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几年看过李辉写老文人的集子:《往事苍老》《沧桑看云》等等。他《凝望雪峰》,他看见《秋白茫茫》,他说郭沫若是《太阳下的蜡烛》,他说巴金是《云与火的景象》。他按照时局所允许的最大限度捋清了“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真相,他追记了丁玲、萧乾、沈从文们不为人知的心迹。他在老文人间穿梭自如,其效率远远超过同样成就不凡的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的作者)。他成了他们的代言人,每当又一个文坛老人陨落时,媒体总要千方百计地找到他的电话,寻觅资讯或者请求评价。
《封面中国》,又见李辉。该书的内容是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报道,梳理1923年到1946年的中国历史。涉及的主要是中国的大人物们,也包括几位跟中国时局紧密相关的外国人。他们是吴佩孚、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阎锡山、币原、溥仪、汪精卫、陈诚、史迪威、宋子文、马歇尔等。期间,毛泽东未曾登临《时代》,但他曾在1937年1月出现在与《时代》同属一家传媒集团的《生活》周刊上,配发的正是斯诺拍摄的那张著名的八角帽照片。本书最后一张《时代》封面是1949年3月的封面人物毛泽东。这其实已经超出了本书的时代范畴,其作用类似于表现尖锐现实问题的国产片最后亮出一条光明的尾巴。
《时代》周刊的创始人卢斯出生在中国山东登州,其父母是浪迹东方的传教士。卢斯在中国长到了14岁,期间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卢斯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时代》周刊也一直把中国作为重要的报道对象。卢斯始终是蒋介石的坚定支持者,这不仅表现为舆论的支持(正面鼓吹之外,甚至故意隐瞒不利于老蒋的负面新闻),也包括在美国政坛的不遗余力的穿针引线,比如邀请蒋夫人访美,四处游说美国出兵。所以,《时代》描绘的中国必然不同于我们在“正史”中所见的中国。幸亏李辉精通文字的装潢、调和,把一些振聋发聩的猛料,不着痕迹地涂抹在光亮鲜红的外墙上,这本书才能公开面见读者。
比如说,“9·18事变”发生后,东北军几乎是不发一枪一弹就撤进了关内。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诨号,在其后的数年里精神抑郁,忧愤难言。为什么坐拥数十万大军的张学良没有还击?多年以来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是,蒋向张下达了“不抵抗”的死命令,张乃听命而行。可是《封面中国》没有采行这样的说法,而是冷静地进行了分析:一、说张执行蒋的不抵抗主义,不符合当时张和蒋的实际关系。当时张手中的军事实力比蒋差不了多少,甚至在空军方面还过之,虽然在中原大战中通电易帜,服从于蒋,使中国名义上实现统一,但两者的关系更像是临时结盟,而非令行禁止的上下级关系。在抵抗与否的重大命题上,张如果有心抵抗,岂是蒋所能动摇的;二、张在1990年接受NHK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不能把‘9·18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国民政府,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三、1929年,年轻的张学良在爱国主义激情的驱使下,曾想从苏联手中收回中东铁路的控制权,军事上遭到了惨败。这段旧事打击了张的勇气,以致于在1931年遭遇日军攻击时,他懦弱地选择了退避。这几条理由,既有当事人的夫子自道,又有有力史料的勾沉,还有合乎逻辑的推理,结论当是确凿的。李辉没有大轰大嗡,只把结论默默地摆在那里,有心的读者自能感觉到其黄钟大吕般的分量。
用《时代》的目光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固然巧妙,但美国人提供的信息价值有限。他们的文章里处处谬误和隔膜,让人很容易失去阅读的信心,全靠李辉这个巧手裁缝修修补补了。
《封面中国》,又见李辉。该书的内容是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报道,梳理1923年到1946年的中国历史。涉及的主要是中国的大人物们,也包括几位跟中国时局紧密相关的外国人。他们是吴佩孚、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阎锡山、币原、溥仪、汪精卫、陈诚、史迪威、宋子文、马歇尔等。期间,毛泽东未曾登临《时代》,但他曾在1937年1月出现在与《时代》同属一家传媒集团的《生活》周刊上,配发的正是斯诺拍摄的那张著名的八角帽照片。本书最后一张《时代》封面是1949年3月的封面人物毛泽东。这其实已经超出了本书的时代范畴,其作用类似于表现尖锐现实问题的国产片最后亮出一条光明的尾巴。
《时代》周刊的创始人卢斯出生在中国山东登州,其父母是浪迹东方的传教士。卢斯在中国长到了14岁,期间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卢斯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时代》周刊也一直把中国作为重要的报道对象。卢斯始终是蒋介石的坚定支持者,这不仅表现为舆论的支持(正面鼓吹之外,甚至故意隐瞒不利于老蒋的负面新闻),也包括在美国政坛的不遗余力的穿针引线,比如邀请蒋夫人访美,四处游说美国出兵。所以,《时代》描绘的中国必然不同于我们在“正史”中所见的中国。幸亏李辉精通文字的装潢、调和,把一些振聋发聩的猛料,不着痕迹地涂抹在光亮鲜红的外墙上,这本书才能公开面见读者。
比如说,“9·18事变”发生后,东北军几乎是不发一枪一弹就撤进了关内。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诨号,在其后的数年里精神抑郁,忧愤难言。为什么坐拥数十万大军的张学良没有还击?多年以来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是,蒋向张下达了“不抵抗”的死命令,张乃听命而行。可是《封面中国》没有采行这样的说法,而是冷静地进行了分析:一、说张执行蒋的不抵抗主义,不符合当时张和蒋的实际关系。当时张手中的军事实力比蒋差不了多少,甚至在空军方面还过之,虽然在中原大战中通电易帜,服从于蒋,使中国名义上实现统一,但两者的关系更像是临时结盟,而非令行禁止的上下级关系。在抵抗与否的重大命题上,张如果有心抵抗,岂是蒋所能动摇的;二、张在1990年接受NHK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不能把‘9·18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国民政府,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三、1929年,年轻的张学良在爱国主义激情的驱使下,曾想从苏联手中收回中东铁路的控制权,军事上遭到了惨败。这段旧事打击了张的勇气,以致于在1931年遭遇日军攻击时,他懦弱地选择了退避。这几条理由,既有当事人的夫子自道,又有有力史料的勾沉,还有合乎逻辑的推理,结论当是确凿的。李辉没有大轰大嗡,只把结论默默地摆在那里,有心的读者自能感觉到其黄钟大吕般的分量。
用《时代》的目光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固然巧妙,但美国人提供的信息价值有限。他们的文章里处处谬误和隔膜,让人很容易失去阅读的信心,全靠李辉这个巧手裁缝修修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