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共收到议案462件,其中,立法方面的议案442件,监督方面的议案14件。代表建议8609件,在这些建议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之一。
在此前的3月1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闭幕。截至3月8日下午5时,共收到提案5375件,提案委员会根据《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进行了立案审查,立案4248件,其中,文化建设方面的提案269件,占6.3%。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本次人大闭幕会后答中外记者问时所说,“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都可以从文化方面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行业该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广电业又该如何提升自身价值,《综艺报》遵循本次两会相关文件和精神,梳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摘取要点,析缕分条,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本次人大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拓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空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旗舰媒体,推进合作传播,加强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的合资合作,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并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特别提到了“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近两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步向深处发展。
面对巨大机遇,国际传播的内容建设非常重要,且任务艰巨。选择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中国人的哪些价值理念,讲好哪些中国故事,这些都是对外传播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议采取‘四个着力三个精准’的策略。四个着力是:着力丰富传播内容;着力拓宽传播渠道;着力构筑传播平台;着力创新传播方式。三个精准是:要精准影响易被影响的人;要精准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要精准影响难以影响的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蔡武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家杰也表示,“十三五”期间正是发出中国声音的最佳历史机遇期。“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找准世界需求。只有满足全球需求,中国故事才能成为国际社会认真倾听的‘中国好声音’。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德性先于自由’‘义务重于权利’等价值观可以满足当今世界的人心需求。”
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影视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类高量级的海外投资、合作合拍、影节获奖、版权交易等事件层出不穷。以电影产业为例,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新崛起的重要电影市场,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施行,中国电影作为文化名片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然而,中国电影“走出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歌舞剧导演陈维亚提出的,文化走出去需要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树立长期战略。去年年底,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策划指导,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共同搭建的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中国电影,普天同映”成立;日前,欧洲时报传媒集团和中国杭州中闻影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中欧影视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为中国文化进入海外主流电影市场进行了有益探索。
李家杰认为,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精髓与国际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例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中国应大力增进与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及文化借鉴。同时,“美国通过好莱坞宣传美国价值观,我们同样可以采用电影、音乐等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观,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甚至可以考虑在三大中国电影奖项外,单独设立文化奖项,以表彰及鼓励那些票房巨大,又极具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
借助传统文化更好传播中国价值,在两会期间被众多代表和委员提及,除最受关注的电影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表示,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京剧艺术应当走在最前列。“真切希望国家能以更高规格、更大力度,推动‘国粹’京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感动更多民族,影响更多人。我认为应将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突破口,同时,向京剧艺术的对外推广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支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认为,中国不缺好的故事,当务之急是要学会“世界语”,学会国际语境“转码”。他举例说,李安在拍摄《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片时做的首要功课是与外籍编剧充分脑力震荡,探究出用外国人能听懂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模式。去年国内收获24亿元票房的电影《捉妖记》,北美票房差强人意,说明我们在“语境转换”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如何用世界听得懂、看得懂的方式来演绎、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大国实力是我们在‘十三五’时期要完成的一道必答题。”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认为,中国文化海外落地还面临三大“痛点”:一是我国电视台节目很难在海外播出,中国文化影响难以发力;二是国内文化企业没有海外落地管道和平台,难以形成有效文化传播和渗透;三是海外用户上网观看中国文化节目网速极慢,成为最大的技术障碍。而互联网生态经济能有效破解这些难点,在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技术装备方面,互联网生态经济的创新技术可大幅提升中国文化的海外落地能力。互联网拥有无疆界、低成本、受众广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创新在全球传播中突破各种阻碍和技术瓶颈,建成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坚强技术平台。在内容触达方面,我国对外文化传播长期以来主要通过目的国和区域传媒开展,受限制多,影响有限。