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成教转型与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专才性”的人才培养是适应市场需求的较好模式。分析我国目前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专业“返校流”、“再教育”的主体结构转变状态,探讨其在在校学习期间实践教学的问题与不足,研究该特殊群体的实践教学需求特性,提出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策略,对推动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的继续化、全民化、终身化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成人教育;实践教学;需求定位;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李利华(1979-),男,湖北红安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周和平(1971-),男,湖北监利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2]401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74-03
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后,受政策导向、社会需求、行业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在行业定位、受教育对象、开展模式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原先“扫盲式”的教育目标已开始朝“返校再学习”以及专业水平提升的“再教育”模式转变,其教育的目的更加社会化、更要求符合岗位及工作的需求。在此前提下,具有行业及专业优势的高校在成人教育方面都在寻求新的转变与发展模式。交通行业作为当前重点发展领域,存在广泛且巨大的社会需求,大量本身已从事交通行业工作、具备一定社会经历的相关人员都在选择更高质量、更专业的继续学习与再教育,从而构成当前高校成人教育的主体,行业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势必影响高校教育方式的变革。
在新的转变时期,如何有效对接全民终身教育,突出实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成人教育体系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一方面,由于当前高校成人教育的主体专业偏向于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与具体的社会实践需求领域,表现为其成人教育的行业优势及专业性。如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交通类专业社会需求扩大,大量从事交通行业建设与管理的社会人员返校重新接受成人专业教育,以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等为优势重点学科的高校在交通类成人教育专业的招生与建设上在不断扩充,以对接巨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普遍受到社会“歧视”,大众化的观点都认为高等成人教育“成色浅、质量低、效果差”,以致于出现了高校成人教育的“否定论”与“消亡论”,教学质量及实施效果被看做是衡量成人教育事业社会需求以及环境适应性的尺码。因此,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下,要适应整体成人教育事业转型的需求,带有巨大社会及行业实践需求特色的高校成人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目前具有广泛社会及行业需求的成人教育类专业,其教学质量更多的体现在“实践”领域,社会需求更为具体化、现实化。如何结合交通行业的需求特色,建立适应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升其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群体结构变化
高校成人教育是一种继续教育模式,在当前时期,其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终身教育并形成全民化。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顺应行业和时代发展需求,其教育目标是依托高校资源及学科优势,培养能够从事交通行业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的工程类专业人才,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交通专业学习的终身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群体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返校流”与“再教育”群体占据主导。在教育、交通行业需求及发展变化的环境下,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的学生主体已经演变为“返校流”与“再教育”群体,大量已经从事交通行业实际工作与社会实践的社会人员,已经感受到了全民素质提升、自身已有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其未来工作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不得不选择“返校”,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接受更新、更专业、更好的交通行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2)具备一定的交通行业社会阅历及实践经验。以“返校流”为主体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学生,来源于交通行业的社会实践,大多从事本行业工作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具备一定的行业社会阅历及实践经验,“返校”之后的“再教育”其更多的需求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由于该群体在新一轮的受教育过程完成后,基本都会返回已有的工作岗位或交通行业上班,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对其而言是要能够迅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教学效果与自我水平提升成为他们的追求目的,实践教学领域成为其最为看重与关注的环节。而由于其本身又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认识,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多方面考虑。
(3)专业技能与水平参差不齐,起点差异大。具备一定社会经验的“返校再教育”成人教育学生由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及专业素养的多元化群体组成,这些学员尽管各自都有一些社会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但其表现特征为水平不一致、参差不齐,各自接受新一轮“再教育”的起点也不尽相同,都期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新与提升自己,但每个个体对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存在巨大差异。
2.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全民终身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各高校都在针对交通类成教专业的需求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也非常重视该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教学上更是出现了大量的特色与经典模式,但受特殊环境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也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类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照搬普通统招生模式,且更为简单应付式的实施。由于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专业的设施都是在学校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形成的,高校设置交通类的成人教育专业是由于其本身在统招生中这类专业就是一种强势专业,其交通类成人教育的师资与本部都是共享的,在实施过程中,大多采用照搬模式,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中很少会去研究成人教育学生的特殊性,相反将其看做一个“弱势”群体,简化实践教学、应付实践教学。 二是交通类成人教育实践教学开展方式较单调,没有过多的区分这些群体内部间的差异性。以“返校流”为主体的交通类成教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基础及技能的不均衡性,对实践教学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而在实际中,基本上是统一的模式展开,忽视了个体需求的差异性。
