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定跳远在初中的体育教学当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立定跳远能为学生的腿部力量带来较大的进步,提升身体协调性,进而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另外,在中考的体育科目当中,立定跳远也是中考项目之一,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很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训练时却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的成绩难以上升。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用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三体育;立定跳远;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体育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占有较大比重,立定跳远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当中是必学内容。让学生欢声笑语当中完成这一项目的训练,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实践以及不断从多渠道吸收成功经验,找到最适合本班级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获得显著提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技术动作
技术动作是任何体育项目的基础,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在立定跳远中的基础动作,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立定跳远的成绩。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将立定跳远的四个技术动作,即“预摆、起跳、腾空、落地”进行拆解,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学生跳远动作参差不一。
站姿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起跳之前保持两脚开立,与肩膀保持相同宽度,膝关节及脚尖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让膝关节及踝关节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更舒服。而不是学生习惯性采用的“八”字型或两腿合并站姿。
预摆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两臂自然伸直,尽量不弯曲,以肩关节为双臂摆动的中心,并用自然的力度将双臂摆动至头顶上方,并稍微提脚后跟,双臂落下时,尽量向后摆,并使膝盖向前弯曲,从而在起跳前身体重心不断转移的过程当中产生惯性。
起跳与腾空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起跳时以双脚的前脚掌为发力点,用爆发力快速发力,起跳后,将膝关节尽量伸直,把身体尽可能的向上“拔”。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必太强调学生跳出的距离,让学生在不断重复中逐渐掌握起跳动作。
落地与缓冲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身体越过腾空的最高点之后将膝盖弯曲,并适当向上抬腿,在即将落地时保持平衡,避免因身体失去重心向前倾或向后仰而受伤的情况发生。
二、强化下肢爆发
下肢的爆发力是决定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想要让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显著的提升,从强化学生下肢爆发力入手,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训练效果。但在实际的训练当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式是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完善技术动作,以此来弥补体能上的不足,这样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立定跳远的成绩,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学生不断的重复同样的技术动作难免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引发学生的惰性,在训练当中偷懒,让技术动作的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大部分学生的训练场地是操场上的水泥地板或塑胶跑道,在落地缓冲时,难免会由于振动而使膝关节等产生不适,甚至疼痛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最后,一味的强调技术动作训练而忽视下肢爆发力训练的训练方法,能够提升的成绩是非常有限的,在学生在将技术动作完善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很难再有所提升。在训练的过程當中,为了让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有所提升,教师可以采用连续蛙跳、跳绳、短跑等方式与立定跳远进行有机整合的训练方式,避免过于单调的技术动作重复,并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教师再次过程当中应注意让学生额运动量保持在适中的范围内,不让学生因训练过度而出现过度疲劳的病理状态。
三、及时纠正错误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都有所不同,同时,学生在立定跳远的训练当中过于求“远”,使得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难免出现动作变形,失去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与完整性,从而起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向学生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走到每一名学生身边进行观察,将学生在技术动作方面犯的错误逐一记录,在训练过后,将记录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在下一次的训练当中,教师便能根据总结与归纳的结果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训练,着重改变学生在训练当中所使用的错误动作,并再次明确技术动作的重要性,确保学生不因动作不到位而受伤。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在学生未将错误习惯养成之前就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得到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通过不断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在不断的基础训练当中将技术动作完善;其次要强化学生的下肢爆发力,以多种形式的训练内容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并避免学生对训练感到枯燥;最后,要及时帮助学生纠错,确保学生能够受到最科学的训练,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初中体育立定跳远课堂教学创新探究实践初探[J].青少年体育,2019 (05):60-61.
[2]张前仓.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2.
关键词:初三体育;立定跳远;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体育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占有较大比重,立定跳远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当中是必学内容。让学生欢声笑语当中完成这一项目的训练,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实践以及不断从多渠道吸收成功经验,找到最适合本班级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获得显著提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技术动作
技术动作是任何体育项目的基础,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强化学生在立定跳远中的基础动作,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立定跳远的成绩。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将立定跳远的四个技术动作,即“预摆、起跳、腾空、落地”进行拆解,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学生跳远动作参差不一。
站姿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起跳之前保持两脚开立,与肩膀保持相同宽度,膝关节及脚尖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让膝关节及踝关节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更舒服。而不是学生习惯性采用的“八”字型或两腿合并站姿。
预摆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两臂自然伸直,尽量不弯曲,以肩关节为双臂摆动的中心,并用自然的力度将双臂摆动至头顶上方,并稍微提脚后跟,双臂落下时,尽量向后摆,并使膝盖向前弯曲,从而在起跳前身体重心不断转移的过程当中产生惯性。
起跳与腾空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起跳时以双脚的前脚掌为发力点,用爆发力快速发力,起跳后,将膝关节尽量伸直,把身体尽可能的向上“拔”。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必太强调学生跳出的距离,让学生在不断重复中逐渐掌握起跳动作。
落地与缓冲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身体越过腾空的最高点之后将膝盖弯曲,并适当向上抬腿,在即将落地时保持平衡,避免因身体失去重心向前倾或向后仰而受伤的情况发生。
二、强化下肢爆发
下肢的爆发力是决定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想要让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显著的提升,从强化学生下肢爆发力入手,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训练效果。但在实际的训练当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式是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完善技术动作,以此来弥补体能上的不足,这样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立定跳远的成绩,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学生不断的重复同样的技术动作难免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引发学生的惰性,在训练当中偷懒,让技术动作的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大部分学生的训练场地是操场上的水泥地板或塑胶跑道,在落地缓冲时,难免会由于振动而使膝关节等产生不适,甚至疼痛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最后,一味的强调技术动作训练而忽视下肢爆发力训练的训练方法,能够提升的成绩是非常有限的,在学生在将技术动作完善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很难再有所提升。在训练的过程當中,为了让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有所提升,教师可以采用连续蛙跳、跳绳、短跑等方式与立定跳远进行有机整合的训练方式,避免过于单调的技术动作重复,并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下肢爆发力,教师再次过程当中应注意让学生额运动量保持在适中的范围内,不让学生因训练过度而出现过度疲劳的病理状态。
三、及时纠正错误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都有所不同,同时,学生在立定跳远的训练当中过于求“远”,使得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难免出现动作变形,失去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与完整性,从而起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向学生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走到每一名学生身边进行观察,将学生在技术动作方面犯的错误逐一记录,在训练过后,将记录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在下一次的训练当中,教师便能根据总结与归纳的结果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训练,着重改变学生在训练当中所使用的错误动作,并再次明确技术动作的重要性,确保学生不因动作不到位而受伤。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在学生未将错误习惯养成之前就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得到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通过不断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在不断的基础训练当中将技术动作完善;其次要强化学生的下肢爆发力,以多种形式的训练内容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并避免学生对训练感到枯燥;最后,要及时帮助学生纠错,确保学生能够受到最科学的训练,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初中体育立定跳远课堂教学创新探究实践初探[J].青少年体育,2019 (05):60-61.
[2]张前仓.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