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广安古属巴国,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的丘陵地带,悠悠渠江水绕城而过。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人杰地灵。
2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在今广安浓洄镇的秀屏山下取“广土安辑”之意,设景广安军,广安由此得名。
3广安山皆灵秀,水俱甜美,土多膏腴,人均勤劳,又以盛产稻谷、玉米闻名遐迩,在当地有“金广安”之雅誉,是人们向往的好地方。
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世纪伟人邓小平便是广安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
5姚坪里邓氏是广安世家大族,居住于今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可考文字记载能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代。
6据《广安州新志》记载,邓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廬陵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邓氏第一世祖邓鹤轩时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他带兵入川,参加统一全国的战争。
7戰乱平息以后,四川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不聊生。为了恢复和开发四川,朱元璋下令向四川移民,并鼓励朝廷官员举家迁川。于是邓鹤轩便安家于广安姚坪里(今广安协兴镇牌坊村),开始了邓氏家族在广安的历史。
8自邓鹤轩入川以后,邓氏家族一直绵延不绝。从族谱的记载来看,邓氏家族曾有过辉煌的族史,先人或为官,或为儒,明贤辈出,豪杰满门。
9清朝前期,广安邓氏开始创立字辈,字辈的排序是:以仁存心,克绍先型,培成国用,燕尔昌荣。后来邓氏族人的名字也多是按照这一顺序延续下来。
10邓家入川后的第十二代子孙邓时敏,在清乾隆年间任大理寺正卿。邓时敏去世后,嘉庆皇帝为表彰他的功德,下旨在当地赐造“神道碑”“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11姚坪里邓家发展到第十代时,分为长六房和二四房两支。邓时敏属长六房,邓小平家属二四房。长六房的经济状况要好于二四房。
12邓小平的曾祖父邓心藻不再安于现状,奋然立志,苦心经营。他在农耕之余,靠纺纱织布和缝纫手艺攒下点儿余钱,用于置田产、修房屋,家庭慢慢兴旺发达起来。
13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作为家中的独子,深得父母的喜爱。他早年毕业于成都法政学校,曾当过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做过协兴乡乡长,是当地比较有声望的人。
14邓绍昌接受过新式教育,见过世面,十分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曾加入了四川民间帮会组织“哥老会”,先后参加了反洋教运动、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
151901年,邓绍昌与邓小平生母淡氏结婚,但由于邓绍昌长期在外。在家的时候并不是很多,淡氏承担了一切家务,洗衣、做饭、养蚕、缫丝……什么活儿都干。
16邓家人的居所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邓家老院子,具有典型川东民居特色。院子为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是邓小平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先后修建而成。
17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就出生在这个传统的邓家老院子。根据祖上的字辈,家人给他起名为“邓先圣”,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五岁读私塾之时。
18邓小平是家中长子,兄弟姐妹共七人。他上边有一个姐姐,下边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兄弟姐妹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感情很深。
19幼年的邓小平,一直由祖母带在身边。睡觉的时候,祖母常常把他搂在怀里。一边用手轻拍,一边哼着童谣,很快他就在悦耳的童谣声中睡熟了。
20幼时的小平十分讨人喜欢:圆圆的脸庞,宽宽的额头,淡淡的眉毛,白白的皮肤,还有一个邓家祖传的圆鼻头儿。他聪明、机灵,全家人都打心眼儿里喜欢他。
