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伴体位性低血压15例临床分析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AN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包括静息心动过速,不能耐受活动,体位性低血压,便秘,胃轻瘫,勃起功能障碍,出汗异常等,一旦发现多为不可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相对少见的体位性低血压易被漏诊,误诊。此时若患者正在使用降压药治疗,可使立位血压显著下降,严重者引起死亡。因此对此疾患早期诊治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伴体位性低血压1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D_二聚体(D_D)的变化。方法116例CHD患者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39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6例,多支血管病变组31例;不稳 定性心绞痛(UAP)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5例与对照组77例, 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D_D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Fg、D_D含量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
临床上发现部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AS)。AS病变早期往往无症状,仅表现为大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增加及(或)血管内AS斑块形成,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通过无创高分辨彩色超声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颈动脉及股动脉IMT及血管AS斑块以了解其发生状况,同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探讨CHF合并中重度SAS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CPAP通气治疗后心室钠尿肽(BNP)值的变化。
肾性高血压是慢性肾炎患者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又是引起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降低血压并控制在目标值以内,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替代治疗时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