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变迁,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整个教育中,德育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受责难最大,集中地表现在长期以来德育的实效低,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普遍表现出道德上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在此,本文从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出发,详细探讨了中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
【关键词】德育;中学;学科教学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有力的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找准问题、弄明根源、理清思路、订好对策、分析问题,分析查找学校德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健全德育网络,强化德育措施,优化学生管理,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从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出发
从学科教学中,我们去们能归纳以下几点来进行探讨和解释。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能力培养。学校充分利用晨会、班会、集会,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如开展“我在祖国怀抱中成长”“汉藏民族一家亲”“幸福成长的的我们”等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勤奋、善学、乐思、创新”的学风。积极开展法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法制意识,切实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學生值日制,学生打饭制,以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2、加强形式多样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每周进行集体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每天下午利用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学生作品、健康、心理等教材课程,开展安全防范应急措施的演习活动。配合级有关部门,结合各类重大纪念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体验,组织学生上街进行“环保宣传”、“校园礼貌用语宣传”、“规范现代汉字写法的宣传”及“美化大街”“关心敬老院老人”等学雷锋重行动等实践活动。3、加强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足球等集训队。高度关注“安全”两字,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治安、食品卫生、地震防范措施 流感预防等教育,每学期对骑车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关心子女的交通工具安全和饮食安全,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多年来,学校无重大责任事故。4、加强家校联系的交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学校充分利用 家长,班主任 学生干部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的与家长进行手机短信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召开家长会,举办家教讲座,家教经验交流,表彰优秀家长学员,特别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组织开放日活动,通过多种渠道,畅通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沟通合作的网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另一个大要求 一个大的前提,所以笔者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以及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等问题中归纳以下几点的进行简单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不吝赐教。
一;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
1 以知识为载体。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2 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3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德育渗透是点滴浸润、无声无形的自然的过程。
二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般原则
1 知识性原则。德育渗透要遵循教学规律,按教学程序展开,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能离开教材知识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要把知识,能力、觉悟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 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情感对于道德认识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动力。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认识、体验和感悟产生道德情感,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2 随机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偶然事件本身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鲜活的材料,它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采用灵活的
处理方法,不失时机进行德育。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注意的问题
1 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
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需要借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
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要讲改革开放的意义,又要强调抵制思想侵蚀的必要性;既要赞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迹破坏的严重性等。让学生既为之鼓舞,又为之忧心。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中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加强德育措施,优化学生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建设及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一定要注重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品德、文明素养、心理健康、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行为规范等方面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渗透,不能忽视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赢。
【关键词】德育;中学;学科教学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有力的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找准问题、弄明根源、理清思路、订好对策、分析问题,分析查找学校德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健全德育网络,强化德育措施,优化学生管理,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从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出发
从学科教学中,我们去们能归纳以下几点来进行探讨和解释。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能力培养。学校充分利用晨会、班会、集会,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如开展“我在祖国怀抱中成长”“汉藏民族一家亲”“幸福成长的的我们”等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勤奋、善学、乐思、创新”的学风。积极开展法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法制意识,切实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學生值日制,学生打饭制,以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2、加强形式多样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每周进行集体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每天下午利用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学生作品、健康、心理等教材课程,开展安全防范应急措施的演习活动。配合级有关部门,结合各类重大纪念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体验,组织学生上街进行“环保宣传”、“校园礼貌用语宣传”、“规范现代汉字写法的宣传”及“美化大街”“关心敬老院老人”等学雷锋重行动等实践活动。3、加强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足球等集训队。高度关注“安全”两字,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治安、食品卫生、地震防范措施 流感预防等教育,每学期对骑车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关心子女的交通工具安全和饮食安全,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多年来,学校无重大责任事故。4、加强家校联系的交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学校充分利用 家长,班主任 学生干部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的与家长进行手机短信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召开家长会,举办家教讲座,家教经验交流,表彰优秀家长学员,特别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组织开放日活动,通过多种渠道,畅通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沟通合作的网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另一个大要求 一个大的前提,所以笔者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以及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等问题中归纳以下几点的进行简单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不吝赐教。
一;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
1 以知识为载体。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2 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3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德育渗透是点滴浸润、无声无形的自然的过程。
二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般原则
1 知识性原则。德育渗透要遵循教学规律,按教学程序展开,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能离开教材知识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要把知识,能力、觉悟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 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情感对于道德认识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动力。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认识、体验和感悟产生道德情感,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2 随机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偶然事件本身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鲜活的材料,它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采用灵活的
处理方法,不失时机进行德育。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注意的问题
1 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
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需要借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
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要讲改革开放的意义,又要强调抵制思想侵蚀的必要性;既要赞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迹破坏的严重性等。让学生既为之鼓舞,又为之忧心。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中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加强德育措施,优化学生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建设及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一定要注重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品德、文明素养、心理健康、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行为规范等方面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渗透,不能忽视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