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提高课堂效率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命题。本文从预习学案能有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思考、促进课堂师生互动两方面阐述预习学案对提高课堂效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接着从设置科学有效的预习学案、落实预习学案和形成课堂教学良性循环等三个角度具体论述借助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预习学案 课堂效率 策略
预习学案,是指教师课前针对所讲课程进行引导,设计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的一种学习方案。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勾画疑惑点等。如何通过实施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预习学案对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一)预习学案能有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思考
当下,随着新课标的推出,我国教学系统进一步优化,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再次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教材知识逐步细化,使得课堂讲解内容越来越繁杂。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无法在每堂课上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加上留给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也不多,自然无法获得高效率的课堂。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切实有效地预习方案,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个大致了解,找出本节知识中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和学习,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总之,预习学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为提高听课效率打下基础。
(二)预习学案能使课堂师生互动顺利进行
有关研究调查显示,不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很少有学生主动去对课本知识进行阅读梳理,更不用说自觉提出问题,勾画重难点。多数学生对老师课堂依赖性过高,久而久之,学习的能力就下降了。更有甚者,学习的惰性横生,对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再加上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沿用固有的课堂教案,不能很好地设计出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案,使得课堂师生交流陷入困境,教学进入低效率的恶性循环之中。预习学案的出现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预习学案能有效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在老师讲解时有针对性地听讲;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整教案,改变授课方法。如此,良好的师生互动对提升课堂效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借助預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设置科学有效的预习学案是前提
预习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预习的质量与课堂的效率。要设置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案设置的主要施力者。在此前提下,教师设置预习学案时要分版块进行,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学案的设置不能一成不变,下一次预习学案的设置可以在总结上一次的情况下加以改进。此外,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尽可能准确了解预习学案实施的状况,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把预习学案落到实处是关键
把预习学案落到实处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设置预习学案,要结合上课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同时,还要设计课后效果评估——教师可以根据预习学案反馈回来的信息为参考,进一步改进预习学案,使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教师不妨让学生选举成立预习学案检查小组,及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最终落实预习学案。这样,学生才会在预习学案的引领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将课堂教学纳入良性循环轨道是根本
必须谨防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情况,只有坚持不懈地实施预习学案,才能将课堂教学纳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中。教师在及时督促学生的同时,也要秉承高尚的师德,不能自己先懒惰起来。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对比评估,奖励认真负责的老师和取得成绩的班级,从而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总之,制定切实有效的预习学案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它可以协调师生步伐,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当然,预习学案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为了完成任务而执行,这样,它才不会成为空架子,才能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力晴.借助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2]翟瑞华.史邦强.有效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
[3]庞艳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2012(03).
[4]冯立梅.学案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07).
[5]张丽艳.通过预习学案对初三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08).
[6]田茂忠.浅谈高中学生如何利用学案提高预习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关键词】预习学案 课堂效率 策略
预习学案,是指教师课前针对所讲课程进行引导,设计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的一种学习方案。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勾画疑惑点等。如何通过实施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预习学案对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一)预习学案能有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思考
当下,随着新课标的推出,我国教学系统进一步优化,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再次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教材知识逐步细化,使得课堂讲解内容越来越繁杂。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无法在每堂课上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加上留给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也不多,自然无法获得高效率的课堂。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切实有效地预习方案,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个大致了解,找出本节知识中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和学习,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总之,预习学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为提高听课效率打下基础。
(二)预习学案能使课堂师生互动顺利进行
有关研究调查显示,不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很少有学生主动去对课本知识进行阅读梳理,更不用说自觉提出问题,勾画重难点。多数学生对老师课堂依赖性过高,久而久之,学习的能力就下降了。更有甚者,学习的惰性横生,对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再加上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沿用固有的课堂教案,不能很好地设计出有效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案,使得课堂师生交流陷入困境,教学进入低效率的恶性循环之中。预习学案的出现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预习学案能有效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在老师讲解时有针对性地听讲;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整教案,改变授课方法。如此,良好的师生互动对提升课堂效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借助預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设置科学有效的预习学案是前提
预习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预习的质量与课堂的效率。要设置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案设置的主要施力者。在此前提下,教师设置预习学案时要分版块进行,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学案的设置不能一成不变,下一次预习学案的设置可以在总结上一次的情况下加以改进。此外,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尽可能准确了解预习学案实施的状况,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把预习学案落到实处是关键
把预习学案落到实处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设置预习学案,要结合上课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同时,还要设计课后效果评估——教师可以根据预习学案反馈回来的信息为参考,进一步改进预习学案,使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教师不妨让学生选举成立预习学案检查小组,及时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最终落实预习学案。这样,学生才会在预习学案的引领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将课堂教学纳入良性循环轨道是根本
必须谨防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情况,只有坚持不懈地实施预习学案,才能将课堂教学纳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中。教师在及时督促学生的同时,也要秉承高尚的师德,不能自己先懒惰起来。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对比评估,奖励认真负责的老师和取得成绩的班级,从而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总之,制定切实有效的预习学案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它可以协调师生步伐,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当然,预习学案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为了完成任务而执行,这样,它才不会成为空架子,才能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力晴.借助预习学案提高课堂效率[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2]翟瑞华.史邦强.有效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
[3]庞艳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2012(03).
[4]冯立梅.学案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07).
[5]张丽艳.通过预习学案对初三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08).
[6]田茂忠.浅谈高中学生如何利用学案提高预习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