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历史记忆,有时是一本书,一个古迹,抑或一件文物。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作为“古越三绝”之一的会稽铜镜,传承于春秋战国越国的青铜铸冶技艺。发展至汉代,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已成为全国青铜镜制造中心,所铸铜镜被誉为会稽铜镜。直至明末清初,由于照面饰容更清晰的玻璃镜出现后,青铜镜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铸造青铜镜的技艺也濒临失传。然而,总是有那么一些能工巧匠慧眼识宝,钟情于自己生活的城市,其所蕴含的浑厚历史文化内涵,潜心研究传承能体现城市文化特征的工艺美术品。
马彼得就是这样一位秉承会稽铜镜古法铸造技艺的铸镜大师。
马彼得,男,1971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在2013年获得“最具影响力的绍兴工艺美术民间艺人”称号,入选《越中名人谱》。1995年始,他在继承祖辈传统铸镜工艺的基础上潜心研制,对会稽铜镜的创新发展进行大胆尝试。历经无数次的试铸,2000年,终于铸造出第一面光亮可鉴的会稽青铜镜。其所浇铸的青铜镜纹饰镌秀精致,形制古朴端庄,向恢复会稽青铜镜的古法铸造工艺迈出了第一步。
2009年,马彼得利用铸造应力原理,成功铸造出失传千年的“透光”青铜镜,复原了“铸造成因,研磨透光”的汉代“透光”镜铸造绝艺,揭开了透光镜缘何在阳光照射下,镜面反射出镜背纹饰的千古之谜,这在国内青铜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铜镜,亦称青铜镜,指铜锡合金浇铸的镜子,古代人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品,是玻璃镜的前身,属于中国青铜器炫丽文化之一的工艺美术品,凝聚着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见证了人类各历史时期的冶铸工艺、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
铜镜由形制、镜面、镜背、镜钮、纹饰、铭文、镜边等构成。铜镜的基本功能是照容,但人们赋予了铜镜更多的精神内涵,从儒家、佛教、道教诠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成为中国独特的镜文化现象,如破镜重圆、以史为鉴、心智为镜等。此外,铜镜还被人作为陪葬品,在考古学研究中,出土铜镜往往作为考古断代的标准器物之一。因此,铜镜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镜像,备受人们的青睐和珍藏。
据《绍兴县志》记载,“绍兴会稽铜镜铸造于战国,汉至三国,成为全国制镜中心”。绍兴西施山遗址出土的战国铜镜,是目前浙江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实物例证。在国内其他地方,包括绍兴,出土了大量会稽铜镜,如东汉伍子胥画像镜、东汉环状乳半圆方枚神兽镜等。日本考古学家梅原末治先生在1939年出版的《绍兴古镜聚英》,为中国铜镜研究的代表性专著。考古学家王士伦先生撰写“会稽铜镜”中,阐述了会稽青铜镜以画像镜、神兽镜、龙虎镜为代表的艺术特征和铸镜工艺,彰显了会稽铜镜在中国铜镜史上不可磨灭的特殊地位。
