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程目标第二条提出的。笔者觉得:前半句非常中肯,后半句“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难之又难,实在是体育课程不能承受之重。特别是小学生,鉴于他们体育锻炼的现状,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是难以形成坚持锻炼习惯的。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无需意志努力而表现出来的自动化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由此推论,锻炼习惯就是在长期练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自觉锻炼身体的行为。那么,为什么说小学生不容易“形成坚持锻炼习惯”呢?
1、小学生缺乏自觉。所谓自觉,是指个体心理上的觉醒或觉悟,它的内在机制是“心理需要——动机——行为”。当人产生某种“需要”,就会形成动机继而采取行动,当这种“需要”在人心理上的反映不是很强烈的时候,个体还将通过意志努力去坚持,久之形成习惯。例如,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身体不健康,产生“锻炼”的动机时,他会自觉开始锻炼并养成锻炼习惯。然而,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旺盛甚至亢奋,在这一阶段无法使他们觉悟到健康的需要,加之科学上也很难分辨和界定自然发育与体育锻炼对其生长的影响。所以导致小学生感觉不到锻炼的重要性,小学生没有锻炼的“自觉”,当然也就难以形成运动习惯了。事实上,从成人的锻炼习惯形成分析也可得到见证。早上在公园里锻炼的人基本上是中老年,俗称“夕阳体育”。这一人群的锻炼习惯并非是从小在学校里养成的,大多是在身体产生不适或生病后才觉悟到健康的需要,然后选择锻炼并坚持下来。无怪乎杨贵仁司长会感慨地问“年轻人的体育锻炼什么时候才能变成自发的来自内心的需要?”。
2、学习压力太大,体育时间太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但由于小学科目太多,学习任务仍然太重,小学生并没有真正从智育中解放出来。仅仅靠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实在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作为体育学科课程的补充————体育活动课程又未落到实处,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课程一直停留在课表上,实际上仍然被语数学科挤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思想观念上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活动课既没有具体的计划和内容,又缺乏严密的组织,活动课程成为“无米之炊”。
3、学校的强制措施引起小学生心理上“反弹”。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主张: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但他后来更强调学生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而我们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时候,往往矫枉过正,陷入“强行入轨”的误区。好多学校规定学生早上要集体跑多少圈,大课间必须做几套什么操等等,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分统一和强制使小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剥夺了自由,实际上湮灭了他们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前提。学生的运动习惯并不是学校能够强制出来的,比如:学生在校每天做操,这其实只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在老师压力下促成的行为,还不能说是学生的运动习惯。一旦压力消失,这种行为就不再出现,这也是学生在双休日或者假期里不再做操的解释。事实上,要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只有促进学生“觉悟”并达到“随时警觉”。正所谓老师退一步,学生进一步,这才是小学生习惯形成的自然法则。
4、教师群体缺乏体育锻炼习惯,也是影响小学生形成运动习惯的重要因素。身教胜于言教,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然而,现在的教师大多没有锻炼的习惯,除去退休老教师的“夕阳体育”,在职老师很少参与体育活动,很多青年教师漠视体育锻炼,把空闲时间都耗在网络上。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个以行为影响行为的职业,一个没有体育习惯的教师群体又怎么能培养出有良好体育习惯的学生呢?
5、学校缺失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首先要创造一种体育文化氛围,利用文化的力量来熏陶。杨贵仁司长说过:“体育锻炼是要养成习惯的。这种养成习惯不是学校的种种制度能够保障的,还有一个文化背景影响的问题。”以欧美国家为例,他们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意识之所以比国内的学生强,是因为欧美国家的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要通过身体锻炼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社会体育文化氛围好,而且他们的学生从小功课压力不大,有大量时间锻炼,所以容易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但是,我们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家长把文化学习当成改变孩子命运的唯一手段。学校教育又在处处迎合之,所以,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注重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注重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注重体育比赛,忽视体育健身;注重体育设施投入量,忽视体育设施使用率;注重体育制度建设,忽视体育习惯培养。这些现象都是学校缺失体育文化的表现。而学校一旦缺失体育文化,又进一步给学生和家长传递一些错误导向,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体育观,比如体育无用观、体育实惠观、体育应试观、体育应赛观、体育娱乐观等等。这些观点又会导致家长或老师对学生体育要求失度,体育内容失重,体育方法失控,体育心理失衡。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了。
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强迫。是在唤醒学生内在觉悟基础上的实践。班图拉认为习惯是自我调节的结果,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如果将习惯形成的过程分成三个层次,那么,第一层次是依靠外力督促的不自觉阶段;第二个层次是靠意志来强化已形成的自觉行为;第三个层次即自动化,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还不具有那种习惯。以此类推,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引导学生去坚持锻炼。这些课程目标涵盖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前两个层次之中,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小学体育的任务。而锻炼习惯形成的第三层次需要到中学甚至踏入社会后才能实现,因为学生到那时候才真正具备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把“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多少有点违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总之,习惯是一个人知、情、意、行高度融合统一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主宰着习惯形成的速度和水平,从目前小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来看,是很难达到这一境界的,最起码在形成体育习惯方面是不容易做到的。这既不是否定小学体育教学,也不是为小学体育教学推责,只想表明一个观点:小学体育教学不应该承载过多的任务。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无需意志努力而表现出来的自动化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由此推论,锻炼习惯就是在长期练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自觉锻炼身体的行为。那么,为什么说小学生不容易“形成坚持锻炼习惯”呢?
