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长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教法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畏难、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就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做以下初步探索。
首先,教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把握好教与学的度,教学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其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步骤,可以采用以下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和课标要求。
第一步:注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文言文来说,诵读是不可缺少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
初读,扫清字词障碍,读出韵味。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读,教师导入课文后,可采用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诵读,朗读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同时要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揣摩和把握文章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类似于这样的诵读,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就会慢慢地培养出来。
第二步:处理好文言文的“言”
文言文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就看你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文言文的“言”到底是什么?好多老师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古人的语言及模式。实际上,文言文中的“言”指的是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
精读,把握课文的言和意。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再来探讨“言”的具体问题,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积累,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来理解词句,译读课文。一课重视训练的一个方面,慢慢积累,用心感悟,只要让学生感悟到了,就能事半功倍了,因此,文言文教学要悟文解言。
第三步:“言”“文”融合,涵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言文是我国的语言瑰宝,它的语言之精炼,意境之优美,内涵之丰富,是现代文所难以达到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去品味、去咀嚼“言”的同时要把“文”融合在一起。所谓“文”就是文章的结构、写法、思想、文化等。张志公先生说过,什么叫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
品读,赏析评价文章。古人讲究“文以载道”。文言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高尚情操烛照今人。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获得精神的愉悦。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就要用心体悟仁人志士尽管身处逆境但仍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读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我们就要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古代英雄的慷慨豪迈。这些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学生通过诵读品味、体悟情感,神交古人,陶冶情操,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要重视诵读和积累,并要达到一定量的要求,要加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
首先,教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把握好教与学的度,教学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其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步骤,可以采用以下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和课标要求。
第一步:注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文言文来说,诵读是不可缺少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
初读,扫清字词障碍,读出韵味。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读,教师导入课文后,可采用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诵读,朗读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同时要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揣摩和把握文章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类似于这样的诵读,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就会慢慢地培养出来。
第二步:处理好文言文的“言”
文言文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就看你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文言文的“言”到底是什么?好多老师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古人的语言及模式。实际上,文言文中的“言”指的是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
精读,把握课文的言和意。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再来探讨“言”的具体问题,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积累,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来理解词句,译读课文。一课重视训练的一个方面,慢慢积累,用心感悟,只要让学生感悟到了,就能事半功倍了,因此,文言文教学要悟文解言。
第三步:“言”“文”融合,涵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言文是我国的语言瑰宝,它的语言之精炼,意境之优美,内涵之丰富,是现代文所难以达到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去品味、去咀嚼“言”的同时要把“文”融合在一起。所谓“文”就是文章的结构、写法、思想、文化等。张志公先生说过,什么叫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
品读,赏析评价文章。古人讲究“文以载道”。文言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高尚情操烛照今人。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获得精神的愉悦。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就要用心体悟仁人志士尽管身处逆境但仍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读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我们就要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古代英雄的慷慨豪迈。这些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学生通过诵读品味、体悟情感,神交古人,陶冶情操,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要重视诵读和积累,并要达到一定量的要求,要加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