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理念开放了,上课的形式丰富了,学习的知识有趣了,孩子的笑声也多了。然而在一派欣欣向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是暴露出了种种令人生忧的现象。
现象一:上课的形式花哨了,语文内容却淡化了。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公开课,课堂上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场面热闹非凡。一会儿欣赏动听的音乐,一会儿展示精彩的书画;接着又是分角色表演,再加上花样繁多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乍看上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可课后一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懵懂茫然。这一过程中,虽然学生的身心愉悦了,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一些学生已渐渐成为能说会道却动不了笔的“畸形儿”。
现象二:学习的方式自由了,学生的纪律却散漫了。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一味地鼓励,却很少批评。不管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深透与否,总是予以表扬:“真棒!”“太好了!”“你说得不错!”“老师也要向你学习!”等等,再或者就是“你想用什么形式读就用什么形式读,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演谁就演谁!”有一阵子这几乎成了课堂上时髦的追捧。再不就是互相合作,几个人一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于是,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或嬉笑,或玩耍,或乘此机会闹作一团……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也成了脱缰的野马。
现象三:多媒体用得频繁了,师生的思维却模式化了。时下多媒体的运用已经蔚然成风:花样翻新的图片引入——教师预设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精读赏析——文本某点的拓展延伸。教师的教学离不开电脑,学生的思维紧跟着课件。更为可怕的是,上公开课似乎都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必须用多媒体。不用多媒体,总觉得少点什么,通俗地讲就是“上不了台面”。真正的新课程改革是凸显教师的个人风采,突出文本的特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针对以上问题,我试着从这六“度”出发,来探寻新课改中小学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重“实度”。“实度”,即指语文知识的落实程度。新课改之风让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淡化语文知识的传授,轻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其实,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是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首——“知识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淡化更不能废弃!
二、重“效度”。一堂课的好坏与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效率的高低。效率的高低情况怎样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情绪反应、课后作业的反馈表现出来。一堂有效的课,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确实有了认识上或思想上的变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低年级的识字课,重点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理解会用。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学生连课文中的生字都不会写,那这只能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另外,在课堂中重视效度,就不能“偏大求全”,一堂课下来,落实了几个或一个知识点,也比满堂灌下来学生一无所获好。
三、重“广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是必要的。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世界。但不少公开课,仅仅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而大半时间则用于课外的拓展延伸。我认为这是架空文本,盲目追求课堂含量而形成的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也是不值得仿效的。
四、重“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或拓展材料进行辨证性的解读和认识。我们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其实,一堂语文课要上成有意义的有效率的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和拓展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重“精度”。有人认为,语文要从课堂要质量,反对课后布置作业,我认为这是片面的。从课堂要质量一点儿没错,但每天4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语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这就必须要布置适量又适当的课后作业了。语文课后作业要以“精”取胜:量不在多,内容精粹就行;时间不多,天天坚持就好!教师还要努力做到作业的布置应“因人而异”,绝不能“一锅端”。这样,学生在完成“精”度作业的过程中,不仅针对自己的学习特点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养成了“日积月累、温故知新”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之路非常艰辛,但却充满希望和阳光。它要求每个老师踏踏实实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以 “五度”为标准,时时对照“六度”作自省,努力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课程改革的今天和明天定会生机盎然、春色满园!
现象一:上课的形式花哨了,语文内容却淡化了。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公开课,课堂上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场面热闹非凡。一会儿欣赏动听的音乐,一会儿展示精彩的书画;接着又是分角色表演,再加上花样繁多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乍看上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可课后一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懵懂茫然。这一过程中,虽然学生的身心愉悦了,但语文本身的内容却未被重视,一些学生已渐渐成为能说会道却动不了笔的“畸形儿”。
现象二:学习的方式自由了,学生的纪律却散漫了。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一味地鼓励,却很少批评。不管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深透与否,总是予以表扬:“真棒!”“太好了!”“你说得不错!”“老师也要向你学习!”等等,再或者就是“你想用什么形式读就用什么形式读,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演谁就演谁!”有一阵子这几乎成了课堂上时髦的追捧。再不就是互相合作,几个人一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于是,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或嬉笑,或玩耍,或乘此机会闹作一团……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也成了脱缰的野马。
现象三:多媒体用得频繁了,师生的思维却模式化了。时下多媒体的运用已经蔚然成风:花样翻新的图片引入——教师预设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精读赏析——文本某点的拓展延伸。教师的教学离不开电脑,学生的思维紧跟着课件。更为可怕的是,上公开课似乎都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必须用多媒体。不用多媒体,总觉得少点什么,通俗地讲就是“上不了台面”。真正的新课程改革是凸显教师的个人风采,突出文本的特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
针对以上问题,我试着从这六“度”出发,来探寻新课改中小学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重“实度”。“实度”,即指语文知识的落实程度。新课改之风让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淡化语文知识的传授,轻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其实,语文知识是学习理解母语掌握祖国语言的必备工具,是新课标的三大板块之首——“知识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不应该淡化更不能废弃!
二、重“效度”。一堂课的好坏与否,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效率的高低。效率的高低情况怎样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情绪反应、课后作业的反馈表现出来。一堂有效的课,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确实有了认识上或思想上的变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低年级的识字课,重点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理解会用。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学生连课文中的生字都不会写,那这只能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另外,在课堂中重视效度,就不能“偏大求全”,一堂课下来,落实了几个或一个知识点,也比满堂灌下来学生一无所获好。
三、重“广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课堂上重视教学的广度,引导学生扩大视野是必要的。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世界。但不少公开课,仅仅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而大半时间则用于课外的拓展延伸。我认为这是架空文本,盲目追求课堂含量而形成的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也是不值得仿效的。
四、重“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或拓展材料进行辨证性的解读和认识。我们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其实,一堂语文课要上成有意义的有效率的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和拓展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重“精度”。有人认为,语文要从课堂要质量,反对课后布置作业,我认为这是片面的。从课堂要质量一点儿没错,但每天4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语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这就必须要布置适量又适当的课后作业了。语文课后作业要以“精”取胜:量不在多,内容精粹就行;时间不多,天天坚持就好!教师还要努力做到作业的布置应“因人而异”,绝不能“一锅端”。这样,学生在完成“精”度作业的过程中,不仅针对自己的学习特点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养成了“日积月累、温故知新”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之路非常艰辛,但却充满希望和阳光。它要求每个老师踏踏实实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时时以 “五度”为标准,时时对照“六度”作自省,努力要求自己上出真实的、有效的、有意义的课,那我们课程改革的今天和明天定会生机盎然、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