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味佳肴须用优质材料来烹饪,佳作华章需要鲜活的素材来充实。有素材意识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素材库,让他们“选米下锅”而不做“无米之炊”。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就是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好途径。
积累语言
公益广告的广告语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朗朗上口,多积累这样的语言,学生的语言会变得灵动。
1.从修辞上积累
学生学习语言,最容易感知的是修辞手法,但使用时要么不够新颖,要么不够贴切。多积累广告语中的修辞方法,能让学生的语言形式多样,富有创意。
“献血”主题广告中有两句广告语。“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句子中的“有限”与“无限”形成对比,让人对献血者生出赞美之情;这句话也表达了一个人献出的血虽然有限,但这份爱心给人的鼓舞、激励无限的感情。“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化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歌《自由与爱情》的句子,运用递进的方式,突出了救人者的大爱品格,情感鲜明,句式工整。这样的语言既可以直接引用,又可以通过仿句的方式推陈出新,变出另外的句子,比如“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鼓励的话有限,蕴藏的爱无限”等。
广告语中,比喻、拟人、对偶、设问、谐音等修辞比比皆是。学生多积累这样的语言,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表达,必会让作文语言增色。
2.从句式上积累
写作中采用不同的句式既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又能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孟子的文章纵横捭阖,恣意汪洋,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并注意长短句相结合。
学生多积累不同句式的广告语,并尝试着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写出的文章就会具有感染力。比如“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整齐的排比句读起来很有气势,奉献爱心的真情表达得非常浓烈。“人人需要文明城市,城市需要人人文明”运用顶针的修辞,形成回环往复的句式,突出“文明”事关个人,表述虽然简单,但文采非常显眼。“他人有难伸手帮,赠人玫瑰手留香”不仅句式整齐,还注意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作文时如果直接运用或改编类似的广告语,句式就会变得灵动,文字就不显单调。
3.从表达上积累
“简明”“连贯”“得体”是語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学生作文时要么词不达意,语言啰嗦,要么不符场合,情感生硬。积累广告语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师训如酒,久酿沉香”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尊师重教之意。“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思凝”委婉地告诫吵闹者,教室是安静之处、深思之所,不可喧哗与打闹。“你玩游戏可以,游戏玩你不可以;游戏不是人生,人生更不是游戏”简单而有哲理,沉迷于游戏的学生既易于接受,又会警醒。“我很怕羞,请别碰我”流淌的脉脉温情,能激起人们对绿色的关爱之情。
这些语言委婉多情,温暖人心。学生多积累这样的语言,能逐步学会简练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委婉而得体地陈述自己的建议,真挚而深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积累事件
作文选材,最重要的是见别人所没见,想别人所未想。公益广告在围绕主题选材方面可圈可点,能给学生诸多启示。
1.关注日常生活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丰富多彩,学生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的眼睛。
公益广告《你好,2017》通过一个个画面,引导人们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办公室整理资料的白领——你好忙;来不及吃饭而送旅客去机场的出租车司机——你好拼;工厂里工作出色的工人——你好红;拉乐器、表演戏曲的文化生活丰富的老人——你好赞;飞扬着白发骑车的老人——你好酷;等待恋人而至后双手紧握——你好幸福;公园里参加运动的各年龄段的人——你好健康;母子共同在牧场挤牛奶——你好收获;探索太空的宇航员——你好世界;各种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你好梦想。形形色色的画面组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你好,2017。
这则广告关注了很多人,他们的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情感不同,所做的事也不同,但有一根“红线”将它们穿起来,即“你好”这一半命题式的主题。教师利用类似的公益广告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他们的写作素材就会多姿多彩。
2.关注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辰,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养料。积累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看公益广告就是其中之一。
