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进行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并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活动和任务。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手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放,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要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探究、归纳的能力。如在《爱护水资源》一节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地面总水量、世界和我国总水量、淡水总量及可利用的淡水量、我国与世界人均水量、水体污染的类型、节约用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水污染的危害、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途径等等。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交流对"水资源丰富又短缺"的认识,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交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的认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分析图表,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体验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另外课外阅读可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化学视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学习能力。
三、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
情境的创设可以从重大化学事件切入。例如,多次出现在多个地区的氯气泄露事件,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白酒中毒事件以及硫酸车翻倒事故等,都是生动的探究学习背景,只要教师在教学时合理选材,就能活化教学气氛,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心向。也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例如,放在家中的化肥为什么变少了?水壶中为什么有水垢,怎么除掉它?如何让骨头汤的营养更容易吸收?如果能够在汤里加少许的醋,会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这样煲的汤不仅味道更鲜美,而且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慢慢被侵蚀,又怎样保护?为什么要兴建火力发电厂、而为什么又要关闭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还可以从实验入手。例如,在初中化学"催化剂"概念的教学中,补做了一个实验:在两个石棉网上分别放两堆白砂糖,一份混少量香烟灰,一份不混香烟灰,分别用火柴点燃。结果,未混香烟灰的蔗糖不能燃烧;混有香烟灰的蔗糖很快燃烧起来。燃烧结束后,学生可观察到香烟灰依然存在。结合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只"催化",本身没有转化 为生成物。学生不难发现上述实验中香烟灰的作用,它是蔗糖燃烧的催化剂。虽然学生对蔗糖和香烟灰这两样物品比较熟悉,但对蔗糖在香烟灰催化下的燃烧却很新奇,一方面加深了对"催化剂"的认识,一方面引起了对"二氧化锰"以外的催化剂的浓厚兴趣。
四、提高预习有效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来预习呢?(一)新知识的重难点处。在预习的过程中,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无法弄懂,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有弄懂的部分,这样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疑问听课,使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更好地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二)布置预习题范例。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从而提高预习的有效性。预习题范例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例题要典型,从有助于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出发;2.难度要适当,选题难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承受能力将影响教学的开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3.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预习题,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加强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偶尔发现的奇异的化学现象要探索它的实质就要动手作实验。因此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滋滋的声音等等实验现象。只有现象观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结合其他知识彻底搞清"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化学教材中很多是验证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使用常见的仪器,组装仪器,自己作实验,而不应该操纵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失败时,应该及时地帮助他找到失败的原因。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代表权威的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咨询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进行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并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活动和任务。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手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放,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要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探究、归纳的能力。如在《爱护水资源》一节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地面总水量、世界和我国总水量、淡水总量及可利用的淡水量、我国与世界人均水量、水体污染的类型、节约用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水污染的危害、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途径等等。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交流对"水资源丰富又短缺"的认识,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交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的认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分析图表,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体验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另外课外阅读可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化学视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学习能力。
三、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
情境的创设可以从重大化学事件切入。例如,多次出现在多个地区的氯气泄露事件,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白酒中毒事件以及硫酸车翻倒事故等,都是生动的探究学习背景,只要教师在教学时合理选材,就能活化教学气氛,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心向。也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例如,放在家中的化肥为什么变少了?水壶中为什么有水垢,怎么除掉它?如何让骨头汤的营养更容易吸收?如果能够在汤里加少许的醋,会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这样煲的汤不仅味道更鲜美,而且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慢慢被侵蚀,又怎样保护?为什么要兴建火力发电厂、而为什么又要关闭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还可以从实验入手。例如,在初中化学"催化剂"概念的教学中,补做了一个实验:在两个石棉网上分别放两堆白砂糖,一份混少量香烟灰,一份不混香烟灰,分别用火柴点燃。结果,未混香烟灰的蔗糖不能燃烧;混有香烟灰的蔗糖很快燃烧起来。燃烧结束后,学生可观察到香烟灰依然存在。结合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只"催化",本身没有转化 为生成物。学生不难发现上述实验中香烟灰的作用,它是蔗糖燃烧的催化剂。虽然学生对蔗糖和香烟灰这两样物品比较熟悉,但对蔗糖在香烟灰催化下的燃烧却很新奇,一方面加深了对"催化剂"的认识,一方面引起了对"二氧化锰"以外的催化剂的浓厚兴趣。
四、提高预习有效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来预习呢?(一)新知识的重难点处。在预习的过程中,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无法弄懂,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有弄懂的部分,这样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疑问听课,使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更好地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二)布置预习题范例。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从而提高预习的有效性。预习题范例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例题要典型,从有助于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出发;2.难度要适当,选题难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承受能力将影响教学的开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3.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以中等学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配备好"必做"题和自选预习题,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加强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偶尔发现的奇异的化学现象要探索它的实质就要动手作实验。因此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滋滋的声音等等实验现象。只有现象观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结合其他知识彻底搞清"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化学教材中很多是验证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使用常见的仪器,组装仪器,自己作实验,而不应该操纵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失败时,应该及时地帮助他找到失败的原因。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代表权威的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咨询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