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丹汉明长城是河西走廊长城之最,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其包容的军事防御、商贸流通、历史文化、文化旅游等价值却历久弥新,启迪我们沉思遐想,探索研究,保护开发。
关键词:“露天长城博物馆”;时代价值
甘肃省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县城三面环山,东部为郁郁葱葱焉支山地区,南部为山势陡峻祁连山地区,北部为峰峦屹立龙首山地区,山丹汉明长城即由焉支山北麓的“锁控金川”峡谷,自东向西蜿蜒而出,横亘山丹大地,成为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丹县境内有两条并行的古老长城,一条是汉代长城(汉代称“塞”、“边塞”、“塞垣”、“亭障”),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距今已2136多年。全长约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塞墙 、壕沟、壕堑、自然河、列城、烽堠、烽燧、亭障、城障等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埂上筑烽燧,长城内侧高峻处,燧、墩、堡相望,可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居延汉简》) 。汉代长城虽经两千年风沙侵蚀,至今有些地段仍坚固完整,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曲折蜿蜒,气势磅礴。 一条是明代长城(俗称“边墙”),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547-1548年),距今已468年。全长近200多公里,呈东西走向。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墩台)、列障等构成。走向、长度都和汉长城相同。它翻山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宛如一条巨龙,把雄关隘口、城台、烟墩连成一气,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山丹汉明长城共有300多公里。汉代长城在北侧(一说最早汉代长城在龙首山山梁上,依山势地形分布共4条),明代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象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且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实属罕见。据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吉人先生说:“山丹县的长城是河西长城之最,也是汉长城保护得最好的地方。”
山丹汉明长城是古代中华民族内部相互利益冲突、经济依存、融合发展的历史产物,其“血与火”的军事战争功能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它所包容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却历久弥新,不断促使我们深刻沉思,探索研究,保护开发。
一、山丹汉明长城的军事防御价值
据史料记载,汉初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常侵犯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为使边疆安宁,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奇兵打败匈奴后,汉武帝开始向河西迁徙汉族居民,进行农牧业开发,驻扎军队修筑长城,设置“河西四郡”(即今日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敦煌市)。因此,汉代河西长城,除了军事上防御北方匈奴侵扰之外,为开护屯田、兴修水利、豢养军马、供给军粮、发展农牧业经济 、保障通讯报警和商旅往返 、连接中原农业带和天山以南农业区、建立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山丹汉长城作为汉代河西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军需屯田、驿传、烽传、屯兵、戍守兵器等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走廊蜂腰”、“甘凉咽喉”的军事要塞地位不言而喻。
明朝建立以后,原来统治者元蒙贵族逃回漠北草原,不断南下骚扰掠夺,所以明朝十分重视北方战略防御。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547-1548年)巡抚杨博主持了甘肃长城的三段(今山丹县丰城堡-山丹县东乐驿、山丹县东乐驿-临泽县板桥堡、高台县五坝堡-高台县九坝堡)增建工程,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廖逢节又主持数段重建工程,历时25年之久。
从山丹汉长城到山丹明长城,从防御北方匈奴到北方鞑靼,山丹汉明长城及“三关”(峡口关、红寺山关、铁门关)“五门”(东乐闇门、静安闇门、山丹闇门、新河闇门、峡口闇门)凭借其“天险”要塞,确保了“丝绸之路”畅通和中西文化商贸交流,确保了河西走廊长城沿线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社会进步。
二、山丹汉明长城的商贸流通价值
山丹汉长城作为汉代河西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战略屏障,保障了汉朝从山丹重镇通往西域、向西用兵的战略地位,保障了冷兵器时代汉代山丹“皇家马场”(今山丹军马场)的军马繁衍,保障了汉朝以来长城沿线节点城市的商贸流通、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保障了“丝路”商贸重镇-山丹的欣欣向荣。从“锁控金川”的山丹汉长城,到隋炀帝御驾焉支山会见高昌王和西域27国使者,主持“万国博览会”,山丹演绎着“丝绸之路”“互市”贸易的传奇。“隆庆议和”之后,明朝和蒙古鞑靼部结束长城沿线军事冲突,明朝在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贸易,山丹在明长城旁开设山丹闇门,并筑墩为标志,开辟了交易市场,开始了山丹农耕产品与蒙古游牧产品长期的贸易往来。