三是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长期受到忽视。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体现,由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实验环节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实验、生产实践、设计论文等,其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尽管高校成人教育中设置了大量的实践环节学分与时间安排,但由于成人教育学生的主体来源于实践领域,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都是由学生自己回原工作岗位学习,系统性、双方的结合性不强,过于放任,而交通行业本身具有理论、技术与实践的统一性,在某些领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非常严密。任课教师布置实践教学任务,由学生独立、分散、缺乏联系性的实践实习锻炼,其结果往往是简单随意的一份实习报告,几乎没有任何质量要求,效果较差。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对行业认识不到位。
(2)高校优质资源难以对接成人实践教学。具体表现为:
一是师资资源难以利用,很多高校在交通行业具备大量的优质师资,他们行业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成果高,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群体在强制性的规定下会给本部交通类专业学生指导和教学,而在成人教育中几乎难以得到体现。
二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对接。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开设是建立在高校已有的交通行业优势与学科资源的基础上的,一般普通高校在交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与资源,如优质的实践实习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模式、良好的实验室资源、专业竞赛与奖学金等,在统招交通类专业大学生教学上都会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校统招大学生有大量的学习与锻炼机会,其实践教学可以顺利开展。而对于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很难得到相应的机会,优质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导致同样为交通类专业学生,统招生的培养质量远远高于成教生。
(3)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更新速度滞后。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理念、方式、教材等更新速度慢,滞后于行业及教育需求。一方面交通作为一个先导性、基础性行业,其发展也是日益更新与变化的,大量的交通行业理论、技术和方法也是随着实践和时间的变化迅速更新的;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配置主要为青年教师、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其中青年教师存在社会实践阅历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的问题,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由于年龄偏大,且可能有一定时期没有具体从事交通行业的科研、实践工作,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因此,对于快速发展与变化中的交通行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不丰富或更新速度滞后都会直接影响到成人教育的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
二是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直接影响学生兴趣度。在既定的教学结构体系中,教学模式和方法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大多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特性
在当前高等成人教育转型发展、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同时对接成教与交通这两个层面的发展,既要体现成人教育的独特特性,也要满足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与专业的依赖性
以“返校流”为主体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再教育”之后会“返岗”,这部分群体受教育后最终还是要返回交通实践行业工作,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是其最为看重的环节。因此,他们的实践教学需求具有极强的交通行业及专业依赖性。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应该重点突出在交通行业领域,结合交通行业不同专业的分工,培养“工程师”类的专业成教人才。
2.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规划与配置
“返校流”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懂一些交通行业的基本技术、技能,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且每个个体需求的层次、起点都存在差异性,其成人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素质”与“知识技能”提升的继续教育需求。受教育者不单是为了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怎样将自身已有的行业技能专业化、深度化。因此在其“返校”知识重构的过程中更期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全面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锻炼,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平衡其知识结构。
3.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需求
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追求的实践教学效果在于能够“返岗”即用,从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应该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就能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不能像应届统招生那样需要过渡与实习期。因此,交通类成人教育学生更期望在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
三、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以“返校流”为主体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人才具有巨大的社会及行业需求市场。高校作为教育实施机构,在这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将实践教学作为最核心的环节,从培养定位、教学计划与管理、教学实施与方式等方面,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转型挑战与行业特定需求,合理、有效的构建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与保障体系。