而具备互联网生态能力的中国企业针对美国、印度、港台等海外市场进行智能终端销售,让中国文化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可以推动文化传播从‘借船出海’迈向‘造船出海’模式,逐步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动权。” 继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写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之后,这一要求再次进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新华通讯社社长蔡名照分析认为,这既体现了对当前国际传播格局的清醒判断,也赋予我国对外传播战线新的使命。面对新形势,必须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创新对外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不断增强国际舆论话语权,更加有效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外传播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加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更加有效地传播好中国声音。”
与此同时,影视产业对政策扶植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并且细化。全国政协委员田刚在本次政协会上提出的关于消费品工业“走出去”的建议,也适用于影视文化产业。他提出研究制定《境外投资法》,明确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为企业跨境投资、收购并购等提供优惠信贷支持。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缓解境外投资融资困难。探索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减轻企业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实行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并建议,打造国际人才支撑平台,注重培养精通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强国际化人才储备和专家队伍建设。
培育工匠精神
技术与内容双向驱动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对于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张国立表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工匠精神,在关乎全局的宏观报告中,这个词非常接地气。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耐得住寂寞,不浮不躁。”当代观众对影视产品多样化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加剧,对影视文化生产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影视从业人员更需要以“工匠精神”提供让百姓满意的精品和服务。
以电影业来说,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陈建国看来,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存在不容忽视的价值引领问题。有的过于注重票房,往往只考虑俯身迎合,却忘记抬头引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陈凯歌认为,“一个国家的电影艺术水平是国家的脸面,我们的梦想是创造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电影工业。”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更多行业人士从技术与内容两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关照。
中国影视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引来大量热钱涌入,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出现不少粗制滥造之作,以及从业人员专业度欠缺、内容原创力不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冯小刚提出要建立影视技工学校的建议。他认为,我国的电影工业依旧薄弱,与好莱坞存在巨大差距,这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还体现为专业素质的不足。此外,电影拍摄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出现大量影视专业技工缺口。“中国电影一年有700部至800余部产量,单说照明这个工种,就意味着一年有七八百个剧组可以提供就业岗位,电视剧每年产量3万集,按一部电视剧30集来算,就是1000个摄制组,意味着有1000个照明师的就业岗位,这还不算电视台的摄制组。”针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冯小刚计划与成龙、张国立成立一家影视技工学校,“类似蓝翔技工学校”,培养服装、化妆、道具、照明等专业人才,以期解决中国电影最基础的问题,“一是解决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给年轻人提供多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二是培养电影摄制专业技工,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平。”
如何补足短板,陈建国也从三方面给出建议。首先,追求高票房和高品质的统一。主旋律电影面临的市场挑战比商业电影严峻得多,更需要精雕细刻,更需要名家参与,也更需要大规模宣传,成本也更高。因此建议通过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这类电影的补贴比例,加强部门协调,增加这类电影的院线排期,加强在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影评的组织与引导,鼓励机关单位和学校集中组织观看;其次,培育和扩大健康的电影市场。现在电影观众的主体是年轻人,中老年人很少走进影院,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电影,建议利用每天上午影院闲置时段,低票价放映适合中老年人观看的电影。同时鼓励电影创作人员多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影片,满足多层次年龄观众需求;第三,大力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国电影节。建议国家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引进国际知名电影节在中国举办,为中国电影成批量走向国际提供契机。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和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电影节,扩大中国电影在全球的话语权。
此外,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行业原创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认为,当下文艺原创疲軟主要是因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改编的多了,原创的少了;模仿的多了,创新的少了;离银行近了,离生活远了;离网络近了,离群众远了。”就此,他建议:第一,全面提高保护原创的法度,加强打击侵权的力度。第二,提升尊重原创的温度,体现内容为王的高度。“原创虽居幕后,但内容为王,原创为首,其艰辛的发明和艰苦创造的成果,是整个文化产业链条的命根子,理应受到尊重。如今,影片成功重导演、崇明星,媒体热衷于炒作明星,关注表皮,而无视根本,漠视原创。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民族,享受文化作品,应怀有饮水思源的社会良知,崇尚创新从尊重原创开始。”第三,原创享有衍生产品的额度,才能克服有数量无质量的创作态度。“只有保障原创的智慧成为永久的实惠,才会有十年磨一剑的精品问世。”第四,作者扎根生活的深度,决定原创质量的精度。“应加大扶持作者深入生活,孵化原创,重奖原创。”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完善法律环境
随着影视作品影响力的日益提升,版权纠纷、商标诉讼等事件也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一年。对影视行业来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表示,版权保护的不完善不但导致侵权盗版猖獗、版权价值不能有效实现,还直接打击了创作和创新的积极性。
