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化学特性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三个不同品种猕猴桃(海沃德、哑特和徐香)果实中的初级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共定性出76种化合物,包括氨基酸19种,糖类26种,有机酸11种,脂肪酸7种,TCA循环中间体6种,酚类2种,其他类物质5种.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发现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间具有明显的分离趋势,其中哑特与其他两个品种(徐香和海沃德)在PLS第一个主成分上具有分离趋势,海沃德和徐香猕猴桃在PLS第二个主成分上具有明显分离趋势.单变量分析筛选猕猴桃果实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哑特中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大多数有机酸含量较低;海沃德中单糖类含量最高,部分双糖含量较低;徐香中大多数有机酸和部分氨基酸含量最高,单糖含量最低.该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品种的品质评价及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在制革鞣制工段,由于皮胶原对一般铬鞣剂的吸收能力有限,约有30%~40%的Cr(Ⅲ)被排放于废水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对铬资源造成极度浪费.基于天然生物质水凝胶的可降解性、三维空间结构、比表面积大、具有致密官能团等优势,提出含铬制革废水的吸附治理及吸附剂-吸附质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天然生物质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为原料,戊二醛(GA)为交联剂,采用内凝胶法,在醋酸缓释的条件下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CS-SA)水凝胶.实验结果发现,当CS与SA用量比为1/3,GA用量为0.3 mL,且采用冷冻干
为探索和优化独活中蛇床子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蛇床子素提取工艺,又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蛇床子素最优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58 min,该条件下独活中蛇床子素的得率达到1.754%.筛选出最适合分离蛇床子素的树脂为LSA-21型,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浓度2 mg/mL、上样体积3 BV、上样流速2.5 mL/min、洗脱流速2.5 mL/min、洗脱体积14 BV,此时提取液中蛇床子素含量可由2.51%提高到28.76%.该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为软段,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通过进一步添加双酚芴(BPFL)反应合成一系列含Cardo环水性聚氨酯(WP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热重、力学、X-射线衍射、水接触角测定和纸张表面施胶等方法对制备的WPU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WPUS的BPFL含量为3%时,WPUS乳液的粒径增大至95.21 nm;膜的耐热性最大提高31.36%;水接触角提升32.13%.不同乳液对纸张表面施胶后与
以高定向热解石墨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得多层石墨烯,以及Ni、Y金属颗粒复合多层石墨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对上述多层石墨烯及Ni、Y复合多层石墨烯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分别将上述多层石墨烯及Ni、Y复合多层石墨烯加入聚α烯烃PAO6中,系统考察分散液对GCr15自配副界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球磨法能够制备多层石墨烯,同时,Ni、Y金属颗粒能够与多层石墨烯形成纳米复合结构.GCr15钢自配副在聚α烯烃PAO6油润滑条件下,向油中添加多层石墨烯及Ni、Y复合多层石墨烯后,
谐振类变换器通常采用变频调制方式稳定输出电压,针对模型电路寄生参数变化、输入电压变化、负载突变会造成变换器输出电压不稳定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将模糊控制与自抗扰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稳定输出电压,提高系统鲁棒性.研究了LLC谐振变换器的小信号增益受负载和开关频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引入模糊逻辑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推理,将系统模型的未知部分和外部干扰定义为总扰动,然后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总扰动,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将总扰动消除.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模糊自抗扰控制的可行性,当输入电压叠加幅值为30 V的随机干扰时,输
玉米芯是一种农林废弃物,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途径之一是组分分离.利用低浓对甲苯磺酸(p-TsOH)预处理脱除玉米芯半纤维素,然后利用高浓p-TsOH处理提取玉米芯纤维素,考察了p-Ts O H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玉米芯纤维素纯度和得率的影响,并且采用SEM、FT-IR、XRD对玉米芯纤维素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表明,经过低浓p-TsOH预处理,半纤维素的脱除率达92.44%;玉米芯纤维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TsOH浓度为80 wt%、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时玉米芯纤维素的得率为34
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豆渣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其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可省去常规木材纤维原料的蒸煮工艺,直接提纯纤维素并制备纳米纤维素.本文研究了一种简便的DES预处理方法结合TEMPO氧化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结果表明,TEMPO氧化后的纳米纤维素(TOCN)平均粒径为13.1 nm,粒径分布均匀,羧基含量高(1.723 mmol/g纤维).与DES预处理纤维素纤维(DCF)相比,紫外线透过率提高约50%,有更好的分散性.总体而言,豆渣CNF的简易和低成本制备为纳米纤
针对现有试井模型未考虑多层断控岩溶油藏层内纵向流动,难以准确分析各层物性和产量贡献差异的问题,本文扩展Kazemi模型提出三重介质油藏物理模型,建立考虑井储和表皮的多层多重介质三维渗流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求解,得到多层断控岩溶油藏试井典型曲线,提出针对多层断控岩溶油藏的层间地层系数比(βm)和层间储容比(ωm)分析各层产量贡献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流动阶段的分层产量贡献近似等于βm,后期拟稳态流阶段的分层产量贡献近似等于ωm;表皮系数Sm的影响导致对应层的产量贡献降低,但不会影响后期拟稳态流阶段
研究了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宁夏灵武地区煤泥和石英砂反应过程影响,探讨了SiC晶须生成机理.结果发现反应生成SiC晶须主要有纳米晶须、珠串状结构、层片堆积状和柱状堆积几种形貌,晶须生成取决于物质传输距离.烧结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促使了纳米SiC晶须和珠串状形貌演变为层片堆积状和柱状堆积形貌.本文研究成果对于煤泥在SiC陶瓷方面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和理论支持,实现了煤泥在高性能陶瓷方面应用.
语义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重要的一环,其核心是对图像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分类与定位,需要耗费巨量计算资源.针对经典网络参数多且分割速度慢的问题,本文基于MobileNet v2提出一种轻量级的图像语义分割网络.首先,将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2与空洞卷积相结合作为语义分割的特征提取网络.其次,提出条形注意力模块以捕获更多上下文信息,并利用池化来降低计算成本.最后,以类内与类间关系作为约束条件设计了新的辅助损失函数,提升网络的判别能力.建议的网络能够权衡计算量与分割精度之间的关系,并能以较小的计算成本捕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