1.正确定位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群体认识与实践教学需求,打造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正确与合理定位是基础,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培养应结合实际市场需求,要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抓住当前交通类成人教育受教育者的群体特殊性,了解其“返校学习→返岗服务”的学习流程走向与动机,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的进行实践教学定位。二是对接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背景,特别要紧扣成人教育的转型需求,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对高校成人教育的需求模式及认可状态,在实践教学设置定位时要结合整体成教的转型需求。三是对接交通行业的发展大背景,高校作为成人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要考虑交通行业的时变性需求,人才培养为交通行业服务的针对性目的要明确。因此,在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打造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转型状态下返校继续教育交通行业专业工程师”的理念进行设置与定位。 2.合理配置和整合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师资与实践教学优势资源,着实为成人教育服务
一方面,在师资结构改善上,要体现“优质”特征,不能还是采用以青年与年龄偏大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要大力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优质师资,实行“指导制”,由他们带领与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当前设置交通类成教专业的高校都是在其较强的交通学科及专业、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资源、专业竞赛及奖学金等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些都是优质的实践教学基础资源,应该加强对成人教育类学生的开放。事实上,交通行业时变性的理论与知识、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资源在这些平台中都能够得到体现,目前的关键在于整体社会及高校在成人教育中的理念改变,“返校返岗”特性的交通类成教学生不一定所有的实践教学资源都需要与统招生同样享受,但由于其大都受过社会实践的洗礼与锻炼,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认知性比统招生要强,在有效的优质实践教学机遇与资源的开放下,可以更好地加强其对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的实践教学质量。如交通类成人教育也可以设置“专业导师制”、“企业导师制”、“实践竞赛奖励制”等,以促进这些特殊群体的自我学习。
3.改善实践教学方法与理念,提升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学整体重视度不够,其有限的管理力度与重心几乎全部投入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放任自由”的状态,教学质量与效果很差。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大都采取教学与指导教师布置任务书,让学生“返岗”或根据自身的行业实践经历分散完成任务,缺指导、教学模式及方法单调。而实际上,由于以“返校流”为主体的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行业实践经历和能力,在“返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并不需求导师长时间的、自始至终的、手把手的教导,只需要一种多途径的、实时点拨的引导。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合理规划与设置:一是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不要千篇一律,实习、实验、设计等都由同一教师、同一模式开展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同时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些起点与专业素养存在差异性的学生实施“点到点”的实践教学指导,根据学生已具备实践专业技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题目、内容、指导方法与过程等。二是合理的实践教学指导方式,指导教师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在实习场地、实验室指导,也不能只关注“布置任务”与“结果验收”,应该是一种持续性的实践教学开展模式,重在“点拨、引导”。
4.构建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质量与效果
成人教育实践教学整体质量欠佳、社会认可度较低还与高校成教管理机构的实践教学督导与监控力度不强有关,而且在我国目前表现为一种全面缺失的状态。从整体上看,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跟踪体系是一项涉及到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管理机制与体制、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多方参与的系统,质量监控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展开。
一是学校优质实践指导教师责任制。首先高校必须保证科研水平高、实践工程能力强的优质师资能够实实在在的投入到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中,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教师的责任心,不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投入,而是要平等对待成教生与统招生,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对成人教育应具备“质量教学、同等教学”的责任心。
二是校外企业实践导师引导制。学校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返回到交通行业的实际岗位开展,应该实行“双重导师制”的实践教学指导模式,校内与校外导师合理分工,各尽其责。
三是学校管理统筹制。高校应该建立成人教育与专业学院的统管、协调体系,不能出现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待统招生与成教生的两重标准,应构建成人教育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与统招生对接,充分发挥高校教务、质量评估部门的统筹作用,平等对待。
四是学生自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返校”继续教育的成教生应在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在实践中已具备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培养糅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实践学习。
五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功能诱导性。不管是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还是校外或企业实践教学场所,要紧密连接成人教育交通类学生的素养与现实特性,在建设与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使学生相信这些资源确实能够提升自己,能为己所用。
四、结语
成人教育面临转型期,其继续教育、全民终身教育的发展特征已明显形成,交通行业处于一种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期,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人才培养也发展到特定时期,其实践教学决定整体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群体的结构转换状态,以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作为重点,引导高校成人教育、交通行业的和谐、持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奎刚,王晨艳.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9):24-25.
[2]任岫林,刘宏欣.成人教育实践教学多元化探讨[J].继续教育,2011,(11):25-26.
[3]姜海花.我国成人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116-121.
[4]赵国平.论实践教学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教论坛,2010,(12):53-55.
