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主人民宿以原生建筑复兴山地部落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黔东南地区高速公路、高铁的建设与外面的世界建立了连接,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凝望设计别致的古寨木楼,聆听清澈嘹亮的古调长曲,仿佛进入了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触摸到黔东南苗侗风情的真实肌理。

  当榕江的年轻人纷纷离开这片土地外出务工,当村寨里越来越多木头房被拆除时,却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正把这儿变成归隐地,各式各样带归隐性质的民宿纷纷开张。
  在雷公山保护区内有家永不开张的民宿:来自深圳的企业家在这里建了一栋名为“大傍宿雾”的网红木头房,但企业家却不打算让民宿营业,因为他只想自己好好地在雷公山内修养生息。
  在榕江风景最美的大利侗村,有一对来自贵阳的夫妻,租下一栋民宅后,花了20万把民宅改成民宿。虽然每个月只接待几位旅客,但对他来说,开民宿不为挣钱,只是希望在大利的原生态被破坏之前,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个见证者。
  ……
  如今的榕江大地,民宿潮汹涌。而最引人关注的则是榕江县宰麻镇上寿村的“主人民宿”。因为这民宿是全体上寿村民们众筹而来的,一栋众筹而来的民宿,让整个上寿村村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东经108°62’,北纬26°13’标记着一座被稻田和溪涧隔绝了几乎一切现代化建设的村落——榕江县宰麻镇上寿村(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区。而整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2016年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最后的原生山地部落。
  恍如穿越的山地部落,既食人间烟火气,又得日月星辰光。而与美好同在的是交通的幽蔽。过去5年间,国家基建倾力贵州:贵广高铁在榕江设站,厦蓉高速、荔榕高速、剑榕高速、雷榕高速全面建设……这方只传诵于少数冒险者间的神秘疆域,与外面世界建立了连接的可能。
  这里有淳朴的民风和绝佳的旅游资源:上寿村不远处的山谷中,有36道错落的瀑布;这里还有保存完好的乡村侗戏班,至今还传唱着最传统的侗家文化……
  这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却从来未利用起来,对村庄经济产生不了任何推动——上寿村,至今是极度贫困县榕江县最贫困的村庄之一。
  基于对这片苗侗祖源土地的敬畏,基于对多元文明的尊重,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浪潮中,榕江县政府正在尝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把握好与乡村相处的尺度,以极具温度的“政府力”,参与到乡村复兴建设中,在共建过程中彼此启发体恤,也彼此克制,共同探索政府与乡村最恰当的连接点。

我们不可能摘月,我们要月亮奔我而来


  与星月为邻,与古树瀑布为伴,于家中俯瞰八方山林……上寿村民拥天地之大美,也修得一身风骨,一如秀岭鸟高琴(上寿村的侗语发音)所传达出的辽远与高亢。在祖祖辈辈与自然的博弈中,上寿侗寨人还天生具有极强意志力,守望相助。面对物质的极大匮乏,村民在自发寻求村庄振兴的路径。



  “真正的家园在乡土”,而村庄本身也应思索,并梳理城市与乡村相处的尺度,有选择地使用城市的智力支持,在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中,探讨出属于侗寨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保留祖辈相传的农耕文明,存续侗寨传统风物。
  基于此,榕江县政府请来了乡建实践者梁军作为上寿民宿项目顾问负责人。从建筑设计审美与功用的立场,提炼出乡村振兴的第一切入点,并与设计团队在村寨内辗转考察,最终在村民吴方勤的家中,找到领略上寿村的最佳观景点。
  于是,一栋由设计师智力支持,村民自筹自建的民宿,正在从图纸成为现实。上寿村原住民积淀千百年来的情感、艺术、文脉,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这栋民宿之中,而非外力的直接介入,也使上壽民宿最大程度延续了民居建筑的价值和精神。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上寿,要多维度考量山地部落的重生,发现村落内部上升的原动力,塑造村落文化共同体,从侗寨特有的生活方式传递文化内涵。

上寿侗寨:“物”与“精神”


  “原生山地部落”这个词,与都市文明遥遥相对,天然涵盖了异域、遥远、纯净、原始、陌生等色彩。
  因交通闭塞,当地榕江县城人对上寿也知之甚少。云雾缭绕的上寿村,山水秀丽,隐藏了一百多条瀑布,有古树,有稻香鱼。仅有121户人家,男耕女织,老人长寿,听侗戏,吹芦笙,做侗绣,民风非常朴实,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上寿人从未想过离开,这里是苗侗祖源之地,四面环山,有未被“改良”过的民俗和歌谣,有先人们敬畏的瀑布银川,世辈承袭的土地文化,一旦离开,就再也寻不到根。
  上寿村121户人家中便有63户贫困户,人均0.53亩稻田是全寨人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寿不仅保存了好山好水,也保存了纯朴而坚韧的心。村人为自己谋得一份副业——每年岁末12月,全村庄的青壮年翻山路行至县城,再乘搭近20小时的火车到广东,为当地农商砍甘蔗挣些体力钱。此一去三四个月,来年回家恰赶上立春,又开始新一年的耕种。春去秋来,每逢春节这个村落从没团圆过。