进入2016年,加强原创能力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但无论是内容所有者还是相关政策制定者,都需要从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完善法律环境等方面入手,以确保原创力能够持续、良性地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李玉光表示,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品牌的竞争是市场的竞争,核心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无论是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必须打造和建立起包含有知识产权的品牌,提高品牌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应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制定企业的品牌战略,将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纳入到建设知名品牌的全过程。
以影视剧来说,制作机构必须要加强对原有作品或剧本的版权审查。在签订版权合同前,应审查作品或剧本的版权权属是否明确,如存在多次交易的,应审查其版权链是否完整、清晰。
导演郑晓龙认为,针对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首先要提升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公安系统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同时各部门应联合起来,严肃打击盗版。
对于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环境,王兴东认为,应全面提高保护原创的法度,加强打击侵权的力度。只有全面执行《著作权法》和《伯尔尼公约》赋予作者的各项法定权利,才能激发创新活力,繁荣原创成果。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建议,可从五方面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第一,调整优化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模式;第二,修改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第三,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第四,加强知识产权法官队伍建设;第五,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利益意识。
企业在经营活动和建设品牌的过程中,需要市场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不能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使品牌的无形资产受到侵蚀。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有效和有力处罚,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环节,对维持社会和市场的公平公正能起到警戒作用。李玉光建议,要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订中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彻底改变知识产权案件诉讼中维权难的状况。对侵权者的惩罚措施不能只体现在罚款的数量上,而应重点打击其侵权的能力。对严重和屡次侵权者要限制其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尽快出台行业监管针对性强、力度更大的刚性条例:如关于进一步鼓励创新,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细则。要以霹雳手段及黑名单制度解决好节目侵权处置时软、慢、轻的问题。”“适当提高侵权法定赔偿上限,加大司法临时禁令的适用力度,针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广电总台原台长欧阳常林和马化腾表达了同样观点,均认为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处罚力度。
在此前的3月1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闭幕。截至3月8日下午5时,共收到提案5375件,提案委员会根据《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进行了立案审查,立案4248件,其中,文化建设方面的提案269件,占6.3%。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本次人大闭幕会后答中外记者问时所说,“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都可以从文化方面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行业该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广电业又该如何提升自身价值,《综艺报》遵循本次两会相关文件和精神,梳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摘取要点,析缕分条,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本次人大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拓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空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旗舰媒体,推进合作传播,加强与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的合资合作,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并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特别提到了“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近两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外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步向深处发展。
面对巨大机遇,国际传播的内容建设非常重要,且任务艰巨。选择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中国人的哪些价值理念,讲好哪些中国故事,这些都是对外传播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议采取‘四个着力三个精准’的策略。四个着力是:着力丰富传播内容;着力拓宽传播渠道;着力构筑传播平台;着力创新传播方式。三个精准是:要精准影响易被影响的人;要精准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要精准影响难以影响的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蔡武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家杰也表示,“十三五”期间正是发出中国声音的最佳历史机遇期。“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找准世界需求。只有满足全球需求,中国故事才能成为国际社会认真倾听的‘中国好声音’。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德性先于自由’‘义务重于权利’等价值观可以满足当今世界的人心需求。”
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影视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类高量级的海外投资、合作合拍、影节获奖、版权交易等事件层出不穷。以电影产业为例,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新崛起的重要电影市场,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施行,中国电影作为文化名片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然而,中国电影“走出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歌舞剧导演陈维亚提出的,文化走出去需要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树立长期战略。去年年底,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策划指导,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共同搭建的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中国电影,普天同映”成立;日前,欧洲时报传媒集团和中国杭州中闻影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中欧影视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为中国文化进入海外主流电影市场进行了有益探索。
