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思维,一材“多向”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han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点击】
  “无米为炊”是学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常陷入的困境。其实,在你所积累的材料中,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素材,经过变通处理,也是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的素材的。因为每一个感性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达·芬奇画蛋”这一人所共知的小故事,至少包含四个含义:天才出于勤奋;要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学会全面看问题;名师出高徒。
  【方法指津】
  一材多用,有赖于变通思维,多角度审视同一则材料——一般说来,一个故事中有几类人物,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有几种言论,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有几个发展阶段,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
  一材多用,需要另辟蹊径,即从新的视角、新的侧面思索人物与事件——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不拘一格用人才,委宦官的门客蔺相如以重任,无疑值得赞赏;而廉颇的爱国精神一点也不逊于蔺相如,他在送赵王去渑池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有点古代知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很不平常,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忠勇爱国。
  一材多用,还应善于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如《五人墓碑记》写到“匹夫有重于社稷”,把它与《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结合起来,借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失为说服力很强的例证。
  临场作文怎样随“题”应变、一材多用呢?试以“作家史铁生”这则素材为例,面对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题(新材料作文“中华名句用用看”)和江苏卷作文题(新材料作文“车来车往”),你将如何运用它?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再细读两篇考场佳作的节选:
  有的人,会因为一些人生挫折的迎头打击而萎靡不振;但有的人却不会,正如史铁生。当得知自己的后半生都会在轮椅上度过时,他也曾如常人一般绝望过、愤懑过,为自己渺茫无望的前途心灰意冷过。万幸的是,他熬过了人生的低谷。在母亲的鼓励下,在古老地坛的慰藉下,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于是,他慢慢正视已经失去双腿的事实,一点一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念。自嘲“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的他,最终成为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是啊,“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论是邰丽华、钱钟书还是史铁生,在他们正视自己之后,都绽放了自身的人生之花,甚至让花儿成为绚丽花海中最芬芳美好的那一朵!因此,请正视自己吧,阳光明媚的未来必将属于你!(2017年辽宁考生《自是花中第一流》)
  史铁生有许多轮椅车,其中有的早已被划得斑斑驳驳,而他却视若珍宝。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第一辆车,是母亲东奔西走找人订制的……”另有一辆,是他第一次当上编剧,电影厂的朋友们凑钱买给他的。可见,留下的并不是车,而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朋友对他的支持。不能扔的不是车本身,而是在车背后那份无法割舍的深切真情。车是活动着的家,多少家庭的温馨,多少情侣的甜蜜,多少孩子的淘气,它为你遮风挡雨,为你留住深情。(2017年江苏考生《车如流水情如月》)
  两个片段都直接引述“史铁生”,但使用目的明顯不同:片段一是用来阐释“正视人生挫折的迎头打击”,作者的叙例有意突出了“人生的低谷”“慢慢正视了已经失去双腿的事实”“一点一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念”。片段二用来佐证的是“车是活动着的家,多少家庭的温馨,多少情侣的甜蜜,多少孩子的淘气,它为你遮风挡雨,为你留住深情”,作者展示论据时,始终凸显的是“视若珍宝……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朋友对他的支持”。将两个片段相比照,可谓各自成立,都能自圆其说。
其他文献
