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闻守夜人,面对一亩三分地,我们就是要让自己少睡觉、睡不着觉,让大局睡着觉、大家睡好觉。”
金台夕照,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如今,难觅当年诗人“高台百尺倚都城,斜日苍茫弄晚晴”的意境,但在金台路人民日报社大院内,记者自新闻同行中可以找到别样的风景。
日以继夜的“白+黑”,是《人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胡果的生活常态。她说,身为报人,为生涯作注的,永远是一组组选题策划,是一枚枚方块字,是一版版新闻纸,是一个个白班夜班……“作为新闻守夜人,面对一亩三分地,我们就是要让自己少睡觉、睡不着觉,让大局睡着觉、大家睡好觉。”
人生处处皆风景。采访中,似乎看到胡果被激情点燃后行走在新闻现场、深夜伏案在校稿样前的身影——因为奔走,因为坚守,而变得越发美丽。
“声”高和众的背后
2005年初,在《人民日报》编采分开改革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在打造报纸核心竞争力、释放新闻生产力的进行曲中,《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诞生了,胡果成为首任主编。
政治报道是党报的“当家菜”,也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走马上任,胡果把发力点锁定在做栏目。栏目是版面的眼睛,一个栏目的出炉,从定位到包装到具体的操作和维护,反映出编者对当前媒体环境的认知,对自己所处媒体及版面特点与优势的把握,表达着编者的新闻理念和编辑思路,考验着编者的策划水平和组织能力。做好一个栏目,就能带出一支队伍。
2005年1月5日,《声音》专栏应运而生。7日,《声音》刊发某省委副书记即将到政协工作的一段“临别感言”——没想到,10日中央领导作出批示,并要求《人民日报》就此刊发一篇评论员文章。
《声音》一炮打响。“一开始我们想得很简单:既然《人民日报》的报道离不开领导活动、少不了领导讲话,能不能用一种新的包装方式,做得好看点、软和点?”胡果把想法一说,大家都觉得好,进一步明确了定位,渐渐做出了一点味道,“没想到这种形式一露面,记者爱写,读者爱读”。
曾有读者反映《声音》确实有看头,“美中不足的是在这里只能听到高官的声音,听不到来自生活一线的老百姓的声音,要是既能听到干部的声音,又能听到群众的声音,该有多好”!胡果说,《声音》之所以不肯降低“门槛”, 是因为她与她的团队认同这样一个理念:定位就是舍弃。“定位的同质化是一种‘栏目癌症’。质量不好,可以提高,定位上的模糊或者模仿就是致命伤了。定位上,外延越宽,内容越平;因专而深,少就是多。”她认为,不能幻想一网打尽,而应该努力凸显个性,越是自主创新产品,越是寻求差异性,就越有生命力。
跳起来才能领略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声音》专栏内容上定位于报道省部级领导在公开场合的讲话,追求一个“高”字,关注大局与大众,讲话没有穿靴戴帽,不是“强调”、“指出”,而是选取那些见思想、见风采的精彩片段,风格定位上求“真”——真话、真情、真知,这些言论不乏权威性、思想性、亲和力,为此深得读者广泛赞誉。声高没有和寡,几乎篇篇“声音”都被报刊网络转载,部分“声音”还被中央有关部门收录为辅导教材内容,还有的被外媒转载摘播,赢得积极评价。
站在这里就是责任
2008年7月3日,8点。案头的闹钟响了,胡果在键盘上轻轻敲下最后一行字:“2008年,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就在4天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概括归纳了“二十四字”抗震救灾精神。随即,中央领导要求《人民日报》就此赶写一篇有分量的“任仲平”文章,7月4日见报。
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胡果是写作小组成员。7月1日,正在山西出差的胡果接到命令,冒雨驱车7小时赶回北京。一坐下就开始找资料、想提纲,一直处在一种亢奋状态。平常可以精雕细琢,现在是战时,必须分秒必争。渴了喝口水,饿了啃面包,40多个小时,一眨眼过去了。奇怪的是,交完稿后毫无困意,干脆拿过稿子,一个字一个字又过了一遍。
7月4日,胡果参与起草的“任仲平”文章《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力量》在《人民日报》头版见报。当晚,新华社全文播发,全国100多家报纸刊登,130多家网络转载,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奠定了舆论先声。
这样的“急行军”,对胡果来说已不是第一次。2003年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参与起草“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2008年抗震救灾关键时刻,参与起草“任仲平”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一篇篇力作,让读者“从中读出了民族脊梁”。“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升华为共同的民族记忆。我难忘,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一切。”