1、小学生缺乏自觉。所谓自觉,是指个体心理上的觉醒或觉悟,它的内在机制是“心理需要——动机——行为”。当人产生某种“需要”,就会形成动机继而采取行动,当这种“需要”在人心理上的反映不是很强烈的时候,个体还将通过意志努力去坚持,久之形成习惯。例如,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身体不健康,产生“锻炼”的动机时,他会自觉开始锻炼并养成锻炼习惯。然而,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旺盛甚至亢奋,在这一阶段无法使他们觉悟到健康的需要,加之科学上也很难分辨和界定自然发育与体育锻炼对其生长的影响。所以导致小学生感觉不到锻炼的重要性,小学生没有锻炼的“自觉”,当然也就难以形成运动习惯了。事实上,从成人的锻炼习惯形成分析也可得到见证。早上在公园里锻炼的人基本上是中老年,俗称“夕阳体育”。这一人群的锻炼习惯并非是从小在学校里养成的,大多是在身体产生不适或生病后才觉悟到健康的需要,然后选择锻炼并坚持下来。无怪乎杨贵仁司长会感慨地问“年轻人的体育锻炼什么时候才能变成自发的来自内心的需要?”。
2、学习压力太大,体育时间太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但由于小学科目太多,学习任务仍然太重,小学生并没有真正从智育中解放出来。仅仅靠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实在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作为体育学科课程的补充————体育活动课程又未落到实处,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课程一直停留在课表上,实际上仍然被语数学科挤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思想观念上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活动课既没有具体的计划和内容,又缺乏严密的组织,活动课程成为“无米之炊”。
3、学校的强制措施引起小学生心理上“反弹”。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主张: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但他后来更强调学生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而我们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时候,往往矫枉过正,陷入“强行入轨”的误区。好多学校规定学生早上要集体跑多少圈,大课间必须做几套什么操等等,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分统一和强制使小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剥夺了自由,实际上湮灭了他们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前提。学生的运动习惯并不是学校能够强制出来的,比如:学生在校每天做操,这其实只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在老师压力下促成的行为,还不能说是学生的运动习惯。一旦压力消失,这种行为就不再出现,这也是学生在双休日或者假期里不再做操的解释。事实上,要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只有促进学生“觉悟”并达到“随时警觉”。正所谓老师退一步,学生进一步,这才是小学生习惯形成的自然法则。
4、教师群体缺乏体育锻炼习惯,也是影响小学生形成运动习惯的重要因素。身教胜于言教,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然而,现在的教师大多没有锻炼的习惯,除去退休老教师的“夕阳体育”,在职老师很少参与体育活动,很多青年教师漠视体育锻炼,把空闲时间都耗在网络上。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个以行为影响行为的职业,一个没有体育习惯的教师群体又怎么能培养出有良好体育习惯的学生呢?
5、学校缺失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首先要创造一种体育文化氛围,利用文化的力量来熏陶。杨贵仁司长说过:“体育锻炼是要养成习惯的。这种养成习惯不是学校的种种制度能够保障的,还有一个文化背景影响的问题。”以欧美国家为例,他们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意识之所以比国内的学生强,是因为欧美国家的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要通过身体锻炼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社会体育文化氛围好,而且他们的学生从小功课压力不大,有大量时间锻炼,所以容易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但是,我们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家长把文化学习当成改变孩子命运的唯一手段。学校教育又在处处迎合之,所以,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注重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注重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注重体育比赛,忽视体育健身;注重体育设施投入量,忽视体育设施使用率;注重体育制度建设,忽视体育习惯培养。这些现象都是学校缺失体育文化的表现。而学校一旦缺失体育文化,又进一步给学生和家长传递一些错误导向,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体育观,比如体育无用观、体育实惠观、体育应试观、体育应赛观、体育娱乐观等等。这些观点又会导致家长或老师对学生体育要求失度,体育内容失重,体育方法失控,体育心理失衡。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了。
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强迫。是在唤醒学生内在觉悟基础上的实践。班图拉认为习惯是自我调节的结果,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如果将习惯形成的过程分成三个层次,那么,第一层次是依靠外力督促的不自觉阶段;第二个层次是靠意志来强化已形成的自觉行为;第三个层次即自动化,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还不具有那种习惯。以此类推,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引导学生去坚持锻炼。这些课程目标涵盖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前两个层次之中,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小学体育的任务。而锻炼习惯形成的第三层次需要到中学甚至踏入社会后才能实现,因为学生到那时候才真正具备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把“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多少有点违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总之,习惯是一个人知、情、意、行高度融合统一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主宰着习惯形成的速度和水平,从目前小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来看,是很难达到这一境界的,最起码在形成体育习惯方面是不容易做到的。这既不是否定小学体育教学,也不是为小学体育教学推责,只想表明一个观点:小学体育教学不应该承载过多的任务。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