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到功成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zhong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魂动”遭遇创驰蓝天?
  “魂动”设计理念,可能很多消费者并不是十分了解,但这种理念却一直被马自达所坚持。2002年4月,马自达正式推出“ZoomZoom”品牌形象,而时隔8年之久,马自达在2010年9月正式发布“魂动”设计主题,这主要源自马自达设计对动感的表现。事实上,马自达CX-5正是首款基于马自达“魂动”设计主题的量产车型。而我们此次试驾的Mazda CX-5同样继承了这种设计理念,特别是前脸设计,其头部采用了非洲猎豹的原型,以“生物在转瞬之间爆发出的力度和美感”为设计主题,同时车身充满肌肉感,线条流畅符合当下审美观念。
  除了“魂动”设计理念带来的动感外观,Mazda CX-5给我留下的另一大印象就是其应用了创驰蓝天技术。何为创驰蓝天技术?创驰蓝天技术由马自达公司于2010年10月提出,创驰蓝天技术这种全球革新技术平台,是“从零开始”打造的全新一代汽车高效能革新技术,在实现13:1“全球最高”压缩比的同时,对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和底盘“四位一体”全面革新。众所周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纯电动车,另外一个则是混合动力。对于这两点技术,我本人始终持保守态度,首先充电站普及率远不及加油站高,所以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始终是个头疼的问题,而混合动力车型高昂的购车成本以及售后维修,都令其普及率没有大幅增长。而创驰蓝天技术这种挖掘基础发动机基本性能极限的做法则更为可靠,既保证了高效能,同时还很好地控制了车辆成本。


  内饰也运动?


  进入Mazda CX-5车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马自达风格,全黑色内饰凸显了运动风格,符合年轻消费者品味。三幅式的方向盘在尺寸和握感上都做得比较出色,令人有驾驶欲望,同时方向盘上集成了多功能按键,令行车过程中对车辆的控制更为便捷。Mazda CX-5的前排座椅包裹性较强,特别是对腰部的侧向支撑十分到位,同时座椅填充物也比较厚实,在保证包裹性的同时也具有比较出色的舒适度。后排座椅舒适度也表现得不错,正常坐姿下,腿部空间表现也算良好,应对家用没有任何问题。在马自达的高配车型中,BOSE音响的配置也加入其中,我本人十分喜欢在驾驶时听音乐,所以一套表现优秀的音响,也会是我最关注汽车的一部分。BOSE与马自达有着超过20年的合作关系。此次Mazda CX-5上安装了一套9扬声器的BOSE音响系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创驰蓝天高效能的设计理念下,BOSE工程师在保证高水准音效的情况下,专为其打造了一套更小、更轻、也更高效的音响系统。实际听觉效果,在保证高音通透的情况下,低频也较强劲,并不会轻易破音,在同级别竞争对手中,音响系统表现出高水准。
  在M a z d a C X - 5的诸多配置中,i-ELOOP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i-Stop智能怠速停止系统算得上两个比较亮点的配置,它们为这辆车节能降耗表现做出了极大贡献。i-Stop可令你的爱车在等红灯时发动机自动关闭,并在0.35s内迅速启动,这样的速度要明显快于冷车启动。而i-ELOOP则可让车辆在收油、踩刹车时自动回收制动能量,并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容中供空调、音响等设备使用,这两个系统的配合可令Mazda CX-5降低约10%的油耗,并且在城市拥堵路线效果将更加明显。
  与对手的较量?


  在本次的长白山试驾过程中,我们还尝试了Mazda CX-5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较量,Mazda CX-5派出了2.5L选手,与之较量的是国内两款销量火爆的SUV,一款采用1.8T发动机,另一款采用2.4L发动机。比试的项目包括60km/h绕桩以及0-100km/h加速。在绕桩过程中,Mazda CX-5的悬挂支撑表现出色,车身侧倾极小,车内人员姿态也保持良好,而且方向盘指向也比较精准。而两款竞品车型则显得支撑明显不足,车身侧倾严重。而0-100km/h加速的环节,如果说赢得2.4L竞争车型数正常表现,但是对抗1.8T车型也是保持绝对的领先,确实有些出乎我们意料。我甚至尝试S挡,以2500rpm起步,结果仍是徒劳。看来,Mazda CX-5应用创驰蓝天技术的表现确实能够令人信服。
  在试驾过2.5L车型后,我们还在山路上试驾了2.0L车型。相比2.5L车型可能缺少一定爆发力,但是推动1560kg的车重并不吃力,驾驶感受十分轻盈。对于马自达品牌一直以来注重车辆运动性基因的态度,我一直都十分欣赏。此次Mazda CX-5也是在山路上给了我十足的驾驶乐趣。这主要归功于创驰蓝天技术的车身和底盘表现。在急弯路段和起伏路面驾驶时你能感受到极强的车身韧性,另外,Mazda CX-5的底盘在这种情况下也十分稳定,体现了比较出色的贴地性。而当你的驾驶过程越来越接近车辆的极限时,Mazda CX-5的车身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过弯也无需过多修正方向。出众的驾驶表现,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同样功不可没。这款车的方向盘为电动助力形式日常驾驶时呈低速轻盈、高速稳重表现。而刹车方面较同级别竞争对手灵敏线性,令驾驶者信心十足。

