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人性·人的存在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与地坛》主要思想内容是对人情、人性、人的存在的思考。人情表现为两个方面:母亲对儿子的亲情,“我”失去双腿的痛苦;人性则表现为对欲望的思考。人的存在则主要表现为对生和死的思考,由此获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普遍感受。《我与地坛》以它思想的深度而触及了人类的普遍问题,由此而具有人类的价值。
  关键词:人情 人性 人的存在
  谈到人的存在,我们往往会想起加缪、萨特,他们把对“二战”恐惧的情绪写进了小说,把人的自私贪婪绝对化了,把“他者”当成恶魔和地狱。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西方人在遇到重大挫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人的不可靠性,只有上帝才是绝对可靠的,只有天堂才是完美的。这很容易走向对人类的怀疑。
  在20世纪80年代,存在主义文学传到中国后引起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那么我们中国的作家是如何思考人的存在呢?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被认为是“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震撼人心的感情而使人感动。尽管是文学,但其中所包含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并不比哲学浅,在这里作者从个人的痛苦升华到了生命的伟大;在这里作者透过自己看到了生命永恒的流变;在这里作者对生命的存在做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一
  《我和地坛》叙述的是作者从活得最狂放到发生意外的那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期间他也通过暗线写了妈妈所承受的心灵重负,由浅入深地描写了人情、人性、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独特意味。
  散文最表层是自己和母亲痛苦感情的描绘,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失去腿的痛苦,一是作者的母亲的痛苦,都很感人。与西方文化不同,作者没有把人世间虚构成一个苦难的地狱,而是写自己很幸运:有一个地坛让自己安静,有母亲的理解和关心。
  尽管世界的发展总有规律可以寻找,但是有很多的偶然性。就个体来说,会走上什么道路,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更多的是偶然的情况决定,这也许就是命运。史铁生就是一个偶然的情况改变了他的命运,在活得正狂妄的时候,意外的车祸使他失去了双腿。因此,生活对他来说似乎失去了滋味。痛苦宿命般地落在他的头上,在生与死之间,在追求与失落之间,作者把笔触深入到自己的灵魂深处,把那惊心动魄的痛苦,冷静地传达给读者。
  作者失去腿的痛苦主要是表现在他的空虚上,他没有工作,没有去路,忽然间什么也找不到,他所有的感情就是去地坛,他每天去那里就好像上下班一样。在寂静的地坛里,把内心的空虚打发。他熟悉了地坛的一切,熟悉了这里的树木,熟悉了这里的昆虫,就是远离了“人的世界”。作者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可以想象是多么的痛苦。在这里他思考着自己为什么活:“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把死亡看成是节日,可以想象作者当时面对未来,在生存和死亡间艰苦地选择。
  “人情”不仅仅写了作者痛不欲生的感情,也写了作者的母亲所承受的双重负担。
  作者的痛苦可以宣泄出来,使自己得到某些平衡。实际上更痛苦的是他母亲。她不能把内心的痛苦和沮丧表现出来,这样会增加儿子的痛苦。她默默地承担着命运,不把自己的痛苦说出来,这样她承受的痛苦是双倍的。每一次,儿子出去,她都默默站在门口,失魂落魄,她担心儿子出事,但又不能跟踪儿子,只能偷偷去地坛看儿子,却不让儿子知道。她不仅仅要考虑儿子的生存,而且要考虑儿子的出路。不仅仅要照顾儿子的生活,而且要考虑儿子的感受。在地坛里不仅布满作者的车辙,也布满了她的脚印,她的母爱。作者带着悔恨的笔触写道:“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她不仅要考虑儿子能否活下去,还要考虑怎样给儿子找到一条走向幸福的路。这都给一个母亲带来了深重的痛苦。
  这些描写,深深地展示了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让读者感动。
  痛苦之后,作者终于尝到了人世的光荣,他的创作得奖了,这时他希望他母亲能分享他的快乐,但是他母亲却不在了。他失去双腿的痛苦已经消逝了,但另一种痛苦开始占据着他——失去母亲的痛苦,他追思,他细细地回想他母亲为了找他而失魂落魄的样子。他体会到了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这就是人世间的真情。在作者细致的笔触下,显得节制而富于张力。在这里,作者没有多余的铺饰,主要是通过白描的手法,把情感的历程真实地写出来,显得惊心动魄,催人泪下。这样写情就显得余味无穷。
  二
  人生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用“荒诞”这个词就能把这人世间的一切纷纷扰扰说个清楚?其实那只是无奈的表达。西方的存在主义者只是在哲理层面去思考一个离开了上帝的世界的恐怖,但是并没有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萨特本人对于婚姻就很不负责任。相应地,西方存在主义也就陷入了极端个人主义的陷阱。
  人生虽然是个人的,但是却离不开群体,命运其实是在整个群体中个体不同于别人的地方。作者开始思考命运,他把笔触放到了地坛里的其他人,十五年前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中年小伙子、饮酒的老头、捕鸟的汉子、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长跑家当然是个不幸的人,但更不幸的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给了这个小姑娘,作者对此进行思考,终于发现命运很难说得上什么。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矛盾和差异的。是丑女造就了美女,愚蒙举出了智者,懦夫衬托了英雄,众生度化了佛祖。世界须要差距,失去差距的世界是一潭死水。因此,人性也就是在世界的差别中激发出动力的本性。
  由于有了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思考,《我与地坛》对于人性就和西方抽象的人性论很不相同了。作者把个人的痛苦上升到对人类的思考。對世界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为自己的心灵带来了解脱。
  当然,作者并没把笔触停留在此而是更进一步去追问人性,而这也是从自己的痛苦反思入手的,作者发现自己成名后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心灵平静,另一种担心在袭击着他,一种怕以后写不好的担心在困扰着他,这时作者实际上是害怕,害怕写作的题材枯竭,这是另一种痛苦。作者终于发现,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作者发现一个极其矛盾的现象:消除恐慌最有效的办法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问题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也同时保留人生?