李家杰认为,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精髓与国际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例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中国应大力增进与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及文化借鉴。同时,“美国通过好莱坞宣传美国价值观,我们同样可以采用电影、音乐等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观,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甚至可以考虑在三大中国电影奖项外,单独设立文化奖项,以表彰及鼓励那些票房巨大,又极具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
借助传统文化更好传播中国价值,在两会期间被众多代表和委员提及,除最受关注的电影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表示,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京剧艺术应当走在最前列。“真切希望国家能以更高规格、更大力度,推动‘国粹’京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感动更多民族,影响更多人。我认为应将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突破口,同时,向京剧艺术的对外推广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支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认为,中国不缺好的故事,当务之急是要学会“世界语”,学会国际语境“转码”。他举例说,李安在拍摄《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片时做的首要功课是与外籍编剧充分脑力震荡,探究出用外国人能听懂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模式。去年国内收获24亿元票房的电影《捉妖记》,北美票房差强人意,说明我们在“语境转换”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如何用世界听得懂、看得懂的方式来演绎、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大国实力是我们在‘十三五’时期要完成的一道必答题。”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认为,中国文化海外落地还面临三大“痛点”:一是我国电视台节目很难在海外播出,中国文化影响难以发力;二是国内文化企业没有海外落地管道和平台,难以形成有效文化传播和渗透;三是海外用户上网观看中国文化节目网速极慢,成为最大的技术障碍。而互联网生态经济能有效破解这些难点,在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技术装备方面,互联网生态经济的创新技术可大幅提升中国文化的海外落地能力。互联网拥有无疆界、低成本、受众广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创新在全球传播中突破各种阻碍和技术瓶颈,建成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坚强技术平台。在内容触达方面,我国对外文化传播长期以来主要通过目的国和区域传媒开展,受限制多,影响有限。而具备互联网生态能力的中国企业针对美国、印度、港台等海外市场进行智能终端销售,让中国文化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可以推动文化传播从‘借船出海’迈向‘造船出海’模式,逐步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动权。” 继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写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之后,这一要求再次进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新华通讯社社长蔡名照分析认为,这既体现了对当前国际传播格局的清醒判断,也赋予我国对外传播战线新的使命。面对新形势,必须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创新对外传播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不断增强国际舆论话语权,更加有效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外传播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加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更加有效地传播好中国声音。”
与此同时,影视产业对政策扶植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并且细化。全国政协委员田刚在本次政协会上提出的关于消费品工业“走出去”的建议,也适用于影视文化产业。他提出研究制定《境外投资法》,明确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为企业跨境投资、收购并购等提供优惠信贷支持。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缓解境外投资融资困难。探索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减轻企业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实行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并建议,打造国际人才支撑平台,注重培养精通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强国际化人才储备和专家队伍建设。
培育工匠精神
技术与内容双向驱动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对于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张国立表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工匠精神,在关乎全局的宏观报告中,这个词非常接地气。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耐得住寂寞,不浮不躁。”当代观众对影视产品多样化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加剧,对影视文化生产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影视从业人员更需要以“工匠精神”提供让百姓满意的精品和服务。
以电影业来说,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陈建国看来,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存在不容忽视的价值引领问题。有的过于注重票房,往往只考虑俯身迎合,却忘记抬头引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陈凯歌认为,“一个国家的电影艺术水平是国家的脸面,我们的梦想是创造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电影工业。”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更多行业人士从技术与内容两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关照。
