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秋时节,时晴时雨。走进铜梁区的西郊绿道,只见沥青铺就的彩色行道上,没有半点泥浆。
漫步其中,偶遇一位中年人哼着小调,惬意地蹬着自行车遛弯;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手牵着手蹒跚前行;路边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工人们正吆喝着将成捆的花木运上一旁的货车。远处山丘上,“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的白色标语格外醒目。
3年前,铜梁区在城区西郊规划了一条长60公里、宽7.5米的绿道环线,串联起了巴川、南城、太平、土桥、侣俸5个镇(街道)24个村(社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正是因为这条环道,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异色三角梅铺就就业路
走进铜梁区巴川街道八一社区,道路旁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大棚随处可见,幼苗区、扦插区和成品苗木区依次排列。
“我们同云南的一家三角梅龙头企业合作,引进三角梅进行生产、销售,用于私家庭院美化、城市公园景观造景、城市道路绿化和桥梁美化。”重庆玄天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铜梁旅投)产业项目负责人张毅介绍,“从云南引进三角梅后,我们又进行了培育和创新,现有红心樱花、五宝、热火桑巴、雪紫、柠檬黄等10余个品种。”
如张毅所言,在成品苗木的大棚里,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三角梅竞相绽放。
“我们基地不只培育花木,还打造了精品展览区,游客可以到基地进行参观。每个大棚外设有二维码,苗木上也挂有二维码,游客可以自行扫码购买。”张毅说。
谈话间,一群人有说有笑地涌进了大棚——原来是工人上班的时间到了。洒水、修枝、培土……工人们的动作麻利流畅。
“以前我们自己种地起早摸黑,还挣不了多少钱。现在都到基地来上班,不仅比以前轻松多了,离家还近。更重要的是,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们技术,鼓励我们回家也种植三角梅,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令狐荣君说。
张毅告诉记者,从去年4月筹备到今年5月开园,他们共解决了八一路社区100多户村民的就业问题,切实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接下来,他们还计划打造全国最大、品种最多的三角梅生产基地和三角梅主题公园。
主题民宿拓宽致富路
环道旁的西郊雅舍内,有一栋房屋很是特别。它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本是一栋普通的农舍,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雅致的民宿。
跨进高高的门槛,只见土坯墙上挂着上个世纪的挂历,摆放的桌椅闪耀着时间沉淀的油光,旁边的陈列柜上摆满了木制、竹制、陶制的生活用具。
“你猜这两块石板原先是用来干什么的?”张毅指着屋内竖着的两块锃光瓦亮的石板问道。
朝张毅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石板后面是一个饭厅,服务员正在铺平桌布,摆放餐具。
“这里曾是农户早年废弃的猪圈,经过改造,现在成了餐厅。这两块石板,就是以前的猪圈栏板,留下它们,好给民宿添一些农风和乡趣。”张毅打趣道。
“我们打造了西郊悠游花谷,除了三角梅基地,花谷内还有玫瑰基地和桂花基地,每个园区都有与之相契合的主题民宿。我们鼓励村民主动将农房改造为民宿,致力于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张毅说。
政策上对村民进行鼓励,硬件设施上亦跟进建设。在這里,道路硬化到门口,家家通了自来水、天然气,Wi-Fi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烟雨迷离如轻纱蒙蒙,一栋栋民居掩映其中。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不改变其原有形态,经过外墙改造和内里装饰,外景园林整改,铜梁就地完成民宿改造,探索出了发展本土农旅融合的新路子。
原乡文化增色乡村振兴路
“刘老师,您身体还好吧?”在西郊环道上的荷和原乡文创街内,张毅向坐在竹沁阁门口正编制竹制品的老人打起招呼。
戴着老花镜,正埋头用篾刀刮着竹篾的老人抬头招呼张毅坐下,两人热情地攀谈起来。
老人脚边,散落着编织了一半的竹制品。步入店内,背篼、筲箕、竹篮等古朴别致的竹编制品整齐地摆放在陈列架上,墙上悬挂的两张荣誉证书格外醒目:第六届渝西片区民间文艺作品展工艺类优秀奖、铜梁区2019年竹编技艺大奖金奖。
老人名叫刘玉国,铜梁区少云镇双堰村人,是当地有名的竹编高手。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竹工艺品,2019年5月,在政府的号召下,正在安享晚年的刘玉国来到文创街,开启他的“夕阳红”事业。不论天晴下雨,刘玉国总是神情怡然地坐在竹沁阁门口编制竹制品,成了文创街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政府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我肯定要好好展示,希望这些传统手工艺能得到好的传承和发展。”刘玉国说着,仍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
在荷和原乡文创街内,荷畔人家、龙灯彩扎基地、开英工作室等文化底蕴浓厚的特色小店依次排开。天虽下着蒙蒙细雨,但仍有不少游客穿梭其间,感受原乡风情。
时值深秋,已过了荷花盛放的季节,但“留得枯荷听雨声”未尝不是另一番趣味。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背后,是铜梁文化赋能的创新,更是传统旅游的华丽变身。
按照“串点成线、连片扩面”的工作思路,铜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绿道”向“绿网”深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绿道经济”,全面推进产业“接二连三”,让菜园变花园、产业园区变旅游景区,实现建设一条绿道、发展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紧跟政策,群众也用勤劳的双手画出了串联起一个个农业产业基地、乡村旅游景点的幸福同心圆。
汽车驶离西郊绿道时,烟云渐散,道路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的标语,愈加醒目亮堂。