公益广告《筷子》以8个不同的场景,表现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守望、感恩8个不同的主题:爷爷用筷子沾起菜汤让孙女尝味道,体现出“启迪”之意蕴;刚学会吃饭的小女孩因不能顺利使用筷子而哭泣,母亲手把手教她,小女孩终于学会后微笑的脸,体现出“传承”之意蕴;一家人聚餐时,父母止住小孩子伸向美食的筷子,轻轻地说“让爷爷先吃”,体现出“明礼”之意蕴;新年到来,母亲做好孩子爱吃的鸡翅,在外工作的孩子归来,夹起菜后露出的太阳般的笑脸映着母亲慈爱的笑脸,体现出“关爱”之意蕴;怀孕的妻子做好饭摆好碗筷,等风雪中的丈夫回来,丈夫带回一双小筷子,送给快出生的孩子,体现出“守望”之意蕴;吃团年饭时,请邻居孤独的老人到家一起吃饭,嘴里热情地说着淳朴的话语——“多个人多双筷子嘛”,让孤独的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体现出“睦邻”之意蕴……广告通过筷子,鲜活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种从小处入手揭示大主题的积累素材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
此外,过年时高挂的红灯笼以及上面的字谜、全家团聚时香喷喷的饺子、美妙的书法艺术、让外国人惊叹的京剧等公益广告,都是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学生平时多积累,写作时就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
积累技巧
广告不会干巴巴地说教,而会采用各种艺术手段,运用准确生动的艺术语言,将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生动感人的视觉形象之中,从而打动观众。学生积累这些艺术技巧,对于写作构思大有裨益。
1.描绘细节
作文靠事实说话,靠细节感染人。公益广告的很多镜头在细节上做足了文章。比如上文提到的《筷子》里的8个事件,母亲教女儿使用筷子时温暖的大手抓住柔软的小手,孤独的老人面对热闹时落寞的表情和孤单的背影以及被感动时用袖子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等,镜头平凡而生动、新颖而独到、真切而感人,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悄地让你的情感变得细腻,内心变得温软。学生把这些细节转化成文字,就能形成真实感人的好作文。
2.欲扬先抑
公益广告《有人偷偷爱着你》里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几个冰冷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感受;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活着,没有人在乎你的境遇;你的苦楚,不过是别人眼里的笑话……简单的5个场景,让人看尽了世态炎凉。然而,广告的后半部分,这些情节发生了逆转:店老板冲你大发脾气,是在偷偷帮你,因为旁边有个扒手盯上了你的包;交警喊你停车,不是要罚款而是提醒你邮箱没盖好;快递小哥坐不上电梯,而有人正好要走楼梯减肥,其实那只是借口,实质是在偷偷地帮他;光头大叔长得凶,说话冲,其实心地很善良;路边小伙不是笑话你,而是在叫警察来帮你。
学生读懂了这则广告,也就明白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比教师枯燥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当他们积累的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作文构思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安陆市教研室)
积累语言
公益广告的广告语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朗朗上口,多积累这样的语言,学生的语言会变得灵动。
1.从修辞上积累
学生学习语言,最容易感知的是修辞手法,但使用时要么不够新颖,要么不够贴切。多积累广告语中的修辞方法,能让学生的语言形式多样,富有创意。
“献血”主题广告中有两句广告语。“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句子中的“有限”与“无限”形成对比,让人对献血者生出赞美之情;这句话也表达了一个人献出的血虽然有限,但这份爱心给人的鼓舞、激励无限的感情。“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化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歌《自由与爱情》的句子,运用递进的方式,突出了救人者的大爱品格,情感鲜明,句式工整。这样的语言既可以直接引用,又可以通过仿句的方式推陈出新,变出另外的句子,比如“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鼓励的话有限,蕴藏的爱无限”等。
广告语中,比喻、拟人、对偶、设问、谐音等修辞比比皆是。学生多积累这样的语言,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表达,必会让作文语言增色。
2.从句式上积累
写作中采用不同的句式既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又能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孟子的文章纵横捭阖,恣意汪洋,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并注意长短句相结合。
学生多积累不同句式的广告语,并尝试着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写出的文章就会具有感染力。比如“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整齐的排比句读起来很有气势,奉献爱心的真情表达得非常浓烈。“人人需要文明城市,城市需要人人文明”运用顶针的修辞,形成回环往复的句式,突出“文明”事关个人,表述虽然简单,但文采非常显眼。“他人有难伸手帮,赠人玫瑰手留香”不仅句式整齐,还注意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作文时如果直接运用或改编类似的广告语,句式就会变得灵动,文字就不显单调。
3.从表达上积累
“简明”“连贯”“得体”是語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学生作文时要么词不达意,语言啰嗦,要么不符场合,情感生硬。积累广告语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师训如酒,久酿沉香”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尊师重教之意。“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思凝”委婉地告诫吵闹者,教室是安静之处、深思之所,不可喧哗与打闹。“你玩游戏可以,游戏玩你不可以;游戏不是人生,人生更不是游戏”简单而有哲理,沉迷于游戏的学生既易于接受,又会警醒。“我很怕羞,请别碰我”流淌的脉脉温情,能激起人们对绿色的关爱之情。