三、山丹汉明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山丹汉长城是古代山丹先民巧夺天工的伟大创造,她古老、苍茫、厚重,与陇山陇水、沙漠戈壁、玉塞萧关、祁连明月浑然融为一体,成为古老山丹的最美意象,为历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所瞩目。“焉支山”、“祁连山”、“骠骑将军”等山川人物意象 ,赫然进入《史记》《汉书》的历史视野,点亮了山丹历史文化的时空。譬如《史记·匈奴列传》:“其明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馀里,击匈奴,得胡首虏(骑)万八千馀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馀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馀人。”又譬如《汉书·匈奴传》:“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一曲古老的《匈奴歌谣》,成为凄然的历史绝唱,透视着古代民族生命智慧的体温,折射着特定时代的民族心理,书写着民族梦想的颜色。
山丹汉长城不仅与《史记》《汉书》接下不解之缘,而且成为大唐边塞诗歌的最美“诗眼”。以“长城”、“边塞”、“塞下”、“峡口”、“大漠”、“焉支”(燕支)等山丹地域特色入诗的作品当中,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余韵犹在,震古烁今。譬如陈子昂《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杜审言《赠苏绾书记》:“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王维《燕支行》:“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高适《登百丈峰二首·其一》:“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高适《送浑将军出塞》:“子孙相继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岑参《过燕支山寄杜位》:“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李昂《从军行》:“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诸如此类,山丹大地是孕育大唐边塞诗的又一故乡。 历史的时空转换到了大明王朝,山丹汉明长城承继汉唐遗风,以“峡口”、“塞酒”、“塞下”、“焉支”(燕支)等山丹地域特色入诗,催生出诸多饱蘸时代特色和生命体温的诗章。譬如:岳正《石峡晚翠》:“石峡嵯峨胜禹门,万年古迹至今存。”陈棐《新河驿》:“雪后远山供塞酒,风前斜日送胡笳。”陈棐《东乐途中遇雪》:“塞下有田方苦旱,愿消涧水出祁连。”
山丹汉明长城作为山丹大地的传统历史文化地标,作为山丹先民万古不朽的精神传奇,积淀了古今山丹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山丹汉明长城文化同山丹佛教文化、音乐歌舞文化(如隋唐时代《胡腾舞》)、戏曲文化(如明清时期秦腔)、宝卷文化(如唐末民间说唱文学)、社火文化(如明清时期山丹太平车)、民歌文化(如山丹东乐《太平车调》)、饮食文化等交融发展,孕育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山丹文化交响曲,奏响了古代大西北人民自信、自强、自豪的精神乐章。
四、山丹汉明长城的文化旅游价值
山丹汉明长城是由汉、明长城段和明代古驿站-新河驿及硖口古城堡组成,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其中,硖口古城,始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52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古时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更是汉明长城的重要城障。明代古驿站-新河驿,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55年),坐落于明长城脚下,驿站内设施虽已不存在,但围墙保留完好,尚存一口干涸了400多年的驿井。
山丹汉明长城成为国内外影视传媒关注的焦点。譬如1987年,有香港导演徐小明执导的电影《海市蜃楼》,部分摄影镜头就取材于明代古驿站-新河驿。 2001年7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山丹硖口现场主持“直播中国”节目-《山丹硖口看长城》,使神奇的古道要塞-硖口古城、山丹汉明长城从央视走向全世界视野。2006年,浙江卫视在山丹硖口拍摄了大型专题片《芨芨草》,将“长城之乡”-山丹硖口的历史故事传播到大江南北。2007年,以山丹汉明长城为“主角”的大型记录片《长城》在山丹硖口古城开拍,这部电视节目是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公司邀请英国狮子公司、香港凤凰卫视联合拍摄的外宣片,先后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播放,这是山丹硖口古城和山丹汉明长城首次被国际影视机构搬上银屏。
山丹汉明长城是一座丰富的文化旅游宝库,我们要巧借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东风,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机遇,保护好古长城遗址和文化生态区,将焉支山、皇家马场、汉明长城、艾黎纪念馆、佛山等文化旅游景区精致打造,主动融入“大河西”、“大敦煌”、“大丝路”、“大西部”文化旅游体系,通过实施“大项目拉动、大集团牵动、大园区带动、大品牌驱动、大能人推动、大开放促动”战略联动,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航母”,把山丹建成面向“大河西”、“大敦煌”的文化旅游胜地,面向“大丝路”、“大西部”的文化旅游出口基地,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旅游通道。
总之,长城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激情基因,更是中国版图一体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历史见证。
参考文献:
[1]李仲杰.长城魂[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2]屈维英.来自“皇家马场”的信息[EB/OL].新华网河北频道,2002-9-12.
