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黄昏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haiku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昏时,院子里的声音嘈杂起来,远远盖过了人声,院子很快陷进了兵荒马乱的状态。
  小宝的爹娘贪干活儿,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还没有从地里回家,九岁的小宝一个人在家看守门户。院子里的混乱,先从一群名声不好的麻雀开始,它们有十几只,不知什么时候飞落在院子里觅食,叽叽喳喳地散布在鸡的木食盆上、猪的水泥槽里,低头翘尾地从缝缝隙隙里啄食残渣。鸡和猪见它们啄得欢快,以为主人加了饲料。芦花鸡迈起大步,黑毛猪亮起小眼睛,它们直扑到食器前,发现除了麻雀根本没有食物。芦花鸡歪着头看了一会儿,失望地走开了,黑毛猪不满地用长嘴拱食槽拱猪圈,哼哼唧唧地嘟囔着,后来干脆被宰杀般尖叫起来:“嗷——嗷——”
  黑毛猪的叫声,像把杀猪刀捅破了黄昏这面毛玻璃,小宝紧张了,觉得黄昏支离破碎在他家院子里。
  黑毛猪的尖叫,拉开了比赛的序幕,牲口棚里的大毛驴,晃晃两只长耳朵,伸直脖子,可着大嗓门儿“儿啊——儿啊——”地开嚎,一声比一声大,一声比一声瘆人。
  大毛驴的号叫,让小宝心里的紧张,变成了头皮上的毛发立竖。去年小宝家死了一头小毛驴,这大毛驴是在想它的孩子吧?不对,大毛驴是头大叫驴,它是头公驴,哪里会下崽?大毛驴是饿了,黑毛猪和芦花鸡也是饿了,得赶紧给它们弄吃的,好止住它们的胡喊乱叫。
  小宝想起爹平日喂大牲口的过程:把麦糠倒进破水缸里浸泡,捞出控水后才撒进牲口槽里,爹说过了水的麦糠牲口吃了不上火。麦糠里拌上麦麸子,农忙季节为了增加牲口的体力,还会给麦糠或者谷草里拌上黑豆或者玉米之类的硬料。
  小宝看破水缸上的筛子里有沥过水的麦糠,就端起筛子去给大毛驴加饲料。大毛驴正扯着脖子露出满口大白牙,见小宝进来嚎得更厉害了。小宝向来跟大毛驴生疏,嫌弃它嗓门儿大,看它凶头狠脑地向自己靠拢,缰绳都要挣开了,吓得转身跑出了牲口棚,麦糠全洒在了地上。
  黑毛猪还在猪圈里乱拱瞎转,小宝担心它拱倒猪圈,忙去厨房找猪食,平时专给黑毛猪熬玉米渣的大铁锅里空空的。小宝慌了,不知道拿什么喂最不扛饿的黑毛猪。芦花鸡实在找不到吃的东西,饿着嗉子上架栖息去了。
  “咩——咩——”一身雪白的大山羊,唯恐小主人忘记自己,在栅栏内提醒小宝它在那儿。那是只头上长着弯角的大山羊,性子犟犟的,什么都敢跳起来用角去顶几下。小宝一直很怕它,去年它还把小宝顶了个屁股蹲儿。小宝才不承认这丢脸的事,一直争辩说是自己后退时摔倒的,还说他敢扳着两只山羊角当方向盘转。
  在这个猪嚎驴叫羊要作妖的黄昏里,小宝孤立无援惶惶然站在自家的大院子里。小宝不明白爹娘养这些动不动就直着嗓子乱叫的祸害干什么,黄昏被它们闹腾得更加昏暗了。
  那只大山羊像人一样用角托开了栅栏门,大摇大摆地从羊圈里走出来,还优雅地甩着小短尾巴,它走向小宝。小宝诧异它怎么可以像人一样把栅栏门托开,反应过来后,小宝撒开脚跑进了屋子,大山羊不慌不忙地跟进屋子。小宝急得跳上炕,大山羊竟用两只前蹄趴在炕沿上,双眼温和地看着小宝。小宝从没有见过大山羊这么像一个人的做派,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从炕上跳下,冲出屋去跑到街门外,反手把街门关死。
  大街上没有人来往,小宝还是怕人经过笑话自己,竭力忍住哭声,坐在街门的石墩上等爹娘回家。院子里的驴还在叫,猪还在嚎,大山羊似乎在用角试探性地顶门。小宝觉得电影上兵荒马乱的恐怖场景也不过如此:高过小宝的大毛驴、膘肥体壮的黑毛猪、聪明过人的白山羊,保不准它們商量好要拆了小宝的家。爹娘怎么还不回来?