谈起会稽铜镜的铸造过程,马彼得颇有一番酸甜苦辣滋味。马彼得出身于铜匠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铜器的铸造过程。早年,其祖父离开绍兴马山农村,赴上海拜师学艺,后在上海开有一家“马氏铜行”加工店,手工铸造铜勺、箍桶卷、烫婆子等铜器生活品。马彼得在他年幼时,喜把玩其祖父收藏的古铜镜,慢慢被铜镜背面精美纹饰所吸引,从而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1995年,马彼得还是一位建筑商人。当时,他瞅准了礼品市场的商机,从建筑业中脱身而出,创办了一家礼品商行。从这一年起,恰如命中注定,他与会稽铜镜不期而遇,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次,马彼得在查阅相关铜镜古籍时,知悉会稽(今浙江绍兴)曾是全国青铜镜制作中心,这让马彼得欣喜不已,更让他惊诧的是有一种能透光的青铜镜,却发现其铸镜工艺几近失传,当时,他第一时间就萌生出复制青铜镜的念头。在马彼得看来,如果他自己能制作出铜镜,既是对“马氏铜行”家族手艺的传承创新,也可以将传统青铜镜铸造工艺传承下去,就这样,马彼得踏上了仿制古代会稽铜镜的漫漫征途。
然而,残酷的现实摆在马彼得面前。他所浇铸的青铜镜,要么是铜锡合金熔液浇铸不到位,产生裂纹或气泡;要么是磨镜时,镜面照人呈变形状态。显然,光靠他幼小的浇铸记忆远远不够。于是,马彼得一边从书上汲取冶炼知识,另一边向熟悉青铜浇铸工艺的父亲请教铜合金浇铸技艺。经反复试制浇铸,一道道攻克了铸造青铜镜过程中各种技术难关,马彼得终于运用青铜镜古法铸造技艺,成功地仿制出近三十个品种的古代青铜镜。
但是,兴奋之后,马彼得却没有满足于现状,他要挑战的是更高难度的“透光镜”。透光铜镜被称为“魔镜”,是我国工艺美术历史上神奇的古代工艺品,其奇妙之处是在强光照射下,能清晰地把镜背图文名纹饰映照到墙上,仿佛光线穿过镜子一般。经过反复研制试铸,最终,“透光镜”也被马彼得复原成功。
为更好的弘扬发展青铜文化,马彼得创办绍兴市铭越青铜研究院,致力于挖掘研究会稽铜镜冶铸工艺。由其运用会稽铜镜古法技艺,铸造的各类题材青铜镜,已被全国多个城市选定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文化名片。
“我打算把绍兴悠久的人文景观元素,通过会稽铜镜古法铸造技艺,一面一面地用铜镜表现出来,弘扬古越文化,展示绍兴城市新形象。”马彼得说话间,眼光透着自信和睿智。
从马彼得成功铸造出第一面仿会稽铜镜,再到“透光镜”,并将运用其古法技艺,欲铸造绍兴元素的铜镜。这三步历程,充满艰辛和甘甜,执着和坚韧。让会稽铜镜荣归古越大地,重现辉煌,是马彼得心中的梦想。绵绵会稽山,清清鉴湖水,将见证着这位铸镜大师孜孜不倦探寻攀登工艺美术之巅峰。
马彼得就是这样一位秉承会稽铜镜古法铸造技艺的铸镜大师。
马彼得,男,1971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在2013年获得“最具影响力的绍兴工艺美术民间艺人”称号,入选《越中名人谱》。1995年始,他在继承祖辈传统铸镜工艺的基础上潜心研制,对会稽铜镜的创新发展进行大胆尝试。历经无数次的试铸,2000年,终于铸造出第一面光亮可鉴的会稽青铜镜。其所浇铸的青铜镜纹饰镌秀精致,形制古朴端庄,向恢复会稽青铜镜的古法铸造工艺迈出了第一步。
2009年,马彼得利用铸造应力原理,成功铸造出失传千年的“透光”青铜镜,复原了“铸造成因,研磨透光”的汉代“透光”镜铸造绝艺,揭开了透光镜缘何在阳光照射下,镜面反射出镜背纹饰的千古之谜,这在国内青铜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铜镜,亦称青铜镜,指铜锡合金浇铸的镜子,古代人照面饰容的日常生活用品,是玻璃镜的前身,属于中国青铜器炫丽文化之一的工艺美术品,凝聚着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见证了人类各历史时期的冶铸工艺、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
