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重度瘢痕挛缩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虎口重度瘢痕挛缩8例,皮瓣面积19cm×8cm~12cm×4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术区感觉及虎口功能恢复良好。该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好,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5~52岁,平均31岁。所有病例均为烧伤或电击伤所致。
  
  2 治疗方法
  
  2.1 虎口瘢痕松解:沿虎口纵向切皮肤、皮下组织,单纯松解瘢痕组织后,虎口仍不能充分开大者给予切断拇内收肌横头、部分斜头、及第一骨间背侧肌,虎口开大程度以虎口外展接近90°为准。在第1、2掌骨之间横行一枚克氏针固定。
  2.2 皮瓣设计:取前臂中立位,以肱骨外上髁与桡骨茎突的连线为皮瓣的轴线,以桡骨茎突近侧1.5~2cm处为旋转点,在前臂中段桡侧设计皮瓣,蒂宽3~4cm,蒂部侧向设计一个三角形皮瓣,使旋转后便于封闭蒂部创面,使蒂部避免受压。缝合皮瓣与创缘,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
  


  2.3 康复训练:术后10~12天伤口拆线,术后3周拔除内固定克氏针,加强虎口内收、外展主、被动训练,每日2~3次,每次30min,坚持一个月。
  
  3 结果
  
  8例随访6例,随访时间3~24个月。虎口测量结果,拇指指间关节掌侧纹尺侧端与食指指间关节掌侧纹桡侧端10~15cm,平均12cm,皮瓣质地柔软,不臃肿,外形满意,指内收、外展功能彻底或部分矫治,对掌、精细抓握和强力抓握功能得到了良好恢复。典型病例治疗情况如。
  
  4 讨论
  
  4.1 该术式的优点:①该皮瓣旋转点邻近虎口,转移修复虎口方便易行;②皮瓣色泽、质地近似手部皮肤,修复后外形美观:⑧前臂外侧皮神经解剖恒定,变异少,若将其与创面内桡神经浅支吻合,还可以重建虎口感觉;④不需应用知名血管,不破坏手部血供,手术操作简单、安全。
  4.2 注意事项:①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丛、桡动脉在桡骨茎突附近的细小肌间隔穿支与前臂桡侧链式筋膜血管丛为该皮瓣的血供基础,因此切取皮瓣时要确保皮神经主干要包含在皮瓣内,蒂部至少保留3cm宽,解剖平面在深筋膜下,旋转点不要低于桡骨茎突上1.5am,皮瓣长宽不要超过5:1,以确保皮瓣的血供充分;②因头静脉有静脉瓣,不能发生逆向血流,保留头静脉不仅不能帮助皮瓣静脉回流,反而会将远端手部静脉血导入皮瓣,导致皮瓣淤血、肿胀,若能将皮瓣远端头静脉与受区皮下静脉吻合,可消除此不利影响,否则应将头静脉分出予以结扎;③转移时以明道为宜,蒂部可带1~2cm皮条,蒂部侧向可设计一个三角形皮瓣,使旋转后便于封闭蒂部创面,以避免蒂部受压;④桡骨茎突若有损伤,应用该皮瓣应慎重。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金丝桃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15∶75),检测波长为256nm,流速为1.0ml/min。结果:金丝桃苷进样量在3.56~71.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1.98%(n=6)。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用于复方罗布麻片
【摘要】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通过六经辨证结合方证辨证的方法,以温经汤为主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疗效确切,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温经汤;带状疱疹;疼痛;六经辨证;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54-02  Abstract:  Keywords:  带状疱疹疼痛是常见的
眼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因外伤、手术切除及感染等原因引起。2001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小皮瓣修复眼周软组织缺损62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采用带组织蒂的小皮瓣进行手术设计,参照文献介绍的方法,应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上、下眼睑的软组织缺损,对小范围的内、外眦处软组织缺损采用改良菱形皮瓣进行修复,对外眦部较大范围的软组织缺损则采用“0-z”皮瓣进行修复。    2手术方法 
期刊
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针对患者生活护理繁琐,为保证护理优质,我科在配备护理助理的情况下,特设计了一种护理助理交班记录单,其由表格及内容两部分组成,该交班记录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