  小宝坐在黄昏里的石墩上抽着鼻子,院子里的可怕声音让他提心吊胆。小宝的爹娘和邻居大叔背着农具回来了,邻居大叔看见小宝坐在门墩上抽鼻子,开玩笑说:“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闹着要媳妇儿。”
  小宝生气地瞪一眼邻居大叔,又委屈地责问爹娘:“天都黑了还不回来,家里的驴和猪都快跑出来闹了,还有那只羊,它跟人一样会开栅栏门!”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他的女友约他在湖边见面。  风低低地贴着湖面,向岸上飞来,风的羽翼触碰到湖边的杨柳,于是杨柳柔韧的枝条便随风摇摆。湖水凝着万点夕阳的金光,轻轻地晃荡着,发出微响。天快要黑了。  他在湖边等女友来,心情非常忐忑。他爱她,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感情炽烈,想得很远:等将来毕业了,要跟她结婚,生两个娃,两人地久天长白头偕老……她娇美艳丽,像初绽的鲜花,是系里最漂亮的女生之一。她答应做他女朋友的那天,他高兴得
期刊
最终,他在她和她闺蜜之间选择了她。  他先认识她闺蜜,并不认识她。认识她的那个午后,庄子大道上岛咖啡屋的201室,正好沐浴在春天灿烂的阳光里。  他和她闺蜜从元旦开始,直到这个仲春的时光,已经第四次光临这个咖啡屋了。  他从屋里打开门时,她闺蜜笑吟吟地闪开一个身,她笑吟吟地出现在他面前。没等他把心中的疑问表露出来,她闺蜜迫不及待地介绍,她闺蜜。他知道,她叫丽,一个本地知名银行的职员。在前三次约会时
期刊
江冰,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出版《当代文学的三次浪潮》《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著作。2017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作家喻永军,乡村风情画高手。今头回见识三篇:第一篇《狗奔跑的声音》,狗疾速从对面跑来,神奇的声音由远而近——我读开头一段就被抓住。旋即他写捕获大鱼一尾。
期刊
洮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跑,翻山越岭,唱着歌谣,拉着草地与河谷里的溪流之手,来到车巴沟。漂泊者的故事就是从车巴沟开始的。  漂泊者一直没有离开青藏高原,也没有漂出这条河流。漂泊者想,假如离开青藏高原,漂出这条河流,或许他的故事就没有现在这么有趣了。漂泊者选择这里,是因为他熟悉这里。这里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还有禁忌与嗜好,都让他无比喜欢,不忍离开。倘若离开,去了陌生的街头,独自遥望草原的时候,他所有的
期刊
在胡杨林里红柳的花显得非常妖艳。刚开春它就攒足了劲儿,悄无声息地开放。一开就是一大堆,把肃静的胡杨林一下子就点燃了,东一堆西一簇像火一样燃烧着。牧羊人买买提对红柳的花色并不感兴趣,他觉得红柳火辣辣的样子,很像村里那个喜欢大红大绿的女人热比古丽,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妖艳,招惹那些心怀不轨的男人的眼睛和心。  说真的,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去年冬天回到村里,闲下来时很无聊,他蹲在朝阳的墙根儿下晒太阳。
期刊
做饭、裁衣,理论上是女子们天经地义的事儿。可是,真正的厨师、服装大师,多是男性。  李古和就是这样的人,大老爷们儿,一手好针线。  李古和会做衣服,至少是个好裁缝。至少,在袁店河上下,名气响当当的。不论性别,不论年龄,无论胖瘦或者高矮,他搭眼一瞅,心里就有了尺寸和颜色,包括扣子是做布纽,还是用琉璃,或者瑪瑙,就在心里晃着。要是穿家换了一片布,换了扣子的颜色,咋看咋不舒服,还得按他原来的式样、颜色。
期刊
给银行烧饭的是老余奶,五十多岁。虽然她比实际年龄要显老些,但十分精神,步子快,嗓门儿大,厨艺也很好,最拿手的是红烧肉。  老余奶可不是一般的奶奶,不一般是因为老余爹。我们这里,管爷爷辈的人叫爹。老余爹可没人敢叫他老余爹。老余爹是个有身份的人,他是县里一个局的副局长。  余局长对老余奶说:“老太婆,有吃有喝,你給人家做什么炊事员啊!不丢人啊?”  老余奶说:“反正你经常不在家吃饭,我也省了自家的饭菜
期刊
高先生,脑后拖着一根又粗又长的辫子。出入巷口,高先生极少在众人面前驻足,众人也很少理会古董般的高先生。偶尔,高先生回眸瞟一眼众人,沉沉的目光与众人的眼神相遇,高先生便不自觉地低下頭去。  高先生读过私塾,一介黉门秀才,谋得县衙笔吏的好差事,薪水颇丰,在古巷购置四合小院,娶妻饶氏。  高先生是巷子里唯一抽得纸烟的人。高先生走过来,淡淡的烟香味儿飘逸开来,抽惯了麻秆儿烟锅的古巷人尊奉纸烟为洋烟。  公
期刊
温锅、打箍、洗厨,这三样在黑王寨虽说都是吃酒席的意思,区分却严格。不是寨子里人死板,这种严格,很大程度上带着体恤主人家的味道。  温锅是正经八百的席面,哪怕你才搬家,穷得叮当响,温锅那天,厨房的锅碗瓢盆也得弄出响动,刀和案板的碰撞断不能歇,一歇,相当于撵客人走,你在寨子里就没人理了,狗都懒得冲你汪汪。  为啥呢,寨子不大,狗习惯了随着主人走亲访友,眉眼高低都嗅得出。  打箍可以轻慢点儿,因为是正事
期刊
“我告诉你,这辈子我跟你没完!”老婆子骂了还不解气,又狠狠地踢了床那头的老头子一脚。  老头子做不得声。  唉,这稀奇古怪事,搁谁身上,谁都做不得声的。  过年的时候,独生女娟子回了。女儿多年北漂,难得回一次,这次,好像是因为原来打工的那家厂子出了点儿问题。至于什么问题,娟子也没有说得太明白,老两口儿也没有问得太仔细。回来就好,多住些时间更好。只是女儿刚刚住了半个月,老人的问题就来了,家里好吃的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