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运用现代医学手段解释“面口合谷收”的机制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从神经解剖、面神经及肌肉的变化、脑功能磁共振影像、红外热像等方面都能反映出合谷穴与面部存在多种联系,这为合谷穴治疗面口部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合谷穴,神经解剖,神经肌电图,经穴效应特异性,脑电图成像,fMRI,红外热像,现代机理
合谷穴首见于《灵枢·本输》:“合谷在大指崎骨之间,为源”,《针灸甲乙经》言其:“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手阳明之所过也,为原。”合谷穴在临床治疗面部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而其治疗的总纲则源于《四总穴歌》中提出“面口合谷收”。中医在分析合谷穴治疗机制方面依赖经络学说中的理论,其中用“经络所过,主之所及”高度概括了合谷穴治疗面部疾病的机理。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而手阳明大肠经始于食指端,沿上肢桡侧上行,止于对侧鼻孔旁,因此合谷穴可用于治疗面部的疾病。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实质,现代医学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合谷穴进行了研究。
1.合谷穴的现代神经解剖研究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指出合谷穴在第1、2掌骨之间,第1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始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绕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现代学者通过动物实验也发现了合谷穴与头面部的联系。陈淑莉等神经生物素示踪和fos蛋白表达的方法,发现合谷穴与面口部的初级传入纤维可经颈髓到达脑干孤束核和网状结构,即合谷穴与面口部与孤束核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纤维联系。景向红等将荧光素跟踪标记法发现三叉神经半月节有向“合谷”穴和“四白”穴的分支投射。朱在波等研究表明,“合谷”穴区与面口部的感觉传入可能在颈部脊髓、网状结构、丘脑及大脑皮质均有交汇。这些都为合谷穴与面部的神经联系提供依据。
2.针刺合谷穴后面神经与肌肉的变化研究
近代学者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后面神经会出现一些电位的变化,而面部的肌肉的活动也会相对活跃。李从阳等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能即时影响受损面神经的诱发电位波幅从而影响面神经的功能。这也体现出针刺合谷穴能以一种非直接作用于面神经的方式,影响着受损的面神经的功能,进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陈婷等提出可通过神经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并通过对恒河猴的实验得出,在生理状态下针刺“合谷”穴区能明显增强恒河猴额肌、颧肌、口轮匝肌的肌电活动以及肌肉肌电变化率,这说明了 “合谷”穴区与面口部肌肉运动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的联系。这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3.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影像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利用。李落意用研究对象为20例健康志愿者,均针刺左侧合谷穴,采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任务态fMRI数据的方法,发现,针刺合谷穴能同时激活中央后回初级感觉皮层的手部投射区和面口部投射区,同时激活了面口的运动皮层,直接反映了合谷穴和面口部的密切联系。笔者认为,该研究也表明合谷穴与面部是通过神经来传递信息并起到支配肌肉运动的作用,神经系统的参与发挥主要作用。
4.针刺合谷穴后红外热像研究
早在90年代,学者们就利用红外热像仪监测人体特异性部位温度的改变,进而研究针刺穴位后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从而探究穴位的作用机制。康莲英通过对面瘫治疗中针刺合谷穴的红外热像观察,发现针刺合谷能大幅度提高面部的温度,其中口鼻的温度变化更为明显。然而人体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所决定的,这也一定程度证实了,合谷穴与面部的特异性联系。李顺月等通过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温度的影响,亦表明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温度改变有一定作用,并以口弃部位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无论从针刺面瘫患者还是正常人,都能引发人面部的温度变化,这也反映了合谷穴与面部的特异性联系。
5.小结
合谷穴乃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在治疗面瘫上具有显著的效果。笔者认为合谷与面部存在着特异性的联系并非单一的作用途径,而是多种结构和功能综合作用后的体现。目前人们对合谷穴机理的研究停留在运用不同仪器对神经、肌肉、血液变化,体表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因素较为单一,因此可以尝试多因素联合进行研究,才能更好的探究合谷与面部的特异性联系。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作用的方向进行探讨。限于技术的条件,各个系统的作用机制并未完全研究透彻,因此面口合谷收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2013.1重印)
[2]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等·“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解剖学基础[J]·针灸研究, 2004, 29(3): 217-221.