21从小平三岁开始,望子成龙的邓绍昌便教儿子识字背诗。小平站在父亲面前,背着双手,小脑袋不停地晃动,跟着父亲念念有词,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22母亲淡氏也时刻不忘对子女们进行家庭教育,她喜欢给孩子们讲述一些民间小故事,如“七夕鹊桥会”“画中人”“熊外婆”“老鼠嫁女”等。
23淡氏虽然不识字,但对那些古老的故事却能娓娓道来。这些故事大多贯穿一个主题:与人为善,宽厚待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儿时的小平树立起最朴素的善恶观。
24淡氏对子女管教很严,她始终信奉“逢恶不怕,逢善不欺”的古训,宽厚待人。她对儿时的小平影响极大,她淳朴的言行,教给了小平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251909年,邓小平五岁的时候,开明的父亲深知知识对人的重要性,于是就把小平送到了离家两里远的翰林院子私塾读书,让他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26翰林院子是邓家先祖邓时敏的旧宅,是一座很气派的双四合院。因邓时敏是清朝翰林院编修,所以人们便称其居所为翰林院子。邓时敏无子嗣,于是族中公议将翰林院子辟为义塾,为邓家培养光宗耀祖之才。
27私塾老师是一位秀才老先生。邓小平入私塾时,族名为邓先圣,老先生一听便认为不妥。孔夫子尚且为‘‘圣”,小小孩童怎么能称“先圣”呢?于是给小平改名为邓希贤,希望他成为一个贤德之人。从此,邓小平也就有了“贤娃儿”这个小名。
28私塾老师对这个名宇很满意,他手把手教小平工整地写下“邓希贤”三个字后,又教他写了“幼学壮行”四个红模大字,就此结束了入学启蒙大礼。邓希贤这个名字他一直沿用到1927年,因为革命的需要才更名为邓小平。
29那时的私塾,进行的依然是老式教育,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启蒙课本,修习的功课主要有三项,读书、习字和作文。
30小平个子不高,又是年纪最小的学生,自然坐在第一排。学生每天诵读老师规定的课文,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谁背得熟、背得流利,就得到私塾老师的称赞。
31私塾里的学生年龄不一,智力水平也有高有低。老师虽然对课程作了不同的安排,但在教学上还是相当费劲,于是就采用将学生一个一个地叫到面前来背诵课文的方法。 32小平很流利地背诵完课文后,私塾老师就问他懂不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小小年纪的孩子,实在是搞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他朝老师摇了摇头,私塾老师便给他讲解。
33写字也是私塾的重要功课,孩子们写好后,先生便在写得好的字旁边加一个大红圈,孩子们称之为“大红蛋”。邓小平写字写得好,经常能得到很多“大红蛋”。
34放学以后,小平总是快步跑回家,高举着画满红圈圈的习字本,让母亲看他又得了几个“大红蛋”。每每这个时候,母亲也总是高兴地给他煮一个鸡蛋作为奖励。
35小平写字也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对他说:“读书人书读得好,有学问,字写得不好,别人同样是会看不起的。只有书读得好,字也写得漂亮,才算把学问学好了。”邓绍昌一边写,一边教儿子:“写毛笔字一要有笔力,二要有功夫,三要有骨架。”
36小平从小就记住父亲所教的写字要领和方法,决心练出一手好字。私塾老师对他写字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正是因为从小经过写毛笔字的扎实训练,有了非常好的功底,直至晚年他写的字依然刚劲有力。
37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协兴场开办了当地第一所新式小学堂。即北山小学堂。邓绍昌早年在成都接受过新式教育,当时自己也在这所学校任教,所以决定把邓小平送到这所学校接受新式教育。
38北山小学堂在协兴老街刘姓庄园侧院内,有学生百余人,分甲、乙、丙、丁四班,鄧小平分在丁班。新学校的课程完全不同于私塾。除了国文,还新增了算数、修身、体育、图画等课程。
39早期在校任教的有刘星一、邓绍昌、邓俊德、蒋能彬等人。这些人士都是新派教师,他们不满封建礼教,认识到时代发展的趋势,所以除了给学生传授新学,还讲授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史事。
40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清政府软弱无能,国家任人宰割的史实,孩子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可以说这些课程对邓小平以后的人生道路选择有很大影响。
41从牌坊村到北山小学堂只有三里路,但道路却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晴天还好,雨天就特别泥泞溜滑。小平喜欢读书,对学习新知识有一种深深的渴望,这些困难他并不在乎。