组图:来自贵阳的夫妻,租下一栋民宅后,花了20万把民宅改成民宿。这是一幢有温度的民宿,承载着年轻夫妇的诗和远方,同时又是深度体验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绝佳场所。

  2016年国家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上寿村终于通路。那一天,上寿人穿上最好的衣服,敲锣打鼓,以最盛大的礼仪迎来驶入村的第一辆汽车。
  自那一天起,有零零散散的游客开始发现这块绝美之地。上寿村是藏在深山里的国家5A级景区,因交通不便鲜有人知,过去即便有些不辞辛苦想饱览山水的游客,也常因配套不足而止步——上寿没有一家可为游客落脚的酒店,更没有为游客准备的餐饮、向导等。村民想改变这一切,但无从下手。山地部落的文化和风景始终只能是少数冒险者口中的奇谈。
  2017年9月,村里来了一个团队,是政府请来给县里作乡村建设的顾问专家,梁军。梁军去了一趟瀑布群,回来后,十分兴奋地提议,由村民共建家乡,先要建一个民宿,以后还要建村里的书屋和工坊……



  把民宿盖起来,把去瀑布的路修好,把村寨建设好,是改变这贫困生活的盼头。以往一直无从下手的想法,一下子被理出了思路。村里开了会,很快下了一个极大的“赌注”:今年不再去广东砍甘蔗,全村人都留下来义务做工人。这意味着每户人家都将损失近小半年的收入,要过一个紧巴巴的年。
  人力问题解决了,建设民宿所需大量耗材仍亟待采购。于是村民又开了集资动员大会,10个村民带头入股,大家你三千我五百,现场一共筹得一万块钱。这笔钱,成为了民宿的启动资金。为了项目能顺利推进,榕江县政府借款20万给上寿村作为项目维持资金;与此同时,当地还在“榕江旅游”等公众号平台通过网上众筹、客房预售的方式,让众多榕江人参与到民宿建设中来……


组图:层峦叠翠,依山而坐,青山竹林苍翠环抱。2009年,小桥偶然随朋友的一次出游来到榕江,他被这里原始的自然景观以及淳朴的风土民情深深吸引。由于长期饮食习惯的不合理、不节制,导致他的家属朋友患病的越来越多,他开始寻找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逐步放下公司的一切,在深山打造了一座名为“大傍宿雾”的民宿。


组图:青曼,是“主人民宿”的发起人。一栋众筹而来的民宿,让整个上寿村村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让主人吴方勤的一家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一栋民宿让一个村庄成为整体


  经过辗转考量,在梁军老师的建议下,第一栋民宿最终选在了吴方勤家。
  吴方勤,今年39岁,家有两老一妻三小。当外出砍甘蔗的务工浪潮席卷村寨的时候,唯独吴方勤选择留在村里,守在家人身边,养牛拉马,耕种一亩三分田。村民说,全村最好的米酒就数他们家的。之所以上寿村第一栋民宿最终选择吴方勤家,除了主人家房屋的位置优势之外,吴方勤身上代表了侗寨文化里的守望与情义。
  自从主人吴方勤把自己的房屋拿出来做民宿的那天起,吴方勤的人生便和民宿成为了整体。从上寿村全体村民参与众筹开始,整个上寿村村民都成为了民宿的股东,一栋民宿成为了一个村庄的粘合剂,而政府借款、网上预售的火爆,则显示出上到政府、下到百姓对这家民宿的信心。
  上寿村的第一栋民宿在全县人的注视下,通过上寿村民的手一点点成型:民宿的第一批木材刚刚卸下,第一块砖墙正在手中垒起……它接纳着上寿人的温度和愿力。