漫步其中,偶遇一位中年人哼着小调,惬意地蹬着自行车遛弯;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手牵着手蹒跚前行;路边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工人们正吆喝着将成捆的花木运上一旁的货车。远处山丘上,“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的白色标语格外醒目。
3年前,铜梁区在城区西郊规划了一条长60公里、宽7.5米的绿道环线,串联起了巴川、南城、太平、土桥、侣俸5个镇(街道)24个村(社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正是因为这条环道,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异色三角梅铺就就业路
走进铜梁区巴川街道八一社区,道路旁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大棚随处可见,幼苗区、扦插区和成品苗木区依次排列。
“我们同云南的一家三角梅龙头企业合作,引进三角梅进行生产、销售,用于私家庭院美化、城市公园景观造景、城市道路绿化和桥梁美化。”重庆玄天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铜梁旅投)产业项目负责人张毅介绍,“从云南引进三角梅后,我们又进行了培育和创新,现有红心樱花、五宝、热火桑巴、雪紫、柠檬黄等10余个品种。”
如张毅所言,在成品苗木的大棚里,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三角梅竞相绽放。
“我们基地不只培育花木,还打造了精品展览区,游客可以到基地进行参观。每个大棚外设有二维码,苗木上也挂有二维码,游客可以自行扫码购买。”张毅说。
谈话间,一群人有说有笑地涌进了大棚——原来是工人上班的时间到了。洒水、修枝、培土……工人们的动作麻利流畅。
“以前我们自己种地起早摸黑,还挣不了多少钱。现在都到基地来上班,不仅比以前轻松多了,离家还近。更重要的是,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们技术,鼓励我们回家也种植三角梅,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村民令狐荣君说。
张毅告诉记者,从去年4月筹备到今年5月开园,他们共解决了八一路社区100多户村民的就业问题,切实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接下来,他们还计划打造全国最大、品种最多的三角梅生产基地和三角梅主题公园。
主题民宿拓宽致富路
环道旁的西郊雅舍内,有一栋房屋很是特别。它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本是一栋普通的农舍,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雅致的民宿。
跨进高高的门槛,只见土坯墙上挂着上个世纪的挂历,摆放的桌椅闪耀着时间沉淀的油光,旁边的陈列柜上摆满了木制、竹制、陶制的生活用具。
“你猜这两块石板原先是用来干什么的?”张毅指着屋内竖着的两块锃光瓦亮的石板问道。
朝张毅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石板后面是一个饭厅,服务员正在铺平桌布,摆放餐具。
“这里曾是农户早年废弃的猪圈,经过改造,现在成了餐厅。这两块石板,就是以前的猪圈栏板,留下它们,好给民宿添一些农风和乡趣。”张毅打趣道。
“我们打造了西郊悠游花谷,除了三角梅基地,花谷内还有玫瑰基地和桂花基地,每个园区都有与之相契合的主题民宿。我们鼓励村民主动将农房改造为民宿,致力于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张毅说。
政策上对村民进行鼓励,硬件设施上亦跟进建设。在這里,道路硬化到门口,家家通了自来水、天然气,Wi-Fi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烟雨迷离如轻纱蒙蒙,一栋栋民居掩映其中。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不改变其原有形态,经过外墙改造和内里装饰,外景园林整改,铜梁就地完成民宿改造,探索出了发展本土农旅融合的新路子。
原乡文化增色乡村振兴路
“刘老师,您身体还好吧?”在西郊环道上的荷和原乡文创街内,张毅向坐在竹沁阁门口正编制竹制品的老人打起招呼。
戴着老花镜,正埋头用篾刀刮着竹篾的老人抬头招呼张毅坐下,两人热情地攀谈起来。
老人脚边,散落着编织了一半的竹制品。步入店内,背篼、筲箕、竹篮等古朴别致的竹编制品整齐地摆放在陈列架上,墙上悬挂的两张荣誉证书格外醒目:第六届渝西片区民间文艺作品展工艺类优秀奖、铜梁区2019年竹编技艺大奖金奖。
老人名叫刘玉国,铜梁区少云镇双堰村人,是当地有名的竹编高手。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竹工艺品,2019年5月,在政府的号召下,正在安享晚年的刘玉国来到文创街,开启他的“夕阳红”事业。不论天晴下雨,刘玉国总是神情怡然地坐在竹沁阁门口编制竹制品,成了文创街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政府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我肯定要好好展示,希望这些传统手工艺能得到好的传承和发展。”刘玉国说着,仍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
在荷和原乡文创街内,荷畔人家、龙灯彩扎基地、开英工作室等文化底蕴浓厚的特色小店依次排开。天虽下着蒙蒙细雨,但仍有不少游客穿梭其间,感受原乡风情。
时值深秋,已过了荷花盛放的季节,但“留得枯荷听雨声”未尝不是另一番趣味。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背后,是铜梁文化赋能的创新,更是传统旅游的华丽变身。
按照“串点成线、连片扩面”的工作思路,铜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绿道”向“绿网”深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绿道经济”,全面推进产业“接二连三”,让菜园变花园、产业园区变旅游景区,实现建设一条绿道、发展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紧跟政策,群众也用勤劳的双手画出了串联起一个个农业产业基地、乡村旅游景点的幸福同心圆。
汽车驶离西郊绿道时,烟云渐散,道路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的标语,愈加醒目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