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府民歌不仅反映了西府地区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教育、历史变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有密切的关系。文章从对西府地区文化环境的角度,探索和分析西府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关键词] 西府地区 宝鸡文化 西府民歌 西山酒歌 艺术特征
基金项目:宝鸡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2SF09)。
西府民歌的人文历史背景
宝鸡,人们习称西府,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西端。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认为宝鸡“是华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脉, 渊源中宏大的一支”[1]。辉煌的历史和特定的生存环境使宝鸡民间音乐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基于此,在博大精深和丰富深邃的宝鸡文化中,西府民间音乐,有着自己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历史积淀中,宝鸡产生了具有浓郁特色的西府民歌。其最早萌芽时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流传的神话故事。例如《列子·黄帝篇》中就有生动细致的情节描绘远古时期黄帝和炎帝的“阪泉之战”。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就已有民歌民谣流传,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秦风》、《豳风》中的民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叙事歌曲,都是指西周春秋时期宝鸡西府地区的民歌。
2.独特的典范性
宝鸡音乐文化中,周秦舞蹈开创了中国原始乐舞之先河。据古书《三皇补》记载:炎帝由于最早发明了农业,为了报答天地之恩德,创立了“蜡祭”。而“蜡祭”原本是原始社会在腊月庆贺农业丰收的报谢典礼的傩舞表演。从古代典籍“百兽率舞”、“方相氏熊皮铜面”的记载中足以想象到当时的傩舞场面之盛大,祭仪之隆重,以及山呼海动的狂欢气氛。时至今日,宝鸡地区的民间傩舞活动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原始舞蹈的气息。
就乐器而言, 在史料《世本》中详细记载了炎帝善于制作五弦琴的过程。舜时期的《韶乐》、《南风》之曲,均以五弦琴演奏。五弦琴的发明及出现,不仅再一次说明了宝鸡文化开启了中国原始音乐之先河,而且又是上古原始时代的主要演奏乐器,周代周文王创制了七弦琴,并以此演奏《岐山》操、《文王》操等著名古代琴曲,进一步发展了炎帝的音乐成果。又如1985年雍城遗址出土的原始大型打击乐器石磬的发掘,以及石磬上的铭文“百乐咸奏”说明了当时周秦时期的乐器种类繁多。这些说明早在周秦时期前西府地区先人们已经跨进了音乐文明。
3.强大的生命力
音乐艺术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留存于人们心间的文化,是一种无论什么样的力量都无法使之泯灭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文化,这就是所谓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如西府民歌、西府道情、西府曲子等多种民间音乐艺术至今仍然广泛流传。其传承、流播途径、方式等方面,却有着许多共同的规律,这些方式和规律正是由西府民间音乐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自身特征(即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所决定的;同时也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深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欢迎,正显示出西府民间音乐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深深的民间文化根基。
西府民歌种类及其音乐艺术特征
1.西府民歌的种类
西府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就曲种而言,其中既有歌舞形式的《花鼓调》、《放风筝》、《钉缸》等,又颇具有地方特色的《十二花》、《十想》;既有叙事曲《货郎翻箱》,又有增长人们知识的小调《猜谜》、《对花》等。在民歌体裁划分的基础上,按照音乐形态和演唱形式的划分,大致有以下5种类型:
(1)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在西府民歌中主要指由于自然环境与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劳动号子。这些劳动号子是当地劳动人民在从事集体性的沉重劳动中所演唱的民间歌曲,具有振奋人们精神、增强干劲和统一劳动步伐的实用价值。在音乐特征方面,往往是领唱者即兴创作。演唱方式为一领众和,曲调根据劳动时间的长短而定,节奏鲜明而又强烈。
“船工号子”,主要用于拉纤,由揽头(拉纤负责人)领号,众人作固定音型式伴唱。“船工号子”根据不同气候、不同时间及渭河的不同水势(上坡、平水、下水等)而有不同的丰富唱词。