[3]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作者单位:龙作联,中共山丹县委党校;龙一国,甘州区碱滩镇人民政府)
关键词:“露天长城博物馆”;时代价值
甘肃省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县城三面环山,东部为郁郁葱葱焉支山地区,南部为山势陡峻祁连山地区,北部为峰峦屹立龙首山地区,山丹汉明长城即由焉支山北麓的“锁控金川”峡谷,自东向西蜿蜒而出,横亘山丹大地,成为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丹县境内有两条并行的古老长城,一条是汉代长城(汉代称“塞”、“边塞”、“塞垣”、“亭障”),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距今已2136多年。全长约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塞墙 、壕沟、壕堑、自然河、列城、烽堠、烽燧、亭障、城障等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埂上筑烽燧,长城内侧高峻处,燧、墩、堡相望,可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居延汉简》) 。汉代长城虽经两千年风沙侵蚀,至今有些地段仍坚固完整,屹立于戈壁沙漠之中,曲折蜿蜒,气势磅礴。 一条是明代长城(俗称“边墙”),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547-1548年),距今已468年。全长近200多公里,呈东西走向。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墩台)、列障等构成。走向、长度都和汉长城相同。它翻山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宛如一条巨龙,把雄关隘口、城台、烟墩连成一气,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山丹汉明长城共有300多公里。汉代长城在北侧(一说最早汉代长城在龙首山山梁上,依山势地形分布共4条),明代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象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且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实属罕见。据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吉人先生说:“山丹县的长城是河西长城之最,也是汉长城保护得最好的地方。”
山丹汉明长城是古代中华民族内部相互利益冲突、经济依存、融合发展的历史产物,其“血与火”的军事战争功能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它所包容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却历久弥新,不断促使我们深刻沉思,探索研究,保护开发。
一、山丹汉明长城的军事防御价值
据史料记载,汉初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常侵犯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为使边疆安宁,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动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奇兵打败匈奴后,汉武帝开始向河西迁徙汉族居民,进行农牧业开发,驻扎军队修筑长城,设置“河西四郡”(即今日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敦煌市)。因此,汉代河西长城,除了军事上防御北方匈奴侵扰之外,为开护屯田、兴修水利、豢养军马、供给军粮、发展农牧业经济 、保障通讯报警和商旅往返 、连接中原农业带和天山以南农业区、建立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山丹汉长城作为汉代河西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军需屯田、驿传、烽传、屯兵、戍守兵器等系统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走廊蜂腰”、“甘凉咽喉”的军事要塞地位不言而喻。
明朝建立以后,原来统治者元蒙贵族逃回漠北草原,不断南下骚扰掠夺,所以明朝十分重视北方战略防御。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公元1547-1548年)巡抚杨博主持了甘肃长城的三段(今山丹县丰城堡-山丹县东乐驿、山丹县东乐驿-临泽县板桥堡、高台县五坝堡-高台县九坝堡)增建工程,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廖逢节又主持数段重建工程,历时25年之久。
从山丹汉长城到山丹明长城,从防御北方匈奴到北方鞑靼,山丹汉明长城及“三关”(峡口关、红寺山关、铁门关)“五门”(东乐闇门、静安闇门、山丹闇门、新河闇门、峡口闇门)凭借其“天险”要塞,确保了“丝绸之路”畅通和中西文化商贸交流,确保了河西走廊长城沿线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社会进步。
二、山丹汉明长城的商贸流通价值
山丹汉长城作为汉代河西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战略屏障,保障了汉朝从山丹重镇通往西域、向西用兵的战略地位,保障了冷兵器时代汉代山丹“皇家马场”(今山丹军马场)的军马繁衍,保障了汉朝以来长城沿线节点城市的商贸流通、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保障了“丝路”商贸重镇-山丹的欣欣向荣。从“锁控金川”的山丹汉长城,到隋炀帝御驾焉支山会见高昌王和西域27国使者,主持“万国博览会”,山丹演绎着“丝绸之路”“互市”贸易的传奇。“隆庆议和”之后,明朝和蒙古鞑靼部结束长城沿线军事冲突,明朝在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贸易,山丹在明长城旁开设山丹闇门,并筑墩为标志,开辟了交易市场,开始了山丹农耕产品与蒙古游牧产品长期的贸易往来。