[5]唐华生,叶怀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7,(7):49-51.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成人教育;实践教学;需求定位;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李利华(1979-),男,湖北红安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周和平(1971-),男,湖北监利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2]401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74-03
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后,受政策导向、社会需求、行业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在行业定位、受教育对象、开展模式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原先“扫盲式”的教育目标已开始朝“返校再学习”以及专业水平提升的“再教育”模式转变,其教育的目的更加社会化、更要求符合岗位及工作的需求。在此前提下,具有行业及专业优势的高校在成人教育方面都在寻求新的转变与发展模式。交通行业作为当前重点发展领域,存在广泛且巨大的社会需求,大量本身已从事交通行业工作、具备一定社会经历的相关人员都在选择更高质量、更专业的继续学习与再教育,从而构成当前高校成人教育的主体,行业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势必影响高校教育方式的变革。
在新的转变时期,如何有效对接全民终身教育,突出实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成人教育体系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一方面,由于当前高校成人教育的主体专业偏向于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与具体的社会实践需求领域,表现为其成人教育的行业优势及专业性。如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交通类专业社会需求扩大,大量从事交通行业建设与管理的社会人员返校重新接受成人专业教育,以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等为优势重点学科的高校在交通类成人教育专业的招生与建设上在不断扩充,以对接巨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普遍受到社会“歧视”,大众化的观点都认为高等成人教育“成色浅、质量低、效果差”,以致于出现了高校成人教育的“否定论”与“消亡论”,教学质量及实施效果被看做是衡量成人教育事业社会需求以及环境适应性的尺码。因此,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下,要适应整体成人教育事业转型的需求,带有巨大社会及行业实践需求特色的高校成人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目前具有广泛社会及行业需求的成人教育类专业,其教学质量更多的体现在“实践”领域,社会需求更为具体化、现实化。如何结合交通行业的需求特色,建立适应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升其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群体结构变化
高校成人教育是一种继续教育模式,在当前时期,其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终身教育并形成全民化。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顺应行业和时代发展需求,其教育目标是依托高校资源及学科优势,培养能够从事交通行业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的工程类专业人才,以实现交通运输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交通专业学习的终身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群体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返校流”与“再教育”群体占据主导。在教育、交通行业需求及发展变化的环境下,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的学生主体已经演变为“返校流”与“再教育”群体,大量已经从事交通行业实际工作与社会实践的社会人员,已经感受到了全民素质提升、自身已有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其未来工作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不得不选择“返校”,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接受更新、更专业、更好的交通行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2)具备一定的交通行业社会阅历及实践经验。以“返校流”为主体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学生,来源于交通行业的社会实践,大多从事本行业工作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具备一定的行业社会阅历及实践经验,“返校”之后的“再教育”其更多的需求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由于该群体在新一轮的受教育过程完成后,基本都会返回已有的工作岗位或交通行业上班,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对其而言是要能够迅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教学效果与自我水平提升成为他们的追求目的,实践教学领域成为其最为看重与关注的环节。而由于其本身又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认识,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多方面考虑。
(3)专业技能与水平参差不齐,起点差异大。具备一定社会经验的“返校再教育”成人教育学生由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及专业素养的多元化群体组成,这些学员尽管各自都有一些社会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但其表现特征为水平不一致、参差不齐,各自接受新一轮“再教育”的起点也不尽相同,都期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新与提升自己,但每个个体对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存在巨大差异。
2.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全民终身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各高校都在针对交通类成教专业的需求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也非常重视该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教学上更是出现了大量的特色与经典模式,但受特殊环境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也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类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照搬普通统招生模式,且更为简单应付式的实施。由于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专业的设施都是在学校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形成的,高校设置交通类的成人教育专业是由于其本身在统招生中这类专业就是一种强势专业,其交通类成人教育的师资与本部都是共享的,在实施过程中,大多采用照搬模式,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中很少会去研究成人教育学生的特殊性,相反将其看做一个“弱势”群体,简化实践教学、应付实践教学。 二是交通类成人教育实践教学开展方式较单调,没有过多的区分这些群体内部间的差异性。以“返校流”为主体的交通类成教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基础及技能的不均衡性,对实践教学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而在实际中,基本上是统一的模式展开,忽视了个体需求的差异性。
