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的研究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热点问题,对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其研究成果对于增强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的话题是中等职业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其中有些模式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些是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总结出来的,种类比较繁多,也很难划分,有许多的职业学校采用的校企合作可能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模式,还有一些是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混合衍生。这里笔者根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受教育的主体在时间、空间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我国现存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归纳分析。
一、2+1模式
学生入校后第一年在学校主要学习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年开始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并根据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安排,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在拿到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后,第三年开始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参加毕业实习,实习期满后就业。顶岗实习之所以安排在第三年,也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这是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二、本地学习、异地就业模式
2010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扩大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这种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模式就是希望利用东部优越的工作就业机会吸引中西部学生到东部工作就业。
三、本土化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模式,在政府的牵头引导下,企业与学校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组织培养学生,三年的中职学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分配比例为1/3、1/2和2/3,企业投资在企业内建立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与生产车间分离,但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同步,学生毕业后必须按照协议进入相关企业就业。
四、半工半读、工读结合模式
学校和企业结合,签订工读结合协议书,学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学生的学习被划分为几个交替的阶段,在这几个阶段的时间里,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交替进行,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相结合,在学习期间,学生通过半工半读或者勤工俭学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将一部分用于缴纳学校的学费,剩余部分可以用于生活补贴。
五、弹性学制的半工半读模式
弹性学制的半工半读模式其实是半工半读的升级版,这种模式打破了学制对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束缚,增加了学制的弹性,适应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学校可以灵活地安排工学的交替,有利于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安排更灵活时间进行工作和学习;对于生产有明显季节性的企业、订单随机性的企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好地组织生产;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更好地结合。
六、订单式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就是指企业与职业学校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签订用人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习实训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学生培养完成后,由用人单位按照校企双方签订的协议安排学生就业。在这种模式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学校要求订制某些专业或者岗位的职工,这种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特定的技能、特定的规格、特定的数量,很适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七、教学工厂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校企可以有多种合作的形式,如学校利用自身的师资、技术、实训中心的场地和设备吸引企业无偿向学校赠送设施设备,同时向企业开放部分经营权,使实训中心既可以用于企业生产,又可以用于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可以借助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项目、新产品,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实训中心,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实训实习,以工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使得学校的实训中心成为学生工学交替的实战场所。
八、企业自建培训基地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训中心由企业独立出资兴建,往往被生产技术含量较高、自身规模较大的企业采用。实训中心直接建在企业内部,企业给职业学校的学生安排顶岗实习的车间,为学生指派兼职或者专职指导老师,通常为企业内部的有经验的师傅担任。有些企业还设立了独立的实习实训车间,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企业对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很强的主导权,教学可以完全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组织。
九、行业主导型模式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对企业也有一定的要求,我国有不少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他们限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劣势,不具备单独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的条件,但是他们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大企业同样的迫切,在有些地区,由这些中小企业所属的行业出面牵头,为多个中小企业搭建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的平台,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就业的岗位、实习实训的设备等。
十、职教集团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往往是以职业教育领域的龙头学校为主导,联合区域内多所职业学校共同组建的职业教育组织,这种组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打造了多企、多校、多专业合作的平台,从组织上连接了大量的学校、企业和学生,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集群效应。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的话题是中等职业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其中有些模式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些是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总结出来的,种类比较繁多,也很难划分,有许多的职业学校采用的校企合作可能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模式,还有一些是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混合衍生。这里笔者根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受教育的主体在时间、空间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我国现存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归纳分析。
一、2+1模式
学生入校后第一年在学校主要学习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年开始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并根据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安排,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在拿到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后,第三年开始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参加毕业实习,实习期满后就业。顶岗实习之所以安排在第三年,也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这是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二、本地学习、异地就业模式
2010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扩大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这种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模式就是希望利用东部优越的工作就业机会吸引中西部学生到东部工作就业。
三、本土化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模式,在政府的牵头引导下,企业与学校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组织培养学生,三年的中职学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分配比例为1/3、1/2和2/3,企业投资在企业内建立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与生产车间分离,但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同步,学生毕业后必须按照协议进入相关企业就业。
四、半工半读、工读结合模式
学校和企业结合,签订工读结合协议书,学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学生的学习被划分为几个交替的阶段,在这几个阶段的时间里,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交替进行,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相结合,在学习期间,学生通过半工半读或者勤工俭学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将一部分用于缴纳学校的学费,剩余部分可以用于生活补贴。
五、弹性学制的半工半读模式
弹性学制的半工半读模式其实是半工半读的升级版,这种模式打破了学制对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束缚,增加了学制的弹性,适应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学校可以灵活地安排工学的交替,有利于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安排更灵活时间进行工作和学习;对于生产有明显季节性的企业、订单随机性的企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好地组织生产;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更好地结合。
六、订单式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就是指企业与职业学校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签订用人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习实训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学生培养完成后,由用人单位按照校企双方签订的协议安排学生就业。在这种模式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学校要求订制某些专业或者岗位的职工,这种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特定的技能、特定的规格、特定的数量,很适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七、教学工厂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校企可以有多种合作的形式,如学校利用自身的师资、技术、实训中心的场地和设备吸引企业无偿向学校赠送设施设备,同时向企业开放部分经营权,使实训中心既可以用于企业生产,又可以用于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可以借助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项目、新产品,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实训中心,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实训实习,以工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使得学校的实训中心成为学生工学交替的实战场所。
八、企业自建培训基地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训中心由企业独立出资兴建,往往被生产技术含量较高、自身规模较大的企业采用。实训中心直接建在企业内部,企业给职业学校的学生安排顶岗实习的车间,为学生指派兼职或者专职指导老师,通常为企业内部的有经验的师傅担任。有些企业还设立了独立的实习实训车间,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企业对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很强的主导权,教学可以完全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组织。
九、行业主导型模式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对企业也有一定的要求,我国有不少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他们限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劣势,不具备单独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的条件,但是他们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大企业同样的迫切,在有些地区,由这些中小企业所属的行业出面牵头,为多个中小企业搭建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的平台,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就业的岗位、实习实训的设备等。
十、职教集团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往往是以职业教育领域的龙头学校为主导,联合区域内多所职业学校共同组建的职业教育组织,这种组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打造了多企、多校、多专业合作的平台,从组织上连接了大量的学校、企业和学生,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集群效应。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