42下雨天,妈妈担心路滑,不让小平上学,但是小平却不同意,他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上学。由于学习刻苦,天资又聪颖,小平始终是班上的尖子生。几年的考试中,他除有一次因病考得第二名外,其余都是第一名,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43在北山小学堂师生中还流传着小平“偷钱”义助同学、解人危难的动人故事。一天放学的路上,小平碰到一个同学在哭泣,便急忙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
44这位同学流着泪说,妹妹得了重病,现在已卧床不起。有的同学急忙建议赶快去请医生看看,听到这话,那位同学哭得更伤心了。小平知道这位同学家里很穷,没有钱去请医生医治,便安慰他先回家去。
45第二天,小平一进学校就跑到那位同学身边,悄悄塞给了他五个银元,嘱咐他用这钱给妹妹去看病。这一笔钱在当时可以买到五百斤谷子,是小平从父亲那里偷来的。
46不久,父亲发现钱丢了,气愤地召集全家人查问此事。小平不等父亲发问,就站出来承认钱是自己拿的,并主动递给父亲一条竹片领打。挨过打之后,小平含着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47父亲怒气平息后开始产生疑问,这娃儿平时很节俭,零用钱都舍不得花,这次怎么偷了这么多钱,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他试探着对小平提出了疑问,儿子告诉了他实情。
48未等小平说完,父亲便把他一把搂在怀里,连称做得对。父亲接着又问:“为什么受罚却不申辩呢?”小平回答说:“不管怎样,随便拿家里的钱是不对的,理该受罚。”
49童年的小平不但是个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还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今天邓小平故里园区有一处景点叫放牛坪,这便是当时小平帮助一些贫苦孩子割草放牛的地方。
50在家里,小平则尽力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母亲每年都要养春秋两季蚕,补贴家用。每逢这时,母亲白天忙家务,晚上侍弄蚕子,经常忙到深夜。
51小平年纪虽小,但非常懂事,看到母亲每天都这样忙碌,十分心疼,于是放学后径直回家,做完作业后便帮母亲干活。他不是背着背篼去采桑叶,就是帮着添桑叶,捉小蚕,总是忙个不停。
52捉小蚕是一件细致的活,一家人经常捉到很晚。入夜了,母亲再三催促小平先去睡觉,但是他总是要坚持到最后,和母亲、姐姐把所有的活干完了才肯去睡觉,这时往往已是深夜了。
53清水塘对面,竹林掩映中的便是昔日邓家的蚕房院子。它建于清朝末年,是邓氏族人栽桑、養蚕、缫丝的劳动场所。童年时的小平就经常在这里帮助母亲侍弄蚕子。
(未完待续)
2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在今广安浓洄镇的秀屏山下取“广土安辑”之意,设景广安军,广安由此得名。
3广安山皆灵秀,水俱甜美,土多膏腴,人均勤劳,又以盛产稻谷、玉米闻名遐迩,在当地有“金广安”之雅誉,是人们向往的好地方。
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世纪伟人邓小平便是广安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代表。
5姚坪里邓氏是广安世家大族,居住于今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可考文字记载能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代。
6据《广安州新志》记载,邓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廬陵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邓氏第一世祖邓鹤轩时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他带兵入川,参加统一全国的战争。
7戰乱平息以后,四川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不聊生。为了恢复和开发四川,朱元璋下令向四川移民,并鼓励朝廷官员举家迁川。于是邓鹤轩便安家于广安姚坪里(今广安协兴镇牌坊村),开始了邓氏家族在广安的历史。
8自邓鹤轩入川以后,邓氏家族一直绵延不绝。从族谱的记载来看,邓氏家族曾有过辉煌的族史,先人或为官,或为儒,明贤辈出,豪杰满门。
9清朝前期,广安邓氏开始创立字辈,字辈的排序是:以仁存心,克绍先型,培成国用,燕尔昌荣。后来邓氏族人的名字也多是按照这一顺序延续下来。
10邓家入川后的第十二代子孙邓时敏,在清乾隆年间任大理寺正卿。邓时敏去世后,嘉庆皇帝为表彰他的功德,下旨在当地赐造“神道碑”“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11姚坪里邓家发展到第十代时,分为长六房和二四房两支。邓时敏属长六房,邓小平家属二四房。长六房的经济状况要好于二四房。
12邓小平的曾祖父邓心藻不再安于现状,奋然立志,苦心经营。他在农耕之余,靠纺纱织布和缝纫手艺攒下点儿余钱,用于置田产、修房屋,家庭慢慢兴旺发达起来。