  吴方勤说:“到民宿开业那天,我把家里埋在地下的酒挖出来,招待全村人喝上一顿。”而村民们则对民宿满怀期待:“如果村里的民宿建好了,每年参加‘百瀑节’的游客就可以在村里住下来,夏天上寿就真的变避暑胜地了。住的人多了,避暑的人流动起来了,消费就起来了。”
  原来,距上寿村不远的山谷中,有几十道瀑布。这些瀑布和山谷里的原始风情,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来参观,每年政府都会在这里举办“百瀑节”;而上寿村因为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每年夏天这里的温度比榕江县城要低四五度。但因为这里没有住宿和餐馆,来此的游客虽多,但却无法产生消费。上寿村虽然守着这金饭碗,却一直是极度贫困村。上寿民宿项目负责人梁军在给村民开动员大会時说:“在那些生养你的地方、谋生的地方,你都是索取者,你不可能对自己一味索取的地方产生感情。除了索取,人还必须营造,营造者才能找到精神家园,那是最终的乡土。”
  这句话击中了榕江全体村民的心。村民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只能成群结队的远赴外地砍甘蔗。几十年来,这个村庄变成了一个“从来不过春节的村庄”。民宿建好后,就能留住那些游客。当游客住下来了,就能带动村民脱贫。这样,村民们就都能留在村里。只有当村民们都在村里生活,唱侗戏、跳芦笙舞、做刺绣这些原生山地部落的日常生活才能得以留存。
其他文献
“革命”一词通常很少会和“厕所”联系在一起。不过在我们讨论的这个场景下,它们却是极度契合的。人们一般将“革命”理解为生活方式的巨大且顯著的变化。而厕所的革命则意味着开发创新的可持续设计,形成新市场,并围绕厕所使用这一话题和城乡社区共同制定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  厕所变了样,生活大不同。厕所革命打开的新世界,值得各方期待。
期刊
龙潭剧社正在演出大幕戏——朱砂记  “角Er”,一个很有魅力和吸引力的词儿,一个有着成功者姿态的符号,一个富有标杆意义的目标,一个具有理想色彩的称谓。“角Er”一般是指戏曲行内有绝活的演员的尊称,古时是针对戏曲界内比较有名气人物的尊称,保留至今也延伸到各行各业,专指在各行各业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人物。  再好的“角Er”也只能是一部戏的一个“角色”。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概念是从戏剧舞台用语中借用过来的。
期刊
平仄几何动态雕塑,将实木与几何体相结合,能够适用于各种家居场景,既将西方美学理念运用到东方居饰的设计中,又赋予其一种别样的生活趣味。  近些年来,以傳统工艺融合当代设计的探索尝试在设计界形成了一种风潮,并由此引领了当下一股新的审美与生活风尚,传统艺术、工艺与当代设计的各类跨界合作使二者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和对传统文化多重维度的诠释与表达。在这背后,是许多设计师、
期刊
关键词:微透析;外用制剂;体内外评价;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11.05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1-0106-03  内病外治是中医理论精髓之一,经皮给药又是中医主要的外治方法之一。经皮给药可以避免胃肠道刺激、避开肝脏首关效应,同时能够在病变部位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质量浓度,近年来受到
期刊
非遗文化中的传统工艺,离不开保护传承,更离不开创新转化。转化为现代生活所需,传统工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可以说,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的核心转化力量。创意设计可以把传统手工“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综合创新,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促进传统手工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提升手工产品品质,丰富手工产品形态,延伸手工产业链条,拓展手工业态的发展空间。传统工艺与设计融合的民生与文化价值  手工业与农业曾经是支
期刊
在中国三江并流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除了雄俊的风光和美味的佳肴之外,少数民族的村落农家里,已开始悄然无声地出现了生态卫浴设备。  2015年1月起,这里出现了一群专门跟茅坑“过不去”的人——“茅厕革命”先锋实验队。这是阿拉善SEE诺亚方舟生态卫浴设备团队。他们通过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推广安装生态卫浴,从源头有效控制农村水源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  这套组装式卫浴设备面积有7.2平方
期刊
左页图:联合国曾有报告指出,15%世界人口处于根本没有卫生设施可用的生活环境,在印度约有6.5亿人仍是露天排便,占了全世界露天排便人数的60%。  厕所,进行生理排泄和处理排泄物的地方,食物经由身体消化吸收之后的出口。毫无疑问,厕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卫生设施,但似乎它又是一个常引以为讳的名词,人们历来重视“入口”而轻视“出口”,耻于谈厕,也极少谈厕。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每年的11月19日为
期刊
水墨梯田——多依树,拍摄于云南.元阳县,拍摄时间2012年1月。  一个高中生,尤其是一个女高中生,其生命绝对是刚刚进入青春芳华的花季,而与之相配的也绝对是少女情怀中的诗与远方。其实,这早已不是单单青年人亢奋与激情的选择,她早已是现代社会中人人所钟情、向往的精神领地和生活方式。纵观“90后”少女们的诗与远方,犹如百花园,更是多种多样,更加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但其内心完全一样,在自然世界面前,一切都
期刊
上坪古村水口区域改造后全貌。耕读传家 深山里的千年古村落  上坪村位于福建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这里是武夷山脉中段东麓,西面与江西省黎川县接壤,村子四面环山,是山间一处盆地,即便是现在,从县城到这里的交通也不算十分便利。但在明清时期,闽赣之间的一条官道从这里经过,处在深山之间的上坪成为政府官员、商贾小贩往返建宁和江西之间的一处重要驿站,村落迅速繁华起来,至清乾隆年间,村里的人口已经增至3000余人。
期刊
2008年,尧告村的村民去地里干活常带着土枪。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的纪实摄影实践全面展开。直到2000年,从语言形态来说,图片故事讲得最多。那时的报纸杂志全部有图片故事的版面,使得整个20世纪90年代图片故事成为中国摄影一个最大规模的样式。而图片故事基本上就是线性叙事,在需要表现一个更大结构的叙事时,这种方式就出现了问题。  中国纪实摄影最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群研究,二是区域性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