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一代大儒朱熹,素以理学大师的形象闻名于世。其实,他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教育家,任何一部中国教育史著作都不应忽视他的地位和贡献。
朱熹一生,仕途不顺,尽管少年得志,十九岁就中了进士,然而“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而已(《宋史·朱熹传》),做官时间不足十年,只任过主簿、知州一类初中级官员,最大的也不过当了四十天的焕章阁待制兼侍讲而已。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研究学问之外,全部用于办学讲学。就是在各地从政时,他也从不忘记兴办教育事业,并总是亲自讲学。早在任同安县主簿时,他就开始“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同前)。知南康军时,他复建了白鹿洞书院,亲自主持书院讲学,经常与“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并亲手拟订了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作为学生守则和书院办学方针。这一“教条”为后世许多学校所遵从。知漳州时,朱熹刊印四经四子书,作为州学教材,并常到州学“训诱诸生”。知潭州时,他修复岳麓书院,虽“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但依旧“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他还在福建崇安修建武夷精舍,收徒讲学,“四方士友来者甚众”。又曾在建阳修建沧州精舍,“学者益众。”(引文皆见《朱子年谱》)他在各地办学,总有许多士子慕名不远千里而来从学,多时达数百人。
朱熹之于授徒讲学,真个是全身心投入,确实做到了诲人不倦,尽心尽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朱熹号晦庵)称:“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谕,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告之而未尝隐,务学笃则喜见于言,进道难则忧形于色。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辩,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讲学授课,简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敬业精神,难能可贵。
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朱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之他才学渊博,贯古通今,由此便形成了他一整套独特的、卓有成效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其中,尤以以下三个方面最可注意:
其一,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朱熹教学,全然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总是师生共同切磋,以讨论、问答、辩难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不管是义理的探讨、名物的辨正、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史实的回顾、字词的解释,均是如此。这种问答讨论,又并非如今天所流行的由教者抽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来时再由教者解答这样单一,而是师生双方皆可提出问题,待对方回答后,再加以讨论。而且,比较起来,倒是学生先向朱氏提问题请教的时候居多。这种例子真正是俯拾即是,因为像那卷帙浩繁厚几盈尺的《朱子语类》一书的内容,就基本上全部由朱氏平生教学中的师生问答所构成。随便看一两个例子。如朱与学生杨长孺讨论“德性”和“同学”两语涵义的一段问答:
曰:“何者是德性?何者是问学?”曰:“不过是‘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之类,都是德性。至于问学,却煞阔,条项甚多。事事物物皆是问学,无穷无尽。”曰:“德性却如何尊?问学却如何道?”曰:“将这德性做一件重事,莫轻忽他,只此是尊。”时先生手中持一扇,因举扇而言:“且如这一柄扇,自家不会做,去问人扇如何做,人教之以如何做如何做,既听得了,须是去做这扇,便得。如此,方是道问学。若只问得去,却掉下不去做,如此,便不是道问学。”曰:“如先生之言,‘道’字莫只是训‘行’字否?”先生颔之。
这是生问师答型的讨论,偏重于义理的探讨。再看朱熹的学生郑可学所记的一则教学实录:
(郑可学)问:“郑人赂晋以女乐,乃有歌钟二肆,何故?”曰:“所谓‘郑声’,特其声异耳,其器则同。今之教坊乐乃胡乐。此等事,久则亡。欧阳公《集古录》载‘寇莱公好舞柘枝’。有五十曲。文忠时,其亡已多,举此可见。旧见升朝官以上,前导一物,用水晶为之,谓之‘主斧’,今亦无之。”某云:“今之籍妓,莫是女乐之遗否?”曰:“不知当时女乐如何。”通老问:“左手执籥,右手秉翟。”曰:“所谓‘文舞’也。”又问:“古人舞不回旋?”曰:“既谓之‘舞’,安得不回旋?”某问:“‘汉家周舞’,注云:‘此舜舞’。”曰:“遭秦之暴,古帝王乐尽亡,惟《韶乐》独存,舜舞乃此舞也。”又问通老,太学祭孔子乐。渠云:“亦分堂上堂下,但无大钟。”曰:“竟未知今之乐是何乐。”
这里就不仅有生问师,也有师问生——不是提问,而是不知而问的了。其讨论内容涉及古今典章制度及名物考证等等。而且朱熹在讨论中两次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回答“不知”、“未知”,充分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谦虚好学精神。只是他依然把欧阳修的《归田录》误作《集古录》了,其谦虚仍不彻底。毫无疑问,像这种共同讨论以求真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心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思维活动,因而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精神集中,更可沟通师生感情,加深彼此思想交流。
其二,多用比喻,善用比喻。大量地、经常地运用比喻,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使深奥难解的义理简单明晰,变抽象为具体,这是朱熹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他喜欢以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其教学效果,简直成了一种癖好。这类例子在《朱子语类》中同样多到俯拾即是的程度。朱熹的比喻教学法,除了经常、大量地运用之外,还有一些特点。首先是一理多喻,即对同一对象连续运用几个喻体去说明。如他答门人林恭甫的一个问题:
林恭甫问:“《论语》记门人问答之辞,而《尧曰》一篇乃记尧舜汤武许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会文字,只消理会那道理。譬如吃饭,碗中盛得饭,自家只去吃,看那滋味如何,莫要问他从那处来。……譬如看屋,须看那房室间架,莫要只去看那外面墙壁粉饰。如吃荔枝,须吃那肉,不吃那皮。公而今却是剥了那肉,却吃那皮核!”