“打夯号子”除了在传统的川塬地区劳动中以《打夯号》比较流行,特别是在五十年代以后西府地区开始社会主义大建设所产生的劳动号子。如《打夯歌》、《拉大件号》、《工人阶级力量大》等在当时都非常盛行。
(2)山歌
主要流行于地处秦岭腹地的凤县和陈仓区的西山及眉县及陇县的部分偏远山区。山歌的唱词大多以即兴演唱为主,旋律曲调变化丰富多样,有的高亢明亮、感情奔放,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富于变化,衬词衬腔多用高腔演唱;有的曲调优美柔和,节奏规整,结构严谨,以平腔演唱为主。
(3)小调
小调是泛指流行于西府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生活,抒发人民群众各种思想感情及自我娱乐时所唱的小曲,如普遍流行于西府地区的《十二月采茶》、《十二月花》、《放风筝》、《琵琶行》、《猜谜》等各种形式,是西府民歌中数量最多的种类之一。小调的曲、词比较短小,节奏平稳,多为四句体结构形式。
(4)社火调
又称秧歌调,是西府地区民众逢年过节、元宵节玩耍时的一种歌舞形式的表演,在西府地区具有不同民间称呼。演出时由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载歌载舞,故事情节简单,有初步的角色分工。在重大场合中,除了民间锣鼓伴奏,其伴奏乐器还包括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节奏明快,曲调优美,常是一人演唱众人帮腔,场面生动热烈,为西府曲子及其戏曲艺术的音乐形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5)佛歌 在西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反映西府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的风俗习惯的歌曲。其中,佛歌是西府民歌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风俗歌之一。佛歌在西府地区民间称之为劝善歌,是西府地区民间的善男信女们用以宣传佛教教义思想,教导民间广大信徒时而演唱的一种短小歌唱形式, 是在人民的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并直接反映出民间风俗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种风俗歌,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2]。劝善歌的题材内容大都是劝人行善,或是一些民间行善积德的传说,或是一些关于吃斋念佛的神话传说。
2.西府民歌的音乐艺术特征
(1)旋律调式的色彩特征
西府民歌的音阶调式丰富多样,大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旋律调式。由于关中西府地区流行着一种特殊的音律,由5、↓7、1、2、4 为五声骨干的五声、六声、七声微调式,商调式和羽调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音阶调式特征为西府地区的戏曲艺术乃至陕西戏曲“秦腔”、“眉户”、“曲子”、“碗碗腔”等各种剧种规范并广为使用,形成了浓郁的地方风格特色。而西府民歌的旋律调式这一典型特征,而且更进一步论证了民歌是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基础和萌芽这一理论体系。
在西府民歌中,双四度框架仍为旋律曲调的基本骨干结构,旋律常以5、1、2 三音为骨干音,出现于旋律曲调的突出处。值得注意的是,在由徵、宫、商三个功能音构成乐汇在西府民歌曲调中占有较大篇幅,这类乐汇音调的进行方式,常以“↓7”变宫音和“4”变徵音这二音作为乐句的终结音,“6”羽音虽然很活跃,但不用作结音,而“3”角音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装饰音而使用。
西府字调中降调多,四声中的上声常为四声所代替,以旋律级进下行的民间小调,成为典范之作。另外,西府地区的凤县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陕西汉中相较),一部分民歌带有陕南的风格。一种是由5、6、1、2 四音构成的基本曲调和另一种由6、1、2、3 四音构成的基本曲调,和由5、↓7、1、2、4 为五音骨干和五声、六声、七声微调式共存。而由5、6、1、2 和6、1、2、3 两种四声音阶构成的曲调其基本的旋法是以级进为主,而较少跳进,音域较窄。
(2)曲式结构的变化特征
西府民歌,大都是在二句体结构的基础上加以各种结构变化而成,意味着内容的平易性和集中性。集中地表现一个形象,结构短小,多个单一部曲式结构变化类型。劳动号子大多为短促明快的一呼众应多句乐段的结构;山歌的曲式结构有的是上下呼应结构的两句体的乐段;小调主要以起承转合结构的四句单乐段为主要曲体结构;还有少量的变奏曲结构的《放风筝》等;接近说唱形式的劝善歌和佛歌以及以分节歌的形式存在的西山酒歌等。
(3)节奏、节拍规律整齐、简洁
西府民歌在节奏方面比较规整、平朴、单纯、和顺,感情起伏变化不大,比较连贯,节奏类型也比较多样,分布均衡,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节拍方面大多为2/4、4/4拍子,节拍变化不大,西府民歌整体上较为一致,具有质朴、平实的共性。
西府民歌的审美特征
1.民歌的内容美