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作为政治新闻版主编,胡果一直在关注新社会阶层产生和壮大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新社会阶层”这一概念,但有关其特征、范围的科学界定,有关其作用、诉求的正面描述,有关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力的客观判断,却鲜见报端,这个正在崛起的重要群体,只能在民间的纷纭议论和揣测中,模糊着面目和身影。胡果主持策划,在政治新闻版醒目推出系列报道《新阶层,身影日渐清晰》,勾勒了新阶层的定义、特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党和政府促其健康发展的政策方针和措施,作出了新阶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判断。这组报道及其后续报道《新阶层怎么看自身》、《让新阶层走向成熟》,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报道激起强烈反响,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新华社就此专门编发了《国内动态清样》。
一时间,“新阶层”成为时政热词。4个月后,十七大上,新阶层作为一个群体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随后2008年全国两会上,“新阶层”成为与会记者追访的热点。籍由《人民日报》的一组报道,一个变革时代涌现出的新的社会群体这么快为公众所认识、关注,拨开此前众说纷纭的重重迷雾,让胡果深深感受到职业的使命感。 这是一次考验,考验党报工作者的政治敏锐,也考验政治勇气与担当。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夜班,胡果的衣兜里揣着预先写好的一份“检查”。当然,最终一路绿灯,“检查”没有派上用场。事后,胡果笑言:“看来,今天这个时代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提速!”
新闻守护者永远在路上
1992年,胡果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走进人民日报社。她跑过经济新闻,做过文化编辑,当过时政记者,从事过对外报道,一回回奔赴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为朴素的新闻理想前行着。
“这个职业,让我走遍了大江南北,深入到很多平时去不了的地方,了解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我采访过很多的人,他们既是我的报道对象,同时也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发。1996年,我随海外版南昆纪行采访组,从柳州走到昆明,常常就住在工地上,夜里听着老鼠的叫声入睡。记得在米花岭隧道,碰见了隧道局一位叫谭曼怡的副总工程师——她给我倒了一杯水,自己的面前没有放水杯,她说工地上女同志少,方便的问题最不方便,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少喝水,不喝粥。我递给她名片,她笑着对我说抱歉,一辈子追着新线跑,要留下个固定的地址还真难。她说得很随意,但给我的震动却一直留到今天。”
脚下的泥土有多少,心中积淀的真情就有多深,记者的路就能走多远。在行走中,胡果苦中有乐,苦中求乐,更重要的是,“沉下去,触摸了我们的时代”。从业以来,胡果8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然而直至今天,她依然觉得自己是一名新兵,每次在名字前写下“本报记者”四个字,都有一种从头开始的新鲜和郑重。
2005年,胡果担任新创办的《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主编;2010年起,任总编室副主任。总编室,承担着《人民日报》要闻、新闻的编辑、策划、安排、把关任务,是报纸出版的总枢纽、总闸门。“编辑是个奉献的岗位,也是个成长的岗位。做记者的时候,脚板活动的半径大些;做编辑,出不去了,思维的半径却开始扩张,对听觉和视力的要求也高了。”在这个特殊的岗位,胡果一呆十年,时时刻刻,点点滴滴,感受着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觉得累吗?会倦怠吧?胡果说,这是个奇妙的填字游戏,当你在“业”字前面填上“职”字,你会去掂量、去计较;当你在“业”字前面填上“事”字,所有的苦就都成了乐。
2008年,胡果荣获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还是中宣部首批“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新人。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十一届全国青联新闻出版界别副主任委员,走进这个大家庭,胡果格外关注青年事业,为青年发展与进步尽心出力。面对荣誉与责任,胡果始终清醒:“每个人的成长,都紧紧依托着你的岗位、你的时代。一棵小草,长在平原上就一二十公分,长在青藏高原,一下子就有四五千米的海拔。不是我们高,是平台在托举和支撑。”
采访归来,穿越街巷时听到正在播放熟悉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踏上遥远的路途,满怀痴情追求我的梦想,三百六十五日年年地度过……”不由得忘情地和唱起来。金台夕照固然风景不再,但当下最美的风景其实是金台路这里的人,是那些日日夜夜甘心守护着“一亩三分地”的新闻人!
