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中阶段新课改的深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转变,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本文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25-01
在高中阶段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前高中教师的热门话题。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时间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要。所谓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某个知识点在教授之前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1.1 在实验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设计直观、生动、有趣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时,设计实验将2mlFeCl3和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分别加入装有2ml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2~3分钟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两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卫生香燃烧情况。观察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试管中卫生香会猛烈燃烧而另一试管不会呢?其中肝脏研磨液中的发生了什么反应?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不同?由此实验情景而产生一系列问题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酶的性质。
1.2 运用日常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在高中生物中有很多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生物现象,我们可以把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呈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如在学习酶的作用条件时,可以设问:“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但最好用温水,你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这样的问题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解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1.3运用图表和模型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图表和模型可以直观、清晰地呈现生物学信息间的关系,将各种生物知识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条理化,有利于学生发现不同生物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在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时,可以通过图表分别呈现DNA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尝试发现那些问题和规律。
2 有效讲授,夯实基础知识
教师的有效讲授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通过幽默的语言、典型案例分析,将散乱知识进行合理的概括,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组成生物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较难记,可归纳为“携一两本单色书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不好判断,可引导学生利用口诀“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I,有丝同源不配对,减II无源难成对”进行判断。
有效的讲授内容“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如在讲授《细胞的结构》时,重点讲授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利用表格法进行归类和总结。在讲授时应更多体现在启发性思考,归纳性讲解、探究性交流,提高讲授的效率,夯实基础知识。
3 有效“提问”,促进重点知识的掌握
课堂的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分析、对比、综合和概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专注的倾听来了解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情况,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培养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目的。
3.1 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可提出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脂质和蛋白质是如何组成细胞膜。
(1)将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将如何排布?
(2)细胞膜中双层磷脂分子如何排布?
(3)蛋白质在双层磷脂分子中如何排布?
设计这些富有思维挑战性的讨论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愿意接受智力挑战的积极心理状态,使讨论问题不断深入。
3.2 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某教师在教学《染色体变异》里设计了一组判断题,要求快速抢答:(1)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一定是单倍体生物;(2)单倍体生物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判断对不对?刚开始还有学生抢着举手回答,后来干脆好多人都在下面集体抢答了,一时“对”与“不对”响声如潮。
这种集体抢答似乎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实则许多同学是在凑热闹,没有积极的思考。有效的提问应要有针对性,所提出的问题方式要能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应对,让大多数同学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
3.3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通过充分备课,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提问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由易至难逐级递升,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授课中可设计如下一系列递进问题:(1)基因工程的概念是什么?(2)举例说明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什么?(4)如何用文字表述的方式举例说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过程?(5)如何以案例的方式写出重组DNA的过程?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降低学习目标达成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
3.4 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有效的问题设计展开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产生思想火花,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开放性。在教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可以提出问题:
(1)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膜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为什么那些膜分子是静止的,或者是运动的?
设计这样具开放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学生更乐于讨论和思考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能极大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通过课堂的有效设计、合理方法,必能获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是教学中共同追求的目标,也会是永远追求的目标,以上探究只是几点初浅认识,对“有效教学”的探究,还需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教学理念的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9,9.
[2] 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3] 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09,9.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25-01
在高中阶段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前高中教师的热门话题。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时间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要。所谓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某个知识点在教授之前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1.1 在实验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设计直观、生动、有趣的实验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时,设计实验将2mlFeCl3和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分别加入装有2ml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2~3分钟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两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卫生香燃烧情况。观察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的试管中卫生香会猛烈燃烧而另一试管不会呢?其中肝脏研磨液中的发生了什么反应?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不同?由此实验情景而产生一系列问题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酶的性质。
1.2 运用日常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在高中生物中有很多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生物现象,我们可以把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呈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如在学习酶的作用条件时,可以设问:“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但最好用温水,你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这样的问题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解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1.3运用图表和模型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图表和模型可以直观、清晰地呈现生物学信息间的关系,将各种生物知识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条理化,有利于学生发现不同生物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在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时,可以通过图表分别呈现DNA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尝试发现那些问题和规律。
2 有效讲授,夯实基础知识
教师的有效讲授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通过幽默的语言、典型案例分析,将散乱知识进行合理的概括,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组成生物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较难记,可归纳为“携一两本单色书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不好判断,可引导学生利用口诀“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I,有丝同源不配对,减II无源难成对”进行判断。
有效的讲授内容“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如在讲授《细胞的结构》时,重点讲授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利用表格法进行归类和总结。在讲授时应更多体现在启发性思考,归纳性讲解、探究性交流,提高讲授的效率,夯实基础知识。
3 有效“提问”,促进重点知识的掌握
课堂的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分析、对比、综合和概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专注的倾听来了解学生掌握重点知识情况,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培养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目的。
3.1 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可提出这样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脂质和蛋白质是如何组成细胞膜。
(1)将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将如何排布?
(2)细胞膜中双层磷脂分子如何排布?
(3)蛋白质在双层磷脂分子中如何排布?
设计这些富有思维挑战性的讨论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愿意接受智力挑战的积极心理状态,使讨论问题不断深入。
3.2 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某教师在教学《染色体变异》里设计了一组判断题,要求快速抢答:(1)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一定是单倍体生物;(2)单倍体生物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判断对不对?刚开始还有学生抢着举手回答,后来干脆好多人都在下面集体抢答了,一时“对”与“不对”响声如潮。
这种集体抢答似乎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实则许多同学是在凑热闹,没有积极的思考。有效的提问应要有针对性,所提出的问题方式要能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应对,让大多数同学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
3.3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通过充分备课,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提问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由易至难逐级递升,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授课中可设计如下一系列递进问题:(1)基因工程的概念是什么?(2)举例说明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什么?(4)如何用文字表述的方式举例说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过程?(5)如何以案例的方式写出重组DNA的过程?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降低学习目标达成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
3.4 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有效的问题设计展开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产生思想火花,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开放性。在教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可以提出问题:
(1)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膜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为什么那些膜分子是静止的,或者是运动的?
设计这样具开放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学生更乐于讨论和思考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能极大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通过课堂的有效设计、合理方法,必能获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是教学中共同追求的目标,也会是永远追求的目标,以上探究只是几点初浅认识,对“有效教学”的探究,还需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教学理念的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9,9.
[2] 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3] 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