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n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的吵吵嚷嚷、打打闹闹,让我想起这么两个人:留侯张良,淮阴侯韩信。他们凭借宽广的度量包容了屈辱,忍受了粗暴,也得到了福祉。
  张良,曾有博浪沙中狙击秦皇帝的风光,也有更名亡匿的困厄,更是得到高祖的极度赞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韩信,曾有仗剑行侠的豪迈,也有寄人篱下的窝囊,同样,得到了刘邦的稚祟“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两个人辉煌的一面都很耀眼:什么驰骋疆场,出生入死,什么勇略震主、功盖天下,什么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用在他们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出人头地,正是靠昔日的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宽宏大量。
  张良,年轻孟浪,惹恼了秦皇帝,不得以,隐姓埋名,亡匿下邳。一天,他在一座桥上悠闲的散步,遇见一位褐衣布衫的老头。老头刚走到张良身边,就把鞋弄到了桥下,并大声喝道:“小子,去把鞋捡起来。”张良万分生气,举起拳头,想让老头知道自己的厉害。愕然之余,张良转念一想,这老头太老了,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强忍心中的恶气,走下桥,把鞋捡了上来,并“长跪履之”老头安然地享受,并大笑着离去。
  就是这不起眼的提鞋、穿鞋,昭示了张良宽大的胸襟,大将的度量,长者毅然把《太公兵法》传授给他。正是仰仗这一神书,张良才‘得以成为王者师,步入人生的颠峰。
  韩信年轻时,家庭贫穷,又不会经商,“常从人寄食余,人多厌之者”以至后来被人扫地出门。就是这个衣食无着的人,就是这个遭人遗弃的人,在其人生的轨道上,由于宽容大度,而为人感叹,也为人称颂。
  其所受胯下之辱,《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
  这个被淮阴人视为胆小怕事,不顾尊严的小子,十年后,凭着勇敢、坚强、刚毅、功成名就,荣归淮阴。当初侮辱他的“英雄”,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心惊胆战。他们万没有想到,韩信不但不计前嫌,还以德报怨,提拔他们在当地做了小官。从此,韩信的威望更是固若金汤,人人趋之若鹜。
  试想,假如张良对老头的“无礼”回以粗暴,韩信对地痞的侮辱施以拳脚,面子是能挽回,尊严是能维护,可是后果让人不敢想象。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些时候,我们还真要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品质。
  面对屈辱,张良、韩信是理智、冷静、正确的,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勇若惧的,同样,他们得到的回报是丰硕、神奇、神人共羡的。
  环顾现实,我真为今人遗憾、悲哀。
  为了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为了蜗角爵禄,弄得天翻地覆;为了蒜皮小事,公然恶语相加;为了点滴面子,不惜大打出手。一时间,熟人关系淡然无存,邻居关系毫不为念,同事关系化为乌有。亲戚关系形同儿戏,同学关系不以为然,师生关系形同虚设。夫妻成仇,朋友反目,父子相怨。个人为大,面子为大,利益为大。没有谦和,没有礼让,没有宽容,没有度量。
  往者矣矣,逝者如斯。
  人类文明高度进步的今天,我们当以张良的涵养为人,韩信的气度处事。断不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断不可只要个人利益,不顾他人感受;断不可只争个人荣誉,无视他人尊严;断不可有利就上,无利就让。
  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作风,这不是礼仪之邦的传承,这不是文明人的选择。
  我们要铲除个人主义的恶魔、狭隘自私的意念,简单粗暴的举动,与人为善、友爱相处,宽容、理解别人的缺点、错误。
  只要怀揣大度,定然血浓于水。奉行礼仪谦让,共建美好人间。
  度量,不可忘却的度量。
  
  杨再淮,教师,现居重庆酉阳。
其他文献
在《桃花源记》中,太守没有找到桃花源,品格高雅的名士刘子骥也没能找到桃花源,而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李乐薇找到了与世隔绝,清幽僻静的“世外桃源”,成为当代的“陶渊明”。  李乐微笔下的“空中楼阁”,是自己理想的栖身之所,它建在陶潜的“桃花源”里,坐落在山脊之上,是绿树掩映下的“青青美庐”,是花团簇拥下的“飘香雅舍”,是虚无缥缈的“蓬莱仙阁”。就是在这样一个理想的家园里,李乐薇把疲惫的心灵安放,从此心灵不
事例论据,同一素材,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  李白的故事  ①证明“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②证明“认清自我”  人生的意义难道只在于仕途,李白最终没有按世俗的期望去做,选择了自己的人
我们的学生对作文大都是十分畏惧,认为“作文猛于虎也”,不想去也不愿去面对,不得不面对时,也仅仅是对老师的敷衍,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缺乏写作材料来源,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没有了源头的活水,哪来的“清如许的水渠”,想写好作文自然是难上加难。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荀子也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可见,古人就已经很重视积累了,要
我们先来看一篇2007年在评分上饱受争议的江苏高考作文  怀想天空  春秋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热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
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大纲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如前所述,课本是纸介文化的精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但是,由于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加之
秋树,不要伤感  因为篇幅的限制忍痛割爱  减掉果实、叶子  分发鸟鸣,嘱咐它们南飞  在这个强调廉政的季节  它们自律得只剩下躯干  还有一些合法的枝条  向天空呈报名下的资产  白霜与夜色从远处漫过来  树,俯首寻找残余的草料  或者那些遁入地下的虫鸣  曾经披头散发的书生驾船而去  那支笔的七寸泛出白光  幽暗的情思随水而逝  在你树下,秋风拂起徘徊的红衣  一管箫声若隐若现  泪水模糊了南
晓苏是故事大王,故事是晓苏小说的主要审美形式。无论是他的“油菜坡”系列,还是大学故事,都非常注重情节,一个个精致的故事,让人应接不暇。晓苏的故事比较中国化,也就是他更多地吸取了中国传统故事和民间故事的营养,不玩西方的那种叙事圈套,不设置迷宫,不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晚苏的故事很民间,既反映着日常的民间生活,又具有民间所喜闻乐见的风格。晓苏没有那些舶来的思想,他的思想和精神带着“泥土”气息,全
陈日晖,男,生于1964年11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北省黄梅县第三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从事高中教学与管理工作27年,200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教师”称号。    “鄂东教育明珠”湖北省黄梅县第三高级中学,位于“鸡鸣三省”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办学历史悠久,现有五十个教学班,学生4500多人,教师近200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长盛不衰,连续9年荣获黄冈市教育局颁发的“教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    一、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
1.当灵感骤然降临,所有的词都手忙脚乱起来,争先恐后抢占自己的位置。这是因为诗是语言的艺术。  在有经验的诗人那里,语言不是他观察和表现生活的障碍,而恰恰成为再创造必不可缺的材料。当然,在写作过程中,要将这些材料转化为诗,语言常常被视为桎梏;但诗的旨趣就在于在桎梏中寻求自由——“诗的表现的美就在于自然(本性)的语言桎梏中的自由的流动”(席勒《论艺术美》)。  2.正因为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人们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