民歌的内容,“除了某一首(或某一类)歌所表现的具体思想感情、题材内容外,还包含一定范围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自然条件、物质条件、性格气质、美学爱好等意思)在内。”[3]民歌是“表现艺术”而非“游戏性”的艺术,所表达内容不仅是歌词的意义表达,还包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力量、最初灵感的新鲜性、声部进行的和谐”。
2.民歌的形式美
民歌的形式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表现性非常单纯质朴。民歌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因而形式也不拘一格,形态万千。因此“它们同所有的矫揉造作,一切呆板的形式和理论上陈规旧套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它们是如此新颖而带有独创性。”(居伊语)民歌的形式美,通过音乐各种表现手法来实现的,如节奏、音高、音区、旋法、音调、调性结构、曲式结构等每一种结构因素在表现内容上,展示了不同的功能和特性,构成了完整的艺术形式,在民歌的审美特色中,形式结构总是寓深刻于简单,以小见大,并在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风格特征。如《菜丽花》、《串金扇》、《兰桥提水》等。
3.民歌的情感美
民歌的情感美是指劳动人民寄托于民歌中的各种情思,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丰富感情世界、细腻而又微妙的感情变化、美好的情绪、积极的情调。民歌情感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够满足劳动人民的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使人们在音乐情感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连接点、交汇点,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使之更纯净、更高尚。
结 语
西府民歌是一种未完全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的精神产品,是“活动在人类下意识的自然力量所转化的结果”。(巴托克语)西府民歌是从远古时代的《诗经》发展到今天的各种体裁及其种类,以及从内容到形式都面目一新的新民歌,是西府地区民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的真实写照,是西府地区社会发展的生动反映。
参考文献:
[1]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历史文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08.
[2]宝鸡群艺馆.宝鸡民歌[Z].内部油印资料,1985.
[3]江明淳.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5:263.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陕西宝鸡
[关键词] 西府地区 宝鸡文化 西府民歌 西山酒歌 艺术特征
基金项目:宝鸡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2SF09)。
西府民歌的人文历史背景
宝鸡,人们习称西府,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西端。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认为宝鸡“是华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脉, 渊源中宏大的一支”[1]。辉煌的历史和特定的生存环境使宝鸡民间音乐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基于此,在博大精深和丰富深邃的宝鸡文化中,西府民间音乐,有着自己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历史积淀中,宝鸡产生了具有浓郁特色的西府民歌。其最早萌芽时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流传的神话故事。例如《列子·黄帝篇》中就有生动细致的情节描绘远古时期黄帝和炎帝的“阪泉之战”。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就已有民歌民谣流传,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秦风》、《豳风》中的民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叙事歌曲,都是指西周春秋时期宝鸡西府地区的民歌。
2.独特的典范性
宝鸡音乐文化中,周秦舞蹈开创了中国原始乐舞之先河。据古书《三皇补》记载:炎帝由于最早发明了农业,为了报答天地之恩德,创立了“蜡祭”。而“蜡祭”原本是原始社会在腊月庆贺农业丰收的报谢典礼的傩舞表演。从古代典籍“百兽率舞”、“方相氏熊皮铜面”的记载中足以想象到当时的傩舞场面之盛大,祭仪之隆重,以及山呼海动的狂欢气氛。时至今日,宝鸡地区的民间傩舞活动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原始舞蹈的气息。
就乐器而言, 在史料《世本》中详细记载了炎帝善于制作五弦琴的过程。舜时期的《韶乐》、《南风》之曲,均以五弦琴演奏。五弦琴的发明及出现,不仅再一次说明了宝鸡文化开启了中国原始音乐之先河,而且又是上古原始时代的主要演奏乐器,周代周文王创制了七弦琴,并以此演奏《岐山》操、《文王》操等著名古代琴曲,进一步发展了炎帝的音乐成果。又如1985年雍城遗址出土的原始大型打击乐器石磬的发掘,以及石磬上的铭文“百乐咸奏”说明了当时周秦时期的乐器种类繁多。这些说明早在周秦时期前西府地区先人们已经跨进了音乐文明。