13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作为家中的独子,深得父母的喜爱。他早年毕业于成都法政学校,曾当过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做过协兴乡乡长,是当地比较有声望的人。
14邓绍昌接受过新式教育,见过世面,十分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曾加入了四川民间帮会组织“哥老会”,先后参加了反洋教运动、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
151901年,邓绍昌与邓小平生母淡氏结婚,但由于邓绍昌长期在外。在家的时候并不是很多,淡氏承担了一切家务,洗衣、做饭、养蚕、缫丝……什么活儿都干。
16邓家人的居所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邓家老院子,具有典型川东民居特色。院子为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是邓小平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先后修建而成。
17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就出生在这个传统的邓家老院子。根据祖上的字辈,家人给他起名为“邓先圣”,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五岁读私塾之时。
18邓小平是家中长子,兄弟姐妹共七人。他上边有一个姐姐,下边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兄弟姐妹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感情很深。
19幼年的邓小平,一直由祖母带在身边。睡觉的时候,祖母常常把他搂在怀里。一边用手轻拍,一边哼着童谣,很快他就在悦耳的童谣声中睡熟了。
20幼时的小平十分讨人喜欢:圆圆的脸庞,宽宽的额头,淡淡的眉毛,白白的皮肤,还有一个邓家祖传的圆鼻头儿。他聪明、机灵,全家人都打心眼儿里喜欢他。
21从小平三岁开始,望子成龙的邓绍昌便教儿子识字背诗。小平站在父亲面前,背着双手,小脑袋不停地晃动,跟着父亲念念有词,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22母亲淡氏也时刻不忘对子女们进行家庭教育,她喜欢给孩子们讲述一些民间小故事,如“七夕鹊桥会”“画中人”“熊外婆”“老鼠嫁女”等。
23淡氏虽然不识字,但对那些古老的故事却能娓娓道来。这些故事大多贯穿一个主题:与人为善,宽厚待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儿时的小平树立起最朴素的善恶观。
24淡氏对子女管教很严,她始终信奉“逢恶不怕,逢善不欺”的古训,宽厚待人。她对儿时的小平影响极大,她淳朴的言行,教给了小平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251909年,邓小平五岁的时候,开明的父亲深知知识对人的重要性,于是就把小平送到了离家两里远的翰林院子私塾读书,让他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26翰林院子是邓家先祖邓时敏的旧宅,是一座很气派的双四合院。因邓时敏是清朝翰林院编修,所以人们便称其居所为翰林院子。邓时敏无子嗣,于是族中公议将翰林院子辟为义塾,为邓家培养光宗耀祖之才。
27私塾老师是一位秀才老先生。邓小平入私塾时,族名为邓先圣,老先生一听便认为不妥。孔夫子尚且为‘‘圣”,小小孩童怎么能称“先圣”呢?于是给小平改名为邓希贤,希望他成为一个贤德之人。从此,邓小平也就有了“贤娃儿”这个小名。
28私塾老师对这个名宇很满意,他手把手教小平工整地写下“邓希贤”三个字后,又教他写了“幼学壮行”四个红模大字,就此结束了入学启蒙大礼。邓希贤这个名字他一直沿用到1927年,因为革命的需要才更名为邓小平。
29那时的私塾,进行的依然是老式教育,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启蒙课本,修习的功课主要有三项,读书、习字和作文。
30小平个子不高,又是年纪最小的学生,自然坐在第一排。学生每天诵读老师规定的课文,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谁背得熟、背得流利,就得到私塾老师的称赞。
31私塾里的学生年龄不一,智力水平也有高有低。老师虽然对课程作了不同的安排,但在教学上还是相当费劲,于是就采用将学生一个一个地叫到面前来背诵课文的方法。 32小平很流利地背诵完课文后,私塾老师就问他懂不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小小年纪的孩子,实在是搞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他朝老师摇了摇头,私塾老师便给他讲解。
33写字也是私塾的重要功课,孩子们写好后,先生便在写得好的字旁边加一个大红圈,孩子们称之为“大红蛋”。邓小平写字写得好,经常能得到很多“大红蛋”。