短短一段中,即连用三个比喻去说明同一道理。他又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对象用不同喻体去说明形容。比如他对学生强调看书必须仔细琢磨,吃深吃透,一丝不苟才能有收获这个道理,就有多种比喻:
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看文字如捉贼,须知道盗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若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何处做贼。
看文字,当如高舨大艑,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才离小港,便着浅了,济甚事?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
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学生,讲述同一事物同一道理,同样运用比喻,却并不重复。还有,朱的用比,多取浅近事物为喻体,而且随处取譬,行船审贼、吃饭穿衣、烧炭摘桃、打扇建屋,如此等等,皆从学生最为熟悉的事物中拈来,且往往就地取材,从当时身边事物中取譬。这在前面所举例中即可略见一斑。
其三,深入浅出,全用口语,生动形象。一些论者以为,记载朱熹教学实况的那些文字(以《朱子语类》为代表),乃是中古白话文的典型,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要参考价值。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肯定,朱熹的教学,完全是采用通俗的口语,直白显豁,不掉书袋。尽管《朱子语类》中也有少数章节略带文言色彩,但那应是记录者自己的润色,并非原话。
朱熹的教学艺术,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他对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更是我们今天为人师表者所应效法的。
(选自《阅读与写作》)
朱熹一生,仕途不顺,尽管少年得志,十九岁就中了进士,然而“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而已(《宋史·朱熹传》),做官时间不足十年,只任过主簿、知州一类初中级官员,最大的也不过当了四十天的焕章阁待制兼侍讲而已。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研究学问之外,全部用于办学讲学。就是在各地从政时,他也从不忘记兴办教育事业,并总是亲自讲学。早在任同安县主簿时,他就开始“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同前)。知南康军时,他复建了白鹿洞书院,亲自主持书院讲学,经常与“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并亲手拟订了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作为学生守则和书院办学方针。这一“教条”为后世许多学校所遵从。知漳州时,朱熹刊印四经四子书,作为州学教材,并常到州学“训诱诸生”。知潭州时,他修复岳麓书院,虽“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但依旧“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他还在福建崇安修建武夷精舍,收徒讲学,“四方士友来者甚众”。又曾在建阳修建沧州精舍,“学者益众。”(引文皆见《朱子年谱》)他在各地办学,总有许多士子慕名不远千里而来从学,多时达数百人。
朱熹之于授徒讲学,真个是全身心投入,确实做到了诲人不倦,尽心尽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朱熹号晦庵)称:“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谕,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告之而未尝隐,务学笃则喜见于言,进道难则忧形于色。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辩,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讲学授课,简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敬业精神,难能可贵。
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朱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之他才学渊博,贯古通今,由此便形成了他一整套独特的、卓有成效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其中,尤以以下三个方面最可注意:
其一,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朱熹教学,全然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总是师生共同切磋,以讨论、问答、辩难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不管是义理的探讨、名物的辨正、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史实的回顾、字词的解释,均是如此。这种问答讨论,又并非如今天所流行的由教者抽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来时再由教者解答这样单一,而是师生双方皆可提出问题,待对方回答后,再加以讨论。而且,比较起来,倒是学生先向朱氏提问题请教的时候居多。这种例子真正是俯拾即是,因为像那卷帙浩繁厚几盈尺的《朱子语类》一书的内容,就基本上全部由朱氏平生教学中的师生问答所构成。随便看一两个例子。如朱与学生杨长孺讨论“德性”和“同学”两语涵义的一段问答:
