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模型课程教学模式新探

来源 :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教学均在发生着变化。本文立足于当下的社会和高校两方面关于三维动画方向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了三维动画模型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并从实践角度的三个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三维、模型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本科动画专业《三维模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9JGB428)
  随着日新月异的动画市场和动画产品研发,社会对高校的相关人才培养,不断的提出新要求。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学,教学的创新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三维模型》课程就是这样一门满足三维动画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课。
  一、造型基础能力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以职业导向、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是新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课程开展情况,了解学生造型基础,通常该课程的前置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要求学生在解剖学、透视学以及徒手造型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便于衔接当下课程,将二维造型的艺术认知与电脑三维模型的学习有机的结合。教学模式的创新,立足于当下市场需求与学校师生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当下新的教学模式即:融合了产教统一的主流思想、充分利用互联网+工作室的培养模式、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着重企业经典案例分析等多元素一起的形态。当然,从具体操作实践层面看,关键处有如下三点。
  二、新教学模式实践的三个关键点
  (一)教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需要接轨当下动画行业前沿新知识,不断地给学生介绍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新未来,针对企业用人标准,岗位需求来引导学生对动画市场的了解。扩展学生未来就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过多的软件教学会导致限制学生创作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维模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前后续课程衔接,分配课时要合理,学习模型课程各阶段需要相结合,通过学生成果要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并且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來培养学生学习。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未来对动画艺术创作。
  (二)企业案例引入课堂教学
  三维模型课程设置中,我们将企业最新技术和优质项目案例引入课堂实践教学,以产带学,以学助产,以研促学,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共同研究和优化课程设置制定教学方案。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企业的项目制作要求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点评,对案例涉及到一些难点教师进行梳理,积极指导和深化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制作案例来分析相关理论和专业技能,最后要求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最终审核,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估。
  (三)毕业设计创作课程实战教学创新模式
  毕业设计项目案例教学法是当下教学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教学手段,学生在开展大四毕业设计作品创作时,首先要根据开题报告要求合理分配小组,根据影片创作特点建立小组之后,并按照导演分配的项目任务要求进行执行,通过小组分析来完成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并且要求每位成员按照制定的要求执行,在毕业设计项目运作过程中,教师也起着引导和组织,监督作用,对优秀毕业设计项目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模型制作环节的把控,从而实现毕业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
  实战教学共同点。毕业设计案例教学模式是通过让学生在原创情境之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在创作中遇到各种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的毕业作品体现专业性,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和主动参与性。毕业设计实战教学在团队协助状态下学习效果更佳,作为团队作品,由导演带队,各环节分工明确,每个学生对作品的有着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团队之间彼此交流,形成统一方案,另外教师也参与其中,把控内容情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有着启发学生的创作力。
  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毕业设计主要是学生团队完成,也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大胆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设计中的问题,按照企业的流程标准来完成创作,这种学习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展示,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完成结束后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优异的部分进行总结,对整个毕业设计作品运作中让学生不断提升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课程的学习均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维模型》这种以操作为基础的课程,不仅对学生有这方面的严苛要求,对教师也是如此。建议教师到企业参与商业项目,不论管理或设计工作,才能掌握社会的最新需求,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孙永辉(1986.10——),男,民族:汉、籍贯:青海互助,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高校艺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对处于强混沌背景下PMU装置中微弱的谐波信号进行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开展基于最优滤波算法的PMU装置检测方法研究,利用最优滤波算法对PMU装置周围环境中的混沌背景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最优化问题,通过计算SINR数值,实现对PMU装置谐波信号的检测。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该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学相比检测精度更高,能够更快地提取谐波信号,实现对PMU装置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最优滤波算
期刊
摘要:锅炉实施烟气脱硫工程和除尘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半干法脱硫除尘降雾霾超净排放研发项目采用钙-石膏烟气脱硫方法,该项目的脱硫效率为97%或更高,二氧化硫含量为400毫克/分钟,在公司制造过程中部分生产脱硫剂,以实现全面回收的目标,延迟含有钙污泥的废物。本文对此科研项目半干法脱硫除尘降雾霆超净排放研发工艺原理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一些相关技术。  关键词:半干法脱硫;除尘降雾霾;
期刊
摘要:电能替代技术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技术。通常情况下,要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会根据其电能使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定义。本文主要对进一步推广电能替代技术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能;替代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应用电能替代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雾霾的状况,使人们的健康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  1 电能替代技术的研究现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加,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在电网规划建设中,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各有利弊。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如何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辅助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在智能电网中广泛应用新能源,有必要对其建设规划进行研究分析,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降低经济成本,协调发展使智能电网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智能电网;新能源;常规能源;协调发展; 
期刊
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而且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我国的用电量也在逐渐增大,因此电网的建设发展刻不容缓。为了满足国民的用电需求,使用户的电力设施更加健全,使用户的生活更加便利,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积极推动配电自动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  引言  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其基本前提是构建基本的供配电系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水质影响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电厂锅炉就是其相关联的一部分。电厂锅炉水质的好坏直接制约了电厂的发展状况,我们需要切实了解电厂锅炉水质的相关状况;找到有效的水质化验方法,探寻相关水质的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对策,切实保障电厂锅炉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电厂锅炉;水质常规化验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和对策;  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水质资源工程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电厂锅炉水质常规化验检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自动化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选煤厂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电气系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在此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推进相关行业发展,确保选煤厂生产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高效性。本文首先分析 PLC技术的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选煤厂生产过程中 PLC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在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数据通信网络承载的业务在不断增多,网络规模逐步扩大,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强。通过对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的合理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其可靠性及安全性,节约电力资源,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应及时处理电力数据通信网络出现的故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
期刊
摘要:医疗护理床是医疗卫生事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医疗用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施所提供的舒适性成为当前人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设计的多功能医疗床可以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患者可以自己操作病床来满足自己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多功能医疗床还配备有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使用者的生命体征,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发出信号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医护人员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救治,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也使得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力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智能电网时代,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障,不过对于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来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  关键词: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