三是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长期受到忽视。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体现,由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实验环节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实验、生产实践、设计论文等,其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尽管高校成人教育中设置了大量的实践环节学分与时间安排,但由于成人教育学生的主体来源于实践领域,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都是由学生自己回原工作岗位学习,系统性、双方的结合性不强,过于放任,而交通行业本身具有理论、技术与实践的统一性,在某些领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求非常严密。任课教师布置实践教学任务,由学生独立、分散、缺乏联系性的实践实习锻炼,其结果往往是简单随意的一份实习报告,几乎没有任何质量要求,效果较差。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对行业认识不到位。
(2)高校优质资源难以对接成人实践教学。具体表现为:
一是师资资源难以利用,很多高校在交通行业具备大量的优质师资,他们行业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成果高,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群体在强制性的规定下会给本部交通类专业学生指导和教学,而在成人教育中几乎难以得到体现。
二是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对接。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开设是建立在高校已有的交通行业优势与学科资源的基础上的,一般普通高校在交通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学科基础、实践平台与资源,如优质的实践实习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模式、良好的实验室资源、专业竞赛与奖学金等,在统招交通类专业大学生教学上都会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校统招大学生有大量的学习与锻炼机会,其实践教学可以顺利开展。而对于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很难得到相应的机会,优质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导致同样为交通类专业学生,统招生的培养质量远远高于成教生。
(3)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更新速度滞后。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理念、方式、教材等更新速度慢,滞后于行业及教育需求。一方面交通作为一个先导性、基础性行业,其发展也是日益更新与变化的,大量的交通行业理论、技术和方法也是随着实践和时间的变化迅速更新的;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配置主要为青年教师、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其中青年教师存在社会实践阅历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的问题,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由于年龄偏大,且可能有一定时期没有具体从事交通行业的科研、实践工作,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因此,对于快速发展与变化中的交通行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不丰富或更新速度滞后都会直接影响到成人教育的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
二是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直接影响学生兴趣度。在既定的教学结构体系中,教学模式和方法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大多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特性
在当前高等成人教育转型发展、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同时对接成教与交通这两个层面的发展,既要体现成人教育的独特特性,也要满足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与专业的依赖性
以“返校流”为主体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再教育”之后会“返岗”,这部分群体受教育后最终还是要返回交通实践行业工作,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是其最为看重的环节。因此,他们的实践教学需求具有极强的交通行业及专业依赖性。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应该重点突出在交通行业领域,结合交通行业不同专业的分工,培养“工程师”类的专业成教人才。
2.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规划与配置
“返校流”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懂一些交通行业的基本技术、技能,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且每个个体需求的层次、起点都存在差异性,其成人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素质”与“知识技能”提升的继续教育需求。受教育者不单是为了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怎样将自身已有的行业技能专业化、深度化。因此在其“返校”知识重构的过程中更期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全面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锻炼,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平衡其知识结构。
3.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需求
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学生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追求的实践教学效果在于能够“返岗”即用,从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应该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就能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不能像应届统招生那样需要过渡与实习期。因此,交通类成人教育学生更期望在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
三、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以“返校流”为主体的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人才具有巨大的社会及行业需求市场。高校作为教育实施机构,在这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将实践教学作为最核心的环节,从培养定位、教学计划与管理、教学实施与方式等方面,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转型挑战与行业特定需求,合理、有效的构建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与保障体系。
