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昏迷病人口腔护理方法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脑外科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以便更 好的为病人护理。方法 选择昏迷病人56例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按口腔护理常规操作;同期昏迷病人64例为观察组: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5.7%,口腔炎症发生率为17.9%;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3.13%,口腔炎症发生率为6.25%。结论 在脑外科昏迷病人中,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行口腔护理,能更好的预防病人的口臭和口腔炎症。
  【关键词】 脑外科 昏迷 口腔护理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升高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水平的提高,在脑外科经常会有上述情况住院的昏迷病人。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昏迷病人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减弱或受限,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粘膜抵抗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另一方面,昏迷病人往往病情危重,病程长,经常会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等,机体抵抗力低下,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昏迷病人的口腔护理,我院脑外科从2007年10月起,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对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脑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昏迷病人120例(入科前有口腔疾病的除外),男84例,女36例,年龄4~75岁,平均41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分级法。其中浅昏迷36例,昏迷60例,深昏迷24例,昏迷时间最短的2天,最长的19天,均联合应用2~3种抗生素治疗,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意识状态、体质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2 口腔护理
  2.1 口腔护理的方法
  2.1.1 两组病例均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
  准备好用物,操作前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口腔护理的必要性,以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若病人有经口气管插管或用带囊气管套管,应先检查气囊充气是否足够,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的密封,病人取头偏一侧体位,由一名护士固定患者头部、开口器或气管插管。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及呼吸道的痰液。操作时先借助压舌板,手电筒照射,观察口腔粘膜,舌面有无出血、肿胀、溃疡、霉菌感染及分泌物的性质。分泌物定时送检。
  2.1.2 对照组
  按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依次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面及硬腭部。
  2.1.3 观察组
  在口腔护理常规用物的基础上,增加干棉球7~8个,浸有1%~3%双氧水的棉球7~8个。具体步骤: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润口唇,后用1%~3%双氧水棉球擦洗一侧牙齿外面,接着用生理盐水擦洗,同法洗另一侧。然后用弯血管钳夹紧1%~3%双氧水棉球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内侧面,下内侧面,颊部。同法擦洗另一侧。最后是擦洗舌面及硬腭部。因双氧水接触口腔血渍,痰液分泌物时会放出新生氧,产生泡沫,所以要适时地用干棉球吸取多量泡沫。接着用生理盐水棉球依次擦洗上述部位。
  2.1.4 两组患者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如是气管插管患者,每次操作完毕后均应洗净牙垫,更换胶布,固定好气管插管。操作前后记录有无口臭、溃疡、霉菌、皰疹等口腔并发症。
  2.2 口腔护理的效果
  在同等治疗情况下,对照组第2天即发生口臭4例,共发生口臭20例,第7-14天发生口腔溃疡4例,霉菌感染6例,疱疹2例。观察组发生口臭2例,霉菌2例。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口臭率和口腔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口腔护理的体会
  3.1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脑外科昏迷病人病情危重,生理机能紊乱,不能经口进食,创伤脱水及利尿脱水剂的应用,致口腔唾液分泌显著减少,加上气管插管或经常性的吸痰,引起口腔粘膜损伤,使口腔的天然屏障作用减弱;大量的细菌分解产物如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易发生口臭。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好口腔护理,就很有必要性。
  3.2 双氧水溶液为氧化性消毒剂,含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释出新生氧,对细菌成分发生氧化作用,干扰其酶系统而发挥抗菌作用。局部擦洗的时候产生泡沫,有利于清除血痂、痰液及口腔分泌物。因此双氧水溶液有抗菌除臭的效果,能更好的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
  3.3 口腔炎症的发生与口腔酸碱度有关。昏迷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及复杂,常需应用多种药物,尤其是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易破坏口腔内各种微生物间的平衡状态,导致口腔酸碱度失衡。而双氧水使口腔酸碱度维持在正常范围(PH值6.6~7.1),有效地避免了口腔炎症的发生。
  3.4 昏迷病人在意识障碍的同时,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易引起误吸致吸入性肺炎。[2]因此行口腔擦洗时应用弯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棉球蘸漱口溶液时不可过湿;操作时细心、轻柔、迅速、不刺激悬雍垂部位;适时用干棉球吸取多量泡沫,必要时再次吸痰,以预防病人误吸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5 高浓度的双氧水长时间应用会对口腔粘膜表面造成损伤,但根据我院脑外科的临床实践,稀释后的双氧水用于昏迷病人,操作适当,未出现此类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6.
  [2] 李淑华.双氧水用于口腔护理的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4,31(34):5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析妇科内出血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内出血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56例为异位妊娠,占78.87%;10例为黄体破裂,占14.09%;5例为卵巢肿瘤破裂,占7.04%,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盆腔内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急腹症,应该全面掌握各种疾病的
【摘 要】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室性早搏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情况。方法: 随机的选取在年限为2012年-2013年来我院检查治疗的患者共120例,这些都是房室性早搏类型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里随机选取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于他们采取使用胺碘酮方案治疗,而对剩余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情缓解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验组经过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