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BRAF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来源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BRAF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另外选择医院同期5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BRAF突变检验及临床影像学检验,观察临床检验结果及病理特征,分析BRAF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检测之间的关系.结果 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出现83例BRAF突变,而对照组无BRAF突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结节边缘不光整与存在颈部淋巴结异常的患者,BRAF突变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生BRAF突变的概率较高,且与结节边缘光整度、颈部淋巴结异常有关.
其他文献
淋巴结转移是前列腺癌患者继骨转移之后最常见的转移模式,患者多表现为临床预后不良,因此阐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对了解前列腺癌恶性进展和制定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淋巴浸润是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方式,瘤周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轴(VEGF-C/D-VEGFR-3轴)和趋化因子配体21-趋化因子受体7轴(CCL21-CCR7轴)是淋巴管生成必不可少的重要分子轴,近年来又新提出了上皮间质转化、免疫逃逸、脂质代谢及缺氧适应性等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医院收治的232名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促进及障碍因素的综合量表(FAT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高血压诊断分级为影响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状况、高血压诊
目的 在麻醉苏醒室内观察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苏醒期相关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腹胀嗳气、头晕乏力、谵妄、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以及对如何降低以上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8月医院接受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2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无痛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39)和观察组(n=124).对照组给予患者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患者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在麻醉苏醒室内的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后腹腔淋巴漏为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术后罕见并发症.对于术后淋巴漏,目前暂无统一的治疗指南.本例中予患者局部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jection ,PAI) ,使得在较短时间内淋巴漏得以控制.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此法值得推广,特报道此例供各位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