中国影视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引来大量热钱涌入,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出现不少粗制滥造之作,以及从业人员专业度欠缺、内容原创力不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冯小刚提出要建立影视技工学校的建议。他认为,我国的电影工业依旧薄弱,与好莱坞存在巨大差距,这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还体现为专业素质的不足。此外,电影拍摄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出现大量影视专业技工缺口。“中国电影一年有700部至800余部产量,单说照明这个工种,就意味着一年有七八百个剧组可以提供就业岗位,电视剧每年产量3万集,按一部电视剧30集来算,就是1000个摄制组,意味着有1000个照明师的就业岗位,这还不算电视台的摄制组。”针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冯小刚计划与成龙、张国立成立一家影视技工学校,“类似蓝翔技工学校”,培养服装、化妆、道具、照明等专业人才,以期解决中国电影最基础的问题,“一是解决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给年轻人提供多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二是培养电影摄制专业技工,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水平。”
如何补足短板,陈建国也从三方面给出建议。首先,追求高票房和高品质的统一。主旋律电影面临的市场挑战比商业电影严峻得多,更需要精雕细刻,更需要名家参与,也更需要大规模宣传,成本也更高。因此建议通过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这类电影的补贴比例,加强部门协调,增加这类电影的院线排期,加强在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影评的组织与引导,鼓励机关单位和学校集中组织观看;其次,培育和扩大健康的电影市场。现在电影观众的主体是年轻人,中老年人很少走进影院,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电影,建议利用每天上午影院闲置时段,低票价放映适合中老年人观看的电影。同时鼓励电影创作人员多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影片,满足多层次年龄观众需求;第三,大力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国电影节。建议国家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引进国际知名电影节在中国举办,为中国电影成批量走向国际提供契机。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和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电影节,扩大中国电影在全球的话语权。
此外,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行业原创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兴东认为,当下文艺原创疲軟主要是因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改编的多了,原创的少了;模仿的多了,创新的少了;离银行近了,离生活远了;离网络近了,离群众远了。”就此,他建议:第一,全面提高保护原创的法度,加强打击侵权的力度。第二,提升尊重原创的温度,体现内容为王的高度。“原创虽居幕后,但内容为王,原创为首,其艰辛的发明和艰苦创造的成果,是整个文化产业链条的命根子,理应受到尊重。如今,影片成功重导演、崇明星,媒体热衷于炒作明星,关注表皮,而无视根本,漠视原创。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民族,享受文化作品,应怀有饮水思源的社会良知,崇尚创新从尊重原创开始。”第三,原创享有衍生产品的额度,才能克服有数量无质量的创作态度。“只有保障原创的智慧成为永久的实惠,才会有十年磨一剑的精品问世。”第四,作者扎根生活的深度,决定原创质量的精度。“应加大扶持作者深入生活,孵化原创,重奖原创。”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完善法律环境
随着影视作品影响力的日益提升,版权纠纷、商标诉讼等事件也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一年。对影视行业来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表示,版权保护的不完善不但导致侵权盗版猖獗、版权价值不能有效实现,还直接打击了创作和创新的积极性。
进入2016年,加强原创能力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但无论是内容所有者还是相关政策制定者,都需要从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完善法律环境等方面入手,以确保原创力能够持续、良性地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李玉光表示,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品牌的竞争是市场的竞争,核心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无论是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必须打造和建立起包含有知识产权的品牌,提高品牌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应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制定企业的品牌战略,将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纳入到建设知名品牌的全过程。
以影视剧来说,制作机构必须要加强对原有作品或剧本的版权审查。在签订版权合同前,应审查作品或剧本的版权权属是否明确,如存在多次交易的,应审查其版权链是否完整、清晰。
导演郑晓龙认为,针对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首先要提升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公安系统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同时各部门应联合起来,严肃打击盗版。
对于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环境,王兴东认为,应全面提高保护原创的法度,加强打击侵权的力度。只有全面执行《著作权法》和《伯尔尼公约》赋予作者的各项法定权利,才能激发创新活力,繁荣原创成果。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建议,可从五方面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第一,调整优化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模式;第二,修改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第三,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第四,加强知识产权法官队伍建设;第五,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利益意识。
企业在经营活动和建设品牌的过程中,需要市场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不能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使品牌的无形资产受到侵蚀。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有效和有力处罚,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环节,对维持社会和市场的公平公正能起到警戒作用。李玉光建议,要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订中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彻底改变知识产权案件诉讼中维权难的状况。对侵权者的惩罚措施不能只体现在罚款的数量上,而应重点打击其侵权的能力。对严重和屡次侵权者要限制其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尽快出台行业监管针对性强、力度更大的刚性条例:如关于进一步鼓励创新,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细则。要以霹雳手段及黑名单制度解决好节目侵权处置时软、慢、轻的问题。”“适当提高侵权法定赔偿上限,加大司法临时禁令的适用力度,针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广电总台原台长欧阳常林和马化腾表达了同样观点,均认为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