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参加解放军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八九月间,16岁的我作为村里少有的中学生,在我的面前有两条出路:一是继续进学校读书,但当时家里贫困,已经交不起学费;二是离家外出找事做养活自己。这时,萍乡刚好解放,解放军进驻了萍乡。我毅然选择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什么要参加解放军?这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现实而决定的。
  1944年,在萍乡境内驻扎着国民党58军的部队。一个炎热的傍晚,村里的父老乡亲都在庭院中纳凉,村口的小径上,突然出现了四五个身穿黄色军服的彪形大汉,胸前佩带着58军的番号。乡亲们一看,顿时觉得大事不妙,男青年为躲避抓壮丁,赶紧从后门逃走了。几个士兵进村后,挨家挨户翻箱倒柜地搜寻衣料物品。后来,听说附近的几个村子也遭到了同样的灾难。所以,当时乡下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宁可日本鬼子杀,不肯58军(驻)扎。1948年秋季,我正就读于萍乡鳌洲中学。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到萍乡街上买文具,走到正大街县政府门口,看到国民党70军的几个士兵强买一个老人家的豆腐。老人家知道这些人不会给钱,就说“不卖了”。士兵们一听,火冒三丈,一边说“你不卖?你不卖?”一边将老人摊架上的豆腐一块块揉得稀烂。老人家急忙跪下求情,士兵们不予理会,扬长而去。旁观的人无不愤慨,却敢怒不敢言。国民党军队这种为非作歹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因此老百姓都把他们叫做“刮民党”。
  1949年7月,萍乡解放了。8月的一天,听说腊市镇上来了解放军,正在召集群众开会。我闻讯跑到了镇上,好奇地挤进人群,正见一位解放军干部和蔼地向群众讲解形势、宣传政策。孩提时代听大人们讲过朱毛的部队打土豪捉劣绅、劫富济贫的故事,现在又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解放军,这使我对这支部队充满了好感。
  过了几天,我到萍乡城里打探学校的情况,同时也想看看解放后的新萍乡。刚进西门,就看到铁桥下水泥墩上张贴着毛泽东、朱德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布告,读完后我感受到布告强大的号召力和震撼力,我的精神也突然振奋起来。从西门走到北门,我看到许许多多的解放军官兵。当时,萍乡街道全是泥石路,而年少的我走路习惯用脚尖踢石头子。走到县政府门口时,我一不小心将一块石头踢向了走在我前面的一位解放军同志,打到了他的后脚跟。我立即恐慌起来,停住了脚步,怯怯地望着他,那位解放军同志反过脸来看了一下我,什么都没说,继续往前走了。我悬着的心放了一下来,慢慢地跟着,不禁想起了去年秋季在这里发生的一幕,两种不同作风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意识到,解放军确是不同以往的军队,这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正处在三岔口的我,此时心里已经决然地选择,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9月,我再次到萍乡,目的是找解放军参军。路过桐田太子庙时,我看到屋里有几个解放军同志,便毅然走过去,对一位同志说:“我是来参军的。”这位同志听了连声说“好,好,欢迎,欢迎”,立即带我去见一位队长。那位身材魁梧、操东北口音的队长对我说:“我叫姜友文,现在是麻山区中队的队长,欢迎你到我们的部队来。”他询问了我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及文化程度等之后,要我填写了一张军人简历表。从此,我成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一员。
  
  责编/木艮
其他文献
有一首歌唱得好:“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我以为,黄昏薄暮之际,却是回家的时候。   我的故乡在离市区仅十来公里的农村。虽然我常常回故乡老家去看望耄耋之年的高堂父母,但总让我难忘的,却是去年晚秋时的一天黄昏……   那天,夕阳西坠时分。深红的落日把故乡的远山近岭映衬出一个绵延的剪影。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阵阵晚风吹来,顿觉心绪舒泰。仰望西天那满天飞舞、横空掠过的粉红色的云霞,有如一场缤纷
期刊
贺炳炎、余秋里两位将军,都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贺龙元帅戏称他们为“一把手”,冀中老百姓则称他们是“共戴一双手套”的将军。在他们人生旅途中,先后3次搭档,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中,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余秋里被授予中将军衔。   贺炳炎、余秋里都是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受地主老财的剥削和欺凌。这两个苦孩子为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共同目标,在各自家乡同年
期刊