其他文献
造型时尚动感  沃尔沃新款S60拥有原汁原味进口紧凑型车身尺寸,贯穿车身前后的动感线条,令其整体造型显得利落与张力并存,低伸向前的显眼车头造型,构成浓烈跑车感的锥形前脸轮廓。新款S60较之前的老款车型整体更加时尚,不仅体现在其线条刚劲的发动机盖上,其全新进气格栅以及前大灯,配以横置的高科技感LED日间行车灯也为整体车身添彩不少。尤其是可配备的18寸跑车式轮毂,不仅强化了车身视觉效果,还能优化行车稳
期刊
热!8月中国车市与媒体的互动,就像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天气一样,怎一个热字了得!第九代雅阁宁波试驾会、东风标致301拉萨品鉴会、吉利汽车新任销售总经理孙晓东成都媒体联谊会、英菲尼迪香港总部大陆媒体沟通会、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北京茶话会……形式多样的公关活动此起彼伏,各大车企与媒体的频繁互动,似乎在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品牌倚重的掘金热土!  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告诉媒体,2013年大众在
期刊
外观更具力量感  沃尔沃新款XC60采用整体色彩设计,视觉效果和谐统一,同时设计团队通过强调车身水平线条有效降低了车身视觉重心,使车型外观更具魅力。在前脸设计上,沃尔沃新款XC60采用显眼的X型设计,高对角线豹眼造型大灯,全新线条设计的引擎盖以及雕体曲面保险杠,传递出强壮、厚实的力量感。  在细节方面,前挡风清洗喷嘴被隐藏在引擎盖下方。另外,雷达盖添加了高光黑色漆面,这令它看起来似乎消失在了格栅中
期刊
瑞典的层叠冰雪  新款V60的设计源于自然。沃尔沃的高级外观设计师Peter Reuter Berg说:“外观设计的初步建立及后续改进,其灵感都来自于瑞典乡村的层叠式雪堆。”  包覆式的雕体式前后保险杠塑造高张力的车身曲线,体现浑厚扎实感。大面积羽翼式整体车侧窗玻璃和前低后高贯穿前后车侧窗腰线,辨识度极高,加之饱满流畅的立体弧线,带来强烈的速度感。  而在细节方面,前挡风清洗喷嘴被隐藏在引擎盖下方
期刊
Z4,我认为是BMW大家族中最具有特点的一款车型,我用“魅惑”二字来形容这款极其特别的车型。千万别误会,“魅惑”不仅仅形容女人,美男子同样适用。如今,凭借一系列动力传动系统及装备创新,一款升级版敞篷跑车正蓄势待发。
期刊
7月31日,上海的气温高达40摄氏度,走出空调房呼呼直冒汗,全城进入“烧烤模式”。New Superb速派的杂志媒体专业试驾活动恰好在这个时间举行,这次试驾场地选择在上海大众专业试车场,大家不仅在事前签订了保密协议,而且入场时编辑们的手机等拍摄工具也被暂时“没收”。所以你现在终于明白了,New Superb速派广州上市(8月12日)之前,网络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实拍图片。好了,题外话就不多扯了,请跟随
期刊
当这辆银色的奥迪S6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真的很难想象它是台“洪水猛兽”,低调的外观很难让它从众多车流中脱颖而出,但是当你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它的高性能身份:首先就是红色的S铭牌,表明了它的真身;而绕到车尾,那雄壮的4出排气告诉人们它绝不是好惹的家伙。此外,厚重的门槛包围、格栅上的镀铬横条、铝合金外壳的后视镜都令这辆车在车头、车侧还是车尾都隐隐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运动气息。  内饰出色,“内芯”强大  
期刊
打破过去,英菲尼迪欲开创全球新格局  到目前为止,英菲尼迪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仅仅为8%,在中国市场也只有1%,而奔驰、宝马、奥迪三大豪华车在中美两地的市场份额占据60%以上的绝对优势。因此对于只有25年历史的英菲尼迪品牌来说,全新定位市场,全新诠释品牌,全新规划产品,全新扭转运营, 势在必行。  为了实现转型,英菲尼迪的确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将总部搬到香港,表明中国市场不但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吸引
期刊
新闻焦点  近日,著名军旅歌唱家韩红成了媒体的焦点人物,不是因为她有了什么新作品或是在热门选秀节目中的表现,而是她在短短半个月内涉嫌3次交通违法的事件。7月中旬,韩红驾驶一辆没有牌照的奥迪A8行驶到长安街时因走公交车道和一辆小轿车发生事故; 8月2日她又被网友拍到驾驶一辆无牌照的法拉利时打电话,8月3日又因驾驶“挪用车牌”的路虎车被交警当场查获。有网友给韩红起名“韩三多”,即车多、钱多、违法多。尽
期刊
“第一款”SUV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球鹰GX7完全对得起“第一”这个称号。因为它是第一台搭载2.0L+6AT变速箱的自主品牌SUV,在我看来,也是“第一款”综合考量后绝不逊色于合资品牌的自主品牌SUV。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驾驶吉利车,之前的GX7 1.8MT以及帝豪EC8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大多数读者可能有这样一种想法,对于“国产”满怀希望却又总是显得信心不足,今天再拿到这辆倾注了吉利的巨
期刊