【编辑寄语】  虽然无法逃离复杂喧嚣的城市,但我们要在心灵深处为自己留一片宁静的角落。压力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宁静却可以在我们强大的同时维护好我们的初心。  在我家鄉逐渐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大厦中,东街像是一个异样的存在。她像是我们丘陵地区生出的一个低洼的盆地,又像一个整洁而固执、不肯接受时代改变的老人,依然用她那凹凼遍地的石板路,诉说着她的缓缓岁月。  东街的确是够固执,她离城市中心那么近,可
期刊
1.宾语前置  (1)疑问句宾语前置。比如: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代词宾语“焉”提到“附”之前;②何去何从:即“去何从何”,代词宾语“何”提到动词“去”“从”之前。  (2)否定句宾语前置。比如:①时不我待:即“时不待我”,宾语“我”提到动词“待”之前;②人莫予毒:即“人莫毒予”,宾语“予”提在动词“毒”之前。  (3)通过“是”“之”强调宾语前置。比如:①何罪之有:即“
期刊
1.成语中的名词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比如:①不经之谈:经,常理,在这个成语中是“合常理”的意思(以下只指出活用后的意思);②不期而遇:期,“约定”;③密云不雨:雨,“下雨”。以上都是加了副词“不”而使原来的名词用作动词。又如:①如履薄冰:履,“踩”;②衣锦还乡:衣,“穿”;③经天纬地:经、纬,“规划”。以上都是带有宾语,名词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使动(意动)的。用作使动的如:①汗
期刊
【编辑寄语】  感恩有时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应该是发自我们心底的。虽然这种态度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的人生却会因感恩而更加广阔。  一泓水会因一片落叶泛起涟漪,一株草会为一缕春风吐出新芽,一朵花會为一滴雨露绽放美丽,一个人更应对他人的关爱心存感恩。  当你为一只受冻的流浪狗铺上温暖的棉絮时,它会久久地望着你;当你从小花猫的嘴里救下一只鸟,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时,它的伤好后会
期刊
一扇门,一曲“调”,两个人,便胜却人间无数。是爱,是暖,是感动,在这一刻无声胜有声。  ——题 记  “咚咚咚”“咚咚咚”,那熟悉的声音。  “知道啦!这就来。”我娴熟地打开门,迎着妈妈欣慰的笑,拥着妈妈稍有疲惫的身躯走向餐桌,脑海中不由得又忆起往昔的一幕幕。  “咚咚咚”“咚咚咚”。  “谁呀?烦死了!”我不禁恼怒,眉头紧锁着,不耐烦地嚷嚷。  “吃饭了!”门外传来妈妈故作轻松的声音。  “不吃
期刊
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译文】天启年间,皇上喜欢蟋蟀,江南的成名寻找蟋蟀,到了一个大观园,
期刊
2018年春去夏来之际,一群90后大学毕业生来到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新光村廿玖间里创客基地里,开了一批“诚实”店铺。这些店铺常常无人看管,掌柜经常在外旅行和学习,店铺却一直开着,买东西付钱靠游客自觉和信任。  在廿玖间里内,无掌柜看管的店铺占了一半以上,大概有十几二十几家。节假日时,许多游客会在店铺内挑选物品。两年来,除了少数店铺出现过被偷窃的情况,大多数无人看管的店铺都经营良好,没有发生过偷窃情
期刊
【技法指导】  一篇高考作文,如果构思机智、奇巧,就是很大的亮点。构思是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涉及面相当广泛,这里着重介绍“由事入理,以小见大”的构思方法。  所谓“由事入理,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叙写日常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深入浅出地阐释一个大的、引人深思的事理(相关事理可以指向人生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  事实证明,从小事件、小景物、小人物着笔,往往
期刊
前不久,一名来自中國药科大学的女生“刷山”寻百草的经历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名大四女生,利用实习时间进深山寻百草,“探访”典籍中的植物和药材,梦想做一部掌上《本草纲目》。在深山里没法洗澡,日子艰苦,她却说:“因为心中带着热爱,所以很享受这个过程。”  不把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禁锢在课堂、书本和实验室里,而是积极向外扩展,将自身学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凝聚到做一部掌上《本草纲目》这种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上,这样
期刊
农夫出身的海明威在成名以后,依旧经常回乡下去劳作。一年春天,海明威正在田里播种,一个教授带着一群学生路过这里。只听那个教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看这个农夫,只能在农田里度过一生,他是多么可怜而低贱呀!”  海明威决心要好好惩罚一下这个嚣张的教授。他站起身来对教授说:“尽管如此,我知道的事情一定比你多,你敢不敢和我打个赌?你向我提一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就给你1美元;同样我也向你提一个问题,你回答不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