金台夕照,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如今,难觅当年诗人“高台百尺倚都城,斜日苍茫弄晚晴”的意境,但在金台路人民日报社大院内,记者自新闻同行中可以找到别样的风景。
日以继夜的“白+黑”,是《人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胡果的生活常态。她说,身为报人,为生涯作注的,永远是一组组选题策划,是一枚枚方块字,是一版版新闻纸,是一个个白班夜班……“作为新闻守夜人,面对一亩三分地,我们就是要让自己少睡觉、睡不着觉,让大局睡着觉、大家睡好觉。”
人生处处皆风景。采访中,似乎看到胡果被激情点燃后行走在新闻现场、深夜伏案在校稿样前的身影——因为奔走,因为坚守,而变得越发美丽。
“声”高和众的背后
2005年初,在《人民日报》编采分开改革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在打造报纸核心竞争力、释放新闻生产力的进行曲中,《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诞生了,胡果成为首任主编。
政治报道是党报的“当家菜”,也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走马上任,胡果把发力点锁定在做栏目。栏目是版面的眼睛,一个栏目的出炉,从定位到包装到具体的操作和维护,反映出编者对当前媒体环境的认知,对自己所处媒体及版面特点与优势的把握,表达着编者的新闻理念和编辑思路,考验着编者的策划水平和组织能力。做好一个栏目,就能带出一支队伍。
2005年1月5日,《声音》专栏应运而生。7日,《声音》刊发某省委副书记即将到政协工作的一段“临别感言”——没想到,10日中央领导作出批示,并要求《人民日报》就此刊发一篇评论员文章。
《声音》一炮打响。“一开始我们想得很简单:既然《人民日报》的报道离不开领导活动、少不了领导讲话,能不能用一种新的包装方式,做得好看点、软和点?”胡果把想法一说,大家都觉得好,进一步明确了定位,渐渐做出了一点味道,“没想到这种形式一露面,记者爱写,读者爱读”。
曾有读者反映《声音》确实有看头,“美中不足的是在这里只能听到高官的声音,听不到来自生活一线的老百姓的声音,要是既能听到干部的声音,又能听到群众的声音,该有多好”!胡果说,《声音》之所以不肯降低“门槛”, 是因为她与她的团队认同这样一个理念:定位就是舍弃。“定位的同质化是一种‘栏目癌症’。质量不好,可以提高,定位上的模糊或者模仿就是致命伤了。定位上,外延越宽,内容越平;因专而深,少就是多。”她认为,不能幻想一网打尽,而应该努力凸显个性,越是自主创新产品,越是寻求差异性,就越有生命力。
跳起来才能领略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声音》专栏内容上定位于报道省部级领导在公开场合的讲话,追求一个“高”字,关注大局与大众,讲话没有穿靴戴帽,不是“强调”、“指出”,而是选取那些见思想、见风采的精彩片段,风格定位上求“真”——真话、真情、真知,这些言论不乏权威性、思想性、亲和力,为此深得读者广泛赞誉。声高没有和寡,几乎篇篇“声音”都被报刊网络转载,部分“声音”还被中央有关部门收录为辅导教材内容,还有的被外媒转载摘播,赢得积极评价。
站在这里就是责任
2008年7月3日,8点。案头的闹钟响了,胡果在键盘上轻轻敲下最后一行字:“2008年,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就在4天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概括归纳了“二十四字”抗震救灾精神。随即,中央领导要求《人民日报》就此赶写一篇有分量的“任仲平”文章,7月4日见报。
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胡果是写作小组成员。7月1日,正在山西出差的胡果接到命令,冒雨驱车7小时赶回北京。一坐下就开始找资料、想提纲,一直处在一种亢奋状态。平常可以精雕细琢,现在是战时,必须分秒必争。渴了喝口水,饿了啃面包,40多个小时,一眨眼过去了。奇怪的是,交完稿后毫无困意,干脆拿过稿子,一个字一个字又过了一遍。
7月4日,胡果参与起草的“任仲平”文章《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力量》在《人民日报》头版见报。当晚,新华社全文播发,全国100多家报纸刊登,130多家网络转载,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奠定了舆论先声。
这样的“急行军”,对胡果来说已不是第一次。2003年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参与起草“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2008年抗震救灾关键时刻,参与起草“任仲平”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一篇篇力作,让读者“从中读出了民族脊梁”。“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升华为共同的民族记忆。我难忘,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一切。”