铜镜由形制、镜面、镜背、镜钮、纹饰、铭文、镜边等构成。铜镜的基本功能是照容,但人们赋予了铜镜更多的精神内涵,从儒家、佛教、道教诠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成为中国独特的镜文化现象,如破镜重圆、以史为鉴、心智为镜等。此外,铜镜还被人作为陪葬品,在考古学研究中,出土铜镜往往作为考古断代的标准器物之一。因此,铜镜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镜像,备受人们的青睐和珍藏。
据《绍兴县志》记载,“绍兴会稽铜镜铸造于战国,汉至三国,成为全国制镜中心”。绍兴西施山遗址出土的战国铜镜,是目前浙江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实物例证。在国内其他地方,包括绍兴,出土了大量会稽铜镜,如东汉伍子胥画像镜、东汉环状乳半圆方枚神兽镜等。日本考古学家梅原末治先生在1939年出版的《绍兴古镜聚英》,为中国铜镜研究的代表性专著。考古学家王士伦先生撰写“会稽铜镜”中,阐述了会稽青铜镜以画像镜、神兽镜、龙虎镜为代表的艺术特征和铸镜工艺,彰显了会稽铜镜在中国铜镜史上不可磨灭的特殊地位。
谈起会稽铜镜的铸造过程,马彼得颇有一番酸甜苦辣滋味。马彼得出身于铜匠世家,从小耳濡目染铜器的铸造过程。早年,其祖父离开绍兴马山农村,赴上海拜师学艺,后在上海开有一家“马氏铜行”加工店,手工铸造铜勺、箍桶卷、烫婆子等铜器生活品。马彼得在他年幼时,喜把玩其祖父收藏的古铜镜,慢慢被铜镜背面精美纹饰所吸引,从而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1995年,马彼得还是一位建筑商人。当时,他瞅准了礼品市场的商机,从建筑业中脱身而出,创办了一家礼品商行。从这一年起,恰如命中注定,他与会稽铜镜不期而遇,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次,马彼得在查阅相关铜镜古籍时,知悉会稽(今浙江绍兴)曾是全国青铜镜制作中心,这让马彼得欣喜不已,更让他惊诧的是有一种能透光的青铜镜,却发现其铸镜工艺几近失传,当时,他第一时间就萌生出复制青铜镜的念头。在马彼得看来,如果他自己能制作出铜镜,既是对“马氏铜行”家族手艺的传承创新,也可以将传统青铜镜铸造工艺传承下去,就这样,马彼得踏上了仿制古代会稽铜镜的漫漫征途。
然而,残酷的现实摆在马彼得面前。他所浇铸的青铜镜,要么是铜锡合金熔液浇铸不到位,产生裂纹或气泡;要么是磨镜时,镜面照人呈变形状态。显然,光靠他幼小的浇铸记忆远远不够。于是,马彼得一边从书上汲取冶炼知识,另一边向熟悉青铜浇铸工艺的父亲请教铜合金浇铸技艺。经反复试制浇铸,一道道攻克了铸造青铜镜过程中各种技术难关,马彼得终于运用青铜镜古法铸造技艺,成功地仿制出近三十个品种的古代青铜镜。
但是,兴奋之后,马彼得却没有满足于现状,他要挑战的是更高难度的“透光镜”。透光铜镜被称为“魔镜”,是我国工艺美术历史上神奇的古代工艺品,其奇妙之处是在强光照射下,能清晰地把镜背图文名纹饰映照到墙上,仿佛光线穿过镜子一般。经过反复研制试铸,最终,“透光镜”也被马彼得复原成功。
为更好的弘扬发展青铜文化,马彼得创办绍兴市铭越青铜研究院,致力于挖掘研究会稽铜镜冶铸工艺。由其运用会稽铜镜古法技艺,铸造的各类题材青铜镜,已被全国多个城市选定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文化名片。
“我打算把绍兴悠久的人文景观元素,通过会稽铜镜古法铸造技艺,一面一面地用铜镜表现出来,弘扬古越文化,展示绍兴城市新形象。”马彼得说话间,眼光透着自信和睿智。
从马彼得成功铸造出第一面仿会稽铜镜,再到“透光镜”,并将运用其古法技艺,欲铸造绍兴元素的铜镜。这三步历程,充满艰辛和甘甜,执着和坚韧。让会稽铜镜荣归古越大地,重现辉煌,是马彼得心中的梦想。绵绵会稽山,清清鉴湖水,将见证着这位铸镜大师孜孜不倦探寻攀登工艺美术之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