贴春联,是过春节的一大内容。那么怎样贴春联呢?现在不少人会将春联贴反或贴错。正确的格式是,当你面对大门时,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当汉字竖写时,应该从右向左读。比如有一联:“爱清洁老幼康乐,常运动体健身强。”第一句的“爱清洁老幼康乐”应该贴在大门的右边,第二句“常运动体健身强”则应贴在左边了。这样贴才正确,才对得上内容和平仄的韵脚。那么横批呢?横批决不能从右到左了,应从左到右阅读了,这是应了横
期刊
1942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与新四军在朱家岗(今江苏泗洪县曹庙乡境内)进行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歼灭了日本侵略军平林师团280余人,粉碎了敌人33天“大扫荡”。新四军4师9旅26团有73名指战员为国捐躯。为纪念革命先烈,1943年10月10日,建造了朱家岗烈士陵园,竖碑立亭,修筑公墓。   然而,朱家岗不仅镌刻着革命先烈的热血丰碑,还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当时,由于日本侵略
期刊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重大时刻,回顾总结我军80年发展的经验,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规律,无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从而推动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和建设人民军队的一个创举    坚持理论指导,善于理论创新,注重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根本特点和政治优势。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
期刊
读韵记     天地氤氲,阴阳交泰。万物森罗,冲气为和。和乃生韵,韵致万象。故风有风韵;云有云韵;山有山韵;水有水韵;石有石韵;木有木韵;花鸟虫鱼有花鸟虫鱼韵。雅俗之别,在识韵与否之间。韵不可见,唯以心读。去闹市数十里,有云岭深涧,两峡壁立,奇石峥嵘,瀑如玉帘,奔泉生风。黄帝乐臣炼丹之井尚在,唐皇肃宗赐殿之迹待寻;茶圣饮泉称道,学士击石成吟;释迦达摩青峰耸峙,翠岩紫清寒烟缥缈。卓识独具者于涧岸建院
期刊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出席党的十七大的2220名代表已经选举产出,他们将代表全国七千多万党员,出席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我虽然是一名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无职党员,但此时此刻,仍倍感振奋和鼓舞!   我不由想到,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时,参加一大的只有来自全国五十三名党员中的十二名代表。然而,正是他们顺应时代,引来风起云涌,星火燎原。八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已
期刊
十六岁那年,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了。少年的我虽不明“解放”的含义,但对北京城内的陡然变化感到了莫大新奇与兴趣。大家欢呼,扭秧歌,打腰鼓,欢迎解放军进城。在众多的解放军队伍中,那英姿飒爽的女兵,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贪婪地跟随女兵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渴望自己也能穿上这身军装。终于一天在高墙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招生广告,说年龄18周岁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均可报名。文化我没问
期刊
丁九和任旭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他们牵手漫步在人生大道上,历经戎马生涯、和平岁月。无论风和日丽或电闪雷鸣,他俩始终休戚与共,恩恩爱爱。   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医院任务有二:为轻伤员疗伤,把重伤员转移到后方医院。夜间转院的任务很艰难,任旭竟能与男卫生员一样独立出色地完成。面对困难,任旭总是勇往直前,多次死里逃生。停战后,任旭返回祖国,到设在山东滕州(当时叫滕县)的解放军八○
期刊
一次家庭闲聊,使我成为“博客”阵营的一员。一年来,天南海北,长城内外的网友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传统媒体及现代传媒互动,增加了我“博客”的亮点。其实有什么呢,不过就是写了一些豆腐块文章。年龄大可能是我的优势,以致于80老太开“博客”成了新闻,让我这暮年老人在昏花的眼神中、在深深的皱纹里蕴藏了少许喜悦。     ……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特别是老年人,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生老病死本来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