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宝选对鞋,妈妈的必修课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育孩子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从无知到精通,我花了很多心思。比如穿鞋这件看似简单的小事,里面其实也有很大的学问。根据这些年实战的心得体会,我为新升级的妈妈们整理出了一套完备的童鞋攻略——
  
  0~6个月的婴儿
  关键词:舒适、保暖
  6个月以前的婴儿还没有开始学习走路,并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鞋”,这时的“鞋”和袜子作用是一样的。
  选鞋时,只需考虑保暖、透气、不会束缚脚等情况。鞋的整体要柔软,不需要任何刚硬的支持,帮面要有一定弹性,以能够适合婴儿脚的形状。可选择鞋帮鞋底都是用柔软材质比如布、毛绒、毛线、软羊皮等制作成的“宝宝鞋”。
  
  7~12个月的婴儿
  关键词:跟脚、柔软
  爬行和初学走路的孩子,协调性和稳定性都很差,腿抬得很高,落地很沉重,而且是脚尖先着地,迈出的步子也很小,磕磕绊绊的,很容易摔跤。
  学步鞋要选择帮面较高、鞋脸比较深的鞋,这样的鞋比较跟脚,不容易掉下来。另外,因为宝宝每天花费大量的精力学走路,所穿的鞋子一定要轻便,否则很容易劳累。而且尽量要保持鞋内干燥、舒适,避免穿由不透气的合成材料制成的鞋。
  
  1~3岁的幼儿
  关键词:轻软、防滑
  孩子到了两岁左右走得比较顺,步幅也大些,走路的时间也增长了。但是,他们走得还不是很稳,有时会控制不好速度和四肢的平衡协调,容易摔跤。
  此时选鞋除了轻软、舒适、合脚外,更要求鞋底有一定的摩擦力,不易打滑。家长可以用手掌蹭蹭鞋底,有比较“涩”的感觉的鞋子最好,表明具有防滑的功能。太滑的鞋底表明摩擦力小,鞋不能很好地抓住地面,孩子容易摔倒。
  3~5岁的孩子
  关键词:护踝、透气、防滑
  3~5岁时宝宝的运动量增大,脚跟骨部分由于承重也逐渐增大,脚跟的圆弧也开始长得像成人脚跟那样,足弓显现,迈步的动作比较连贯,过程也比较稳定;但由于足肌力量不够,跨步时下肢摆动的推动力较小,还不能有力而轻松地步行,迈步还有些轻微的颠簸。
  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选鞋时要注意稳定性和安全性。幼儿鞋的款式可选择宽圆头型,鞋的宽窄度应可以调节,尽量避免给孩子选择系鞋带的鞋子,因为鞋带散开后,孩子很容易被绊倒。宝宝的踝关节软弱不稳定,极易造成损伤且不易察觉,故需格外保护,最好选择高出脚踝的靴鞋,或者鞋的后部有支撑结构,以保护踝关节。
其他文献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常吃鱼和坚果,可提高成绩和减少多种行为问题。该项研究对493名儿童进行了采血化验及有关孩子饮食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每周吃鱼不到两次的参试儿童占90%。另外,血样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儿童血液中欧米伽3脂肪酸水平越高,其阅读能力和记忆力就越好,发生行为问题的几率也更低。而沙丁鱼等深海鱼和核桃等坚果,恰好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
最近迷上了小儿推拿。儿子Bryant从小就便秘、挑食、体弱多病,经妹妹和大嫂多次推荐,我开始琢磨小儿推拿,自己动手练习。到现在为止,约有2个月的推拿实践,效果非常好。  捏脊  操作方法:捏脊是中医的传统疗法。我喜欢的捏法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如图所示。  功效:捏脊能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此
大部分的关节脱位都是由外部动作造成的,也较易发现;但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早期极难发现。临床中女孩比男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主要受遗传因素、子宫内机械性因素及婴儿的包裹方法等多项因素影响。  胎儿在出生前后这段时间内,由于受母体激素影响,最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如果再受到不合理的外力,发病概率就进一步增大。但是,髋关节脱位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家长不易发现,常常在孩子走路时才可能注意到,且很多又误认
内容介绍  如果被孩子问及:“我可以不上学吗?”大多爸爸妈妈想必都会回答孩子“那可不行!”。  然而,本期故事里的妈妈却反其道而行之——经过了简单的对话后,她竟然说:“嗯,那好吧!”  接下来,这位妈妈以半旁观半参与的方式,陪伴并引导着孩子,经历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想象。  最后你猜怎么着?孩子和妈妈一起出了门,按时去上学了。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定价:35元  阅读
越来越多的民营院团、演出公司、导演团队,都开始试水儿童剧。带孩子走进剧院,也正在成为假日亲子时光新选择。  可是,这些儿童剧的质量如何,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小米两岁多起,我们就开始了观看儿童剧的历程,我称之为“小女生的文艺生活”。在这些木偶剧、人偶剧、话剧、歌舞剧、皮影戏中,有高质量的,也有低水准的,为了让钱花得物有所值,更为了给孩子带来一场视觉、思维以及心灵的盛宴,久而久之,我摸索出了一
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倡议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赞美孩子,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自信,更阳光。  果真如此吗?就我自己而言,从小几乎都是在爸爸的严厉训斥和批评中长大。“表扬”和“赞美”,对每天只能享受“鱼刺”和“巴掌”的我而言,不是能否“兼得”的问题,而是连向往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但我不自信、不阳光了吗?没有啊!我一样成长得乐观开朗、心宽体胖,为此还不得不拼命节食。  我举自己的例子,并不是要站
我们平时说的跑得快、跳得高,是身体素质的表现,是“果”而不是“因”。    大约一年前,我带女儿到纽约的蒙特梭利幼儿园上亲子课。第一节课上老师就拿出左图这样的一个工具。  孩子们推着这个小轮子满教室跑,玩得很带劲。过了一会老师在地上用胶带贴出一条直线,引导孩子们推着小滚轮走直线。看到我对这个训练很好奇,老师说,这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腹部力量。有的孩子入学后,写字会歪歪扭扭的;有的孩子在课桌前坐久了会累
孩子的画
期刊
不管是不是对美术有天赋,很多宝宝都会在自己能抓住笔开始,在纸上涂涂抹抹。孩子在不同时期的涂鸦有着不同的意义,对3~8岁的小朋友来说,学习美术的重点并不是掌握绘画的技巧,而是通过绘画舒展内在情感,把自已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表达出来。在孩子涂涂抹抹的背后,有着爸爸妈妈想像不到的神奇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孩子的心——     每个年龄段的创作都各有特点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认知能力和生理发育情况的不同
在超市遇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进门就兴冲冲地直奔冰柜。男孩左挑右选,好不容易选了一支巧克力味的雪糕,一旁的妈妈却打岔道:“这个不是上次吃过了吗?”  男孩听完只得放下,继而在选择中犯难了。徘徊很久后,拿了另两支口味的雪糕,结果妈妈脸上表情依旧不晴朗,连嗓音分贝都提高了许多:“干嘛拿两支?蛀牙怎么办?”  此时,妈妈明显开始不耐烦,不断催促儿子,而男孩则面露委屈之色,最后,他索性全部放回,胡乱拿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