[3]景向红,蔡虹,逮波,等·“面口合谷收”的形态学基础[J].中国针灸, 2003, 23(2): 109-110·
[4]朱在波,刘立安.“面口合谷收”机理浅议[J].山西中
【关键词】合谷穴,神经解剖,神经肌电图,经穴效应特异性,脑电图成像,fMRI,红外热像,现代机理
合谷穴首见于《灵枢·本输》:“合谷在大指崎骨之间,为源”,《针灸甲乙经》言其:“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手阳明之所过也,为原。”合谷穴在临床治疗面部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而其治疗的总纲则源于《四总穴歌》中提出“面口合谷收”。中医在分析合谷穴治疗机制方面依赖经络学说中的理论,其中用“经络所过,主之所及”高度概括了合谷穴治疗面部疾病的机理。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而手阳明大肠经始于食指端,沿上肢桡侧上行,止于对侧鼻孔旁,因此合谷穴可用于治疗面部的疾病。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实质,现代医学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合谷穴进行了研究。
1.合谷穴的现代神经解剖研究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指出合谷穴在第1、2掌骨之间,第1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始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绕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现代学者通过动物实验也发现了合谷穴与头面部的联系。陈淑莉等神经生物素示踪和fos蛋白表达的方法,发现合谷穴与面口部的初级传入纤维可经颈髓到达脑干孤束核和网状结构,即合谷穴与面口部与孤束核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纤维联系。景向红等将荧光素跟踪标记法发现三叉神经半月节有向“合谷”穴和“四白”穴的分支投射。朱在波等研究表明,“合谷”穴区与面口部的感觉传入可能在颈部脊髓、网状结构、丘脑及大脑皮质均有交汇。这些都为合谷穴与面部的神经联系提供依据。
2.针刺合谷穴后面神经与肌肉的变化研究
近代学者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后面神经会出现一些电位的变化,而面部的肌肉的活动也会相对活跃。李从阳等通过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能即时影响受损面神经的诱发电位波幅从而影响面神经的功能。这也体现出针刺合谷穴能以一种非直接作用于面神经的方式,影响着受损的面神经的功能,进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陈婷等提出可通过神经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并通过对恒河猴的实验得出,在生理状态下针刺“合谷”穴区能明显增强恒河猴额肌、颧肌、口轮匝肌的肌电活动以及肌肉肌电变化率,这说明了 “合谷”穴区与面口部肌肉运动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的联系。这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3.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影像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利用。李落意用研究对象为20例健康志愿者,均针刺左侧合谷穴,采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任务态fMRI数据的方法,发现,针刺合谷穴能同时激活中央后回初级感觉皮层的手部投射区和面口部投射区,同时激活了面口的运动皮层,直接反映了合谷穴和面口部的密切联系。笔者认为,该研究也表明合谷穴与面部是通过神经来传递信息并起到支配肌肉运动的作用,神经系统的参与发挥主要作用。
4.针刺合谷穴后红外热像研究
早在90年代,学者们就利用红外热像仪监测人体特异性部位温度的改变,进而研究针刺穴位后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从而探究穴位的作用机制。康莲英通过对面瘫治疗中针刺合谷穴的红外热像观察,发现针刺合谷能大幅度提高面部的温度,其中口鼻的温度变化更为明显。然而人体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所决定的,这也一定程度证实了,合谷穴与面部的特异性联系。李顺月等通过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温度的影响,亦表明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温度改变有一定作用,并以口弃部位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无论从针刺面瘫患者还是正常人,都能引发人面部的温度变化,这也反映了合谷穴与面部的特异性联系。
5.小结
合谷穴乃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在治疗面瘫上具有显著的效果。笔者认为合谷与面部存在着特异性的联系并非单一的作用途径,而是多种结构和功能综合作用后的体现。目前人们对合谷穴机理的研究停留在运用不同仪器对神经、肌肉、血液变化,体表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因素较为单一,因此可以尝试多因素联合进行研究,才能更好的探究合谷与面部的特异性联系。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作用的方向进行探讨。限于技术的条件,各个系统的作用机制并未完全研究透彻,因此面口合谷收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2013.1重印)
[2]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等·“合谷”穴和口面部联系的解剖学基础[J]·针灸研究, 2004, 29(3): 217-221.
[3]景向红,蔡虹,逮波,等·“面口合谷收”的形态学基础[J].中国针灸, 2003, 23(2): 109-110·
[4]朱在波,刘立安.“面口合谷收”机理浅议[J].山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