三、山丹汉明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山丹汉长城是古代山丹先民巧夺天工的伟大创造,她古老、苍茫、厚重,与陇山陇水、沙漠戈壁、玉塞萧关、祁连明月浑然融为一体,成为古老山丹的最美意象,为历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所瞩目。“焉支山”、“祁连山”、“骠骑将军”等山川人物意象 ,赫然进入《史记》《汉书》的历史视野,点亮了山丹历史文化的时空。譬如《史记·匈奴列传》:“其明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馀里,击匈奴,得胡首虏(骑)万八千馀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馀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馀人。”又譬如《汉书·匈奴传》:“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一曲古老的《匈奴歌谣》,成为凄然的历史绝唱,透视着古代民族生命智慧的体温,折射着特定时代的民族心理,书写着民族梦想的颜色。
山丹汉长城不仅与《史记》《汉书》接下不解之缘,而且成为大唐边塞诗歌的最美“诗眼”。以“长城”、“边塞”、“塞下”、“峡口”、“大漠”、“焉支”(燕支)等山丹地域特色入诗的作品当中,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余韵犹在,震古烁今。譬如陈子昂《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杜审言《赠苏绾书记》:“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王维《燕支行》:“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高适《登百丈峰二首·其一》:“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高适《送浑将军出塞》:“子孙相继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岑参《过燕支山寄杜位》:“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李昂《从军行》:“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诸如此类,山丹大地是孕育大唐边塞诗的又一故乡。 历史的时空转换到了大明王朝,山丹汉明长城承继汉唐遗风,以“峡口”、“塞酒”、“塞下”、“焉支”(燕支)等山丹地域特色入诗,催生出诸多饱蘸时代特色和生命体温的诗章。譬如:岳正《石峡晚翠》:“石峡嵯峨胜禹门,万年古迹至今存。”陈棐《新河驿》:“雪后远山供塞酒,风前斜日送胡笳。”陈棐《东乐途中遇雪》:“塞下有田方苦旱,愿消涧水出祁连。”
山丹汉明长城作为山丹大地的传统历史文化地标,作为山丹先民万古不朽的精神传奇,积淀了古今山丹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山丹汉明长城文化同山丹佛教文化、音乐歌舞文化(如隋唐时代《胡腾舞》)、戏曲文化(如明清时期秦腔)、宝卷文化(如唐末民间说唱文学)、社火文化(如明清时期山丹太平车)、民歌文化(如山丹东乐《太平车调》)、饮食文化等交融发展,孕育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山丹文化交响曲,奏响了古代大西北人民自信、自强、自豪的精神乐章。
四、山丹汉明长城的文化旅游价值
山丹汉明长城是由汉、明长城段和明代古驿站-新河驿及硖口古城堡组成,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其中,硖口古城,始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52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古时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更是汉明长城的重要城障。明代古驿站-新河驿,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55年),坐落于明长城脚下,驿站内设施虽已不存在,但围墙保留完好,尚存一口干涸了400多年的驿井。
山丹汉明长城成为国内外影视传媒关注的焦点。譬如1987年,有香港导演徐小明执导的电影《海市蜃楼》,部分摄影镜头就取材于明代古驿站-新河驿。 2001年7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山丹硖口现场主持“直播中国”节目-《山丹硖口看长城》,使神奇的古道要塞-硖口古城、山丹汉明长城从央视走向全世界视野。2006年,浙江卫视在山丹硖口拍摄了大型专题片《芨芨草》,将“长城之乡”-山丹硖口的历史故事传播到大江南北。2007年,以山丹汉明长城为“主角”的大型记录片《长城》在山丹硖口古城开拍,这部电视节目是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公司邀请英国狮子公司、香港凤凰卫视联合拍摄的外宣片,先后在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播放,这是山丹硖口古城和山丹汉明长城首次被国际影视机构搬上银屏。
山丹汉明长城是一座丰富的文化旅游宝库,我们要巧借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东风,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机遇,保护好古长城遗址和文化生态区,将焉支山、皇家马场、汉明长城、艾黎纪念馆、佛山等文化旅游景区精致打造,主动融入“大河西”、“大敦煌”、“大丝路”、“大西部”文化旅游体系,通过实施“大项目拉动、大集团牵动、大园区带动、大品牌驱动、大能人推动、大开放促动”战略联动,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航母”,把山丹建成面向“大河西”、“大敦煌”的文化旅游胜地,面向“大丝路”、“大西部”的文化旅游出口基地,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旅游通道。
总之,长城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激情基因,更是中国版图一体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历史见证。
参考文献:
[1]李仲杰.长城魂[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2]屈维英.来自“皇家马场”的信息[EB/OL].新华网河北频道,2002-9-12.
[3]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作者单位:龙作联,中共山丹县委党校;龙一国,甘州区碱滩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