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的选取
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时,许多学生对时差问题难以理解。基于“学生之疑就是教学所向”的教学思想下,解决时差问题主要是从以下三点来考虑的:第一,地理实践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行为意识、行动能力,能使其很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因此,从主题的选取上,我们就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地理课程的实践性,突出地理实践力。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地球自转内容要求比较低,只要求了解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二,从国际大環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球的各种来往日益密切,时差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且经常接触的问题;第三,从周围小环境来看,讲课教师所在学校是某建筑集团子弟学校,学生父母工作地点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孩子们对时差问题并不陌生且十分感兴趣。教师在平时授课时也会有意识地讲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以感知——认知——行动——应用为主线,践行地理实践力。
感知
本课伊始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情境:
教师:播放视频《我要上春晚》栏目中一段精彩的“勇者手技”的杂技表演。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沧州吴桥杂技最出名。教师:吴桥杂技被国务院收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教师用事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情境设置:十一期间张一晴的父亲所在的杂技团在埃及开罗15:00演出,张一晴准备在沧州的家中观看现场直播,她该在几点观看?
认知
教师:通过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时差产生的原因。学生:由于地球自转,开罗和沧州时间有差异。学生:地球自转周期:转过360°,24小时计算:360°÷24小时=15°/小时。教师:地球1小时转过的区域叫做1个时区。
24小时——对应——24时区,开罗和沧州相差几个时区就差几个小时。
行动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时区盘的制作与使用两个环节。
活动一:时区盘的制作。
教师:认识时区盘的各组成部分,讲解时区盘的制作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时区盘。
材料:时区盘、时间盘、按扣、纸板、笔。
方法:1.在时间盘上标出时间0~23点。2.用按扣固定时区盘、时间盘。3.将两盘固定于硬板上。
活动二:时区盘的使用。
学生:分享使用时区盘的方法,帮助张一晴同学解决问题。父亲:埃及开罗15:00演出,张一晴:沧州家中几点收看?学生:21:00。
转盘练练练
学生:张一晴第二天早上8:00在沧州家中打电话给身在开罗的父亲,会影响父亲休息吗?学生:会,因为父亲那边是凌晨2:00。
转盘用用用
学生活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于2017年10月25日上午11时45分与中外记者见面,各国记者纷纷在北京的现场进行实时报道,请说出下列各城市的人们观看现场报道的时间:
小组合作,利用时区盘,快速查找到表中城市对应时间。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修正时区盘的使用,时间盘和时区盘边缘要重合。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位于东边的地方时间早,位于西边的地方时间晚。
转盘转转转
学生互动:学生仿照教师出示的范例,设置情境,向组内其他同学提问,并在组内选出代表向全班学生提问。(答题接龙:由答对方出题,竞赛采用计分制。)从制作时区盘到讲解使用方法,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能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并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策划和行动能力。
应用
教师:出示具有特殊转换时间功能的手表,人们可以快速转换时间。(布置课下作业)学生:学生课下设计类似或更简单的查找时间的工具。时区手表的出现,以及布置学生在课下进行小制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是理论与实际的接轨,是课堂向生活的延伸。
结语
总之,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中学生能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策划和行动能力,较好地践行了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理念。
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时,许多学生对时差问题难以理解。基于“学生之疑就是教学所向”的教学思想下,解决时差问题主要是从以下三点来考虑的:第一,地理实践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行为意识、行动能力,能使其很好地在真实情景中观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因此,从主题的选取上,我们就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地理课程的实践性,突出地理实践力。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地球自转内容要求比较低,只要求了解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二,从国际大環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球的各种来往日益密切,时差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且经常接触的问题;第三,从周围小环境来看,讲课教师所在学校是某建筑集团子弟学校,学生父母工作地点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孩子们对时差问题并不陌生且十分感兴趣。教师在平时授课时也会有意识地讲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以感知——认知——行动——应用为主线,践行地理实践力。
感知
本课伊始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情境:
教师:播放视频《我要上春晚》栏目中一段精彩的“勇者手技”的杂技表演。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沧州吴桥杂技最出名。教师:吴桥杂技被国务院收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教师用事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情境设置:十一期间张一晴的父亲所在的杂技团在埃及开罗15:00演出,张一晴准备在沧州的家中观看现场直播,她该在几点观看?
认知
教师:通过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时差产生的原因。学生:由于地球自转,开罗和沧州时间有差异。学生:地球自转周期:转过360°,24小时计算:360°÷24小时=15°/小时。教师:地球1小时转过的区域叫做1个时区。
24小时——对应——24时区,开罗和沧州相差几个时区就差几个小时。
行动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时区盘的制作与使用两个环节。
活动一:时区盘的制作。
教师:认识时区盘的各组成部分,讲解时区盘的制作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时区盘。
材料:时区盘、时间盘、按扣、纸板、笔。
方法:1.在时间盘上标出时间0~23点。2.用按扣固定时区盘、时间盘。3.将两盘固定于硬板上。
活动二:时区盘的使用。
学生:分享使用时区盘的方法,帮助张一晴同学解决问题。父亲:埃及开罗15:00演出,张一晴:沧州家中几点收看?学生:21:00。
转盘练练练
学生:张一晴第二天早上8:00在沧州家中打电话给身在开罗的父亲,会影响父亲休息吗?学生:会,因为父亲那边是凌晨2:00。
转盘用用用
学生活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于2017年10月25日上午11时45分与中外记者见面,各国记者纷纷在北京的现场进行实时报道,请说出下列各城市的人们观看现场报道的时间:
小组合作,利用时区盘,快速查找到表中城市对应时间。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修正时区盘的使用,时间盘和时区盘边缘要重合。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位于东边的地方时间早,位于西边的地方时间晚。
转盘转转转
学生互动:学生仿照教师出示的范例,设置情境,向组内其他同学提问,并在组内选出代表向全班学生提问。(答题接龙:由答对方出题,竞赛采用计分制。)从制作时区盘到讲解使用方法,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能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并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策划和行动能力。
应用
教师:出示具有特殊转换时间功能的手表,人们可以快速转换时间。(布置课下作业)学生:学生课下设计类似或更简单的查找时间的工具。时区手表的出现,以及布置学生在课下进行小制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是理论与实际的接轨,是课堂向生活的延伸。
结语
总之,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综合思维和认知,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中学生能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策划和行动能力,较好地践行了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