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也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由成功的快感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研究如何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本人教学工作中的必有内容。
一、创设悱愤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处于悱愤状态。例如,在引进对数概念时,如果平铺直叙地将对数要领教给学生,一般不太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在引进对数概念之前,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各种运算,讨论这些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对于a=N(a>0,a≠1),当学生总结出开方运算是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时,引导他们注意到,已知幂N和底数a,求指数6的运算是不是可作为乘方的逆运算呢?这样既整理了已学过的运算之间的关系,又发现了目前还缺少一种运算,怎么定义这种运算呢?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欲求而尚未得”的悱愤状态。教师利用这个时机,引入对数概念及其运算法则,由于这时学生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故有关的知识很容易被他们吸收。
二、抽象知识具体化,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从小学简单的加减法开始,老师就用实例进行讲解,以驱散数学学科本身所特有的枯燥乏味感,以实物体现抽象。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到了高中阶段则不太容易利用实物来解释知识的抽象,用以教学。而面对高考我们的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高考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外,也特别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这就要求在教学、复习时要有意识地积累、总结各种数学方法的运用。以数形结合思想来讲,数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的精确刻画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有机结合,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代数问题几何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此方法贯穿于各个章节,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形”不一定是几何图形,也可以是自己想像的某些事物的形状。
如在讲幂、指、对函数这部分知识时,函数性质多且易混淆。因此,我要求将它们的几何图形先印在头脑中,边回忆图形边说出几何性质,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样记起来又快又准又牢固。但是,幂函数的图像本身就很繁琐,指数的不同又会造成图像有着质的变化因此,我让学生先记住第一象限的图像,再由函数的奇偶性对称出另外一部分图像,同时奇偶性也得到了巩固。学生喜欢这些系统的、逻辑性较强的方法。但是第一象限的图像也要分成三类讨论。怎么办呢?我发现三类图像可以用手臂形象地比划出来。指数不同,手臂的弯曲方向也不同。开始学生们觉得好笑,说像在跳舞,渐渐地发现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争相模仿,牢固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种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视性、可操作性事物的方法,化难为易,加深了学生对图像的印象,达到了记图像、用图像的目的。
有了这一经验以后,我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尝试。“形”可以是除了几何图形以外的有助于知识理解的其他“形状”。如在立体几何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由于是刚接触这门学科,学生接受起来较困难,于是身边的很多东西成了我的教具。一个粉笔盒就是一个立方体,可以看到其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墙角就是一个典型的三个面两两垂直的范例,如与三面均接触情况下放置一木板,即可成为一个三棱锥;一个大西瓜切上几刀就可以解决利用平面把空间分成几部分的问题。学生感到如此学法很有意思,也开始琢磨用另外可以体现抽象知识的事物来理解数学知识。这种求学精神,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说笑中掌握了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这种做法,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动手,促进思维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否则这些区域则处于“沉睡状态”。可见,手的动作对于发展智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很多知识点想像起来有很大难度,我就引导学生在现有条件下动手操作。两支笔可以表示兩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桌面可以做平面,那么平面上的斜线段、垂线段、射线之间的问题就可以用尺子做得一目了然了,再多添一支笔,一个重要的三垂线定理就被摆在桌子上了;一张纸沿一直线折起,就会有一个立体图形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再放开恢复原样,就是在这一折一放开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利用点线之间关系的变化找到问题的求解方法;再如,一个扇形卷起来形成一个圆锥,打开后恢复原样,就在这一卷打开的瞬间让学生体会出其中的变与不变。训练一段时间后,就提倡学生徒手做模型,逐步培养了空间想像力,因此,折叠和展开是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和转化思想的好题材。通过动手,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又促进了大脑的思维,推动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创设悱愤情境,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学习,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自己动手启动思维,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悱愤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处于悱愤状态。例如,在引进对数概念时,如果平铺直叙地将对数要领教给学生,一般不太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在引进对数概念之前,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各种运算,讨论这些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对于a=N(a>0,a≠1),当学生总结出开方运算是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时,引导他们注意到,已知幂N和底数a,求指数6的运算是不是可作为乘方的逆运算呢?这样既整理了已学过的运算之间的关系,又发现了目前还缺少一种运算,怎么定义这种运算呢?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欲求而尚未得”的悱愤状态。教师利用这个时机,引入对数概念及其运算法则,由于这时学生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故有关的知识很容易被他们吸收。
二、抽象知识具体化,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从小学简单的加减法开始,老师就用实例进行讲解,以驱散数学学科本身所特有的枯燥乏味感,以实物体现抽象。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到了高中阶段则不太容易利用实物来解释知识的抽象,用以教学。而面对高考我们的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高考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外,也特别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这就要求在教学、复习时要有意识地积累、总结各种数学方法的运用。以数形结合思想来讲,数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的精确刻画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有机结合,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代数问题几何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此方法贯穿于各个章节,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形”不一定是几何图形,也可以是自己想像的某些事物的形状。
如在讲幂、指、对函数这部分知识时,函数性质多且易混淆。因此,我要求将它们的几何图形先印在头脑中,边回忆图形边说出几何性质,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样记起来又快又准又牢固。但是,幂函数的图像本身就很繁琐,指数的不同又会造成图像有着质的变化因此,我让学生先记住第一象限的图像,再由函数的奇偶性对称出另外一部分图像,同时奇偶性也得到了巩固。学生喜欢这些系统的、逻辑性较强的方法。但是第一象限的图像也要分成三类讨论。怎么办呢?我发现三类图像可以用手臂形象地比划出来。指数不同,手臂的弯曲方向也不同。开始学生们觉得好笑,说像在跳舞,渐渐地发现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争相模仿,牢固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种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视性、可操作性事物的方法,化难为易,加深了学生对图像的印象,达到了记图像、用图像的目的。
有了这一经验以后,我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尝试。“形”可以是除了几何图形以外的有助于知识理解的其他“形状”。如在立体几何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由于是刚接触这门学科,学生接受起来较困难,于是身边的很多东西成了我的教具。一个粉笔盒就是一个立方体,可以看到其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墙角就是一个典型的三个面两两垂直的范例,如与三面均接触情况下放置一木板,即可成为一个三棱锥;一个大西瓜切上几刀就可以解决利用平面把空间分成几部分的问题。学生感到如此学法很有意思,也开始琢磨用另外可以体现抽象知识的事物来理解数学知识。这种求学精神,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说笑中掌握了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这种做法,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动手,促进思维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可见双手的动作对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否则这些区域则处于“沉睡状态”。可见,手的动作对于发展智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很多知识点想像起来有很大难度,我就引导学生在现有条件下动手操作。两支笔可以表示兩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桌面可以做平面,那么平面上的斜线段、垂线段、射线之间的问题就可以用尺子做得一目了然了,再多添一支笔,一个重要的三垂线定理就被摆在桌子上了;一张纸沿一直线折起,就会有一个立体图形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再放开恢复原样,就是在这一折一放开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利用点线之间关系的变化找到问题的求解方法;再如,一个扇形卷起来形成一个圆锥,打开后恢复原样,就在这一卷打开的瞬间让学生体会出其中的变与不变。训练一段时间后,就提倡学生徒手做模型,逐步培养了空间想像力,因此,折叠和展开是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和转化思想的好题材。通过动手,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又促进了大脑的思维,推动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创设悱愤情境,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学习,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自己动手启动思维,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