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在义务教育阶段是继语、数、外、科的重点学科,教育部也强调中小学生必须每天有1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周必须要开设3节体育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体育课中学到了什么,却值得人们的深思,特别是作为体育工作者的反思。体育课中教会学生什么了呢?回答是,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应该学到些什么?这是我们体育工作者最需要知道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缺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71-001
1.12年义务教育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会了什么
在体育教学中有三大目标:
第一,增强学生体质。这一直被列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在12年里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呢?答案是学生的体质在下降,那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虽然有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但是有部分时间被文化学习占用,除组织安排、集队等,活动时间少的可怜。体育课每周有3节课(包括在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里),但是每节课不可能都做身体练习,还有课堂常规、讲解、示范、组织、课评等非身体练习的时间,一年只有那么点时间,那我们能让学生达到怎样的体质呢?
第二,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是到初中毕业以后,问他们能够做几项运动时,只是说只会样子,具体的动作搞不清楚。
第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个目标很神圣也很光荣,但是也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无奈。我们为什么喜欢体育课,那是因为体育老师对我们的约束少,我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讲话,精神可以放松点。至少学生是这样认为的。老师的教案里有的也是一些比较空洞的道德目标。
2.為什么导致学生学不了东西
以下几种方面可以考虑:
1)学会一个运动项目太难;
2)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太差;
3)学生太笨;
4)教学条件差;
5)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体育教学有同学和学生、家长、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
第一、二、三原因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在12年里都不能教会学生什么运动技能,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笨教不会,学生都笨学不会,很难说通。
第四个原因也不是决定因素,因为体育场地器材好的学校也不见得使学生学到了真本事。那么结论已经很清楚了,是我们的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安排有缺陷。另外虽然教育局对体育课非常的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体育课与主课受重视的程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学科也是不够重视。
3、学生应该学到的几个方面
⑴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培养终生体育意识。
学校为什么要开设体育课呢?给学生讲明白这个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很重要。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导致学生的耐力、肺活量不断下降,而肥胖和近视眼患病率都不断上升。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体育锻炼,这已成为学生、家长、社会的共识,而且学校体育仍然是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和终生体育思想是要切切实实地做起来,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使体质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高。
⑵学生在小学到初中期间,必须至少学会教材中规定的1/3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老师的任务是先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有兴趣的项目。在那么多年里,只让学生学会1/3,我想是应该有效的、有时间完成的。
⑶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及损伤后急救的办法。我认为这非常重要,因为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使身心得到健康。如果因此而受到运动损伤的困扰,就得不偿失了。然而在锻炼中,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所以必须让运动损伤降到最低,而且一旦发生,必须有办法救治。
⑷体育教育既然是教育,就有规范学生思想品德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在体育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提升呢?这就需要我们把学生思想品德细化,然后落实到学生日常行为中去培养。比如:①别人做不好的动作时,不说风凉话;②不让同学一个人做器械练习;③观察同学的动作,并提出建议;④小组讨论中踊跃发言;⑤主动捡球;6.迟到能跑步前进来上课,等等。
总结:作为一名学生必须学到一些东西;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学到东西。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最朴素的要求呢?
⑴教育机构(学校等),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规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特别是有些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的获得。增强在这方面的考核力度。如:使其受到与文化课等的同等待遇,如果不通过体育的考核不能毕业等。
⑵学校加强学生的体育教学。把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要教会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这些意识深如人心。教师要选用较适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教育模式、成功教育模式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精讲多练,积极引导,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锻炼。
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参与健康社区和环境的创设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关注自己的个人健康,而且也要学会关注他人的体育活动和健康,要教会学生用所学的运动技能、卫生保健知识去锻炼和养护自己的身体,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进行身体锻炼。一定要使学生懂得运动中最基本的运动损伤的防治和急救,并能在运动时及时预防,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将运动损伤降至最低或者避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11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
[3]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4]李德胜.《世界体育手册》海潮出版社 2002.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缺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71-001
1.12年义务教育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会了什么
在体育教学中有三大目标:
第一,增强学生体质。这一直被列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在12年里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呢?答案是学生的体质在下降,那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虽然有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但是有部分时间被文化学习占用,除组织安排、集队等,活动时间少的可怜。体育课每周有3节课(包括在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里),但是每节课不可能都做身体练习,还有课堂常规、讲解、示范、组织、课评等非身体练习的时间,一年只有那么点时间,那我们能让学生达到怎样的体质呢?
第二,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是到初中毕业以后,问他们能够做几项运动时,只是说只会样子,具体的动作搞不清楚。
第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个目标很神圣也很光荣,但是也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无奈。我们为什么喜欢体育课,那是因为体育老师对我们的约束少,我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讲话,精神可以放松点。至少学生是这样认为的。老师的教案里有的也是一些比较空洞的道德目标。
2.為什么导致学生学不了东西
以下几种方面可以考虑:
1)学会一个运动项目太难;
2)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太差;
3)学生太笨;
4)教学条件差;
5)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体育教学有同学和学生、家长、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
第一、二、三原因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在12年里都不能教会学生什么运动技能,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笨教不会,学生都笨学不会,很难说通。
第四个原因也不是决定因素,因为体育场地器材好的学校也不见得使学生学到了真本事。那么结论已经很清楚了,是我们的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安排有缺陷。另外虽然教育局对体育课非常的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体育课与主课受重视的程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学科也是不够重视。
3、学生应该学到的几个方面
⑴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培养终生体育意识。
学校为什么要开设体育课呢?给学生讲明白这个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很重要。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导致学生的耐力、肺活量不断下降,而肥胖和近视眼患病率都不断上升。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体育锻炼,这已成为学生、家长、社会的共识,而且学校体育仍然是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和终生体育思想是要切切实实地做起来,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使体质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高。
⑵学生在小学到初中期间,必须至少学会教材中规定的1/3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老师的任务是先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有兴趣的项目。在那么多年里,只让学生学会1/3,我想是应该有效的、有时间完成的。
⑶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及损伤后急救的办法。我认为这非常重要,因为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使身心得到健康。如果因此而受到运动损伤的困扰,就得不偿失了。然而在锻炼中,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所以必须让运动损伤降到最低,而且一旦发生,必须有办法救治。
⑷体育教育既然是教育,就有规范学生思想品德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在体育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提升呢?这就需要我们把学生思想品德细化,然后落实到学生日常行为中去培养。比如:①别人做不好的动作时,不说风凉话;②不让同学一个人做器械练习;③观察同学的动作,并提出建议;④小组讨论中踊跃发言;⑤主动捡球;6.迟到能跑步前进来上课,等等。
总结:作为一名学生必须学到一些东西;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学到东西。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最朴素的要求呢?
⑴教育机构(学校等),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规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特别是有些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的获得。增强在这方面的考核力度。如:使其受到与文化课等的同等待遇,如果不通过体育的考核不能毕业等。
⑵学校加强学生的体育教学。把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要教会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这些意识深如人心。教师要选用较适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教育模式、成功教育模式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精讲多练,积极引导,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锻炼。
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参与健康社区和环境的创设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关注自己的个人健康,而且也要学会关注他人的体育活动和健康,要教会学生用所学的运动技能、卫生保健知识去锻炼和养护自己的身体,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进行身体锻炼。一定要使学生懂得运动中最基本的运动损伤的防治和急救,并能在运动时及时预防,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将运动损伤降至最低或者避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11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
[3]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4]李德胜.《世界体育手册》海潮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