其他文献
高考的时候,老师对我们没别的要求,“尽最大努力”就行!  我们对小孩没别的要求,“健康快乐”就行!  老板对文案没别的要求,“走心”就行!  跟几个关系要好的同事聚餐,酒过三巡之后,开始肆无忌惮地聊天。去年入职的小姚讲了一件发生在我俩之间的误会:  有一次她帮我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文件,问有什么要求,我告诉她“没别的要求,漂亮点就行”,结果害苦了她。大家都表示不能理解。  小姚说:“为了这个‘漂亮点’
蒂勒森离职的传言起起落落飞了大半年。如今,靴子终于落地,登堂入室的接任者迈克·蓬佩奥来了。  2016年11月15日,三段反穆斯林的煽动性视频,被上传社交网站。两周后,一位大V转发了。发帖人来自英国极右翼团体“英国优先”,是新纳粹代表人物。转帖的,叫特朗普,毫不掩饰自己“政治不正确”的美国总统先生。通常这个时候,国务卿会出面扑火。  “人们对穆斯林世界有着很大误解。”  “我们应当付出更多努力,来
摘 要:个体精神自由是五四时期“别立新宗”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贯穿整个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从描写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最能体现个体精神自由的审美情感入手,深切地呼唤婚姻中爱情和心灵的自由。与其说它是对爱情的呼唤,不如说它是对个体内在心灵与精神的关注及其自由的深切呼唤。将《爱》置于五四新文学和新启蒙运动的双重背景下重新审视,其间隐含的对五四“立人”思想的回归在叙
刺杀、政变、党内“逼宫”、意外身亡.……  网络上,一段朴槿惠的昔日视频在流传。那是2004年3月,韩国国会通过对时任总统卢武铉的弹劾案,当时国会议员朴槿惠喜笑颜开难掩兴奋之情。  这一次,轮到朴槿惠了。但这并不是最坏的情况。她的前任,有的入狱,有的自杀,朴槿惠的父亲,第三任韩国总统朴正熙被人刺杀,第一任韩国总统李承晚,则是流亡海外。人们开玩笑说,韩国总统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几乎没有人能够善终。但权
摘 要:“残缺”是苏童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他尤爱在精神残缺的缝隙中挖掘人性的黑暗,展示社会的冷硬现实。《门》所呈现的,便是一个残缺的世界。苏童借助“门”这个具有分离与联系双重属性的特殊空間符号,让内外的残缺世界交相辉映,而这一切的终极指向便是刻入骨髓的孤独。  关键词:苏童 《门》 残缺 孤独  苏童对“残缺”一直情有独钟。可以说,他的小说世界就是一个残缺的世界。当然,这种残缺并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
摘 要:科幻作品有软、硬科幻两种分类,但这种分类方法过于刻板,对科幻小说创作进行了限制。本文将从我国作家调和软、硬科幻因素的尝试以及外国科幻作品特点展开分析,试探究消解软、硬科幻小说分类的意义。  关键词:科幻小说分类 软科幻 硬科幻  影片《流浪地球》成功上映并大卖,国人给予这部电影极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存在一种质疑的声音:为了考虑观众接受程度,影片强化情感因素、情节以及矛盾冲突,在增加观感的同时
前两天,约了个老朋友在南城吃饭。因为堵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开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午饭直接变成下午茶。等人,是一件多烦的事儿,等过的人都懂。特别是在餐厅,一个人傻坐着,迎接你的是各种鄙视的目光。换作是我,可能手机都玩到没电了。  可人家倒好,我急急忙忙冲到餐厅的时候,她正坐在那儿认真看书,还拿笔写写画画。看见我,微微一笑,說了三个字:“你来啦。”当时,我脑海里就一个念头:这种同龄人比堵车还可怕。  我
摘 要: 《白耳夜鹭》作为艾玛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自2013年春到2017年秋共八则短篇小说。小说中构筑出古今各色的格局背景,创造了各式的“小人物”,其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辛。在明与暗的博弈中,艾玛以短篇的方寸之地,贯彻着写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从生命主体出发,传递罪案下的体谅与温情。  关键词:《白耳夜鹭》 艾玛 现实主义  一、一以贯之的现实主义精神  从2007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米线店》
摘 要:《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一桩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完美犯罪的离奇密室谋杀案。阿加莎以人性探索为中心,深入挖掘人物的动机及其欲望表现,由此揭露曲折摇曳的人性。小说描写的是在欲望之火下燃烧着的罪恶,阿加莎通过自身独特的创作手法,却使其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关键词:欲望 犯罪 人性 道德 法制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雪夜、枪声、火车迫停,侦探小说中的经典元素叠加在一起,乍一看似乎是一部常见
她曾是央视主持人和导演,也做过企业管理层,因不甘过死水一般的生活,便辞职带着女儿在世界各地旅行,并在西太平洋成了“岛主”。几年间,她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风景如画的帕劳和日本濑户有了4家民宿,因充满正能量迅速成为网红。2018年3月,她在泰国小城清迈的“Hi Resort”也在建造中。这位女文青叫卜亦然。美女旅行家,中途转机被帕劳迷住  卜亦然是位热爱旅行的宁波美女,2003年,卜亦然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