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理解是数学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背后的“理”才可以在学习中收放自如,轻松应对学习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达成学以致用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更多操作、演示、实验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加深数学理解,积累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优化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充分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一般从圆柱体积公式类比得出圆锥体积公式。课前,笔者让学生用硬纸片自制一个空心圆柱和一个空心圆锥(要求等底等高)。课上,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装水实验,拿自己的圆锥盛满水倒入圆柱,或将圆柱盛满水倒入圆锥,学生通过“互相装水”的实践操作,经过仔细地观察和比较,直观地得出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13]。然后,笔者让学生互换一个圆锥或一个圆柱再进行上面同样的实验。此时,学生质疑:圆锥体积不等于圆柱体积的[1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两次操作的工具,学生终于明白了:在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前提下,才会有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的关系,从而验证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避免了学生在计算圆锥体积时出现漏掉乘以[13]的情况。
巧设问题情境。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创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情境,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以“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嗎?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会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谈话导入。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例1场景图(裁判在猜球)并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学生讨论得出: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教师总结: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随后,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摸球游戏中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将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装入袋子,引导学生思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学生回答:[12]。教师在袋子里再放入一个红球,提问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学生回答:[13]。教师追问:袋子里都只有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第一次口袋里只有两个球,第二次口袋里有三个球,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不一样了。此时,教师再次追问:如果再往袋子里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5],该怎样在口袋里放球?小组合作试验后,学生汇报:再放入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24],即变回了[12];而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成[15],就要至少放5个球,且其中只有1个是白球。在后续教学中,教师通过练习,让学生边操作边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经验,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教学研究室)
助理编辑
优化实践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充分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一般从圆柱体积公式类比得出圆锥体积公式。课前,笔者让学生用硬纸片自制一个空心圆柱和一个空心圆锥(要求等底等高)。课上,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装水实验,拿自己的圆锥盛满水倒入圆柱,或将圆柱盛满水倒入圆锥,学生通过“互相装水”的实践操作,经过仔细地观察和比较,直观地得出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13]。然后,笔者让学生互换一个圆锥或一个圆柱再进行上面同样的实验。此时,学生质疑:圆锥体积不等于圆柱体积的[1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两次操作的工具,学生终于明白了:在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前提下,才会有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的关系,从而验证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避免了学生在计算圆锥体积时出现漏掉乘以[13]的情况。
巧设问题情境。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创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情境,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以“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嗎?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会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谈话导入。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例1场景图(裁判在猜球)并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学生讨论得出: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教师总结: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随后,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摸球游戏中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将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装入袋子,引导学生思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学生回答:[12]。教师在袋子里再放入一个红球,提问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学生回答:[13]。教师追问:袋子里都只有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第一次口袋里只有两个球,第二次口袋里有三个球,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不一样了。此时,教师再次追问:如果再往袋子里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5],该怎样在口袋里放球?小组合作试验后,学生汇报:再放入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24],即变回了[12];而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成[15],就要至少放5个球,且其中只有1个是白球。在后续教学中,教师通过练习,让学生边操作边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经验,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教学研究室)
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