破坏,收入方式由原来的种地所得转变为居民社保和国家其他政策补贴,除少数家庭条件极为困难的人群无力购买社保外,每家都至少有一位老人购买了居民社保。大部分购买了社保的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的收入较之前的收入相比增多,前后比较来看总体收入差距不大,但是也有少部分人由于无法继续经营灾害发生前的副业的导致收入降低幅度较大。部分调查对象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支付购买社保的费用,只能享受价格更为低廉的新农保和新农合。
三、对策
(一)解决经济困境
解决经济困境首先有两个方面要同时把握,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减少开支。要想彻底解决经济困境还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改善经济收入方式体系,由单纯的国家资助向多样化的收入体系发展,映秀镇是避暑胜地,同时又有着地震纪念馆等多个景点,绵虒镇境内有着颇负盛名的大禹故居。应当充分发挥当地的旅游优势,鼓励当地村民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增长,也让村民能够有更多的途径发展副业。
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当地整体就业环境进行改善,扩大就业规模,拓宽就业渠道。只有家庭整体收入增多,使得家庭中子女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在经济方面对老人进行帮助,老人才能享受家庭内部和外部的双向经济支撑。
(二)改善身心状态
首先针对身体状况,政府要对老年的卫生习惯,传统医疗观念进行改善,宣传现代的、正确的医疗观念和生活方式,此外最好在村中设立小型医务中心方便村民就医,或者定期指派医疗服务队进村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的医疗体检或其他医疗服务,方便老年人就医,同时要针对当地老年人体质给与老年人正确的锻炼方法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为了提升当地老年人的整体心理状态首先应当将心理疏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常态化,定期由专业的机构或组织为老年人进行服务,当地老年人的灾后心理创伤是深远且常态化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其次就是政策的宣传要到位,不能仅仅只是政策的直接落实,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接纳程度,同时要将居民应得的征地补贴落实到位,让当地居民对于政策的支持度提升才能让居民有着更满意的态度来配合政策的实施。还应完善村中的配套设施,特别是老年服务设施。扩大本地就业,号召劳动力回归本土,让老年人有更多地家人陪伴。最后是加大社工的服务频率,当地老年人对于社工的认同度相当高,只有彻底解决当地老年人身体及心理方面的问题,让他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快乐、更安心才是真正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
与其他普通地区相比,灾害对于老人的身心状态都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经历过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农村老人的各项生活方式都有明显转变,当地老人享受了诸多的政策扶持,使得他们身份属性发生了转变,并由此带来了收入方式的转变,农民转变为失地农民过后只能依靠单一的国家补贴来获取经济来源。老人的各项基本需求大多由政府提供,如住房、经济、医疗、社会服务等,但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对于政策认同度较高但是对于基层干部的满意度较低。当地老人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社会互动较少,且子女大部分在外务工,大部分老人属于非传统意义上的空巢老人。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子女的陪伴时间更长且频率更为频繁。今后养老方式的选择也因政策扶持、家庭关系以及传统观念影响,产生了一种新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由政府提供经济支持,其他方面则由自身家庭因素决定由谁来承担日常照料的角色。
灾区老人与普通地区老人相比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帮助。灾害造成的影响不是可以用时间来彻底消除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水平,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灾害带来的非经济性损失,在真正意义上重建灾区。
参考文献
[1]尹银.汶川地震对老年人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4):3753-3756.
[2]席婷婷.农村空心化现象: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6(10):75-80.
[3]芦旭霞.地震灾区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4]张兴荣.“空心村”老人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福州大学,2014.
[5]赵子铭.农村空心化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陶书毅.农村地区灾害形势对老年人的影响及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03):9-12.
作者简介
王梦龙(1994—),民族蒙古族,籍贯陕西神木,学校西南民族大学,专业社会学。
注:本项目受到西南民族大学地震灾区空心化状态下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201710656026。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