这些语言委婉多情,温暖人心。学生多积累这样的语言,能逐步学会简练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委婉而得体地陈述自己的建议,真挚而深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积累事件
作文选材,最重要的是见别人所没见,想别人所未想。公益广告在围绕主题选材方面可圈可点,能给学生诸多启示。
1.关注日常生活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丰富多彩,学生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的眼睛。
公益广告《你好,2017》通过一个个画面,引导人们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办公室整理资料的白领——你好忙;来不及吃饭而送旅客去机场的出租车司机——你好拼;工厂里工作出色的工人——你好红;拉乐器、表演戏曲的文化生活丰富的老人——你好赞;飞扬着白发骑车的老人——你好酷;等待恋人而至后双手紧握——你好幸福;公园里参加运动的各年龄段的人——你好健康;母子共同在牧场挤牛奶——你好收获;探索太空的宇航员——你好世界;各种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你好梦想。形形色色的画面组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你好,2017。
这则广告关注了很多人,他们的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情感不同,所做的事也不同,但有一根“红线”将它们穿起来,即“你好”这一半命题式的主题。教师利用类似的公益广告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他们的写作素材就会多姿多彩。
2.关注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辰,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养料。积累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看公益广告就是其中之一。
公益广告《筷子》以8个不同的场景,表现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守望、感恩8个不同的主题:爷爷用筷子沾起菜汤让孙女尝味道,体现出“启迪”之意蕴;刚学会吃饭的小女孩因不能顺利使用筷子而哭泣,母亲手把手教她,小女孩终于学会后微笑的脸,体现出“传承”之意蕴;一家人聚餐时,父母止住小孩子伸向美食的筷子,轻轻地说“让爷爷先吃”,体现出“明礼”之意蕴;新年到来,母亲做好孩子爱吃的鸡翅,在外工作的孩子归来,夹起菜后露出的太阳般的笑脸映着母亲慈爱的笑脸,体现出“关爱”之意蕴;怀孕的妻子做好饭摆好碗筷,等风雪中的丈夫回来,丈夫带回一双小筷子,送给快出生的孩子,体现出“守望”之意蕴;吃团年饭时,请邻居孤独的老人到家一起吃饭,嘴里热情地说着淳朴的话语——“多个人多双筷子嘛”,让孤独的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体现出“睦邻”之意蕴……广告通过筷子,鲜活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种从小处入手揭示大主题的积累素材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
此外,过年时高挂的红灯笼以及上面的字谜、全家团聚时香喷喷的饺子、美妙的书法艺术、让外国人惊叹的京剧等公益广告,都是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学生平时多积累,写作时就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
积累技巧
广告不会干巴巴地说教,而会采用各种艺术手段,运用准确生动的艺术语言,将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生动感人的视觉形象之中,从而打动观众。学生积累这些艺术技巧,对于写作构思大有裨益。
1.描绘细节
作文靠事实说话,靠细节感染人。公益广告的很多镜头在细节上做足了文章。比如上文提到的《筷子》里的8个事件,母亲教女儿使用筷子时温暖的大手抓住柔软的小手,孤独的老人面对热闹时落寞的表情和孤单的背影以及被感动时用袖子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等,镜头平凡而生动、新颖而独到、真切而感人,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悄地让你的情感变得细腻,内心变得温软。学生把这些细节转化成文字,就能形成真实感人的好作文。
2.欲扬先抑
公益广告《有人偷偷爱着你》里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几个冰冷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感受;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活着,没有人在乎你的境遇;你的苦楚,不过是别人眼里的笑话……简单的5个场景,让人看尽了世态炎凉。然而,广告的后半部分,这些情节发生了逆转:店老板冲你大发脾气,是在偷偷帮你,因为旁边有个扒手盯上了你的包;交警喊你停车,不是要罚款而是提醒你邮箱没盖好;快递小哥坐不上电梯,而有人正好要走楼梯减肥,其实那只是借口,实质是在偷偷地帮他;光头大叔长得凶,说话冲,其实心地很善良;路边小伙不是笑话你,而是在叫警察来帮你。
学生读懂了这则广告,也就明白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比教师枯燥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当他们积累的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作文构思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安陆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