1.正确定位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群体认识与实践教学需求,打造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正确与合理定位是基础,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培养应结合实际市场需求,要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抓住当前交通类成人教育受教育者的群体特殊性,了解其“返校学习→返岗服务”的学习流程走向与动机,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的进行实践教学定位。二是对接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背景,特别要紧扣成人教育的转型需求,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对高校成人教育的需求模式及认可状态,在实践教学设置定位时要结合整体成教的转型需求。三是对接交通行业的发展大背景,高校作为成人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要考虑交通行业的时变性需求,人才培养为交通行业服务的针对性目的要明确。因此,在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打造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转型状态下返校继续教育交通行业专业工程师”的理念进行设置与定位。 2.合理配置和整合高校交通类成人教育师资与实践教学优势资源,着实为成人教育服务
一方面,在师资结构改善上,要体现“优质”特征,不能还是采用以青年与年龄偏大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要大力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优质师资,实行“指导制”,由他们带领与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当前设置交通类成教专业的高校都是在其较强的交通学科及专业、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资源、专业竞赛及奖学金等平台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些都是优质的实践教学基础资源,应该加强对成人教育类学生的开放。事实上,交通行业时变性的理论与知识、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资源在这些平台中都能够得到体现,目前的关键在于整体社会及高校在成人教育中的理念改变,“返校返岗”特性的交通类成教学生不一定所有的实践教学资源都需要与统招生同样享受,但由于其大都受过社会实践的洗礼与锻炼,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认知性比统招生要强,在有效的优质实践教学机遇与资源的开放下,可以更好地加强其对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的实践教学质量。如交通类成人教育也可以设置“专业导师制”、“企业导师制”、“实践竞赛奖励制”等,以促进这些特殊群体的自我学习。
3.改善实践教学方法与理念,提升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学整体重视度不够,其有限的管理力度与重心几乎全部投入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放任自由”的状态,教学质量与效果很差。高校成人教育交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大都采取教学与指导教师布置任务书,让学生“返岗”或根据自身的行业实践经历分散完成任务,缺指导、教学模式及方法单调。而实际上,由于以“返校流”为主体的交通类成教专业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行业实践经历和能力,在“返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并不需求导师长时间的、自始至终的、手把手的教导,只需要一种多途径的、实时点拨的引导。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合理规划与设置:一是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不要千篇一律,实习、实验、设计等都由同一教师、同一模式开展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同时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些起点与专业素养存在差异性的学生实施“点到点”的实践教学指导,根据学生已具备实践专业技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题目、内容、指导方法与过程等。二是合理的实践教学指导方式,指导教师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在实习场地、实验室指导,也不能只关注“布置任务”与“结果验收”,应该是一种持续性的实践教学开展模式,重在“点拨、引导”。
4.构建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质量与效果
成人教育实践教学整体质量欠佳、社会认可度较低还与高校成教管理机构的实践教学督导与监控力度不强有关,而且在我国目前表现为一种全面缺失的状态。从整体上看,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跟踪体系是一项涉及到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管理机制与体制、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多方参与的系统,质量监控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展开。
一是学校优质实践指导教师责任制。首先高校必须保证科研水平高、实践工程能力强的优质师资能够实实在在的投入到交通类成教专业实践教学中,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教师的责任心,不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投入,而是要平等对待成教生与统招生,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对成人教育应具备“质量教学、同等教学”的责任心。
二是校外企业实践导师引导制。学校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返回到交通行业的实际岗位开展,应该实行“双重导师制”的实践教学指导模式,校内与校外导师合理分工,各尽其责。
三是学校管理统筹制。高校应该建立成人教育与专业学院的统管、协调体系,不能出现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待统招生与成教生的两重标准,应构建成人教育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与统招生对接,充分发挥高校教务、质量评估部门的统筹作用,平等对待。
四是学生自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返校”继续教育的成教生应在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在实践中已具备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培养糅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实践学习。
五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功能诱导性。不管是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还是校外或企业实践教学场所,要紧密连接成人教育交通类学生的素养与现实特性,在建设与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使学生相信这些资源确实能够提升自己,能为己所用。
四、结语
成人教育面临转型期,其继续教育、全民终身教育的发展特征已明显形成,交通行业处于一种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期,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人才培养也发展到特定时期,其实践教学决定整体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高校交通类成教专业受教育群体的结构转换状态,以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作为重点,引导高校成人教育、交通行业的和谐、持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奎刚,王晨艳.新形势下高校成人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9):24-25.
[2]任岫林,刘宏欣.成人教育实践教学多元化探讨[J].继续教育,2011,(11):25-26.
[3]姜海花.我国成人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116-121.
[4]赵国平.论实践教学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教论坛,2010,(12):53-55.
[5]唐华生,叶怀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7,(7):49-51.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