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几点体会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精讲、设问、激趣、设谬、善变等途径引发学生多思、深思、会思,有助于培养学进行独立探求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然而,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易控制教学节奏,但也易造成学生“少参与”“少思考”“少独立见解”,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能力,这越来越与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相悖。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精讲、设问、激趣、设谬、善变等途径引发学生多思、深思、会思,有助于培养学进行独立探求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精讲“启”思
  
  “精讲”即是在课堂中讲授扼要,突出重点,说明难点,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交给学生,讲得精确、精练、精彩,效果好、效率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精讲启发学生思维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涵实质、重点、难点和学生的预习情况,紧抓“三点”组织教学,对重点层层剖析,纲要展开,深入浅出;对关键点加以提示、点拨;对模糊点或费解点则详细阐明。精讲才能启发学生思维,使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精讲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之从“休眠”走向“活跃”。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时候,我通过下表用分类思想和已学过的等差数列进行比较,很自然过渡到等比数列的知识,对定义中关健词用符号标出,并逐个分析、点拔,对定义、公式中公比为什么不等于零和当公比等于1的时候前n顶和公式这些模糊点或费解点则详细进行解析。
  
  二、设问“导”思
  
  善教者,莫不善导也。“善导”即是想方设法诱导学生积极展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使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索和讨论。如何做到善导呢?所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善于设问就善于导思了。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好诱导问题,铺设思维的坡度,由浅入深不断为学生创设“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展开探索,拓展思维。如,在讲授反正弦函数时,可设计下述问题:
  师:什么样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函数y=x2,x∈R是否有反函数?它在什么范围内才有反函数?
  生:单调函数存在反函数。函数y=x2,在x∈R上不存在反函数,但在x∈R+(或x∈R-)上就存在反函数。
  师:那么,函数y=sinx,x∈R是否有反函数?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函数y=sinx的定义域的某部分区间,使其存在反函数呢?……
  生:可选择-π2,π2 师:这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生:(1)对于y的每一个值,x在-π2,π2上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2)区间-π2,π2关于原点对称;(3)区间-π2,π2显得简单明了。 师:选择0,π2不是更简单吗?
  生: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单调区间,这样选择就不能取遍上[-1,1]所有的值。
  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反正弦函数的概念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了。
  
  三、激趣“活”思
  
  “激趣”即是激发感情、激起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高度抽象性是数学三大特性之一。因此,难免有些内容枯燥、难懂,处理不当则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在导入课题时唤醒学生兴趣,在注意力分散时激励兴趣,在内容枯燥时引发兴趣,有效地扣住学生,注意激活学生思维。如,在讲完二项式定理后,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今天是星期日,再过81000天之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开始大家感到惊奇,又感到有兴趣,但又回答不出来,教师就启发学生将这个实际问题翻译、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求81000被7除的余数是多少?”学生立刻受到启发,想到把(1+7)1000按二项式定理展开,前1000项均是7的倍数,只有第1001项是1,问题便迎刃而解。
  
  四、设谬“纠”思
  
  “设谬”即是根据学生解题时,往往错误地运用或混淆基本概念、性质或推理,得出一些错误结论,为了引起学生重视,强化概念、性质、推理,教学时寻找和制造一些他们注意不到的错误,引导他们反驳和修正,从反面来激发学生思维,抓住学生容易误解的地方提出与正确答案相悖的观点,让学生接触看似正确实质荒谬的结论,纠正学生求异思维。如:求函数y=x22+3x(x>0)的最小值时,有学生解为:
  
  五、善变“拓”思
  
  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囿于常规,止于表面,安于教条,令人不安。我们要常常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拓广学生思维,有时还要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尝试解答,展开讨论,寻求捷径,找到答案,甚至有时可以不给定论,只求过程,将有助于拓广学生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如:当m是什么数时,方程mx2+(m+3)x+m=0的两个根都是正数?
  学生在解完本题后,接着可将问题做如下变化:
  ⑴当m是什么数时,方程mx2+(m+3)x+m=0的两个根都大于3?
  ⑵当m是什么数时,方程 mx2+(m+3)x+m=0的一个根大于3,一个根小于3?
  ⑶当m是什么数时,方程 mx2+(m+3)x+m=0有一个正根,有一个负根?
  通过以上一环扣一环的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長安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逻辑推理法,分析了制约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投入,树立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建立与课程改革目标相一致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学生体质健康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时期如何科学的发展中学体育教学是目前中学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从体育教学认识、人、物三方面对中学体育教学的科学发展进行论述,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学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科学发展 学生 教师    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发展学生团队合作能
【摘 要】艺术院校是艺术家的摇篮,除了培训学生的艺术技巧外,还要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培制出来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土壤。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学生存在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切实际的空想行为极端现象。而以上情况均对学生的艺术学习造成障碍,更不利于学生将来的艺术创作,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溶入情绪的认知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绪 认知教育 学生 艺术教育    一、关于情绪认知的理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共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步骤。城乡统筹发展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城乡经济结构、财政体
针对现有临坡地基承载力研究方法中采用竖向均布作用力代替基础埋深影响而不能充分考虑埋深内土体抗剪强度贡献的问题,引入 Meyerhof 理论。首先,基于临坡条形基础地基的工程特
  提出应用Kriging模型对冷水机组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FDD),采用ASHRAE RP-1043项目中无故障运行数据建立并验证冷水机组Kriging模型。利用参数敏感性原理对比T-统计方法和
为揭示有腹筋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受剪性能,通过11根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和4根预应力普通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试验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承
为改善废气涡轮增压汽油机加速工况时的瞬态响应特性,提出了蒸汽辅助涡轮增压的方法.基于一款废气涡轮增压汽油机,采用GT-Power软件分别建立并标定了蒸汽辅助涡轮增压与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