3.强大的生命力
音乐艺术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留存于人们心间的文化,是一种无论什么样的力量都无法使之泯灭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文化,这就是所谓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如西府民歌、西府道情、西府曲子等多种民间音乐艺术至今仍然广泛流传。其传承、流播途径、方式等方面,却有着许多共同的规律,这些方式和规律正是由西府民间音乐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自身特征(即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所决定的;同时也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深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欢迎,正显示出西府民间音乐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深深的民间文化根基。
西府民歌种类及其音乐艺术特征
1.西府民歌的种类
西府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就曲种而言,其中既有歌舞形式的《花鼓调》、《放风筝》、《钉缸》等,又颇具有地方特色的《十二花》、《十想》;既有叙事曲《货郎翻箱》,又有增长人们知识的小调《猜谜》、《对花》等。在民歌体裁划分的基础上,按照音乐形态和演唱形式的划分,大致有以下5种类型:
(1)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在西府民歌中主要指由于自然环境与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劳动号子。这些劳动号子是当地劳动人民在从事集体性的沉重劳动中所演唱的民间歌曲,具有振奋人们精神、增强干劲和统一劳动步伐的实用价值。在音乐特征方面,往往是领唱者即兴创作。演唱方式为一领众和,曲调根据劳动时间的长短而定,节奏鲜明而又强烈。
“船工号子”,主要用于拉纤,由揽头(拉纤负责人)领号,众人作固定音型式伴唱。“船工号子”根据不同气候、不同时间及渭河的不同水势(上坡、平水、下水等)而有不同的丰富唱词。
“打夯号子”除了在传统的川塬地区劳动中以《打夯号》比较流行,特别是在五十年代以后西府地区开始社会主义大建设所产生的劳动号子。如《打夯歌》、《拉大件号》、《工人阶级力量大》等在当时都非常盛行。
(2)山歌
主要流行于地处秦岭腹地的凤县和陈仓区的西山及眉县及陇县的部分偏远山区。山歌的唱词大多以即兴演唱为主,旋律曲调变化丰富多样,有的高亢明亮、感情奔放,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富于变化,衬词衬腔多用高腔演唱;有的曲调优美柔和,节奏规整,结构严谨,以平腔演唱为主。
(3)小调
小调是泛指流行于西府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生活,抒发人民群众各种思想感情及自我娱乐时所唱的小曲,如普遍流行于西府地区的《十二月采茶》、《十二月花》、《放风筝》、《琵琶行》、《猜谜》等各种形式,是西府民歌中数量最多的种类之一。小调的曲、词比较短小,节奏平稳,多为四句体结构形式。
(4)社火调
又称秧歌调,是西府地区民众逢年过节、元宵节玩耍时的一种歌舞形式的表演,在西府地区具有不同民间称呼。演出时由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载歌载舞,故事情节简单,有初步的角色分工。在重大场合中,除了民间锣鼓伴奏,其伴奏乐器还包括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节奏明快,曲调优美,常是一人演唱众人帮腔,场面生动热烈,为西府曲子及其戏曲艺术的音乐形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5)佛歌 在西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反映西府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的风俗习惯的歌曲。其中,佛歌是西府民歌中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风俗歌之一。佛歌在西府地区民间称之为劝善歌,是西府地区民间的善男信女们用以宣传佛教教义思想,教导民间广大信徒时而演唱的一种短小歌唱形式, 是在人民的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并直接反映出民间风俗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种风俗歌,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2]。劝善歌的题材内容大都是劝人行善,或是一些民间行善积德的传说,或是一些关于吃斋念佛的神话传说。
2.西府民歌的音乐艺术特征
(1)旋律调式的色彩特征
