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1-000-01
摘 要 从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的理论入手,解读我国群众体育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群众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产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等相应对策,为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强国 发展对策
一、对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的理论解读
群众体育大国主要是指群众体育发展的规模与范围较大;群众体育强国则是指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受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及人均水平超群。仅从规模与范围的角度来看,我国参与体育的人数、体育设施的总数相对来说较多,可供利用的资源较多,但平均下来,我国体育场地、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还处在较低水平,尤其在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组织人员、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我国群众体育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群众体育
我国各地在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体育人口数量、体育场馆规模、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文化认识程度、群众体育产业等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国家在管理群众体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领域的差异性,有策略的采取了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群众体育的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核心、以社会兴办群众体育为主体,使得其二者共同管理群众体育,取得了群众体育迅速发展的瞩目成绩;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以政府管理群众体育为主体,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服务为宗旨,提供了体育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公共体育利益。这样使得各地区在不均衡的情况下,做到了协调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体育在各地区高效发展。
(二)坚持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由于我们国家的体育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群众对体育的认识、理解、认知都远远不足。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近些年飞速发展,在世界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为群众认知体育提供了一个平台,更为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服务、指导与示范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坚持资源配置的集约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群众体育的经费来源也逐渐丰富起来,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自筹资金、社会和个人的捐赠与赞助以及群众体育产业的自我开发。这种集约化的资源配置途径,不仅大大降低了国家对群众体育投资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也盘活了群众体育,使其由被动的发展变为了主动发展,从而更能满足群众体育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三、向群众体育强国迈进发展对策
(一)群众体育产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为使体育成为能够自给自足的产业,就要合理的开发群众体育产业,使之逐渐地由政府投资转向为政府与社会共同投资,并使二者成为有效地互补,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群众体育产业开发的相关政策法规,要不断加大宣传群众体育的力度,要不断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加快群众体育开发的脚步,要结合现实的群众体育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发大众健身俱乐部,并使之能够满足群众体育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从而减少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资压力,有效地促进群众体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二)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群众体育的直接骨干力量,是最为活跃的要素。但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提升,对健身的方法与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体育技战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保证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也成为了科学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的人力要素。
(三)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群众体育环境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资源相对缺乏,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下,群众体育环境不容乐观,这样就形成了落后的群众体育资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要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环境中,要有效开发学校体育场馆,使其成为不断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的、可行的、便捷的、迅速的有效途径。通过宣传,鼓励人们参与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解决体育场馆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自然力进行健身锻炼更能提高锻炼的效果。
(四)逐步建立群众体育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衡量我国是否步入体育强国或体育大国的直接、客观、关键的要素。因此,逐步建立稳定地、从目标出发的群众体育发展的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但由于群众体育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出了其评估指标的多样性、分散性、不均衡性与权重比值的偏重性。进一步分析表现在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消费的水平、体育场馆的面积、体质合格的标准、群众体育的产值、体育时间的比值等多方面,对以上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权重划分,才能进一步检验某一地区、部门开展群众体育的情况。
四、结束语
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地发展来看,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体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促进国民体质提升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心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是推广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回归体育固有本质的核心。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对群众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发展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健康、和谐的发展,更是我国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迈进的保证。由此可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使群众体育大国必然向群众体育强国迈进,其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是使我国步入体育强国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
[2]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6-20.
[3] 宋继新.2008年世界需要中国体育文化自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
[4] 王冬冬,李泽群.全球化时代中国体育文化自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1):20-23.
摘 要 从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的理论入手,解读我国群众体育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群众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产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等相应对策,为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强国 发展对策
一、对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的理论解读
群众体育大国主要是指群众体育发展的规模与范围较大;群众体育强国则是指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受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及人均水平超群。仅从规模与范围的角度来看,我国参与体育的人数、体育设施的总数相对来说较多,可供利用的资源较多,但平均下来,我国体育场地、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还处在较低水平,尤其在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组织人员、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我国群众体育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群众体育
我国各地在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体育人口数量、体育场馆规模、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文化认识程度、群众体育产业等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国家在管理群众体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领域的差异性,有策略的采取了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群众体育的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核心、以社会兴办群众体育为主体,使得其二者共同管理群众体育,取得了群众体育迅速发展的瞩目成绩;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以政府管理群众体育为主体,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服务为宗旨,提供了体育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公共体育利益。这样使得各地区在不均衡的情况下,做到了协调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体育在各地区高效发展。
(二)坚持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由于我们国家的体育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群众对体育的认识、理解、认知都远远不足。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近些年飞速发展,在世界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为群众认知体育提供了一个平台,更为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服务、指导与示范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坚持资源配置的集约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群众体育的经费来源也逐渐丰富起来,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自筹资金、社会和个人的捐赠与赞助以及群众体育产业的自我开发。这种集约化的资源配置途径,不仅大大降低了国家对群众体育投资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也盘活了群众体育,使其由被动的发展变为了主动发展,从而更能满足群众体育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三、向群众体育强国迈进发展对策
(一)群众体育产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为使体育成为能够自给自足的产业,就要合理的开发群众体育产业,使之逐渐地由政府投资转向为政府与社会共同投资,并使二者成为有效地互补,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群众体育产业开发的相关政策法规,要不断加大宣传群众体育的力度,要不断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加快群众体育开发的脚步,要结合现实的群众体育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发大众健身俱乐部,并使之能够满足群众体育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从而减少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资压力,有效地促进群众体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二)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群众体育的直接骨干力量,是最为活跃的要素。但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提升,对健身的方法与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体育技战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保证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也成为了科学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的人力要素。
(三)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群众体育环境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资源相对缺乏,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下,群众体育环境不容乐观,这样就形成了落后的群众体育资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要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环境中,要有效开发学校体育场馆,使其成为不断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的、可行的、便捷的、迅速的有效途径。通过宣传,鼓励人们参与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解决体育场馆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自然力进行健身锻炼更能提高锻炼的效果。
(四)逐步建立群众体育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衡量我国是否步入体育强国或体育大国的直接、客观、关键的要素。因此,逐步建立稳定地、从目标出发的群众体育发展的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但由于群众体育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出了其评估指标的多样性、分散性、不均衡性与权重比值的偏重性。进一步分析表现在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消费的水平、体育场馆的面积、体质合格的标准、群众体育的产值、体育时间的比值等多方面,对以上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权重划分,才能进一步检验某一地区、部门开展群众体育的情况。
四、结束语
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地发展来看,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体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促进国民体质提升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心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是推广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回归体育固有本质的核心。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对群众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发展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健康、和谐的发展,更是我国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迈进的保证。由此可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使群众体育大国必然向群众体育强国迈进,其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是使我国步入体育强国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
[2]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6-20.
[3] 宋继新.2008年世界需要中国体育文化自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
[4] 王冬冬,李泽群.全球化时代中国体育文化自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