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一种心脏外科手术的必备药——鱼精蛋白注射液全国缺货,多家医院暂停手术,病人只能重金求助黑市。近年来,药品短缺已不是偶发现象,短缺药品中不乏廉价常用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
低价药难觅踪影
近日,济南市民朱先生因为孩子消化不良,去药店买酵母片,结果发现售价不足一元的“干酵母片”很难买到了。当时药房的店员推荐了“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售价在15元以上的药品,店员推荐最多的“乳酸菌素片”,批发价仅为5元,售价为28元。
那么,低价药的消失,是因为疗效不好吗?儿童医院的李主任告诉记者,新研制的药品,要么疗效提高,要么副作用减少,否则不会被批准上市。总的来说,新药比老药好,这是普遍规律。但绝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病都必须使用新药,有时小毛病像普通感冒其实几毛钱的药就可能见效。
一位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现在科室里能见到的廉价药品越来越少了,很多以前常年使用、便宜又好用的小药已经在药房断货。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灯心草,一种利尿中草药,排尿效果特别好。一些剖宫产手术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面临的第一大难关就是排尿、排气。当产妇出现排尿困难时,护士抓一小把灯心草给她煮水喝下,立马见效。这种草药样子长得像方便面,半斤一大包,代煎茶饮一次够50个产妇喝的,费用才1元钱。但是现在这种利尿草药早就在一些医院的药房销声匿迹了。如今医生对于术后排不出尿的患者主要采取导尿方式,费用相对较高不说,患者也非常痛苦。
这些临床使用效果好、价格低的药品,为何不容易买到?
记者走访济南各大药房调查发现,不仅是药效显著的低价药、廉价药根本买不到,一些临床使用效果特别好的“低价救命药”更是难觅踪影,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断货的问题。
近日,有多家媒體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2017年底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
在济南经十路上的一家漱玉平民大药房负责进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久没有赫赛汀这种药了。该工作人员同时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廉价药、低价药因为利润太低,不仅厂商不愿意生产,药店也不愿意进货,甚至根本进不到货。据他介绍,目前短缺的不仅是赫赛汀,鱼精蛋白、他巴唑、新斯的明、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等药品,都出现了全国性的断货状况,而它们是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必不可少的常见药物。
据悉,近年来,有些低价药紧缺已成常态,2013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4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6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7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低价救命药”短缺谁之过
廉价药逐渐消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利润空间,并且随之形成了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的博弈。
很多药店都拒卖药效更好的廉价药,这些药品在销售过程中,常被药店告知因原料缺乏、厂家暂时不生产了,进而想方设法向购买者推荐利润更丰厚的替代药。
百姓大药房工作人员说:“现在哪家药店还卖一元钱以下的药,没任何利润都不挣钱。”健民药店的工作人员也称:“这么便宜的药,厂家早已经不生产了吧?反正我们进不到货,一直不卖这种便宜药。”
省中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介绍,确实有一部分廉价药是被药效更好的药取代,但更多的廉价药消失,其原因是价格太低,制药、流通、厂商没有利润空间,所以不愿生产、经销。一般廉价药的替代药物,要么价格高,要么达不到应有效果。
山东新华制药销售人员说,廉价药消失的过程可总结为“有疗效、无‘钱途’、被消失”。比如,以60片装的前列康普安乐片为例,其30多年来价格一直稳定在12.2元,但30多年来,光原料一项,成本就上涨了78倍。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显然是越生产,越亏损,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任何一家药品生产企业都无法承受赔本生产。特别是廉价药的生产没有政府补贴,而且税收也不低,因此,从廉价药生产企业的角度看,很难只靠良心和责任运转。于是,大多会“理性”选择停产。