34放学以后,小平总是快步跑回家,高举着画满红圈圈的习字本,让母亲看他又得了几个“大红蛋”。每每这个时候,母亲也总是高兴地给他煮一个鸡蛋作为奖励。
35小平写字也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对他说:“读书人书读得好,有学问,字写得不好,别人同样是会看不起的。只有书读得好,字也写得漂亮,才算把学问学好了。”邓绍昌一边写,一边教儿子:“写毛笔字一要有笔力,二要有功夫,三要有骨架。”
36小平从小就记住父亲所教的写字要领和方法,决心练出一手好字。私塾老师对他写字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正是因为从小经过写毛笔字的扎实训练,有了非常好的功底,直至晚年他写的字依然刚劲有力。
37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协兴场开办了当地第一所新式小学堂。即北山小学堂。邓绍昌早年在成都接受过新式教育,当时自己也在这所学校任教,所以决定把邓小平送到这所学校接受新式教育。
38北山小学堂在协兴老街刘姓庄园侧院内,有学生百余人,分甲、乙、丙、丁四班,鄧小平分在丁班。新学校的课程完全不同于私塾。除了国文,还新增了算数、修身、体育、图画等课程。
39早期在校任教的有刘星一、邓绍昌、邓俊德、蒋能彬等人。这些人士都是新派教师,他们不满封建礼教,认识到时代发展的趋势,所以除了给学生传授新学,还讲授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史事。
40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清政府软弱无能,国家任人宰割的史实,孩子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可以说这些课程对邓小平以后的人生道路选择有很大影响。
41从牌坊村到北山小学堂只有三里路,但道路却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晴天还好,雨天就特别泥泞溜滑。小平喜欢读书,对学习新知识有一种深深的渴望,这些困难他并不在乎。
42下雨天,妈妈担心路滑,不让小平上学,但是小平却不同意,他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上学。由于学习刻苦,天资又聪颖,小平始终是班上的尖子生。几年的考试中,他除有一次因病考得第二名外,其余都是第一名,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43在北山小学堂师生中还流传着小平“偷钱”义助同学、解人危难的动人故事。一天放学的路上,小平碰到一个同学在哭泣,便急忙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
44这位同学流着泪说,妹妹得了重病,现在已卧床不起。有的同学急忙建议赶快去请医生看看,听到这话,那位同学哭得更伤心了。小平知道这位同学家里很穷,没有钱去请医生医治,便安慰他先回家去。
45第二天,小平一进学校就跑到那位同学身边,悄悄塞给了他五个银元,嘱咐他用这钱给妹妹去看病。这一笔钱在当时可以买到五百斤谷子,是小平从父亲那里偷来的。
46不久,父亲发现钱丢了,气愤地召集全家人查问此事。小平不等父亲发问,就站出来承认钱是自己拿的,并主动递给父亲一条竹片领打。挨过打之后,小平含着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47父亲怒气平息后开始产生疑问,这娃儿平时很节俭,零用钱都舍不得花,这次怎么偷了这么多钱,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他试探着对小平提出了疑问,儿子告诉了他实情。
48未等小平说完,父亲便把他一把搂在怀里,连称做得对。父亲接着又问:“为什么受罚却不申辩呢?”小平回答说:“不管怎样,随便拿家里的钱是不对的,理该受罚。”
49童年的小平不但是个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还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今天邓小平故里园区有一处景点叫放牛坪,这便是当时小平帮助一些贫苦孩子割草放牛的地方。
50在家里,小平则尽力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母亲每年都要养春秋两季蚕,补贴家用。每逢这时,母亲白天忙家务,晚上侍弄蚕子,经常忙到深夜。
51小平年纪虽小,但非常懂事,看到母亲每天都这样忙碌,十分心疼,于是放学后径直回家,做完作业后便帮母亲干活。他不是背着背篼去采桑叶,就是帮着添桑叶,捉小蚕,总是忙个不停。
52捉小蚕是一件细致的活,一家人经常捉到很晚。入夜了,母亲再三催促小平先去睡觉,但是他总是要坚持到最后,和母亲、姐姐把所有的活干完了才肯去睡觉,这时往往已是深夜了。
53清水塘对面,竹林掩映中的便是昔日邓家的蚕房院子。它建于清朝末年,是邓氏族人栽桑、養蚕、缫丝的劳动场所。童年时的小平就经常在这里帮助母亲侍弄蚕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