曰:“何者是德性?何者是问学?”曰:“不过是‘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之类,都是德性。至于问学,却煞阔,条项甚多。事事物物皆是问学,无穷无尽。”曰:“德性却如何尊?问学却如何道?”曰:“将这德性做一件重事,莫轻忽他,只此是尊。”时先生手中持一扇,因举扇而言:“且如这一柄扇,自家不会做,去问人扇如何做,人教之以如何做如何做,既听得了,须是去做这扇,便得。如此,方是道问学。若只问得去,却掉下不去做,如此,便不是道问学。”曰:“如先生之言,‘道’字莫只是训‘行’字否?”先生颔之。
这是生问师答型的讨论,偏重于义理的探讨。再看朱熹的学生郑可学所记的一则教学实录:
(郑可学)问:“郑人赂晋以女乐,乃有歌钟二肆,何故?”曰:“所谓‘郑声’,特其声异耳,其器则同。今之教坊乐乃胡乐。此等事,久则亡。欧阳公《集古录》载‘寇莱公好舞柘枝’。有五十曲。文忠时,其亡已多,举此可见。旧见升朝官以上,前导一物,用水晶为之,谓之‘主斧’,今亦无之。”某云:“今之籍妓,莫是女乐之遗否?”曰:“不知当时女乐如何。”通老问:“左手执籥,右手秉翟。”曰:“所谓‘文舞’也。”又问:“古人舞不回旋?”曰:“既谓之‘舞’,安得不回旋?”某问:“‘汉家周舞’,注云:‘此舜舞’。”曰:“遭秦之暴,古帝王乐尽亡,惟《韶乐》独存,舜舞乃此舞也。”又问通老,太学祭孔子乐。渠云:“亦分堂上堂下,但无大钟。”曰:“竟未知今之乐是何乐。”
这里就不仅有生问师,也有师问生——不是提问,而是不知而问的了。其讨论内容涉及古今典章制度及名物考证等等。而且朱熹在讨论中两次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回答“不知”、“未知”,充分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谦虚好学精神。只是他依然把欧阳修的《归田录》误作《集古录》了,其谦虚仍不彻底。毫无疑问,像这种共同讨论以求真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心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思维活动,因而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精神集中,更可沟通师生感情,加深彼此思想交流。
其二,多用比喻,善用比喻。大量地、经常地运用比喻,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使深奥难解的义理简单明晰,变抽象为具体,这是朱熹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他喜欢以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其教学效果,简直成了一种癖好。这类例子在《朱子语类》中同样多到俯拾即是的程度。朱熹的比喻教学法,除了经常、大量地运用之外,还有一些特点。首先是一理多喻,即对同一对象连续运用几个喻体去说明。如他答门人林恭甫的一个问题:
林恭甫问:“《论语》记门人问答之辞,而《尧曰》一篇乃记尧舜汤武许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会文字,只消理会那道理。譬如吃饭,碗中盛得饭,自家只去吃,看那滋味如何,莫要问他从那处来。……譬如看屋,须看那房室间架,莫要只去看那外面墙壁粉饰。如吃荔枝,须吃那肉,不吃那皮。公而今却是剥了那肉,却吃那皮核!”
短短一段中,即连用三个比喻去说明同一道理。他又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对象用不同喻体去说明形容。比如他对学生强调看书必须仔细琢磨,吃深吃透,一丝不苟才能有收获这个道理,就有多种比喻:
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看文字如捉贼,须知道盗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若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何处做贼。
看文字,当如高舨大艑,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才离小港,便着浅了,济甚事?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
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学生,讲述同一事物同一道理,同样运用比喻,却并不重复。还有,朱的用比,多取浅近事物为喻体,而且随处取譬,行船审贼、吃饭穿衣、烧炭摘桃、打扇建屋,如此等等,皆从学生最为熟悉的事物中拈来,且往往就地取材,从当时身边事物中取譬。这在前面所举例中即可略见一斑。
其三,深入浅出,全用口语,生动形象。一些论者以为,记载朱熹教学实况的那些文字(以《朱子语类》为代表),乃是中古白话文的典型,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要参考价值。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肯定,朱熹的教学,完全是采用通俗的口语,直白显豁,不掉书袋。尽管《朱子语类》中也有少数章节略带文言色彩,但那应是记录者自己的润色,并非原话。
朱熹的教学艺术,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他对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更是我们今天为人师表者所应效法的。
(选自《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