药厂不生产廉价药是一方面,医生不爱开廉价药也是一个因素。在很多医院,廉价药都不是医生的处方首选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说,在工作电脑中检索关键词“叶酸片”,弹出的目录中可选择叶酸品种有好几个,价格从每瓶100元左右的叶酸多种维生素,到几块钱一瓶的国产叶酸都有。但是医生一般都先推荐价格高的品种,除非患者自己点名要,否则是不会主动给她开五六元100片的国产叶酸片的。
这意味着,原料市场价格走高、原有的医保招投标和政策限价制度影响之外,医院、医生、医药中间商、药厂等多个环节的各自利益诉求也是造成廉价药危机的因素。换言之,廉价药的“药荒”是所涉诸多环节合力“谋杀”的结果。
黑市救命药从何而来
近年来,很多被长期临床应用证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廉价小药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患者们往往是跑遍了医院和药店也买不到急需的救命药。不过,在黑市上这些廉价救命药却从来没有缺货的时候,而黄牛往往开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天价。那么,这些救命药为何能在黑市上出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放线菌素D“为例,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在医药市场上多次断供的“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除了价格高昂的进口替代药之外,药店供给无法满足患者购药刚需的现状也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 此前央视曾报道过,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8000元。但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已经被黄牛贩子炒到了上万元一支。
记者在QQ群、微信群和贴吧里找到了一些“黑市“。进入“重症肌无力患者”贴吧,各种求救信息扑面而来,“还剩下几天的药了,四处买不到,求帮忙!”“哪里能买到小明?着急用!”在贴吧里,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孤儿药溴吡斯的明片被大家叫做“小明”。而混在贴吧里的楼主中不难发现黄牛的身影。有位刘姓外地黄牛发帖称:“手里有20多瓶新批号小明。”并留下电话。记者随后以咨询者的身份与其进行网络联系,这位黄牛很谨慎,盘问半天后称,现在手里还剩4盒,800元一盒。记者查阅该药正常标价应为每盒31.8元。对药品的真假问题,该黄牛保证:“你放心,我这药肯定是真的,是朋友托人从大医院里买出来的。”然后就催促记者:“加我微信,你从微信上发给我红包付款,我就把药直接邮寄给你,你用的好,我们可以建立联系,我每月可供你一次货。”为了证明自己手里的确有真药,这位黄牛还发来了药品照片。
一位痉挛症婴儿的家长曾透露,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加入了各种QQ群和微信群找药,这些群里除了患儿家长还有黄牛,原价7.8元一盒的促皮质素注射液,黄牛开口要价5000元,“别看卖这么贵,还都不好买,为了给孩子治病没办法呀,市面根本买不到这种药。”
据了解,黑市上流通的廉价救命药来源主要有几个,医药公司、医院、患者转卖。据知情者透露,一般是黄牛通过适用这个药的其他病症将药开出来,或者跟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医药公司工作人员私下操作获得药品。也有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手中有了多余药品,于是就卖到黑市上变现。
拯救“低价救命药”
当前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未来最忧虑的事情之一就是医疗了。而说起医疗,其核心就是药品。“看得起医生,吃不起药”是大多数因病返贫的家庭的真实写照。所以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不解决,大家的幸福感就无从谈起。
“市场撮合是应对药品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政府部门搭平台、促对接,由医疗机构和藥品生产企业协商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实现一定时期内药品价格稳定、临床供应稳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和合理用药需求。”医药专家表示,针对纠结于利润的“三端”,相关方应该有一个共识,就是要以保障药品临床供应为基本原则,这是从事医药行业的初心,更是根本。
那么,如何才能拯救这些“低价救命药”呢?