西府民歌的音阶调式丰富多样,大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旋律调式。由于关中西府地区流行着一种特殊的音律,由5、↓7、1、2、4 为五声骨干的五声、六声、七声微调式,商调式和羽调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音阶调式特征为西府地区的戏曲艺术乃至陕西戏曲“秦腔”、“眉户”、“曲子”、“碗碗腔”等各种剧种规范并广为使用,形成了浓郁的地方风格特色。而西府民歌的旋律调式这一典型特征,而且更进一步论证了民歌是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基础和萌芽这一理论体系。
在西府民歌中,双四度框架仍为旋律曲调的基本骨干结构,旋律常以5、1、2 三音为骨干音,出现于旋律曲调的突出处。值得注意的是,在由徵、宫、商三个功能音构成乐汇在西府民歌曲调中占有较大篇幅,这类乐汇音调的进行方式,常以“↓7”变宫音和“4”变徵音这二音作为乐句的终结音,“6”羽音虽然很活跃,但不用作结音,而“3”角音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装饰音而使用。
西府字调中降调多,四声中的上声常为四声所代替,以旋律级进下行的民间小调,成为典范之作。另外,西府地区的凤县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陕西汉中相较),一部分民歌带有陕南的风格。一种是由5、6、1、2 四音构成的基本曲调和另一种由6、1、2、3 四音构成的基本曲调,和由5、↓7、1、2、4 为五音骨干和五声、六声、七声微调式共存。而由5、6、1、2 和6、1、2、3 两种四声音阶构成的曲调其基本的旋法是以级进为主,而较少跳进,音域较窄。
(2)曲式结构的变化特征
西府民歌,大都是在二句体结构的基础上加以各种结构变化而成,意味着内容的平易性和集中性。集中地表现一个形象,结构短小,多个单一部曲式结构变化类型。劳动号子大多为短促明快的一呼众应多句乐段的结构;山歌的曲式结构有的是上下呼应结构的两句体的乐段;小调主要以起承转合结构的四句单乐段为主要曲体结构;还有少量的变奏曲结构的《放风筝》等;接近说唱形式的劝善歌和佛歌以及以分节歌的形式存在的西山酒歌等。
(3)节奏、节拍规律整齐、简洁
西府民歌在节奏方面比较规整、平朴、单纯、和顺,感情起伏变化不大,比较连贯,节奏类型也比较多样,分布均衡,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节拍方面大多为2/4、4/4拍子,节拍变化不大,西府民歌整体上较为一致,具有质朴、平实的共性。
西府民歌的审美特征
1.民歌的内容美
民歌的内容,“除了某一首(或某一类)歌所表现的具体思想感情、题材内容外,还包含一定范围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自然条件、物质条件、性格气质、美学爱好等意思)在内。”[3]民歌是“表现艺术”而非“游戏性”的艺术,所表达内容不仅是歌词的意义表达,还包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力量、最初灵感的新鲜性、声部进行的和谐”。
2.民歌的形式美
民歌的形式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表现性非常单纯质朴。民歌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因而形式也不拘一格,形态万千。因此“它们同所有的矫揉造作,一切呆板的形式和理论上陈规旧套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它们是如此新颖而带有独创性。”(居伊语)民歌的形式美,通过音乐各种表现手法来实现的,如节奏、音高、音区、旋法、音调、调性结构、曲式结构等每一种结构因素在表现内容上,展示了不同的功能和特性,构成了完整的艺术形式,在民歌的审美特色中,形式结构总是寓深刻于简单,以小见大,并在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风格特征。如《菜丽花》、《串金扇》、《兰桥提水》等。
3.民歌的情感美
民歌的情感美是指劳动人民寄托于民歌中的各种情思,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丰富感情世界、细腻而又微妙的感情变化、美好的情绪、积极的情调。民歌情感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够满足劳动人民的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使人们在音乐情感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连接点、交汇点,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使之更纯净、更高尚。
结 语
西府民歌是一种未完全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的精神产品,是“活动在人类下意识的自然力量所转化的结果”。(巴托克语)西府民歌是从远古时代的《诗经》发展到今天的各种体裁及其种类,以及从内容到形式都面目一新的新民歌,是西府地区民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的真实写照,是西府地区社会发展的生动反映。
参考文献:
[1]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历史文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08.
[2]宝鸡群艺馆.宝鸡民歌[Z].内部油印资料,1985.
[3]江明淳.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5:263.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