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阅读,讲方法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nnnnn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可见阅读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高中生物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源泉,学生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的前提和保证。
  1 有效阅读的策略
  1.1 要点提炼式阅读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学概念,而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概念的基本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阅读概念的关键之处,分析概念的要点,并能以精炼的语言作提要。例如,指导学生阅读相对性状这一概念时,引导他们找出该概念的要点是“二同一不同”,即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又如,学生在阅读同源染色体概念时,引导他们找出该概念的三个要点,即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减数分裂)能配对,来源是双亲(父方和母方),形态、大小上一般相同。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何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X、Y却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了。
  1.2 问题提纲式阅读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的阅读往往是低效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清阅读教材内容的主次、重点和难点,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列出问题纲要,指导学生依纲阅读。例如,在学习体液调节内容时,列出了如下阅读纲要:
  (1) 什么是抗原?人体自身的组织或细胞能否成为抗原?
  (2) 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3) 淋巴因子是由哪种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作用是什么?
  (4)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成什么细胞?
  (5) 抗体是由哪种细胞合成的?化学本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6) 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二次免疫有什么特点?
  1.3 分析比较式阅读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的,对比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阅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对比,以利于掌握和记忆。如DNA和RNA的比较、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等。
  1.4 图文结合式阅读
  高中生物教材图文并茂,除了文字以外还有丰富的图表,引入这些图表的初衷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但学生常会将其忽略。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要使学生学会看图,有目的地看图,将图表与阅读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试着学会看图说话,用生物学语言表述生命现象及规律。如学习减数分裂时,指导学生结合各个时期的特征描述,对应各时期的图像进行观察,同时再通过图像的直观显示,反过来再去理解各个时期的特征。图文结合阅读有助于图文的相互理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记忆得更加深刻。
  1.5 实验问题式阅读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教版高中生物含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往往按部就班,不理解反应或操作的原理,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效果不佳。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实验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再观察或做实验,这样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分组实验时,笔者可以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
  (1) 石英砂、碳酸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2) 加入无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什么?
  (3) 为什么要迅速、充分研磨?
  (4) 为什么必须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5) 色素为什么会在滤纸条上分离?
  (6) 为什么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二个角?
  (7) 画滤液细线为什么需要重复2~3次?
  (8) 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2 有效阅读的思考
  2.1 教学方式需转变
  现代教学理念主张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教材。同时,教师应将备课重心立足于教材资源,精心设计,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和作为学习资源的教材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了解知识点,进而锻炼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2 阅读内容需延伸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设置了一些可读性强的栏目,如“科学家访谈”“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科学·技术·社会”等。这些栏目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很有帮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联的书籍安排学生在假期进行阅读,如学习必修一时可以为学生推荐《生物学的历史》、《生命是什么》,学习必修二时可以为学生推荐《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自私的基因》、《物种起源》等书籍。
  2.3 阅读方法需指导
  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阅读教材时仅停留在阅读文字层面,对知识不加思考,缺乏理解,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甚至误解知识的含义。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教师要关注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引导学生捕捉阅读内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关注阅读内容的模糊词语,在阅读内容上作好标记和注解等。
其他文献
摘要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为例,从变量分析入手,以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实验设计,学会确定变量、控制变量,领悟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 变量分析 实验设计 生物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8)11-0030-03  进行实验设计是开展科学探究的重
学校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和开放的特点,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所以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学校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为创造性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基于我校的基本的生物设备和场所,笔者以高
摘要:在对“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滞后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单一等角度分析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并试着提出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建设、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融合等途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思考。  关键词:大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实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 )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核糖  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属于血红蛋白生理功能的是( )
洋葱属百合科葱属2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因其具有紫色的鳞茎外表皮,碧绿耐旱的叶型、喜湿发达的根系、较易磨碎的鳞片叶、耐于存放、可一物多用且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了高中生物实验材料中的骄子。    1 常规实验    高中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使用洋葱作为材料的常规实验。    1.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为材料。  实验步骤:制作洋
摘 要 利用不同样方法调查遵义市新蒲湿地公园黄花蒿的种群密度。实验结果表明,五点式、对角线式、等距式、双对角线式和棋盘式五种方法调查的黄花蒿的种群密度的p值都大于0.05,表示用这五种方法测得黄花蒿的种群密度差异不显著;说明本次实验中的所有方法都是可行的。实验中使用5种方法对黄花蒿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增加了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种群密度 样方
摘 要 对如何选择生物学急救措施校本课程内容进行简要说明,以“外伤包扎术”为例,尝试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急救的方法,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说明,最后对开发生物学急救措施课程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 生物学 急救措施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突然发病或遇到突发状况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当在遭遇意外伤害时,如果人们懂得一些常规急救知识和求生方法,并预防
摘要:结合新浦区生物课堂教学实际和生物学科的特点,提出中学生物“感悟、质疑一一探究、释疑”课堂教学模式。论述中学生物“课前3min自由发言,创设情境,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释疑,反馈延伸”六环节教学策略。通过感悟教学内容来发现疑难问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疑难问题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等能力,进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物学教学 教
课程基地建设是基础教育一项实践学习的创新和探索,生物课程基地建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课程基地要彰显特色  生物课程基地的建设,必须在“生物学科”的特色上下工夫。教师应该在分析生物课程基地与其他学科课程基地异同的基础上,凸显生物学科特点。当然生物课程基地仅仅凸显生物学科的特质还不够,还必须把它与本地区、本校、师资、学生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不同学校呈现出来的生物学科的特质
在历年高考试题中,结合同位素标记法,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或某细胞中被标记(或未标记)的染色体比例的题目一直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染色体中DNA复制图解法”是解决这类题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2个案例来说明“染色体中DNA复制图解法”在这类题目的巧妙应用。    1 “染色体中DNA复制图解法”图例说明    1,1复制前或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  图中每个矩形框代表复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