政府部门应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利用大数据动态掌握信息。相关部门就短缺药品采购供应情况、生产库存、国有医药生产流通企业情况等信息开展调查核实,针对每种药品分类施策,解决药品短缺问题。
“除了配套政策外,还应该尊重市场,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山东新华制药、鲁抗制药、步长制药的负责人也曾多次谏言,廉价并非永不涨价,应该结合物价总体水平,包括药品实际成本的上涨,客观理性应对部分药品实际成本的上涨。更应该在医院、连锁药店等端口,避免“超低价”“亏本价”中标,真正提高药企的生产积极性。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让患者吃上廉价药,这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期待药品部门拿出实招,让短缺低价药始终不离开百姓。
低价药难觅踪影
近日,济南市民朱先生因为孩子消化不良,去药店买酵母片,结果发现售价不足一元的“干酵母片”很难买到了。当时药房的店员推荐了“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售价在15元以上的药品,店员推荐最多的“乳酸菌素片”,批发价仅为5元,售价为28元。
那么,低价药的消失,是因为疗效不好吗?儿童医院的李主任告诉记者,新研制的药品,要么疗效提高,要么副作用减少,否则不会被批准上市。总的来说,新药比老药好,这是普遍规律。但绝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病都必须使用新药,有时小毛病像普通感冒其实几毛钱的药就可能见效。
一位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现在科室里能见到的廉价药品越来越少了,很多以前常年使用、便宜又好用的小药已经在药房断货。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灯心草,一种利尿中草药,排尿效果特别好。一些剖宫产手术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面临的第一大难关就是排尿、排气。当产妇出现排尿困难时,护士抓一小把灯心草给她煮水喝下,立马见效。这种草药样子长得像方便面,半斤一大包,代煎茶饮一次够50个产妇喝的,费用才1元钱。但是现在这种利尿草药早就在一些医院的药房销声匿迹了。如今医生对于术后排不出尿的患者主要采取导尿方式,费用相对较高不说,患者也非常痛苦。
这些临床使用效果好、价格低的药品,为何不容易买到?
记者走访济南各大药房调查发现,不仅是药效显著的低价药、廉价药根本买不到,一些临床使用效果特别好的“低价救命药”更是难觅踪影,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断货的问题。
近日,有多家媒體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2017年底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
在济南经十路上的一家漱玉平民大药房负责进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久没有赫赛汀这种药了。该工作人员同时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廉价药、低价药因为利润太低,不仅厂商不愿意生产,药店也不愿意进货,甚至根本进不到货。据他介绍,目前短缺的不仅是赫赛汀,鱼精蛋白、他巴唑、新斯的明、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等药品,都出现了全国性的断货状况,而它们是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必不可少的常见药物。
据悉,近年来,有些低价药紧缺已成常态,2013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4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6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7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低价救命药”短缺谁之过
廉价药逐渐消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利润空间,并且随之形成了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的博弈。
很多药店都拒卖药效更好的廉价药,这些药品在销售过程中,常被药店告知因原料缺乏、厂家暂时不生产了,进而想方设法向购买者推荐利润更丰厚的替代药。
百姓大药房工作人员说:“现在哪家药店还卖一元钱以下的药,没任何利润都不挣钱。”健民药店的工作人员也称:“这么便宜的药,厂家早已经不生产了吧?反正我们进不到货,一直不卖这种便宜药。”
省中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介绍,确实有一部分廉价药是被药效更好的药取代,但更多的廉价药消失,其原因是价格太低,制药、流通、厂商没有利润空间,所以不愿生产、经销。一般廉价药的替代药物,要么价格高,要么达不到应有效果。
山东新华制药销售人员说,廉价药消失的过程可总结为“有疗效、无‘钱途’、被消失”。比如,以60片装的前列康普安乐片为例,其30多年来价格一直稳定在12.2元,但30多年来,光原料一项,成本就上涨了78倍。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显然是越生产,越亏损,生产越多,亏损越多。任何一家药品生产企业都无法承受赔本生产。特别是廉价药的生产没有政府补贴,而且税收也不低,因此,从廉价药生产企业的角度看,很难只靠良心和责任运转。于是,大多会“理性”选择停产。
