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瓣重建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设计了一种保留血供的短长度回-结肠顺向套叠乳头人工回盲瓣,动物实验(流体测压、肠道菌群、组织学)结果显示,该人工回盲瓣术后结构完整,血供良好,无明显萎缩退化,均维持有良好、持久的节制小肠排空和阻止结肠逆流的功能。临床应用7例,均获满意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对40例重型颅脑伤病人伤后7天内脑脊液钙调素(CaM)及乳酸含量检测,探讨二者的变化与继发性脑损害的关系及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治疗作用。结果:CaM及乳酸含量在伤后24小时内迅速增高,分别为正常值的8.11及2.86倍(P<0.01);以后逐渐下降,伤后7天,CaM值仍高于正常值(P<0.01),乳酸含量恢复正常(P>0.05)。伤后24小时内,脑挫裂伤或合并血肿者CaM及乳酸
本文研究全肠外营养(TPN)对腹腔感染老年大鼠的营养作用,以及不同热量、不同糖脂比例TPN支持对机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感染老年大鼠应用TPN支持可维持体重,获得正氮平衡,增加蛋白质合成。老年大鼠行TPN支持时应较成年大鼠减少热量给予。脂肪乳剂占非蛋白热量40%组脂肪的代谢、利用优于50%组。
本实验在大鼠上创立了肝/小肠整块和分别联合移植两种动物模型。比较二者的实验结果显示:肝/肠分别移植组无论在手术技术、热缺血时间、无肝期还是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存活率上均优于整块移植组。故认为分别移植是研究肝/肠移植术后免疫反应的较好术式。
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高,鉴别诊断困难。本研究对68例肾移植病人作了83次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检测,发现ATN和急性排斥反应均表现摄取慢而少伴皮质滞留,但后者同时有明显肾肿大及灌注异常;超排和急性加速性排斥肾不显影、显影不清或为 "负影" ,严重ATN时也可显影不清,但血流灌注尚可;灌注期及摄取早期肾实质内放射性稀疏区是上尿路梗阻的典型特征;CsA肾中毒则以摄取障碍
我们在6组不同制备方法中,筛选出了一种能够扩张大隐静脉的方法,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描述了该方法中管径、血管内压力、血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管径扩大的贡献率。本文为临床实用和方法的探讨提供了实验数据。
期刊
期刊
将160例择期胃手术病人随机分二组。Ⅰ组为术后不插胃管组,Ⅱ组为术后插管胃肠减压组。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相近(P>0.05),无吻合口漏、急性胃扩张等并发症。Ⅱ组病人肺部感染明显增多(P<0.05),且插胃管后病人均感鼻咽部不适、恶心、术后早期不便下床活动等缺点。因此我们认为,择期胃手术后无须常规行胃肠减压,安全可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