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作为政治新闻版主编,胡果一直在关注新社会阶层产生和壮大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新社会阶层”这一概念,但有关其特征、范围的科学界定,有关其作用、诉求的正面描述,有关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力的客观判断,却鲜见报端,这个正在崛起的重要群体,只能在民间的纷纭议论和揣测中,模糊着面目和身影。胡果主持策划,在政治新闻版醒目推出系列报道《新阶层,身影日渐清晰》,勾勒了新阶层的定义、特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党和政府促其健康发展的政策方针和措施,作出了新阶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判断。这组报道及其后续报道《新阶层怎么看自身》、《让新阶层走向成熟》,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报道激起强烈反响,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新华社就此专门编发了《国内动态清样》。
一时间,“新阶层”成为时政热词。4个月后,十七大上,新阶层作为一个群体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随后2008年全国两会上,“新阶层”成为与会记者追访的热点。籍由《人民日报》的一组报道,一个变革时代涌现出的新的社会群体这么快为公众所认识、关注,拨开此前众说纷纭的重重迷雾,让胡果深深感受到职业的使命感。 这是一次考验,考验党报工作者的政治敏锐,也考验政治勇气与担当。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夜班,胡果的衣兜里揣着预先写好的一份“检查”。当然,最终一路绿灯,“检查”没有派上用场。事后,胡果笑言:“看来,今天这个时代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提速!”
新闻守护者永远在路上
1992年,胡果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走进人民日报社。她跑过经济新闻,做过文化编辑,当过时政记者,从事过对外报道,一回回奔赴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为朴素的新闻理想前行着。
“这个职业,让我走遍了大江南北,深入到很多平时去不了的地方,了解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我采访过很多的人,他们既是我的报道对象,同时也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发。1996年,我随海外版南昆纪行采访组,从柳州走到昆明,常常就住在工地上,夜里听着老鼠的叫声入睡。记得在米花岭隧道,碰见了隧道局一位叫谭曼怡的副总工程师——她给我倒了一杯水,自己的面前没有放水杯,她说工地上女同志少,方便的问题最不方便,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少喝水,不喝粥。我递给她名片,她笑着对我说抱歉,一辈子追着新线跑,要留下个固定的地址还真难。她说得很随意,但给我的震动却一直留到今天。”
脚下的泥土有多少,心中积淀的真情就有多深,记者的路就能走多远。在行走中,胡果苦中有乐,苦中求乐,更重要的是,“沉下去,触摸了我们的时代”。从业以来,胡果8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然而直至今天,她依然觉得自己是一名新兵,每次在名字前写下“本报记者”四个字,都有一种从头开始的新鲜和郑重。
2005年,胡果担任新创办的《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主编;2010年起,任总编室副主任。总编室,承担着《人民日报》要闻、新闻的编辑、策划、安排、把关任务,是报纸出版的总枢纽、总闸门。“编辑是个奉献的岗位,也是个成长的岗位。做记者的时候,脚板活动的半径大些;做编辑,出不去了,思维的半径却开始扩张,对听觉和视力的要求也高了。”在这个特殊的岗位,胡果一呆十年,时时刻刻,点点滴滴,感受着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觉得累吗?会倦怠吧?胡果说,这是个奇妙的填字游戏,当你在“业”字前面填上“职”字,你会去掂量、去计较;当你在“业”字前面填上“事”字,所有的苦就都成了乐。
2008年,胡果荣获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还是中宣部首批“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新人。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十一届全国青联新闻出版界别副主任委员,走进这个大家庭,胡果格外关注青年事业,为青年发展与进步尽心出力。面对荣誉与责任,胡果始终清醒:“每个人的成长,都紧紧依托着你的岗位、你的时代。一棵小草,长在平原上就一二十公分,长在青藏高原,一下子就有四五千米的海拔。不是我们高,是平台在托举和支撑。”
采访归来,穿越街巷时听到正在播放熟悉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踏上遥远的路途,满怀痴情追求我的梦想,三百六十五日年年地度过……”不由得忘情地和唱起来。金台夕照固然风景不再,但当下最美的风景其实是金台路这里的人,是那些日日夜夜甘心守护着“一亩三分地”的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