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维发展的空间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也就是为学生构建思维发展的平台,拓展思维发展的空间。
  
  一、贴近生活,放飞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生活为学生呈现出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会数学。如在教学初一年级(北师大版)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章中的直线的性质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想把准备好的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需要几个图钉?通过学生的思考,向学生呈现出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又如在教学初一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这章中的《能追上小明吗》时,引出实例,此时不告诉小明及父亲的速度,问能追上吗?开展激烈的讨论,得出要看两人的速度情况,这时进一步给出两人速度,再问能追上吗?用多长时间追上?这是行程中的追击问题。然后转换情况,引出行程中的相遇问题,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疑激思,发展思维
  
  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生剂。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巧妙设疑往往有引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如在教学初一年级第三章《字母表示数》中的《去括号》时,由火柴棒搭正方形计算火柴棒的根数时,列出了多种代数式的形式,有带括号的,有没带括号的,引出疑问,能不能把带括号的式子变成不带括号的式子,怎样变?使学生们产生了探究欲望,思维在疑问中被激活,在探究中得到发展,总结出了去括号的法则。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对新知识点就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应用起来熟练自如。
  思源于疑,思维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教师通过提出启发性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初二年级第一章《勾股定理》的《探索勾股定理》时曾看到这样的设计,如下四个问题:(1)以3cm、4cm长为两直角边画直角三角形;(2)以上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三角形外画三个正方形;(3)分别计算出上述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并比较三个正方形面积的关系,得出三边关系;(4)其他(一般地)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这样的关系吗?这样的设计比较好,可以借鉴。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关注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合作交流,开发思维
  
  “实践出真知”。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合作、交流。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如在教学《探索规律》中有关日历里讨论3×3九个数之间存在的规律问题,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在合作交流中开发了学生思维,产生了知识共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要充分挖掘生活中教学因素,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思维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技能。
  (作者单位 陕西省兴平市华兴中学)
其他文献
为准确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对PBE类双杂化密度泛函中的参数重新优化,将最优参数对应的泛函命名为PBEO-2P,并对一系列体系进行结合能的测试。使用基函数aug—cc—pVTZ计算17个V
提出了一种针对自然场景下的标志牌的检测和识别算法,首先对获取的视频进行帧提取,采用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进而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利用其颜色和形状特征进行检测定位,再根据感兴趣区域的面积特征排除多余目标,最后根据改进的SIFT特征匹配算法,利用最近邻分类器算法进行识别,样本库选用的是自然场景下的道路交通中的数据,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该算法在保证检测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
聋人高等融合教育有利于构建"宽容、无差异"的校园文化与"平等、融合"的社会环境,有助于聋人融入主流社会。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支持系统,在分析我国聋人高等融合教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