药厂不生产廉价药是一方面,医生不爱开廉价药也是一个因素。在很多医院,廉价药都不是医生的处方首选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说,在工作电脑中检索关键词“叶酸片”,弹出的目录中可选择叶酸品种有好几个,价格从每瓶100元左右的叶酸多种维生素,到几块钱一瓶的国产叶酸都有。但是医生一般都先推荐价格高的品种,除非患者自己点名要,否则是不会主动给她开五六元100片的国产叶酸片的。
这意味着,原料市场价格走高、原有的医保招投标和政策限价制度影响之外,医院、医生、医药中间商、药厂等多个环节的各自利益诉求也是造成廉价药危机的因素。换言之,廉价药的“药荒”是所涉诸多环节合力“谋杀”的结果。
黑市救命药从何而来
近年来,很多被长期临床应用证明能治病、治好病的廉价小药正在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患者们往往是跑遍了医院和药店也买不到急需的救命药。不过,在黑市上这些廉价救命药却从来没有缺货的时候,而黄牛往往开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天价。那么,这些救命药为何能在黑市上出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放线菌素D“为例,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在医药市场上多次断供的“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除了价格高昂的进口替代药之外,药店供给无法满足患者购药刚需的现状也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 此前央视曾报道过,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8000元。但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已经被黄牛贩子炒到了上万元一支。
记者在QQ群、微信群和贴吧里找到了一些“黑市“。进入“重症肌无力患者”贴吧,各种求救信息扑面而来,“还剩下几天的药了,四处买不到,求帮忙!”“哪里能买到小明?着急用!”在贴吧里,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孤儿药溴吡斯的明片被大家叫做“小明”。而混在贴吧里的楼主中不难发现黄牛的身影。有位刘姓外地黄牛发帖称:“手里有20多瓶新批号小明。”并留下电话。记者随后以咨询者的身份与其进行网络联系,这位黄牛很谨慎,盘问半天后称,现在手里还剩4盒,800元一盒。记者查阅该药正常标价应为每盒31.8元。对药品的真假问题,该黄牛保证:“你放心,我这药肯定是真的,是朋友托人从大医院里买出来的。”然后就催促记者:“加我微信,你从微信上发给我红包付款,我就把药直接邮寄给你,你用的好,我们可以建立联系,我每月可供你一次货。”为了证明自己手里的确有真药,这位黄牛还发来了药品照片。
一位痉挛症婴儿的家长曾透露,为了给孩子治病,他加入了各种QQ群和微信群找药,这些群里除了患儿家长还有黄牛,原价7.8元一盒的促皮质素注射液,黄牛开口要价5000元,“别看卖这么贵,还都不好买,为了给孩子治病没办法呀,市面根本买不到这种药。”
据了解,黑市上流通的廉价救命药来源主要有几个,医药公司、医院、患者转卖。据知情者透露,一般是黄牛通过适用这个药的其他病症将药开出来,或者跟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医药公司工作人员私下操作获得药品。也有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手中有了多余药品,于是就卖到黑市上变现。
拯救“低价救命药”
当前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未来最忧虑的事情之一就是医疗了。而说起医疗,其核心就是药品。“看得起医生,吃不起药”是大多数因病返贫的家庭的真实写照。所以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不解决,大家的幸福感就无从谈起。
“市场撮合是应对药品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政府部门搭平台、促对接,由医疗机构和藥品生产企业协商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实现一定时期内药品价格稳定、临床供应稳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和合理用药需求。”医药专家表示,针对纠结于利润的“三端”,相关方应该有一个共识,就是要以保障药品临床供应为基本原则,这是从事医药行业的初心,更是根本。
那么,如何才能拯救这些“低价救命药”呢?
政府部门应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利用大数据动态掌握信息。相关部门就短缺药品采购供应情况、生产库存、国有医药生产流通企业情况等信息开展调查核实,针对每种药品分类施策,解决药品短缺问题。
“除了配套政策外,还应该尊重市场,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山东新华制药、鲁抗制药、步长制药的负责人也曾多次谏言,廉价并非永不涨价,应该结合物价总体水平,包括药品实际成本的上涨,客观理性应对部分药品实际成本的上涨。更应该在医院、连锁药店等端口,避免“超低价”“亏本价”中标,真正提高药企的生产积极性。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让患者吃上廉价药,这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期待药品部门拿出实招,让短缺低价药始终不离开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