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步是一项貌似最基础且最没有技术含量,有时甚至非常折磨人的运动,却在2013年成为主流。从火爆到报不上名的马拉松,大街小巷的晨跑、夜跑者,到飞至纽约、柏林的马拉松参赛者,跑步在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火热。
热闹背后,一个值得玩味的事实是,什么撬动了北京奥运会尚不能驱动的全民跑步热潮呢?如果细致分析一下跑步者的行为,也许可以发现其中真正变革的因素——今天的跑步已经从单纯的运动过程,变成了一次社会化内容的创造过程。跑步app、可穿戴设备的大量使用,让跑步过程可以被数据量化;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让跑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布自己的跑步体验,与其他跑者状态连接在一起,创造新的沟通体验,改变着跑步参与深度。这是一次属于跑步的科技革命,注定会改变体育品牌乃至更多领域的格局。
追溯这场运动体验科技革命的起源,体育用品行业统治者耐克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Nike+iPod、Nike+系列app,到FuelBand,再到最新的Nike+ RunClub公众账号,Nike+不仅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运动体验平台,同时也聚集了以千万计数的粉丝圈子群体,这个庞大的数字运动王国,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耐克真正的核心发展原动力。
但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耐克的领跑者地位并不那么巩固。miCoach就是老对手阿迪达斯正面迎击Nike+的产品,其一上市便以一如既往的严谨专业赢得了口碑。紧随其后,阿迪达斯推出基于miCoach的智能手表系列Smart Run Watch,引入腕部心率传感器,再将专业水平和使用便利性提升了一个等级,以后发先至的策略直指专业运动消费群体。
此外,国内的咕咚、跑步控,国际领域的runtastic、Endomondo Sports Tracker等众多运动品牌,也在寻求着自己在运动数字化时代的解决方案,寻求着自己在运动数字化时代的一席之地。从app开始,到推出专业领域的产品延展(例如运动手表)。“GPS+地图”,这种没有太多技术门槛的跑步app体系反而对用户体验的专注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Nike+的发展脉络,显示了耐克从曾经的科技创新一枝独秀,到产品同质化过程的“平庸化”趋势。其表明,建立并保持技术门槛的难度越来越高,希望单靠某种概念、技术形成长期优势变得日益困难,甚至可以预言,“一招鲜”在运动数字化时代已经没有机会,而要真正让Nike+获得市场,必须靠专注运动体验本身和聚合圈子双轮驱动。
从曾经消费者对于运动时音乐的需求,到更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可视化数据体验和智能便携设备的广泛应用,Nike+每次的新产品都针对消费者核心需求,并将其做到极致。相对于更专业的产品,其实只需要一个足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利益点就解决问题了。
Nike+和追随者的另一个思考则在于这种平台是否有着达成业绩提升的驱动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与其说是通过运动数字化来促进产品销售,不如说其开创了运动数字化产品,进而改变了人们对于运动体验的方式。
幸运的是,和对手们相比,注册会员超过1800万的线上社区,营收贡献额超过篮球的跑鞋生意,还有无数消费者心中的第一购买选择,让Nike+在这场竞争中至少有一个身位的领先优势。同时,Nike+也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更大的竞争领域——互联网。
只是正如前面所说,技术门槛的建立太难,而被填平的速度又足够快,所以不见得有最好、最极致的运动体验,但却可以存在让多数跑者共同分享甚至认同的运动体验。而恰巧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圈子效应为其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基于大量的自我内容创造与分享,运动生活的数字化分享则成为这一切的核心。因此,也就有了Nike+各类产品上诸多旨在创造分享内容的积极拓展。
借力于引领科技潮流的这段短暂时间,Nike+所积累的不仅仅是关于产品业绩方面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和不计其数的粉丝圈子,这种“强关系”所构建的壁垒足以让任何革命性科技在短期之内黯然失色。
[编辑 周云成]
E-mail:[email protected]
热闹背后,一个值得玩味的事实是,什么撬动了北京奥运会尚不能驱动的全民跑步热潮呢?如果细致分析一下跑步者的行为,也许可以发现其中真正变革的因素——今天的跑步已经从单纯的运动过程,变成了一次社会化内容的创造过程。跑步app、可穿戴设备的大量使用,让跑步过程可以被数据量化;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让跑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布自己的跑步体验,与其他跑者状态连接在一起,创造新的沟通体验,改变着跑步参与深度。这是一次属于跑步的科技革命,注定会改变体育品牌乃至更多领域的格局。
追溯这场运动体验科技革命的起源,体育用品行业统治者耐克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Nike+iPod、Nike+系列app,到FuelBand,再到最新的Nike+ RunClub公众账号,Nike+不仅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运动体验平台,同时也聚集了以千万计数的粉丝圈子群体,这个庞大的数字运动王国,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耐克真正的核心发展原动力。
但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耐克的领跑者地位并不那么巩固。miCoach就是老对手阿迪达斯正面迎击Nike+的产品,其一上市便以一如既往的严谨专业赢得了口碑。紧随其后,阿迪达斯推出基于miCoach的智能手表系列Smart Run Watch,引入腕部心率传感器,再将专业水平和使用便利性提升了一个等级,以后发先至的策略直指专业运动消费群体。
此外,国内的咕咚、跑步控,国际领域的runtastic、Endomondo Sports Tracker等众多运动品牌,也在寻求着自己在运动数字化时代的解决方案,寻求着自己在运动数字化时代的一席之地。从app开始,到推出专业领域的产品延展(例如运动手表)。“GPS+地图”,这种没有太多技术门槛的跑步app体系反而对用户体验的专注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Nike+的发展脉络,显示了耐克从曾经的科技创新一枝独秀,到产品同质化过程的“平庸化”趋势。其表明,建立并保持技术门槛的难度越来越高,希望单靠某种概念、技术形成长期优势变得日益困难,甚至可以预言,“一招鲜”在运动数字化时代已经没有机会,而要真正让Nike+获得市场,必须靠专注运动体验本身和聚合圈子双轮驱动。
从曾经消费者对于运动时音乐的需求,到更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可视化数据体验和智能便携设备的广泛应用,Nike+每次的新产品都针对消费者核心需求,并将其做到极致。相对于更专业的产品,其实只需要一个足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利益点就解决问题了。
Nike+和追随者的另一个思考则在于这种平台是否有着达成业绩提升的驱动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与其说是通过运动数字化来促进产品销售,不如说其开创了运动数字化产品,进而改变了人们对于运动体验的方式。
幸运的是,和对手们相比,注册会员超过1800万的线上社区,营收贡献额超过篮球的跑鞋生意,还有无数消费者心中的第一购买选择,让Nike+在这场竞争中至少有一个身位的领先优势。同时,Nike+也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更大的竞争领域——互联网。
只是正如前面所说,技术门槛的建立太难,而被填平的速度又足够快,所以不见得有最好、最极致的运动体验,但却可以存在让多数跑者共同分享甚至认同的运动体验。而恰巧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圈子效应为其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基于大量的自我内容创造与分享,运动生活的数字化分享则成为这一切的核心。因此,也就有了Nike+各类产品上诸多旨在创造分享内容的积极拓展。
借力于引领科技潮流的这段短暂时间,Nike+所积累的不仅仅是关于产品业绩方面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和不计其数的粉丝圈子,这种“强关系”所构建的壁垒足以让任何革命性科技在短期之内黯然失色。
[编辑 周云成]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